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中的状态在线监测技术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燕山 胡飞 +3 位作者 张梅菊 刘德峰 黄漫国 刘伟 《测控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3-8,19,共7页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并朝着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趋势发展。智能制造中的感知、分析、决策等重要环节都离不开状态监测技术。智能制造就是以信息流全局监控为基本线索,通过制造与服役过程的精确调控加以体...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并朝着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趋势发展。智能制造中的感知、分析、决策等重要环节都离不开状态监测技术。智能制造就是以信息流全局监控为基本线索,通过制造与服役过程的精确调控加以体现,而状态监测传感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论述了刀具磨损、数控机床健康状态、几何量、智能传动装置及油液状态等在线监测应用中的监测技术,详细介绍了其特点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总结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在线监测
下载PDF
以太网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燕山 李运华 +1 位作者 刘恩朋 刘金甫 《测控技术》 CSCD 2007年第4期4-6,共3页
精确的时间同步是网络化测试和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了几种主要的以太网时间同步协议,并重点介绍了IEEE 1588协议(精确同步时钟协议)如何实现以太网的时间同步,分析了该协议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时间同步 以太网 精确同步时钟协议 实时性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燕山 董祥明 +3 位作者 刘伟 黄漫国 李欣 崔海旭 《测控技术》 CSCD 2017年第9期1-6,共6页
温度测试对于航空发动机设计与研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技术主要应用于热端部件高温燃气与壁面温度的测量,对于发动机燃气涡轮设计和了解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热电偶测温、示温漆测温、红外光... 温度测试对于航空发动机设计与研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技术主要应用于热端部件高温燃气与壁面温度的测量,对于发动机燃气涡轮设计和了解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热电偶测温、示温漆测温、红外光谱测温、晶体测温、蓝宝石光纤测温、超声波测温等目前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的方法及特点,对航空发动机高温测量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航空发动机 高温测试
下载PDF
基于QFT的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燕山 益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31-733,共3页
采用QFT方法 ,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进行了鲁棒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 ,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参数扰动 ,如弹性负载刚度变化、有效体积弹性模数变化等。控制器结构简单 ,工程上易于实现 ,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定量反馈理论 鲁棒控制 电液力伺服系统 不确定性系统 QFT方法 频域设计
下载PDF
基于LMI的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多目标鲁棒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燕山 李运华 益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1-914,共4页
为提高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Matrix Inequalities)的多目标鲁棒控制器.首先将加载系统中的参数时变性、通道间的耦合以及非对称缸加载的差异性当作不确定性来处理;然后将系统的频宽要求通... 为提高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Matrix Inequalities)的多目标鲁棒控制器.首先将加载系统中的参数时变性、通道间的耦合以及非对称缸加载的差异性当作不确定性来处理;然后将系统的频宽要求通过性能权函数加以考虑,将不确定性通过鲁棒权函数加以考虑,将系统的时域瞬态响应特性通过区域极点配置加以考虑,并将这样一个多目标控制问题通过建立和求解基于LMI约束的凸优化问题来解决.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MI的多目标鲁棒控制非常适合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特点,可以使加载系统在较大范围的参数变化时仍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阵不等式 伺服系统 鲁棒控制 力控制
下载PDF
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的电液伺服舵机加载系统多余力矩补偿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燕山 刘恩朋 +1 位作者 刘金甫 益群 《测控技术》 CSCD 2005年第9期19-21,32,共4页
针对电液伺服舵机加载系统存在多余力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的多余力矩补偿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多余力矩补偿器抑制多余力矩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多余力矩补偿器,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舵机加载系统 多余力矩 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Adaline神经网络的负载模拟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燕山 李运华 益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0,188,共3页
针对负载模拟器存在多余力矩的问题,传统方法常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但很难将多余力矩完全消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daline神经网络的多余力矩补偿器;分析了Adaline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补偿多余力矩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da... 针对负载模拟器存在多余力矩的问题,传统方法常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但很难将多余力矩完全消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daline神经网络的多余力矩补偿器;分析了Adaline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补偿多余力矩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daline神经网络不仅能够大幅度消除多余力矩而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模拟器 神经网络 多余力矩 伺服控制
下载PDF
五轴电液仿真转台的双马达同步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燕山 李运华 益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8-411,共4页
对五轴电液仿真转台的双马达同步驱动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方案.设计的控制器包括主免疫控制器与同步补偿器.其中,以主马达动静态性能最佳为设计目标,利用免疫算法的模糊自适应性与鲁棒性,进行了位移、速度与压力三状态主免疫控制器设计,... 对五轴电液仿真转台的双马达同步驱动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方案.设计的控制器包括主免疫控制器与同步补偿器.其中,以主马达动静态性能最佳为设计目标,利用免疫算法的模糊自适应性与鲁棒性,进行了位移、速度与压力三状态主免疫控制器设计,并使其同时输出给主、从马达伺服放大器.在此基础上,以两个马达负载压力状态差值最小为控制目标,仅提取两个马达负载压差传感器的差值,运用同步补偿器对从马达控制回路进行前馈补偿实现双马达同步驱动.与采用两个编码器或两个测速电机检测双马达同步误差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且易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即使转台系统参数发生较大变化,仍可以使两个液压马达保持较小的同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驱动 免疫算法 模糊控制 伺服控制
下载PDF
虚拟仪器技术在液压CAT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燕山 益群 姜万录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虚拟仪器是仪器仪表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结构 ,介绍了以LabVIEW为代表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和其在液压CAT中应用实例。
关键词 CAT 虚拟仪器 液压传动 计算机辅助测试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压力传感器奇异信号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燕山 刘恩朋 方中祥 《测控技术》 CSCD 2006年第4期17-19,共3页
在故障诊断中,故障通常表现为输出信号发生突变,因而对突变点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传统信号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小波分析以其具备时频局部特性,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推导了小波分析与奇异信号检测的之间的关系,并对... 在故障诊断中,故障通常表现为输出信号发生突变,因而对突变点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传统信号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小波分析以其具备时频局部特性,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推导了小波分析与奇异信号检测的之间的关系,并对某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了奇异值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奇异信号 检测 故障诊断
下载PDF
气液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山 刘恩朋 孟文婈 《测控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56-58,共3页
对气液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 ,实现了液压伺服加载系统与气动比例加载系统的同步协调加载控制。实际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它能够完成气液 10个通道的协调加载静力试验 。
关键词 气液联合 协调加载 同步
下载PDF
基于小波理论的电液伺服转台动态模型识别的研究
12
作者 王燕山 刘恩朋 +1 位作者 益群 姜万录 《机械工程师》 2005年第7期100-102,共3页
针对电液伺服转台数学模型辨识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电液伺服转台动态模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的多分辨分析理论,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分别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加权处理使重构信号能够突出控制系统工作频段的信息,是一... 针对电液伺服转台数学模型辨识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电液伺服转台动态模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的多分辨分析理论,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分别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加权处理使重构信号能够突出控制系统工作频段的信息,是一种与控制相关的辨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辨识方法,为电液伺服转台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电液伺服转台 动态模型 系统辨识
下载PDF
液体黏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漫国 刘德峰 +2 位作者 李欣 张梅菊 王燕山 《测控技术》 CSCD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黏度的测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等各个领域。实现对黏度的准确测量,对国防力量的提升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概述了3种传统典型的液体黏度测量方法,包括毛细管法、旋转法、... 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黏度的测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等各个领域。实现对黏度的准确测量,对国防力量的提升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概述了3种传统典型的液体黏度测量方法,包括毛细管法、旋转法、振动法;其次重点介绍了近年发展的两种新型黏度测量技术,包括超声波法、电磁法;最后对液体黏度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黏度 测量方法 测量装置
下载PDF
液压CAT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14
作者 益群 王燕山 姜万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液压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技术也不断进步。从液压CAT系统的硬件、软件方面介绍了其发展现状 。
关键词 液压系统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微电子技术 发展现状
下载PDF
电液伺服阀综合性能VICAT系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万录 王燕山 +2 位作者 益群 郭明杰 张建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3-144,共2页
介绍了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对电液伺服阀静动态特性进行测试的VICAT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方法 ,并给出了实际测试结果。
关键词 综合性能 电液伺服阀 虚拟仪器 计算机辅助测试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气路碎屑静电监测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伟 黄漫国 +2 位作者 刘德峰 张梅菊 王燕山 《测控技术》 CSCD 2017年第6期101-104,108,共5页
设计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气路碎屑静电监测传感器。在阐述碎屑颗粒荷电机理的基础上,对该传感器感应原理进行了研究,然后在静电感应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棒状静电传感器和环状静电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为防止绝缘套管的过压崩坏,对探极与套管之... 设计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气路碎屑静电监测传感器。在阐述碎屑颗粒荷电机理的基础上,对该传感器感应原理进行了研究,然后在静电感应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棒状静电传感器和环状静电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为防止绝缘套管的过压崩坏,对探极与套管之间的间隙配合进行了详细计算,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静电传感器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环状静电传感器可以得到比棒状静电传感器更高的检测信号输出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气路碎屑 静电监测传感器
下载PDF
电液力控制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益群 王燕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4,共4页
电液力控制系统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也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 ,对电液力伺服控制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中就国外、国内在电液力控制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电液力控制 伺服系统 控制策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型航空发动机测试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占祥 黄漫国 +2 位作者 戴嫣青 李宇飞 王燕山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共4页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测试传感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测试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该条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技术。概述了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的新原理及新技术,如MEMS技术、光谱技术...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测试传感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测试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该条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技术。概述了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的新原理及新技术,如MEMS技术、光谱技术等,并详细介绍了燃油品质、温度、叶尖间隙、排放物检测等新型航空发动机测试传感器的一些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测试 传感器 高温环境 MEMS技术 光谱技术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旋转部件磨粒监测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占祥 王燕山 +1 位作者 胡飞 戴嫣青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航空发动机在使用中会发生一些因旋转部件磨损引起的故障。航空发动机因磨损引起的故障发生频率高、危害严重,为了飞行安全,必须及时准确地检测发动机旋转部件磨损状态。应用实践证明,油液磨粒监测技术能够提前预报装备磨损故障,降低维... 航空发动机在使用中会发生一些因旋转部件磨损引起的故障。航空发动机因磨损引起的故障发生频率高、危害严重,为了飞行安全,必须及时准确地检测发动机旋转部件磨损状态。应用实践证明,油液磨粒监测技术能够提前预报装备磨损故障,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装备使用寿命。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旋转部件磨损监测的常用技术以及近些年出现的新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特点做了分析与对比,指出了各类技术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旋转部件 磨损 碎屑监测
下载PDF
气液联合多通道同步加载比例复合控制系统 被引量:7
20
作者 益群 王燕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0-184,共5页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气液联合同步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通过分析气压加载的动态过程,指出气压加载子系统的纯滞后与大惯性是限制整个系统动态性能提高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的方法。针对气压加载与液压加载特...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气液联合同步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通过分析气压加载的动态过程,指出气压加载子系统的纯滞后与大惯性是限制整个系统动态性能提高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的方法。针对气压加载与液压加载特性显著不同的特点,提出一种比例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H∞理论的鲁棒控制器、同步控制器及协调控制器的复合控制作用,分别控制各通道的电液或电气比例阀,实现6个液压加载通道与4个气压加载通道的同步协调加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联合 同步加载 比例复合控制 鲁棒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