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情感与技术话语:2024年国际传播的热点议题与研究方向前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沛楠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2023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情感化与共情传播、人工智能与ChatGPT、平台化与媒介基础设施六大热点议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2023年国际传播研究... 2023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情感化与共情传播、人工智能与ChatGPT、平台化与媒介基础设施六大热点议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2023年国际传播研究热点议题与潜在研究进路,并将其归纳为政策话语,情感话语和技术话语为代表的三个主要研究取向。2024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可以在这三个研究取向中进一步发力,深化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价值,拓展国际传播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一带一路” 共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下载PDF
国际报道中的策略性叙事:以《纽约时报》的南海报道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南海问题自2010年以来不断发酵,特别是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使得这一议题一度成为国际热点。通过对《纽约时报》南海议题报道的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在报道中通过策略性叙事的手段将中国的形象分别描绘成为"利益捍卫者&... 南海问题自2010年以来不断发酵,特别是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使得这一议题一度成为国际热点。通过对《纽约时报》南海议题报道的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在报道中通过策略性叙事的手段将中国的形象分别描绘成为"利益捍卫者""扩张主义者""国际秩序破坏者"等,使中国形象伴随着议题的演进而逐渐负面化。可见,《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利用议题框架的设计和话语修辞方式,逐渐搭建起一套关于南海问题的完整"情节"与"故事",并影响国际舆论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南海问题 议题框架 策略性叙事
下载PDF
“新十亿”阶层的崛起与全球新闻传播的新趋势 被引量:11
3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在2012-2016年间,全球有25亿人接入互联网,这些主要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的新网民形成了正在崛起的"新十亿"阶层,深刻改变了互联网的传统生态和秩序,也改变了自身在互联网环境中长期缺席和失语的状态。与此同时,这一群体也推动... 在2012-2016年间,全球有25亿人接入互联网,这些主要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的新网民形成了正在崛起的"新十亿"阶层,深刻改变了互联网的传统生态和秩序,也改变了自身在互联网环境中长期缺席和失语的状态。与此同时,这一群体也推动着世界新闻信息流动从"国际新闻"的模式向"全球新闻"转型,使得未来的国际媒体向着信息平等多元流动,覆盖全球社群的全球化趋势、UGC崛起激发草根民众参与新闻制作的全民化趋势以及媒介融合与数字化转型驱动的全媒化趋势转变,这三大趋势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全球传播战略部署和实践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十亿 全球新闻 用户生产内容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假新闻阻击战: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起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87,共3页
社交媒体时代假新闻的新特点 近年来,假新闻在沉寂多年后重新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脸书”(Facebook)在2015~2017年间检测到了3000个虚假广告和470个发布煽动性内容的虚假账户。2017年10月,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发表... 社交媒体时代假新闻的新特点 近年来,假新闻在沉寂多年后重新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脸书”(Facebook)在2015~2017年间检测到了3000个虚假广告和470个发布煽动性内容的虚假账户。2017年10月,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通过社交网站上的虚假新闻操纵舆论的情况出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泛滥成灾的假新闻被公认为是影响选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新闻 全球互联网 共治 社交网站 热点话题 虚假广告 牛津大学 美国大选
下载PDF
社交媒体峰会与美国政治传播的变异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82-85,共4页
2019年7月11日在白宫召开的以“当前网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首次社交媒体峰会,引发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白宫发言人提前半个月就以邮件发布的形式向各大媒体预告,以期吸引公众的眼球。在当天峰会开始之前,特朗普发布推特称“... 2019年7月11日在白宫召开的以“当前网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首次社交媒体峰会,引发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白宫发言人提前半个月就以邮件发布的形式向各大媒体预告,以期吸引公众的眼球。在当天峰会开始之前,特朗普发布推特称“白宫今天将举办一场非常重要的社交媒体峰会”。白宫声称峰会是为了“召集数字媒体领域的领导者就当今网络平台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有效的对话”①,与会嘉宾将包括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国会议员及立法部门的负责人、社区活动家和宗教领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峰会 政治传播 变异 美国 网络环境 互联网公司 国际舆论
下载PDF
美国大选与新闻媒体的“脱域”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1,共3页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也适用于传统主流媒体。八年前《纽约时报》那篇将奥巴马送上总统宝座的经典社论言犹在耳,
关键词 美国大选 新闻媒体 传统主流媒体 《纽约时报》 马克思 奥巴马
下载PDF
观念祛魅与边界重构:数字时代的西方元新闻话语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沛楠 史安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162,共8页
当前的新闻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互联网和数字媒体重塑,通过对关于何为数字新闻业的话语讨论,可以站在历史的维度上重新理解互联网对西方新闻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元新闻话语的考察,梳理了新闻界近20年对互联网和新闻业关系的话语变迁... 当前的新闻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互联网和数字媒体重塑,通过对关于何为数字新闻业的话语讨论,可以站在历史的维度上重新理解互联网对西方新闻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元新闻话语的考察,梳理了新闻界近20年对互联网和新闻业关系的话语变迁。研究认为互联网带来了新闻业的杂糅(hybrid)生态,新闻界对于二者关系的理解则经历了以“技术赋权”为核心话语的参与时代,以“结构危机”为核心话语的危机时代,以“权力转移”为核心话语的平台时代和以“另类路径”为核心话语的民粹时代。这反映出西方新闻业与互联网的关系体现在“观念上的技术祛魅”与“结构上的边界重构”,技术扮演何种角色和新闻业边界如何划定是理解当前数字新闻业的两大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业 互联网 数字媒体 元新闻话语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中的英国记者:困顿与坚守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80-83,共4页
英国是世界现代新闻业和职业记者的发祥地之一,一直在全球传媒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面对世界传媒业的巨变,英国的记者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请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硕士生王沛楠的《数字化转型中的英国记者:困顿与坚... 英国是世界现代新闻业和职业记者的发祥地之一,一直在全球传媒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面对世界传媒业的巨变,英国的记者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请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硕士生王沛楠的《数字化转型中的英国记者:困顿与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记者 英国 转型 媒介 国际 清华大学 新闻业
下载PDF
隐性宣传:概念·演进·策略 被引量:8
9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对外传播》 2016年第1期22-24,共3页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西方国家在宣传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他们表面上反对搞宣传,实际上搞起来比谁都更来劲、更在行、更不择手段,只是他们千方百计掩盖,做“看不见的宣传”。习近平同志的概括准确地把握了...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西方国家在宣传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他们表面上反对搞宣传,实际上搞起来比谁都更来劲、更在行、更不择手段,只是他们千方百计掩盖,做“看不见的宣传”。习近平同志的概括准确地把握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展宣传活动的主要特征和手段。这种“看不见的宣传”即传播学者所谓的“隐性宣传”,从本质上说是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硬内核”隐藏在新闻报道、电影电视、文化活动、慈善基金等“软包装”中。本文对其概念界定、演进脉络和手段策略做一简要梳理和分析,帮助国内读者认清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之间相辅相生的“共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进 概念 宣传思想工作 西方国家 宣传活动 传播学者 新闻报道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西方数字平台的内容治理:理解互联网国际传播中的平台权力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沛楠 彭修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6,共5页
以脸书、推特和优兔为代表的跨国数字平台正在成为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信息枢纽,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走向产生直接的影响。数字平台吸纳了国际社会的不同要素进入平台生态中,借助用户条款的强制同意形成了对平台内容排他性和垄断性的私... 以脸书、推特和优兔为代表的跨国数字平台正在成为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信息枢纽,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走向产生直接的影响。数字平台吸纳了国际社会的不同要素进入平台生态中,借助用户条款的强制同意形成了对平台内容排他性和垄断性的私治理,由此获得了超越法理意义认可的平台权力。通过对跨国数字平台的用户条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用户条款的编辑准则呈现出隐蔽的意识形态偏见,用户条款的落地执行则呈现出平台私治理的弹性裁量与双重标准逻辑。西方数字平台利用全球互联网治理的空白,实现了内容治理层面跨境的“监管套利”,私治理的现实与互联网全球治理的愿景形成了直接的冲突。推动多元化平台生态和共识性平台治理的形成,才能为重塑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秩序提供渠道和制度上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平台权力 私治理 国际传播 全球治理
下载PDF
视听、情感与算法:西方Z世代的社交媒体偏好转向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96-98,共3页
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第一代“数字原住民”,Z世代的社交媒体使用偏好对全球媒体和互联网的生态产生直接的影响。西方国家Z世代的社交媒体迁移趋势可以被概括为视听转向、情感转向和算法转向三个维度,分别代表了Z世代以音视频为主体的多模... 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第一代“数字原住民”,Z世代的社交媒体使用偏好对全球媒体和互联网的生态产生直接的影响。西方国家Z世代的社交媒体迁移趋势可以被概括为视听转向、情感转向和算法转向三个维度,分别代表了Z世代以音视频为主体的多模态内容生产的偏好,以情感超越事实的“后真相”为特征、迷因表情包为表现形式的公共话语形态,以精准推送和算法“投喂”取代主动搜索主导社交媒体内容分发和获取偏好。中国的国际传播应当在平台出海、话语转型和内容分发层面发力,提升对Z世代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 社交媒体 使用偏好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人工智能写作与算法素养教育的兴起——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96,共3页
ChatGPT的出现带来了人工智能写作的大规模普及。一方面,推动数字信息检索和内容生产的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对用户在智能传播语境下数字媒体使用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西方国家兴起的算法素养教育基于算法作为信息“把关... ChatGPT的出现带来了人工智能写作的大规模普及。一方面,推动数字信息检索和内容生产的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对用户在智能传播语境下数字媒体使用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西方国家兴起的算法素养教育基于算法作为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强调对个体的算法感知、算法理解和算法应对能力进行培养。ChatGPT语境下的算法素养教育需要实现对技术本身的“祛魅”,对自然语言处理逻辑的理解和在此基础上对ChatGPT技术的边界探索与场景重构。基于ChatGPT等AIGC工具的出现,智能传播语境下的算法素养教育应当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写作 算法素养 技术祛魅 智能传播
下载PDF
信息反哺与内容策展:数字新闻语境下的杂合新闻生产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19,共3页
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出现进一步催生了以杂合性为核心属性的媒介生态。本文以俄乌冲突中的新闻生产为例,分析了杂合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业发展动向。研究认为杂合媒介环境将传统机构媒体主导的“信息流”生产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内容... 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出现进一步催生了以杂合性为核心属性的媒介生态。本文以俄乌冲突中的新闻生产为例,分析了杂合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业发展动向。研究认为杂合媒介环境将传统机构媒体主导的“信息流”生产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内容池”生产模式,推动少数有影响力的受众进入内容生产领域,在特定的新闻现场和新闻事件中对机构媒体形成信息反哺。在此基础上,机构媒体需要更为深入地转型成以“策展人”为特质的角色,通过对内容池中热门信息的核查与策展,为受众提供一个准确且可被理解的新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媒介 数字新闻 信息反哺 内容策展
下载PDF
TikTok听证会:国际传播中的跨境数据与网缘政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103,共3页
TikTok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参与听证会质询成为当前互联网国际传播的重要事件。对于TikTok的质疑表面集中于数据存储安全和算法推荐操控两个问题层面,但在本质上体现的则是美国对于互联网国际传播的主导意识形态从“自由贸易”的叙事转化... TikTok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参与听证会质询成为当前互联网国际传播的重要事件。对于TikTok的质疑表面集中于数据存储安全和算法推荐操控两个问题层面,但在本质上体现的则是美国对于互联网国际传播的主导意识形态从“自由贸易”的叙事转化为对“网络主权”的声索。美西方国家这两套叙事的摇摆和转向,标志着互联网国际传播正在进入以全球数字平台所有权争夺与跨境信息流动规制为特征的网缘政治转向。这种“网缘政治”的出现,代表了数字语境下互联网国际传播未来大国博弈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kTok 网缘政治 数字地缘政治 国际传播 跨境数据流动
下载PDF
跨国数字平台的基础设施化:结构转型与规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6-98,共3页
信息社会中,数字平台通过规模和领域的扩张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少数数字巨头经历了从单一内容/服务的媒体平台向平台媒体转变,再向公共服务和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过程。这一过程背后隐含的是数字媒体从内容媒体属性向平台属性、再到基... 信息社会中,数字平台通过规模和领域的扩张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少数数字巨头经历了从单一内容/服务的媒体平台向平台媒体转变,再向公共服务和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过程。这一过程背后隐含的是数字媒体从内容媒体属性向平台属性、再到基础设施属性的变化,推动了数字平台“基础设施化”的结构转型。数字平台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带来了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和企业数据私人所有、基础设施公共导向和私营企业盈利动机之间的冲突,并由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针对数字巨头的反垄断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平台媒体 基础设施化 反垄断
下载PDF
东京奥运会与流媒体直播的模式转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91-92,共2页
东京奥运会的转播呈现出了传统媒体的江河日下和流媒体订阅直播的异军突起并存的状态,NBC力推的流媒体平台"孔雀"在东京奥运会转播中吸引了大量受众。这反映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体育赛事转播正在被以流媒体付费订阅为核心的赛事... 东京奥运会的转播呈现出了传统媒体的江河日下和流媒体订阅直播的异军突起并存的状态,NBC力推的流媒体平台"孔雀"在东京奥运会转播中吸引了大量受众。这反映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体育赛事转播正在被以流媒体付费订阅为核心的赛事转播模式取代,多元化的付费订阅形式选择灵活,对于受众和广告商形成了双赢的效果。加之短视频平台TikTok在奥运期间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互联网"视频转向"对于东京奥运会以及未来大型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奥运会 流媒体直播 付费订阅 视频转向
下载PDF
从放任到规制:西方平台媒体的扩张与边界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3,共2页
平台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一股"大到不能倒"的垄断力量。回溯西方互联网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平台媒体兴起的过程暗合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扩张的过程,这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规制措施,推动平台媒体走上了"... 平台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一股"大到不能倒"的垄断力量。回溯西方互联网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平台媒体兴起的过程暗合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扩张的过程,这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规制措施,推动平台媒体走上了"有权无责"的发展路径。当前针对脸书和谷歌等平台媒体的数字反垄断和规制运动方兴未艾,表明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平台媒体扩张的威胁,并力图通过规制重新厘定平台媒体在互联网和现实世界中的权力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媒体 新自由主义 反垄断 规制
下载PDF
“反向本土化”:回眸AJAM的生与死
18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88,共3页
近年来,全球传播的格局经历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拓展。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背景之下,以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简称"RT")等为代表的新兴国际媒体迅速崛起,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别求新声,独树一帜,打破... 近年来,全球传播的格局经历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拓展。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背景之下,以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简称"RT")等为代表的新兴国际媒体迅速崛起,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别求新声,独树一帜,打破了由美英两国对全球新闻舆论场根深蒂固的"双头垄断",改变了长期以来信息和观点由西方向世界其他地区单向流动和输出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媒体 今日俄罗斯 全球传播 半岛电视台 重大新闻事件 AJAM 舆论场 双头垄断 地缘政治 力量对比
下载PDF
美国右翼媒体和“另类空间”的崛起
19
作者 史安斌 王沛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81-83,共3页
2016年的美国大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媒体奇观”,无疑将成为载人全球新闻传播史册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场“驴”“象”之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作为一个地产大亨出身的“政治素人”,凭借其作为“推特总司令”的强大号召力和在... 2016年的美国大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媒体奇观”,无疑将成为载人全球新闻传播史册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场“驴”“象”之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作为一个地产大亨出身的“政治素人”,凭借其作为“推特总司令”的强大号召力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独特影响力,先是在党内初选中杀出重围,并最终爆冷击败了胜券在握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制造了近年来全球政坛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奇观 美国大选 总统候选人 空间 右翼 新闻传播史 媒体平台 “象”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新闻业的挑战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沛楠 尼克·纽曼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1-102,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球数字新闻业构成了显著的挑战。牛津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数字新闻报告》显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受众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整体性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付费墙和在线新闻订阅业务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球数字新闻业构成了显著的挑战。牛津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数字新闻报告》显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受众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整体性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付费墙和在线新闻订阅业务的开展。但诸如Instagram和TikTok等新兴数字社交媒体的出现也在推动着青年受众的迁移,从而影响了数字新闻的发展格局和表达语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数字新闻 新闻信任 数字订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