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五针松种内和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俊 王泳腾 +2 位作者 段洋波 谢磊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2,共8页
【目的】通过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黄山内118株对象木及253株伴生种的调查,分析华南五针松的竞争强度,揭示华南五针松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种群生态适应机制。【方法】沿海拔梯度设置标准群落样方。利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计算... 【目的】通过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黄山内118株对象木及253株伴生种的调查,分析华南五针松的竞争强度,揭示华南五针松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种群生态适应机制。【方法】沿海拔梯度设置标准群落样方。利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计算华南五针松群落内物种间的竞争指数,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种间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1)华南五针松胸径与树高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2)华南五针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分别为893.736和559.682;(3)华南五针松伴生种较多,其主要种间竞争树种的顺序为木荷>甜槠>五列木>马尾松>长苞铁杉>凤凰木>福建柏>马蹄荷;(4)华南五针松胸径与整个林分和种间竞争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华南五针松群落内以种内竞争为主。竞争强度随华南五针松个体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华南五针松胸径到达30 cm时,竞争强度下降较为平稳,二者符合幂函数关系,所得模型能有效的预测华南五针松的种内和种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五针松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下载PDF
燕山山脉黄檗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泳腾 黄治昊 +2 位作者 王俊 张童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26-2834,共9页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为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以燕山地区野生黄檗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对8个保护区内的黄檗进行全面调查,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和种群变化规律,并通过种...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为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以燕山地区野生黄檗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对8个保护区内的黄檗进行全面调查,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和种群变化规律,并通过种群动态量化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未来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黄檗种群结构总体上呈倒“J”型,但存在外部干扰时,种群结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为1.017%,表明该种群趋于稳定型;(2)静态生命表及相关曲线分析显示,黄檗种群存活数量整体上随着径级增大,个体数量逐渐下降;黄檗种群的生存期望在不同径级间存在波动,而第Ⅶ径级的生存期望最高,种群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黄檗种群具有前期减少、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3)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个径级之后,黄檗中老龄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加。黄檗种群濒危的主要因素是幼苗数量少,且呈现散生分布状态,建议加强幼苗抚育工作,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保护和改善生境,从而促进黄檗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檗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濒危植物黄檗的生存压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泳腾 黄治昊 +4 位作者 王俊 张童 郎立华 孙国明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从不同径级、地区和植被类型等3个方面探讨燕山地区野生黄檗个体的生存压力强度,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设置25个面积为20 m×20 m的样地,利用“一种珍稀濒危树种个体生存压力计算方法... 【目的】从不同径级、地区和植被类型等3个方面探讨燕山地区野生黄檗个体的生存压力强度,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设置25个面积为20 m×20 m的样地,利用“一种珍稀濒危树种个体生存压力计算方法”分析野生黄檗个体所受的生存压力强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到的黄檗共计140株并散生于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度最大,在河北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分别为5.63株/m^(2)和1.25株/m^(2);(2)燕山地区小树阶段(第Ⅰ~Ⅲ径级)的黄檗数量最多,并且受到的种内及种间生存压力最大,分别为13.897和48.135,随着胸径的增大,生存压力变小;(3)黄檗种群在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到的生存压力最大,在河北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分别为30.363和1.763;(4)黄檗种群在紫椴林、胡桃楸林和黄檗油松混交林中受到的生存压力较大,在大果榆林和大果榆-蒙古栎-花曲柳混交林中较小。【结论】燕山地区黄檗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于种间,因此需要对一些距离较近的以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大乔木,如油松和胡桃楸进行修枝或者择伐,减缓黄檗的竞争压力,促进黄檗天然林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檗 生存压力 植被类型 竞争指数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软枣猕猴桃在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童 黄治昊 +4 位作者 彭杨靖 王泳腾 王萍 王诗童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921-4928,共8页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大型落叶藤本,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物种在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但尚未明确其适宜分布区域。因该物种具有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大型落叶藤本,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物种在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但尚未明确其适宜分布区域。因该物种具有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现已被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等列为地方性保护物种。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软枣猕猴桃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并对其分布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约为3.01×10^(6 )km^2;其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四川中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贵州西北部等地中低山区地带,呈圆环状分布。其中软枣猕猴桃在云南、四川、陕西等省份的潜在高适生区域面积最大。利用Jackknife刀切法计算得到影响软枣猕猴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湿季度降水量(500—800 mm)、年均温(12.5—17.5℃)、最冷季度降水量(290—660 mm)和海拔(2000—2690 m),上述环境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9.7%。建议在中高度适宜分布区进行野生软枣猕猴桃的迁地保护和人工种植,并根据其适生环境调整软枣猕猴桃的农业种植繁育规划,为软枣猕猴桃的就地、迁地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MAXENT 环境因子 适宜分布区
下载PDF
燕山山脉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童 林乐乐 +4 位作者 黄治昊 王泳腾 彭杨靖 苏腾伟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2-1420,共9页
为探究层间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在群落中的生长格局和居群动态变化,以燕山区域内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分区域进行了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调查,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 为探究层间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在群落中的生长格局和居群动态变化,以燕山区域内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分区域进行了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调查,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山区域Ⅰ—Ⅱ径级(幼苗阶段)种群个体分别占总数量的15.39%(东段)、31.25%(中段)和30.76%(西段),总体居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调查区域软枣猕猴桃的高度结构基本符合连续发育特征,相对完整。燕山东段和中段的软枣猕猴桃较明显地趋近Deevey-Ⅱ型指数函数模型,燕山西段介于DeeveyⅠ型与Ⅱ型之间,但更接近Ⅱ型;燕山山脉软枣猕猴桃居群整体呈现衰退型特征。软枣猕猴桃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其居群数量稀少,自然更新能力较弱,种群未来的生长繁衍不容乐观,应加强关注与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山脉 软枣猕猴桃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编制背景、程序、思路和重点考虑 被引量:8
6
作者 文世峰 周志华 +7 位作者 何拓 董晖 袁良琛 卢泽洋 王泳腾 郭琳 舒江平 李开凡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高质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编制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类型与典型...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高质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编制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类型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根据现有植物园的分布情况、工作基础,依据国家代表性、科学系统性、社会公益性等准入条件,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遴选了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纳入空间布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原则,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编制背景、程序、思路和重点考虑,展望未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将有效发挥国家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为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植物园体系 布局方案 野生植物 迁地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