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新病害——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卞静 陈泰祥 +3 位作者 陈秀蓉 王涵琦 杨小利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6-273,共8页
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 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ITS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已确定该病害是由束状炭疽菌危害引起的当归炭疽病。本研究系首次报道。经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表明,针刺、灌根和喷雾接种均能发病,以针刺发病最重,其次为灌根处理,喷雾接种最轻,表明病菌通过伤口、根部以及地上部分均可侵入;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且湿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影响。本研究为当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炭疽病 病原鉴定
下载PDF
甘肃省当归褐斑病发病规律初步研究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泰祥 杨小利 +2 位作者 陈秀蓉 王艳 王涵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明确甘肃省当归褐斑病发生规律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用于田间防治。方法: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同时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田间小气候温湿度,并选用了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月初至9月初是褐斑病的盛发... 目的:明确甘肃省当归褐斑病发生规律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用于田间防治。方法: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同时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田间小气候温湿度,并选用了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月初至9月初是褐斑病的盛发期,9月中旬以后为衰退期,通过对田间小气候温度、湿度、病情基数等因子分析,发现褐斑病的病情指数与病情基数、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5种供试杀菌剂中,70%安泰生WP200~4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 600~8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是较理想的药剂,间隔7天连续用药2次后,防效均达71%以上。结论:当归生产中可采用摘除病叶、调控田间温湿度和交替使用杀菌剂等措施来防治当归褐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褐斑病 发病规律 药剂防治
下载PDF
马铃薯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涵琦 畅涛 +1 位作者 杨成德 陈秀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马铃薯炭疽病的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菌株ZHA10对炭疽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6.43%,其可以使病原菌菌丝变形和裂解;ZHA10菌体短杆状、革兰氏阳性、大小为(0.5~0.75)μm×(1.5... 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马铃薯炭疽病的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菌株ZHA10对炭疽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6.43%,其可以使病原菌菌丝变形和裂解;ZHA10菌体短杆状、革兰氏阳性、大小为(0.5~0.75)μm×(1.5~3.1)μm、芽胞中至尖端生.通过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以及gyrB序列分析,鉴定ZHA10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此外,ZHA10还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孜然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马铃薯褐腐病菌(Stysanus stemonitis)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ZHA10抑菌能力良好,抑菌谱宽,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生防菌株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甘肃省黄芪霜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泰祥 杨小利 +3 位作者 陈秀蓉 李春杰 王涵琦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20,共8页
为明确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的发病规律、防治药剂、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治经济阈值,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发病进程以及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霜霉病病情指数与黄芪产量损失率的... 为明确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的发病规律、防治药剂、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治经济阈值,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发病进程以及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霜霉病病情指数与黄芪产量损失率的最佳拟合模型,选用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黄芪霜霉病在5月份显症,8月初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一直延续到收获。黄芪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晚间平均相对湿度和病情基数的增加而增加,病情指数增长率随着白天平均温度的增加而增加。4种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对数函数(y=33.81lnx-97.15)是拟合霜霉病病情指数(x)与黄芪产量损失率(y)的最好模型;选用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WG 800倍液进行霜霉病的防治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分别为5.65%和17.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2.5%抑快净WG 1500倍液、60%百泰WG 1000倍液是防治黄芪霜霉病良好的药剂;72%霜脲氰·锰锌WP400倍液、75%百菌清WP 350倍液以及65%代森锌WP 200倍液对黄芪霜霉病亦有较好的防效,可选择在生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霜霉病 发病规律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 经济阈值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束梗褐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泰祥 陈秀蓉 +3 位作者 杨成德 朱海波 王涵琦 卞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3,共7页
对甘肃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束梗褐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形态特征观察与 rDNA-ITS 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细基束梗霉[Doratomyces stemonitis (Pers.ex Fr.)F.J.Morton &G.Smith]。生物... 对甘肃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束梗褐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形态特征观察与 rDNA-ITS 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细基束梗霉[Doratomyces stemonitis (Pers.ex Fr.)F.J.Morton &G.Smith]。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 pH 为6,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蔗糖最好,氮源以甘氨酸最适,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分生孢子在5~40℃范围内均能萌发,最适25℃,最适 pH 为7,分生孢子萌发需液态水,湿度低于99%几乎不萌发,马铃薯汁液和葡萄糖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马铃薯束梗褐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细基束梗霉 病原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当归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成德 卞静 +4 位作者 陈泰祥 陈秀蓉 王涵琦 杨小利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到35℃,最适为25℃;在pH 5~1...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到35℃,最适为25℃;在pH 5~11间菌落可以生长,最适pH为11;在pH 8~11间产孢,最适pH为10,但中性有利于孢子萌发;该菌对碳氮源利用范围广,但甘露糖、D-半乳糖和氯醛糖抑制其生长;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能萌发,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条件(P<0.05),蔗糖能够促进孢子的萌发,但马铃薯汁液抑制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和一草三膜覆盖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管青霞 李城德 王涵琦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5-18,共4页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秸秆+普通膜、小麦秸秆+降解膜、玉米秸秆+普通膜、玉米秸秆+降解膜4种覆盖材料对耕作层土壤温度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出苗率均在91%以上,生长期的温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秸秆+普通膜、小麦秸秆+降解膜、玉米秸秆+普通膜、玉米秸秆+降解膜4种覆盖材料对耕作层土壤温度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出苗率均在91%以上,生长期的温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小麦秸秆+普通膜的5 cm和10 cm地温低于其余3个处理。玉米秸秆+普通膜产量最高,达到55300.0 kg/hm^(2);小麦秸秆+普通膜商品率最高,为87.67%。综合分析,小麦秸秆+普通膜是适合当地一草三膜覆盖马铃薯种植的较为理想的覆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秸秆 地膜 温度 产量
下载PDF
马铃薯坏疽病Phoma foveata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畅涛 王涵琦 +4 位作者 杨成德 薛莉 陈秀蓉 任月芹 王玉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生防菌ZA1,其对马铃薯坏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1.83%;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抑菌谱测定表明,菌株ZA1对番... 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生防菌ZA1,其对马铃薯坏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1.83%;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抑菌谱测定表明,菌株ZA1对番茄早疫病菌Aalternaria solani、马铃薯褐腐病菌Stysanus stemonitis、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的抑制率分别达64.30%、41.05%、61.42%和74.92%。在贮藏库中进行1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6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坏疽病菌 拮抗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潜力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畅涛 王涵琦 +5 位作者 杨成德 王颖 杨小利 薛莉 陈秀蓉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为了明确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生物防治潜力,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抑菌能力。抑菌谱表明,B-401对马铃薯坏疽病菌、马铃薯褐腐病菌、马铃薯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孜然根腐病... 为了明确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生物防治潜力,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抑菌能力。抑菌谱表明,B-401对马铃薯坏疽病菌、马铃薯褐腐病菌、马铃薯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孜然根腐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4.45%,71.57%,70.05%,48.01%,56.01%,60.25%,64.65%,45.01%和31.79%。在贮藏库中进行1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52.67%。生物学功能测定表明,该菌株在含有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基中分泌IAA分别为3.42和2.60mg/L,且具有固氮能力,无溶磷能力。对B-401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其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内生细菌 抑菌谱 生物学功能 鉴定
下载PDF
聪明又勇敢的鸡妈妈
10
作者 王涵琦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2年第5期28-29,共2页
爷爷家里的院子真是个开心农场,种了好多蔬菜水果,还养了不少小动物。有咕咕叫的鸽子,灰白色的兔子,会下蛋的母鸡,每天早上喔喔打鸣的公鸡,走路扭呀扭的大白鹅,还有嘴巴扁扁的鸭子。以前,我只对小兔子感兴趣,
关键词 公鸡 妈妈 勇敢 聪明 蔬菜水果 小动物 兔子 鸽子
下载PDF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系统性反应中信号传递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悦婧 桑鹤天 +6 位作者 王涵琦 石珍珍 李丽 王馨 孙坤 张继 冯汉青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由于植物无法逃离逆境,因此进化出高度灵敏而精确的适应机制以应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非生物胁迫。当植物局部组织或器官受到非生物胁迫时,通过细胞间信号传递产生系统性反应,使其整体产生对该胁迫的适应性(即系统获得性适应)。目前,大量... 由于植物无法逃离逆境,因此进化出高度灵敏而精确的适应机制以应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非生物胁迫。当植物局部组织或器官受到非生物胁迫时,通过细胞间信号传递产生系统性反应,使其整体产生对该胁迫的适应性(即系统获得性适应)。目前,大量研究阐明了植物系统获得性适应中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主要包括活性氧信号、钙信号、电信号、植物激素、磷脂酰肌醇和pH信号)、类受体蛋白激酶以及其它蛋白激酶在系统性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该文综述了非生物胁迫引发植物系统获得性适应中细胞间信号传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信号之间的可能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系统获得性适应 活性氧信号 钙信号 电信号 植物激素
原文传递
防治款冬褐斑病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涵琦 管青霞 康天兰 《中国农技推广》 2018年第6期57-59,共3页
针对款冬褐斑病,采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香芹酚水剂、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乳油、80%乙蒜素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种杀菌剂在首阳镇(川水地)、永吉乡(梯田地)两个不同类型款冬种植地进行了药剂... 针对款冬褐斑病,采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香芹酚水剂、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乳油、80%乙蒜素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种杀菌剂在首阳镇(川水地)、永吉乡(梯田地)两个不同类型款冬种植地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香芹酚水剂和25%丙环唑乳油在两个不同类型试验地防效均表现良好,其次为25%嘧菌酯乳油和80%乙蒜素乳油,3次药后防效均在73%以上。其次为25%嘧菌酯乳油和80%乙蒜素乳油,3次药后防效达70%以上;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在永吉乡试验地的防效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急剧上升,3次药后防效达75.78%,在首阳试验点3次药后防效虽不及25%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乳油和80%乙蒜素乳油,但也达到71.25%,说明其在梯田地有更好的防效,可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 褐斑病 防治 药剂筛选
原文传递
“岭上梅”冯铿
13
作者 王涵琦 《源流》 2021年第9期15-15,共1页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陈列着一件弹痕累累的羊毛背心,"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冯铿在1931年最冷的冬日,穿着这件羊毛背心在龙华从容就义。从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成长为勇敢献身理想的革命作家,"左联"烈士冯铿短暂的生命历...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陈列着一件弹痕累累的羊毛背心,"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冯铿在1931年最冷的冬日,穿着这件羊毛背心在龙华从容就义。从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成长为勇敢献身理想的革命作家,"左联"烈士冯铿短暂的生命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冯铿在汕头友联中学读书期间,正值国民革命在广东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作家 冯铿 龙华烈士陵园 国民革命 青年成长 生命历程 左联 传奇色彩
原文传递
“革命母亲”李梨英
14
作者 王涵琦 《源流》 2021年第9期14-14,共1页
1933年春天,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山村,40多岁的"革命母亲"李梨英光荣入党。从这天起,直至在北京逝世,她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始终不渝地履行自己许下的心愿。她74年的一生,是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成长为崇高革命者的一生。1888... 1933年春天,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山村,40多岁的"革命母亲"李梨英光荣入党。从这天起,直至在北京逝世,她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始终不渝地履行自己许下的心愿。她74年的一生,是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成长为崇高革命者的一生。1888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西坑村贫苦农民家庭的李梨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遭逢了多次悲惨的人生变故。1926年到1927年初,革命风暴席卷全中国,身处潮汕地区的李梨英也接受着革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苦农民 潮汕地区 潮安县 革命者 农村妇女 母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