1
|
政策、情感与技术话语:2024年国际传播的热点议题与研究方向前瞻 |
王沛楠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2
|
|
2
|
国际报道中的策略性叙事:以《纽约时报》的南海报道为例 |
史安斌
王沛楠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3
|
“新十亿”阶层的崛起与全球新闻传播的新趋势 |
史安斌
王沛楠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4
|
假新闻阻击战: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起点 |
史安斌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5
|
社交媒体峰会与美国政治传播的变异 |
史安斌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6
|
美国大选与新闻媒体的“脱域” |
史安斌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7
|
观念祛魅与边界重构:数字时代的西方元新闻话语研究 |
王沛楠
史安斌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数字化转型中的英国记者:困顿与坚守 |
史安斌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隐性宣传:概念·演进·策略 |
史安斌
王沛楠
|
《对外传播》
|
2016 |
8
|
|
10
|
西方数字平台的内容治理:理解互联网国际传播中的平台权力 |
王沛楠
彭修彬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11
|
视听、情感与算法:西方Z世代的社交媒体偏好转向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2
|
人工智能写作与算法素养教育的兴起——以ChatGPT为例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3
|
信息反哺与内容策展:数字新闻语境下的杂合新闻生产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4
|
TikTok听证会:国际传播中的跨境数据与网缘政治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5
|
跨国数字平台的基础设施化:结构转型与规制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6
|
东京奥运会与流媒体直播的模式转型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7
|
从放任到规制:西方平台媒体的扩张与边界 |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8
|
“反向本土化”:回眸AJAM的生与死 |
史安斌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美国右翼媒体和“另类空间”的崛起 |
史安斌
王沛楠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新闻业的挑战 |
王沛楠
尼克·纽曼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