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式外固定架在严重粉碎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煜巍 李清 王绍波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胫腓骨骨折 12 6例。结果 进行 4~ 31个月随访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18周 ,解剖对位 34例 ,功能复位 92例 ,无骨折不愈合、骨...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胫腓骨骨折 12 6例。结果 进行 4~ 31个月随访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18周 ,解剖对位 34例 ,功能复位 92例 ,无骨折不愈合、骨髓炎及畸形愈合 ,参考 R.B.Boum e[1 ] 标准 ,优 77例 ,占 6 1% ;良 35例 ,占 2 7% ;差 14例 ,占 12%。结论 严重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常合并皮肤碾挫伤 ,软组织条件差 ,易出现软组织坏死、骨外露、创面感染、骨髓炎 ,应用外固定架治疗 ,能够一期消灭创面 ,无血运破坏及内置物的干扰 ,早期实施坚强固定 ,后期弹性固定 ,增加骨折端应力刺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外固定架 严重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接骨七厘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严重Pilon骨折的治疗
2
作者 王煜巍 李清 曾志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Ⅲ型Pilon骨折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组合式外固定架 ,联合有限内固定的治疗共 18例 ,男性 8例 ,女性 10例 ,年龄为 16~ 5 0岁之间 ,平均年龄 32岁。结果 随访 6~ 30个... 目的 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Ⅲ型Pilon骨折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组合式外固定架 ,联合有限内固定的治疗共 18例 ,男性 8例 ,女性 10例 ,年龄为 16~ 5 0岁之间 ,平均年龄 32岁。结果 随访 6~ 30个月 ,平均 16个月。按Bourne的标准 ,优 8例 ,良 5例 ,可 3例 ,关节融合 2例 ,均获骨性愈合 ,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及畸形愈合。结论 对于Ⅲ型粉碎Pilon骨折术前跟骨牵引非常重要 ,利用软组织牵伸间接复位 ,对于有较大块骨折 ,行切开复位三叶型钢板内固定。对于关节面严重粉碎 ,行组合式外固定架 ,结合撬拨复位后有限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组合式外固定架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报告
3
作者 王煜巍 陈本然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我科于 1 997年~ 2 0 0 3年应用膝关节外固定加压融合器行高位胫骨截骨术 (HTO)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骨性关节炎 1 0例 1 0膝 ,并随访 6个月~ 5年 ,平均 3年 9个月。术后结果 ,股胫角 (FTA)由术前平均 1 84 .7°矫正到平均 1 70 .... 我科于 1 997年~ 2 0 0 3年应用膝关节外固定加压融合器行高位胫骨截骨术 (HTO)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骨性关节炎 1 0例 1 0膝 ,并随访 6个月~ 5年 ,平均 3年 9个月。术后结果 ,股胫角 (FTA)由术前平均 1 84 .7°矫正到平均 1 70 .3° ,评分由术前平均 4 7分 ,增加到平均 85分。手术采用胫骨楔形截骨、双斯氏针加压外固定、胫骨远端前移 1cm ,以改善髌股关节的负重关系。结论 :手术简单 ,止痛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治疗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骨内腱鞘囊肿2例报道
4
作者 裴国栋 王煜巍 +1 位作者 刘建军 师润武 《实用骨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73-174,共2页
骨内腱鞘囊肿虽少见,但我国近年来陆续也有报道,我院曾收治2例。 例1:赵×,女性,37岁,右足拇趾疼痛一年余,劳累后痛显,休息后缓解,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足(足母)趾无红肿,未见静脉怒张,无软组织包块,近节趾骨远端压痛,皮温不高,足... 骨内腱鞘囊肿虽少见,但我国近年来陆续也有报道,我院曾收治2例。 例1:赵×,女性,37岁,右足拇趾疼痛一年余,劳累后痛显,休息后缓解,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足(足母)趾无红肿,未见静脉怒张,无软组织包块,近节趾骨远端压痛,皮温不高,足趾活动正常。X—Ray示右足(足母)趾近节趾骨远端关节面下约1cm×1cm低密度区,轮廓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囊肿 骨囊肿 人工骨 邻关节 近节趾骨 骨内 植骨术 关节面 大同市 静脉怒张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手术椎体再发骨折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湛金 王煜巍 +4 位作者 陈浩 贾璞 包利 冯飞 唐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术后1年发生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 目的研究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术后1年发生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并能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809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VP组536例,PKP组27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测量获得的骨密度值、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复查影像学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12个月手术椎体高度间的差异,包括再骨折发生率、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再骨折所造成的手术椎体高度丢失率。结果 PVP组29例患者(手术治疗43个椎体,再骨折35个椎体)发生了手术椎体再骨折,再骨折发生率5.41%;PKP组34例患者(手术治疗45个椎体,再骨折39个椎体)发生了手术椎体再骨折,再骨折发生率12.45%。PKP组的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手术椎体高度丢失率均高于PVP组(P<0.05)。结论椎体强化术后椎体的再骨折风险与术式有关,PKP较PV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下载PDF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治及其手术治疗
6
作者 贾连军 王煜巍 +3 位作者 于跃江 刁平 曾志利 樊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733-735,共3页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四肢骨折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回顾我院1987--2007年收治的18例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及时诊治,效果较好。在病情稳定5~7d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后未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四肢骨折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回顾我院1987--2007年收治的18例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及时诊治,效果较好。在病情稳定5~7d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后未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复发。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征 四肢骨折后 早期诊治 手术治疗 外固定架固定术 钢板内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严重并发症
下载PDF
Ender's钉治疗股骨相隆间粉碎骨折的初步体会
7
作者 马富恒 王煜巍 +2 位作者 裴国栋 贾连军 董振环 《实用骨科杂志》 1997年第2期94-95,共2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尤其见于老年人,本组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我市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致使车祸和其他事故增多,二则是由于老年人往往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接受手术有关,我们于1993年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尤其见于老年人,本组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我市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致使车祸和其他事故增多,二则是由于老年人往往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接受手术有关,我们于1993年12月试用Ender’s钉治疗该骨折,取得了一些初步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er’ 粉碎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能源重化工基地 第三人 山西大同 RICHARD钉 股骨头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肢体延长术治疗两下肢不等长31例
8
作者 刘和良 王煜巍 张连阡 《长治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9-50,共2页
肢体延长术治疗两下肢不等长31例大同第三医院(037008)刘和良,王煜巍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张连阡1986年12月~gi年8月,本院以肢体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两下肢不等长共31例。手术分别采用髂骨载骨延长术、胫骨... 肢体延长术治疗两下肢不等长31例大同第三医院(037008)刘和良,王煜巍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张连阡1986年12月~gi年8月,本院以肢体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两下肢不等长共31例。手术分别采用髂骨载骨延长术、胫骨干延长术、胫骨干骺端延长术,骨骺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不等长 肢体延长术 骨延长术 胫骨干骺端 髋臼发育不良 骨愈合时间 肢体短缩 骨骺刺激术 钢板螺钉固定 负重功能
下载PDF
DHS、PFN与FH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樊飞 王煜巍 +1 位作者 贾连军 王志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4期19-20,22,共3页
目的探讨DHS、PFN及FH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89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治疗组、PFN治疗组及FHR治疗组,对各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采用髋关... 目的探讨DHS、PFN及FH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89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DHS治疗组、PFN治疗组及FHR治疗组,对各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FHR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髋关节功能上,均明显高于DHS治疗组及PFN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临床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樊飞 王煜巍 +1 位作者 贾连军 王志慧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3期7127-7128,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X线片显示骨折达解剖复位117例,有效率为97.50%。继续随...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X线片显示骨折达解剖复位117例,有效率为97.50%。继续随访7~22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51例,良58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90.83%。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屈曲角度与对侧比较减少4°~19°,平均10.6°。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飞 王煜巍 +3 位作者 张佳玥 张志敏 范广 庞薇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4期51-54,共4页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接受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UKA及TKA治疗者各40例,分别设为UKA组...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接受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UKA及TKA治疗者各40例,分别设为UKA组及TKA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UK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TKA组(P<0.05),且UKA组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膝至90°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TKA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最大屈膝角度、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UKA组股骨-胫骨角大于TK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最大屈膝角度及膝关节HSS评分与术后6个月相比显著改善(P<0.05)。股骨-胫骨角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UKA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TKA组(P<0.05),术后6个月UKA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改善状况优于TKA组(P<0.05)。结论 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状况优于T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替勃龙对骨质疏松患者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樊飞 王煜巍 王志慧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2022-2026,I0005,共6页
目的 探讨替勃龙对骨质疏松患者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骨折患者136例,依据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分为疏松组和对照组,疏松组患者术后给予替勃龙治疗,随访12周,统计... 目的 探讨替勃龙对骨质疏松患者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骨折患者136例,依据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分为疏松组和对照组,疏松组患者术后给予替勃龙治疗,随访12周,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sBAP)、骨钙素(osteocalcin,sOC)、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erminal peptide collagen cross-linking Ⅰ type,sCTx),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疏松组血清sBAP、sOC水平分别为(28.41±6.13)U/L、(22.74±5.8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35.18±7.21)U/L、(27.42±6.38)μg/L],血清sCTx水平为(0.56±0.21)ng/mL,高于对照组的(0.42±0.1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BAP=5.36,tsOC=6.62,tsCTx=6.71,P〈0.05);疏松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5);对照组12周内腰椎BMD高于疏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均差于非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术后给予替勃龙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避免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非骨水泥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代谢 骨密度 替勃龙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观察与手术选择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煜巍 党耕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观察与手术选择王煜巍,党耕町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是,在前路手术中采用... 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观察与手术选择王煜巍,党耕町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是,在前路手术中采用单节段(指运动单位)还是多节段(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型 影像学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