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原发腺癌三例
1
作者 刘建国 李月廷 王焕人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3年第4期42-43,共2页
十二指肠原发性腺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极易误诊。我院从1966~1993年共收治3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腺癌 原发性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24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焕人 刘建国 李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4-65,共2页
在我院住院病人中,原发性胆囊癌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从1966年到1992年,共发现胆囊肿瘤30例。其中,原发性胆囊癌24例,腺瘤恶变1例,腺瘤性胆囊息肉4例,胆囊转移癌1例。我们仅就原发性胆囊癌作如下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966年1月到1992年12月... 在我院住院病人中,原发性胆囊癌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从1966年到1992年,共发现胆囊肿瘤30例。其中,原发性胆囊癌24例,腺瘤恶变1例,腺瘤性胆囊息肉4例,胆囊转移癌1例。我们仅就原发性胆囊癌作如下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966年1月到1992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24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985年以前仅2例,以后22例,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在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癌 腺瘤恶变 胆囊结石 临床分析 单纯胆囊切除 远期存活率 隐性结石 消化道肿瘤 肝门 肝中叶
下载PDF
腹膜前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及股疝112例
3
作者 王焕人 塔娜 云志厚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1年第4期198-199,266,共2页
腹膜前疝修补法,亦称腹膜外或后路髂耻束修补法,是腹股沟疝治疗学中较新的手术方法。其手术设计符合解剖生理学原理,简便易行。1 临床资料 1971~1988年年间,用腹膜前疝修补法为90例斜疝、直疝及股疝患者共112个例施修补手术。其中男性7... 腹膜前疝修补法,亦称腹膜外或后路髂耻束修补法,是腹股沟疝治疗学中较新的手术方法。其手术设计符合解剖生理学原理,简便易行。1 临床资料 1971~1988年年间,用腹膜前疝修补法为90例斜疝、直疝及股疝患者共112个例施修补手术。其中男性73例,女性17例;<6岁13例,7~17岁17例,18~59岁39例,>60岁21例。最幼者11个月,最长者78岁。 90例患者中单侧斜疝58例,单侧直疝4例,单侧股疝7例;双侧斜疝12例,双侧直疝1例;同侧斜疝直疝并存5例,同侧斜疝股疝并存1例;一侧斜疝另侧直疝并存1例,双侧直疝一侧斜疝并存1例,计90个斜疝,14个直疝,8个股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股疝
下载PDF
一期大肠全切除、直肠肌鞘内S形肠袋肛管吻合术(附3例报告)
4
作者 王焕人 王凤英 +2 位作者 谢东 白图克 云治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51-252,共2页
自从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来,因为它既能根治原发病,又能保全肛门功能,所以逐渐被接受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但是该手术必须分两期进行,需要加做一个腹部回肠造口,转流肠内容,以保证盆... 自从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来,因为它既能根治原发病,又能保全肛门功能,所以逐渐被接受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但是该手术必须分两期进行,需要加做一个腹部回肠造口,转流肠内容,以保证盆腔内肠袋的愈合。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切除瘘口,接通小肠,恢复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直肠 肠袋 肛管 吻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