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潜为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本土路径——专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原副院长王洪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洪才 王黎 +2 位作者 牛雪璐 淳洁 郭伟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态势,蕴含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对于弘扬创新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我国教育现状而提出,甫一产生便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与现实基础,并具...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态势,蕴含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对于弘扬创新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我国教育现状而提出,甫一产生便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与现实基础,并具有我国本土特色,能够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注入永续动力。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与实践现状,旨在探寻其本土化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潜能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使命与挑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洪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挑战、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竞争及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是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以新材料和新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挑战、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竞争及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是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以新材料和新能源为代表的劳动对象。当然,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变革与调整。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创新的聚集地,在培养新质劳动者、提供新质劳动资料、拓展新质劳动对象、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等方面肩负着重任。但与之不相对应的是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短板。要提升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需要建立动态的有效的学科专业和培养模式调整机制,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促进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这个推动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和塑造价值观的核心杻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新质生产力 创新思维 严重短板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底蕴与逻辑理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洪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实用性向本体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外生性逻辑的必然结果;主体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的要求;民族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展现了中国教育从模仿性向创造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实践逻辑的必然反映;特色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教育从继承性向创新性的转变,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旨在实现对西方教育模式的超越。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不断递进,构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展现出外生型、主体性、本体化和独创性特质,推动了中国教育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理性化 主体化 民族化 特色化
下载PDF
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洪才 刘斯琪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质量高等教育... 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其构建原理,即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评价根本、以师德师风为评价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为评价重点、以科研创新为评价抓手。其次是遵循这些原理确立工作原则并构建指标框架,即依照价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性原则与主动性原则,构建起以高等教育一般发展能力、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能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为一级指标,内含整体规模等8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34个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为全面系统地构建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指引高等教育未来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钟秉林先生的本科教学评估理念与实践
5
作者 王洪才 温玲子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4期22-28,90,共8页
钟秉林先生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特别强调本科教学评估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为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推进产生深远影响。钟先生分别以参与者、领导者和主... 钟秉林先生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特别强调本科教学评估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为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推进产生深远影响。钟先生分别以参与者、领导者和主评者的身份,深入体验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初创、发展和不断走向成熟过程,对本科教学评估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钟秉林先生客观评价了首轮本科教学评估所取得的成绩,将之归纳为“六个促进”,并对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改进提出了“四个促进、四个发挥”观点,致力于实现“五个转变”“五个更加重视”目标。这些观念与实践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秉林 本科教学评估 教育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选择
6
作者 王洪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3,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面对世界新科技发展形势做出的根本选择,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新质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面对世界新科技发展形势做出的根本选择,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突出代表,绿色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特征。高校只有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牢固地占据知识中心的位置,为此高校必须找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点,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科技、人才、教育的连接点正好适合担当这一重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大力开展应用型科研,鼓励技术发明创新,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如此就要求高校改变“唯论文”的评价体系,带动大学自我革命,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移,否则就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科研 评价体系变革
下载PDF
论“九个坚持”指引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7
作者 王洪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关于我国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论述,不仅鲜明地概括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文化特色和根本地位,还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根本方法和根本价值,而且还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 “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关于我国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论述,不仅鲜明地概括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文化特色和根本地位,还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根本方法和根本价值,而且还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根本动力和根本基础,从而解答了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确立了主心骨、“定盘星”、“指南针”,提供了方法论导引、评价标准和动力源,制定了发展蓝图、根本战略和基本坐标,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地揭示“九个坚持”的科学蕴意对构建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个坚持 中国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基
8
作者 王洪才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常态化,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就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最终依靠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了超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才可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常态化,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就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最终依靠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了超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才可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离不开自我的七项修炼,即提升目标确定能力、完善行动筹划能力、训练果断抉择能力、提高沟通合作能力、磨砺机遇把握能力、培养风险防范能力和养成逆境奋起能力。这七项主体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循环体,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课外活动探索、社会实践强化和日常生活规划等加以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是一个生命力不断展现的整体。没有个体主体性的生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难以提升,高质量就业就会因缺乏根基而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质量就业 创新创业能力 七项修炼 循环体 创新创业生命论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9
作者 王洪才 《福建教育》 2024年第22期4-7,共4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性,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束缚,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充分展...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性,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束缚,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充分展示自身优势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尧实践性强等优势,就能够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而创新创业教育也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型研究型大学:优势·挑战·前景
10
作者 王洪才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在中美战略博弈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命题由此而生。我国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也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持下,主动借鉴国际上新兴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 在中美战略博弈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命题由此而生。我国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也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持下,主动借鉴国际上新兴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国内研究型大学改革成果,勇于改革创新,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并且展现出起点新、理念新、体制新、视野新、模式新和机制新等六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型研究型大学也面临着五大挑战,如政策依赖、财源单一、原创不足、依靠排名和特色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巨大考验。在未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从创新创业型文化构建入手,着力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上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六大优势 五大挑战 未来前景
下载PDF
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逻辑
11
作者 王洪才 《高等教育评论》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加快建设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为解决当下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抉择。新型研究型大学最为强大的基因是“加速发展”,它是在借鉴国际上新... 加快建设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为解决当下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抉择。新型研究型大学最为强大的基因是“加速发展”,它是在借鉴国际上新兴研究型大学基础上构建的,旨在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此,就需要探讨新型研究型大学之所以“新”的逻辑。经过系统考察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超越了传统大学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在精选的学科领域实施重点突破策略,采用全球招聘教师的选拔模式,借助大学排行榜的放大效应,成功引入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将管理效能提升到极致,从而实现了大学发展范式的转变。故而,新型研究型大学之“新”就在于实现了大学组织模式创新,超越了传统大学的学术自治逻辑,实现了管理主导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传统研究型大学 新兴研究型大学 创新创业型大学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科发展的融合路径探索——以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建平 朱芳芳 +2 位作者 李贺松 李玉强 王洪才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63-66,共4页
推动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引领学科跨越式发展,是在“双碳”背景下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针对目前高校党的建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以及二者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引领学科跨越式发展,是在“双碳”背景下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针对目前高校党的建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以及二者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对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探索形成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路径,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基层党建 学科发展 深度融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玉强 陈卓 王洪才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途径。文章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深入剖析了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构建“需求导向...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途径。文章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深入剖析了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构建“需求导向+知识构建+能力养成”三位一体协同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组织建设、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推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建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这些举措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培养面向未来能源动力领域亟须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理念 教育质量检测评估 专业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换热器课程设计”为例
14
作者 杨建平 杨莺 +1 位作者 刘柳 王洪才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5期105-107,共3页
“换热器课程设计”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文章介绍了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换热器课程设计”的课程特色、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着重剖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从优化... “换热器课程设计”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文章介绍了中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换热器课程设计”的课程特色、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着重剖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从优化教学模式、提供创新环境和平台、强化标准体系意识、改进团队合作方式、革新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为换热器设计及其他类似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换热器课程设计 实践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多维思考与协同推进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洪才 靳玉乐 +2 位作者 罗生全 陈亮 王智超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68,共22页
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一直在路上,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具有创新、开放、协调、绿色与共享五重内涵,具备中国共产党领导、对西方经验批判性吸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追赶... 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一直在路上,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具有创新、开放、协调、绿色与共享五重内涵,具备中国共产党领导、对西方经验批判性吸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追赶型发展、系统反思性等特征。与此同时,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建立既彰显“中国特色”,又体现世界“共同特征”,还具有“胸怀天下”担当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打开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思路;紧紧抓住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这个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以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社会的人和集体的人建构高等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格局;在实践中通过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劳动力素质、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等途径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对外开放 人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核心命题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洪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3,共7页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发展重心势必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主题上。高质量发展需要合适的实现载体,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适应了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对...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发展重心势必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主题上。高质量发展需要合适的实现载体,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适应了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带动大学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大学发展转型的动力源,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但要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需要广大教师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排除功利主义干扰,倾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要求大学治理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扫平障碍,特别是从评价机制上松绑,扭转目前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态势,保护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探索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 核心命题 大学治理
下载PDF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洪才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建设路径。经过哲学思辨发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必须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追求,从而具有目标明...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建设路径。经过哲学思辨发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必须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追求,从而具有目标明确、规范明晰、主体自觉、社会参与、过程规范、结果可测等系列特征,而激发教师创造性则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为此,需要完善高校治理体系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具体而言,需要通过完善教师参与治理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改革促进制度、产教融合机制和教师评价制度等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高等教育 基本内涵 主要特征 实践路径 创新创业
下载PDF
对ChatGPT的高等教育哲学审视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共11页
ChatGPT作为当今人工智能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自面世以来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不仅在科技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它对高校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破解了乔布斯之问,凸显了中国大学功能的不足。ChatGPT对大学的系列发问引起了高... ChatGPT作为当今人工智能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自面世以来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不仅在科技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它对高校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破解了乔布斯之问,凸显了中国大学功能的不足。ChatGPT对大学的系列发问引起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反思:大学的知识中心地位是否能够坚持?大学教师职业性质是否改变?是否会产生新型大学?这些发问不仅触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痛点,而且涉及大学生存的根本。未来大学何去何从?大学必须进行明断:是坚持大学传统发展路线还是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人工智能技术进驻大学都不可避免,大学只有与社会联合,才能继续保持知识的优势地位,大学功能才能进一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大学功能 乔布斯之问 中国大学之痛 高等教育哲学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石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洪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命题,成为各行各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子命题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涵:首先它是对中国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命题,成为各行各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子命题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涵:首先它是对中国教育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充分肯定了教育改革探索的成功经验;其次它是对当下教育发展中面临最重要问题的判断,指出面向未来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再次它提出了解答现实问题的基本思路,指出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关照的因素;最后为未来教育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勾勒出教育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显然,找准问题是探求有效解决方案的前提。根据学界集体反思经验发现,应试教育仍然是困惑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不解决该问题就难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应试教育的克星。故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蕴与实践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洪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7,共9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源于“中国式现代化”,它天然地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从逻辑上说,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引领,具有生成性、超越性、发展性和强组织性等基本特质,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其本质...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源于“中国式现代化”,它天然地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从逻辑上说,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引领,具有生成性、超越性、发展性和强组织性等基本特质,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其本质特征。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输送创新动力源的使命,并且通过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和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未来,高等教育仍需通过加强办学理念创新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意蕴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