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补骨汤促进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骨折愈合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素明 杨礼跃 +1 位作者 王泰俊 傅智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究益肾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3例骨质疏松症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药组41例。2组患... 【目的】探究益肾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3例骨质疏松症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药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PFNA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镇痛、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静脉血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中药组给予口服益肾补骨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随访24个月以上。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过程中,常规组和中药组分别有2例和1例失访,最终有80例患者(每组各40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9±8.3)个月。(2)术后3 d和1周,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3)术后1周和10周,2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在术后1周对红细胞沉降率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4)中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0±0.65)周,较常规组的(12.2±1.18)周明显缩短(P<0.01)。(5)术后10周,中药组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及常规组血清tPINP、OC、IGF-Ⅰ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血清tPINP、OC、BALP、IGF-Ⅰ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6)术后10周,2组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血清iPTH、TRACP5b、s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7)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8/40)(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能显著加快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骨折愈合过程,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肾补骨汤可以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等骨代谢过程以及改善骨折端微循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补骨汤 骨质疏松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骨折愈合 潜在机制
下载PDF
THA治疗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泰俊 樊新甫 +1 位作者 杨礼跃 俞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4期372-373,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7-02采用THA手术治疗的28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性强直。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0.7(18~54)个月。术...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7-02采用THA手术治疗的28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性强直。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0.7(18~54)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未发现有假体脱位、松动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髋关节各方向主动活动度均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屈曲(95.9±5.1)°,外展(17.1±2.6)°,外旋(17.9±2.6)°,内旋(7.7±2.6)°,内收(12.4±2.5)°。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1.2±3.7)分,其中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在充分术前准备、精准术中操作、适当假体选择前提下,采用THA手术治疗髋关节骨折患足内固定术后骨性强直疗效确切,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强直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折 生物型假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