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君子加减方治疗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灼慧 成虹 +4 位作者 叶晖 刘倩 杨闪闪 李建祯 张学智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918-922,共5页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方法 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34例,均为脾胃虚弱型,均给予六君子加减方加减治疗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与治...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方法 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34例,均为脾胃虚弱型,均给予六君子加减方加减治疗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患者胃脘胀满、胃脘疼痛、乏力、气短、食少纳呆、胃中嘈杂、嗳气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的积分及总分降低(P <0. 017),治疗6个月时大便溏稀积分降低(P <0. 017);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病理总积分下降(P <0. 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7. 1%,肠上皮化生总有效率为58. 1%。完成内镜复查的31例患者均未复发,且生命体征、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六君子加减方能明显缓解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六君子加减方 幽门螺杆菌 肠上皮化生
下载PDF
HP感染根除治疗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倩 叶晖 +4 位作者 成虹 王灼慧 杨闪闪 黄秋月 张学智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HP根除治疗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在查阅文献,综合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舌象调查表,采集129例HP阳性患者的舌象信息,录入"HP感染中西医结合临床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9例经HP根除治疗并复查为阴性的... 目的探讨HP根除治疗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在查阅文献,综合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舌象调查表,采集129例HP阳性患者的舌象信息,录入"HP感染中西医结合临床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9例经HP根除治疗并复查为阴性的患者治疗前后舌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红舌(鲜红舌+暗红舌+绛红舌)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淡红舌所占比例上升;治疗前后不同种类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舌苔黄者所占比例降低,舌苔白者所占比例升高,治疗前后苔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前后苔质腻与不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P根除治疗后舌象变化显著,根除治疗后红舌、黄苔所占比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螺杆菌感染 舌象 治疗 相关性
下载PDF
土荆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史宗明 于靖 +3 位作者 黄秋月 王灼慧 杨闪闪 张学智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932-937,共6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诱导小鼠胃炎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获取盲肠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探究长期服用土荆芥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土荆芥组1...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诱导小鼠胃炎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获取盲肠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探究长期服用土荆芥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土荆芥组10只。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模后给药4周,同一时间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直肠粪便。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对粪便样本中细菌16S rDNA-V3-V4区进行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门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空白组和土荆芥组均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模型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颤杆菌和理研菌属、肠球菌属、肠单胞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土荆芥组肠单胞菌属和理研菌属相对丰度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结论 HP的定植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HP感染胃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有关。土荆芥干预可以改善HP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加菌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肠道菌群 幽门螺杆菌 胃炎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从舌象变化探讨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建祯 叶晖 +3 位作者 刘倩 王灼慧 杨闪闪 张学智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923-925,共3页
目的从舌象变化探讨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102例经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及尿素13C呼气试验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的患者,四联疗法对根除HP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象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从舌象变化探讨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102例经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及尿素13C呼气试验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的患者,四联疗法对根除HP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象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根除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舌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P感染根除治疗前舌苔以黄腻苔为主; HP感染根除治疗后舌苔以薄白苔为主。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舌苔变化有差异,HP感染根除治疗前舌苔以黄腻苔为主,苔黄腻多为湿热,病邪性质以"湿""热"为主,表现为实证、热证。HP感染治疗后舌苔以薄白苔为主,表现为虚证、寒证。舌象变化的客观性提示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 慢性萎缩性胃炎 HP 病机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闪闪 王灼慧 +1 位作者 张学智 叶晖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HP与湿热病邪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湿热所产生的局部微生态环境有利于HP的定居、生长和繁殖。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脾胃湿热的环境下HP感染率较高。临床诊断HP感染要注重结合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初步筛查,治疗HP感... HP与湿热病邪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湿热所产生的局部微生态环境有利于HP的定居、生长和繁殖。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脾胃湿热的环境下HP感染率较高。临床诊断HP感染要注重结合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初步筛查,治疗HP感染要注重调节和改善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体质,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HP的生存环境,这为诊断、治疗和预防HP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脾胃湿热证 相关性
下载PDF
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膜性肾病一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倩 叶晖 +2 位作者 王灼慧 张学智 成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2076-2077,共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病密切相关,消化性溃疡在国内外相关共识中均被列为H.pylori根除治疗的强烈推荐指征.对于伴有H.pylori感染的膜性肾病患者,肾脏疾病导致该类患者临床用药受到诸多限制,合理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病密切相关,消化性溃疡在国内外相关共识中均被列为H.pylori根除治疗的强烈推荐指征.对于伴有H.pylori感染的膜性肾病患者,肾脏疾病导致该类患者临床用药受到诸多限制,合理选择用药时机、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就成为了临床诊疗的关键问题.本文报道1例历经4次根除治疗失败、伴有膜性肾病的H.pylori感染患者,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消化道症状明显,由肾内科转至消化内科进行H.pylori根除治疗,经二联疗法辅以益生菌及中成药治疗后,成功根除H.pylori,消化道症状缓解,并有效控制膜性肾病引起的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膜性肾病
原文传递
六君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脾胃虚弱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邓鑫 叶晖 +4 位作者 成虹 王灼慧 杨闪闪 肖惠霞 张学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1-906,共6页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CAG伴肠上皮化生脾胃虚弱证患者123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受试者以2∶1的比例分入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予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对...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CAG伴肠上皮化生脾胃虚弱证患者123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受试者以2∶1的比例分入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予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硒酵母和惠加强-G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胃黏膜病变改善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胃黏膜病理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组胃黏膜病变改善有效率为67.07%(55/82),高于对照组58.54%(24/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气短、胸闷、大便溏薄症状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大便干燥积分未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气短、嗳气反酸、大便溏薄、大便干燥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5.12%(78/82),高于对照组53.66%(22/41,P<0.05);111例曾接受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患者均无复发情况,Hp复发率为0.00%。患者肝肾功均未见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六君子加减方可一定程度改善CAG伴肠上皮化生脾胃虚弱证胃黏膜病变,安全性良好,且较胃黏膜保护剂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脾胃虚弱证 六君子加减方
原文传递
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鑫 张学智 +3 位作者 成虹 王灼慧 杨闪闪 叶晖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2876-2880,共5页
近年来国内外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逐渐上升,各种因素下中国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幽门螺杆菌耐药形式也非常严峻,因而耐药率始终在低位的呋喃唑酮在根除治疗中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意义。尽管该药近期因不良... 近年来国内外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逐渐上升,各种因素下中国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幽门螺杆菌耐药形式也非常严峻,因而耐药率始终在低位的呋喃唑酮在根除治疗中逐渐显现出重要的意义。尽管该药近期因不良反应风险被限制应用于幽门螺杆菌之外的其他感染,但临床研究发现含有该药的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和补救治疗中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根除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合理使用呋喃唑酮方案,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高耐药背景下的幽门螺杆菌根除仍然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呋喃唑酮 不良反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六君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9
作者 邓鑫 叶晖 +4 位作者 成虹 王灼慧 杨闪闪 肖惠霞 张学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91-695,共5页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者,予以六君子加减...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者,予以六君子加减方治疗6个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积分、临床症状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脱落2例,30例完成胃镜复查及相关症状调查。治疗后胃黏膜异型增生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6例患者轻度异型增生者复查未见异型增生,其余1例情况稳定、1例进展为中度异型增生,2例中度异型增生患者复查均未见异型增生。治疗第3个月及第6个月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口淡、乏力、气短、胸闷、嗳气反酸及口苦口干积分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个月及第6个月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86.67%。结论:六君子加减方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患者胃黏膜病变,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轻、中度异型增生 脾胃虚弱证 六君子加减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