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调治胃脘痛(肝气犯胃证)临证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洁宜 林怡哲 +1 位作者 来伟栋 刘晓谷(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总结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陆老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理气和胃清热法在临床实践运用中的理论依据,分析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以临床... [目的]总结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陆老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理气和胃清热法在临床实践运用中的理论依据,分析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以临床经典案例加以佐证。[结果]陆芷青教授认为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等多种因素伤肝,肝失疏泄,横犯胃气,甚至肝郁化火,灼伤胃络,导致胃气不降或胃络失养引发疼痛。针对该病因病机,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清热降火的治疗原则,并自拟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进行治疗,所用方药标本同治、肝胃兼顾,临床应用每获良效。[结论]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拟方思路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肝气犯胃 理气和胃清热法 陆芷青 医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朱子文“湿不单见,脾不独虚”论治泄泻特色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洁宜 陈明显 +1 位作者 傅睿 陆拯(指导)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3期54-57,共4页
总结朱子文治疗泄泻的经验特色。认为泄泻"湿不单见,脾不独虚",其证候寒热交织,正虚邪恋,治疗上注重判别泄泻之邪正虚实,或涩或利,活法应用。认为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当祛湿分利,调畅中州,慎思明辨防危证,如暑湿泄泻出现热... 总结朱子文治疗泄泻的经验特色。认为泄泻"湿不单见,脾不独虚",其证候寒热交织,正虚邪恋,治疗上注重判别泄泻之邪正虚实,或涩或利,活法应用。认为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当祛湿分利,调畅中州,慎思明辨防危证,如暑湿泄泻出现热陷心包,宜急需解毒开窍;慢性泄泻不应漫投分利,当肝肾脾同调,匡扶正气,如脾阳虚之泄泻,宜理中汤灵活加减。所附医案颇具特色且效验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扶正袪邪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朱承汉“元气先亏,火热迫妄”论治呕血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洁宜 陈明显 +1 位作者 傅睿 陆拯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第2期62-65,共4页
本文总结朱承汉治疗呕血的经验特色,认为呕血的根本病机在于“元气先亏”所导致的“火热迫妄”,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由“气逆血溢”向“气虚血亏”的转变,治疗上当先降气凉血,再固气补血,至于血瘀者见瘀化瘀,同时需要明确呕血药物禁忌... 本文总结朱承汉治疗呕血的经验特色,认为呕血的根本病机在于“元气先亏”所导致的“火热迫妄”,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由“气逆血溢”向“气虚血亏”的转变,治疗上当先降气凉血,再固气补血,至于血瘀者见瘀化瘀,同时需要明确呕血药物禁忌,把握传变虚实。并附朱承汉诊治呕血医案两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血 消化道溃疡 元气 火热 朱承汉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金权 王梦蕾 +2 位作者 王洁宜 许思佳 裘生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了解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探讨改善现状的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本硕连读)学生2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 [目的]了解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探讨改善现状的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本硕连读)学生2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有效对策。[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为98.8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我认知方面:64.78%的学生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势;职业认知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基于兴趣选择了中医学专业;职业规划方面:40.16%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职业规划指导方面:72.07%的学生知晓学校已配备职业规划指导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73%的学生支持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63.56%的学生倾向于将创业项目与中医药文化融合,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和心理能力不足等是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分析发现,深化职业规划教育、加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转段指导、完善课程设置、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是提升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有效手段;强化创新导向、健全师资团队、给予资金支持、构建孵化平台等对策能培养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并融入其培养全过程。[结论]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存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不全面、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经验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学校和学院应从思想引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长学制 职业规划 创新创业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五苓散对肾阳虚型口干燥症小鼠颌下腺AQP-5的分布表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丽莹 王洁宜 +3 位作者 朱潇莹 倪哲婷 江诗梦 王新昌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五苓散对肾阳虚模型小鼠颌下腺AQP-5分布表达的作用,探究五苓散治疗肾阳虚型小鼠口干燥症的机制。方法将27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苓散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诱导联合限制日摄食量法... 目的通过研究五苓散对肾阳虚模型小鼠颌下腺AQP-5分布表达的作用,探究五苓散治疗肾阳虚型小鼠口干燥症的机制。方法将27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苓散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诱导联合限制日摄食量法建立气虚基础上的肾阳虚模型。造模后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10d,空白组、模型组均灌胃0.2mL/10g蒸馏水,五苓散组以每日0.2mL/10g灌胃五苓散汤剂,观察给药后的小鼠一般情况,测量小鼠的饮水量、唾液流量,检测颌下腺形态及AQP-5分布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出现颌下腺萎缩,饮水量减少,唾液流量减少,AQP-5主要表达在基底膜和顶膜中,较空白组染色较弱;相比于模型组,五苓散组颌下腺萎缩减少,饮水量增加,唾液流量,并且一定程度上AQP-5表达分布染色较模型组强。结论五苓散能抑制颌下腺萎缩,增加饮水量和唾液流量,可能通过改变AQP-5的分布表达改善小鼠在气虚基础上的肾阳虚证引起的口干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干 口干燥症 五苓散 气虚 肾阳虚 颌下腺 AQP-5 分布表达 小鼠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伏风致病病机及治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琉 王洁宜 +3 位作者 冯波 周东海 张旭峰 王新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从伏风角度探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病因病机与中医治疗,以期更全面地认识SS,扩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伏风理论的源流,风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部位而致病的过程等方面探讨伏风致病的病... [目的]从伏风角度探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病因病机与中医治疗,以期更全面地认识SS,扩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伏风理论的源流,风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部位而致病的过程等方面探讨伏风致病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伏风致病规律对SS的治法及用药进行论述。[结果]伏风最初源于伏邪理论,清朝刘吉人对伏风发挥最多,认为伏风可藏于孔窍、肌表、血脉及肺脾肾等脏腑,伏而化燥、动血、化瘀、成毒,并可引动内风,相兼致病,而出现类似于SS的表现,诸如口眼干燥、紫癜、泄泻、水肿等。临床论治伏风所致的SS,可从扶正兼以理气、破瘀合以拔毒等角度入手,予祛除内风、活血化瘀、益气解毒等药物。[结论]伏风理论对SS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伏风致病的过程及特点等角度来认识SS,能更全面地探究SS的本质,为治疗SS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伏风 病因病机 祛风扶正 破瘀拔毒 平熄内风 风毒 风药
下载PDF
反关脉临床诊疗意义浅议
7
作者 王宇皓 陈珏颖 +1 位作者 王洁宜 刘玉良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反关脉的形成机理及临床诊疗中的辨证意义,寻求恰当辨证方法。[方法]通过归纳中医典籍、现代解剖学对正常脉象和反关脉形成机理的认识,总结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反关脉临床辨证意义的不同观点,对反关脉的临床诊断提出新的见解... [目的]探讨反关脉的形成机理及临床诊疗中的辨证意义,寻求恰当辨证方法。[方法]通过归纳中医典籍、现代解剖学对正常脉象和反关脉形成机理的认识,总结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反关脉临床辨证意义的不同观点,对反关脉的临床诊断提出新的见解。[结果]中西医学均认为反关脉为脉道或经络偏行所致,而历代医家对反关脉诊疗取舍难明。笔者认为反关脉虽区别于寸口脉象,不能详尽提供三部九候各脏腑的信息,但能从气血上提供辨证依据,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诊疗中,针对反关脉患者,脏腑辨证并不十分适宜,选择气血辩证,以八纲统脉法并参合四诊诊疗更为妥当。[结论]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断,把握反关脉的机理意义和临床辨证方法有利于完善中医脉诊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关脉 机理 诊疗意义 气血辩证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中气理论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及防治
8
作者 芮晓薇 柯雅妮 +1 位作者 王洁宜 蔡利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期177-178,19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以发热、头痛、干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呕恶纳呆、腹痛腹泻、便秘不畅等消化道表现[1]。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及高级别专家组...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以发热、头痛、干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呕恶纳呆、腹痛腹泻、便秘不畅等消化道表现[1]。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及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王玉光教授均强调了调治脾胃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的重要性[2-3]。脾胃乃中气之源,中气为脾胃升降之权,黄元御系统完整地论述了中气理论,《四圣心源》言:“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4]认为一身之气全在中气升降之间,在疾病辨治中首重中土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气理论 病因病机 防治 黄元御
下载PDF
中医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思维初探
9
作者 来伟栋 王洁宜 刘晓谷(指导)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2期8-10,共3页
通过查询文献,解析中医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思维中体现的伤寒、温病学派观点,发现伤寒学派重视阳气,以扶阳为要,而温病学派注重祛邪,用药以轻清宣通为主,两派皆以“通”法立论,各有侧重。因此,我们认为,寒温并... 通过查询文献,解析中医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思维中体现的伤寒、温病学派观点,发现伤寒学派重视阳气,以扶阳为要,而温病学派注重祛邪,用药以轻清宣通为主,两派皆以“通”法立论,各有侧重。因此,我们认为,寒温并用适合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或可为其他诸多传染性外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疫 温疫 中医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