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丁青蛇绿岩特征、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玉净 王建平 +2 位作者 刘彦明 李秋生 裴放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7-420,共4页
西藏东部丁青蛇绿岩套层序齐全 ,深海沉积硅质岩中发现了晚三叠世放射虫 ,主要有 Capnuchosphaera the-loides,C.triassica,Xenorum flexum,Pseudostylosphaera gracilis,Veghicyclia austriaca,Perispongidiumtethyus,Spongostylus tol... 西藏东部丁青蛇绿岩套层序齐全 ,深海沉积硅质岩中发现了晚三叠世放射虫 ,主要有 Capnuchosphaera the-loides,C.triassica,Xenorum flexum,Pseudostylosphaera gracilis,Veghicyclia austriaca,Perispongidiumtethyus,Spongostylus toltilis,S.carnicus,Annulotriassocampe sulovensis,Canoptum triassicum,Poulpus piabyx,X iphotheca karpenissionensis,Laxtorum(?) carnicum,Multimonilis pulcher,M.japonicus,Palaeosaturnalistrias-sicus,Pseudoheliodiscuslatus等 ,其时代为 Carnian期 ,表明丁青带三叠纪发育较成熟洋盆 ,为新特提斯演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丁青 蛇绿岩 时代 晚三叠世 放射虫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西沙群岛西琛一井中新世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玉净 勾韵娴 +3 位作者 章炳高 许红 蔡峰 龚建明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5-223,共9页
根据壳状珊瑚藻、海相底栖介形类和有孔虫资料,西琛一井井深346.92-802.17m的地层分别被归为下中新统西沙组下段(井深550-802.17m)和上段(431-550m),中中新统宣德组(353.40-431m)... 根据壳状珊瑚藻、海相底栖介形类和有孔虫资料,西琛一井井深346.92-802.17m的地层分别被归为下中新统西沙组下段(井深550-802.17m)和上段(431-550m),中中新统宣德组(353.40-431m)。西沙组下段包括3个介形类组合,自下而上为:①Aurilaxishaensis-Tenedocytherexishaensis,②Tenedocytherexishaensis-Radimellapalycosta-Aurilaxishaensis,③Neonesideaventrocaudata-N.yongleensis。下、中中新统的大有孔虫总称为Nephrolepldina-Miogypsina带,又细分为2个亚带,即西沙组的Miolepidocyclina-Miogypsinoides亚带和宣德组的Cycloclypeus亚带。壳状珊瑚藻有2个化石组合带,即西沙组上段的Aethesolithonnanhaiensis-A,guatemalaensum带和宣德组的Mesophyllumiraqense带。这些壳状珊瑚藻、大有孔虫和介形类Radimella和Neonesidea所有的属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古生物群 古环境 中新世 西沙群岛
下载PDF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和变质岩系中“放射虫硅质岩”的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3 位作者 尹磊明 舒良树 楼法生 王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5,共8页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区域构造和古地理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代“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区域构造和古地理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代“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区传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需要重新解释。对此,许多地学工作者提出异议。为了验证上述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的准确性,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等多领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样品的多次重复系统采集;同时,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了再分析。研究显示,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和板岩的岩石薄片和微体古生物分析样品中未产出放射虫化石,但是在部分硅质岩和板岩样品中却发现了中-新元古代的疑源类化石。有关硅质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中Ce异常值、(La/Ce)N比值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沉积作用与陆源物质有关,沉积环境接近大陆边缘、远离深海远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硅质岩 板溪群 江南古陆 赣东北
下载PDF
云南西部中-晚泥盆世硅质岩相地层及其放射虫动物群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玉净 方宗杰 +4 位作者 杨群 周志澄 程延年 段彦学 肖荫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54,共20页
本文论述的中晚泥盆世放射虫产于滇西阿里、回库、南雅、里拉、太尔布、晒经坡和长育村等地的硅质岩中 ,包括 1 5属 1 8种 1 0相似种 8未定种 ,其中有 3新种。共发现 3个泥盆纪放射虫动物群 ,它们是 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 ( D2... 本文论述的中晚泥盆世放射虫产于滇西阿里、回库、南雅、里拉、太尔布、晒经坡和长育村等地的硅质岩中 ,包括 1 5属 1 8种 1 0相似种 8未定种 ,其中有 3新种。共发现 3个泥盆纪放射虫动物群 ,它们是 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 ( D2 ) ;H elenifore laticlavium动物群 ( D13) ;H oloeciscusforemanae动物群 ( D23)。文章讨论了 3个问题 :1 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的时代 ;2 H e-lenifore laticlavium的两个形态种 ;3 H oloeciscus foremanae动物群的丰度和分异度。我们认为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的时代置于中泥盆世比早泥盆世更为合宜。H elenifore laticlavium的典型种是 1 983年 Nazarov和 Ormiston建立的 ,标本产自澳大利亚西部卡宁盆地 Gogo组 ,其特点是具有宽而薄的圆形板状环。另一类 H elenifore laticlavium是 1 988年 Ishiga采自澳大利亚东部新英格兰造山带 Hastings地块凝灰质粉砂岩中 ,具有窄而厚的椭圆形板状环。这两个形态种是明显不同的 ,前者称为 m. ( morphotype ) ,后者称为 m. ( morphotype ) ,后者可能是一个新种。在晚弗拉斯期和法门期间 ,在世界各地发生生物群的群体绝灭 ,这就是著名的F- F事件。这一事件造成了许多无脊椎动物 ,例如层孔虫、牙形类、菊石、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动物群 F-F事件 中-晚泥盆世 云南西部
下载PDF
藏南泽当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的三叠纪放射虫(英文)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3 位作者 松冈笃 小林健太 武井雅彦 曾庆高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27,227-226,共13页
西藏南部泽当西金鲁村附近发现的一套硅质岩含有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和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组合。这些放射虫化石可以同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放射虫动物群对比。这套硅质岩为一外来岩... 西藏南部泽当西金鲁村附近发现的一套硅质岩含有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和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组合。这些放射虫化石可以同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放射虫动物群对比。这套硅质岩为一外来岩体 ,包括在由高劈理化泥岩组成的混杂岩基质中。这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三叠纪放射虫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三叠纪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泽当 西藏南部
下载PDF
广西钦州小董-板城上古生代硅质岩相地层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玉净 罗辉 +1 位作者 邝国敦 李家骧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1-366,共16页
广西东南部钦州地区小董—板城一带发育一套由不同的硅质岩、硅质页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过去由很少大化石确定的地层划分、地质构造、空间分布和地层厚度等地质资料有很大的误差而不能再用。我们把这套地层分成三个组,石梯组(上泥盆... 广西东南部钦州地区小董—板城一带发育一套由不同的硅质岩、硅质页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过去由很少大化石确定的地层划分、地质构造、空间分布和地层厚度等地质资料有很大的误差而不能再用。我们把这套地层分成三个组,石梯组(上泥盆统弗拉斯阶和法门阶),石夹组(下石炭统杜内阶和维宪阶)和板城组(上石炭统至上二叠统)。石梯组由放射虫Heleniforelaticlavium带和Holoeciscusforemanae带,牙形类Ancyrodelaalata带,Palmatolepiscf.gigas带,P.triangularis带,P.glabrapectinata带组成。石夹组包括放射虫Albailelaparadoxa带和A.cartala带,牙形类Siphonodeladuplicata带,S.coperi带,Scaliognathusanchoralis带和Gnathodus带。板城组含有放射虫Pseudoalbailelanodosa带,P.bulbosa带,P.u-forma-P.elegans带,P.lomentaria-P.sakmarensis带,P.scalpratam.rhombothoracata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牙形类 硅质岩相地层 古生代 钦州地区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中奥陶统黑土凹组的放射虫新属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玉净 成俊峰 张元动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3-404,共12页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奥陶系黑土凹组黑色硅质岩中发现丰富的放射虫动物群,以泡沫虫类球形放射虫最多,不具外刺和具外刺的Inaniguttidae科占优势,及一些分类位置待定的特殊放射虫族群。本文描述该动物群中4个新属Quasibeothuka,Batoball...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奥陶系黑土凹组黑色硅质岩中发现丰富的放射虫动物群,以泡沫虫类球形放射虫最多,不具外刺和具外刺的Inaniguttidae科占优势,及一些分类位置待定的特殊放射虫族群。本文描述该动物群中4个新属Quasibeothuka,Batoballa,Protosegmentum和Tetrasphaera,10个新种(Quasibeothuka fusiforma,Q.ovata,Q.ellipsoidala,Q.longifusiforma,Q.bithornya,Batoballa communis,B.longiovata,Protosegmentum xinjiangensis,Tetrasphaera kuruktagensis,Beothuka longispiniforma)。黑土凹组的放射虫动物群拟建立Tetras-phaerakuruktagensis带,下分二个亚带,下部的Protosegmentum xinjiangensis亚带和上部的Quasibeothuka fusi-forma亚带。该组的黑色页岩中产Exigraptus clavus带笔石化石,时代为中奥陶世大坪期。该组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生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黑土凹组 烃源岩 大坪阶 奥陶系 新疆
下载PDF
中国蛇绿岩带形成时代研究中的两个误区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玉净 舒良树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9-532,共4页
对中国蛇绿岩带形成时代的研究曾出现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发生在 70年代以前 ,大多数地质学家主要依据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中生物化石来确定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 ,由于这些大化石所形成的时代一般都要比蛇绿岩带的形成时间早 ,它不能代... 对中国蛇绿岩带形成时代的研究曾出现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发生在 70年代以前 ,大多数地质学家主要依据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中生物化石来确定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 ,由于这些大化石所形成的时代一般都要比蛇绿岩带的形成时间早 ,它不能代表板块碰撞的真正时间 ;第二个误区发生在 70年代之后 ,广大地质工作者普遍利用放射虫来确定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 ,但是 ,在蛇绿岩带中有时出现两套放射虫硅质岩 ,一套属于外来移置体 ,与洋壳无关 ;另一套位于枕状玄武岩上 ,真正代表洋壳的残余。在以往发表的地质文献中 ,大多数作者都没有把放射虫硅质岩在蛇绿岩中的位置阐述清楚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带 放射虫硅质岩 中国 形成时代 洋壳
下载PDF
中国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带及古生物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7-345,共9页
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和云南西部昌宁—孟连地区的层状硅质岩地层中发育丰富的石炭—二叠纪放射虫生物群,据此建立了22个连续的放射虫化石带。从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长兴期,日本西南区出现的Pseudoalbaillella nodosa带至Neoalbaillella opt... 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和云南西部昌宁—孟连地区的层状硅质岩地层中发育丰富的石炭—二叠纪放射虫生物群,据此建立了22个连续的放射虫化石带。从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长兴期,日本西南区出现的Pseudoalbaillella nodosa带至Neoalbaillella optima带共15个放射虫生物带可与中国同期发育的17个放射虫生物带对比,代表泛大洋(Panthalassa)沉积的部分日本地体和代表古特提斯洋(Palaeo-Tethys)沉积的中国部分构造单元,无论在放射虫生物类群组分还是在化石生物带构成方面都非常相似。晚石炭世—二叠纪放射虫生物地层学资料证实,该时期地球上的两个大洋(泛大洋和特提斯洋)没有明显的分化,可能属于同一大洋体系———古特提斯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生物地层学 石炭—二叠纪 中国 泛大洋 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中三叠世晚期放射虫Spongoserrula rarauana动物群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郭通珍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描述的中三叠世拉丁晚期放射虫Spongoserrula rarauana 动物群产于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西金乌兰湖北蛇形沟,包括8属,12种,2未定种,归属于4科3目。这个动物群是最近区调工作(2000—2002)中新发现的晚泥盆世、中二叠世和中三叠世放射虫... 本文描述的中三叠世拉丁晚期放射虫Spongoserrula rarauana 动物群产于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西金乌兰湖北蛇形沟,包括8属,12种,2未定种,归属于4科3目。这个动物群是最近区调工作(2000—2002)中新发现的晚泥盆世、中二叠世和中三叠世放射虫动物群中时代最新的,在这个地区尚属首次报道。这些资料证实,可可西里洋盆存在的时代为晚泥盆世至中三叠世晚期,最后的闭合时间在拉丁晚期之后。这个洋盆的发展历史与云南西部昌宁 孟连地体所处的古特提斯洋盆基本一致,因而是古特提斯洋的北延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 放射虫动物群 晚泥盆世 放射虫 中二叠世 古特提斯 时代 洋盆 地体 可可西里
下载PDF
贵州紫云晒瓦群中放射虫Neoalbaillella动物群的发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玉净 尚庆华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首次报道贵州紫云晚二叠世晒瓦群顶部硅质岩中 N eoalbaillella动物群 ,计 12种 ,5未定种 ,归属于 12属 9科 4超科 2亚目 ,其中 1新属 (Spongosp haeradiscus gen.nov.) ,2新种 (Spongosphaeradiscusshaiwaensis sp.nov.和Copicyntra sh... 首次报道贵州紫云晚二叠世晒瓦群顶部硅质岩中 N eoalbaillella动物群 ,计 12种 ,5未定种 ,归属于 12属 9科 4超科 2亚目 ,其中 1新属 (Spongosp haeradiscus gen.nov.) ,2新种 (Spongosphaeradiscusshaiwaensis sp.nov.和Copicyntra shaiwaensis sp.nov.)。根据这个动物群建立 N eoalbaillella ornithoformis- Spongosphaeradiscusshaiwaen-sis带 ,与东亚和美国西海岸长兴期的 N eoalbaillella ornithoformis带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动物群 晚二叠世 晒瓦群 贵州紫云
下载PDF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蛇绿岩带中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3
12
作者 王玉净 樊志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9,共12页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望,泰国东南部,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和云南西部孟连地区中二叠世Guadalupian期地层中,它们属于FolicuculusscholasticusFo.ventricosus带,Fo.bipartitusFo.Charveti带或NeoalbailelaoptimaNeo.ornithoformis带中的重要分子。这个动物群的时代最有可能是Guadalupian中、晚期的,这个时间也可能是蛇绿岩带形成和蒙古洋最后封闭形成缝合线的时间。该蛇绿岩带应属于海西期板块构造活动的产物。西拉木伦河断裂是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缝合线,其北部蛇绿岩带不是属于中朝板块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二叠纪 蛇绿岩带 内蒙古 西拉木伦河
下载PDF
广东韶关仁化地区中二叠世孤峰组的放射虫动物群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41,共9页
首次描述广东仁化地区中二叠世孤峰组放射虫 Pseudoalbaillella fusiformis- Ps.globosa动物群 6属 11种(包括 3个未定种 ) ,它们分属于 1目 5科。这个动物群完全可以同苏皖南部孤峰组 Pseudoalbaillella fusiformis- Ps.longtanensis... 首次描述广东仁化地区中二叠世孤峰组放射虫 Pseudoalbaillella fusiformis- Ps.globosa动物群 6属 11种(包括 3个未定种 ) ,它们分属于 1目 5科。这个动物群完全可以同苏皖南部孤峰组 Pseudoalbaillella fusiformis- Ps.longtanensis带、广西钦州小董—板城地区板城组 Ps.globosa带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动物群 孤峰组 中二叠世 广东仁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纪(竹蜓)类研究新进展及其古地理面貌初探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玉净 袁效奇 耿国仓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7-150,239-243,共24页
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面和井下6条含?石炭纪地层剖面中的?类动物群作了详细的研究,自上而下建立了5个?带5个?亚带:(5)Sphaeroschwagerina带(可细分为3个亚带,即下部的Pseudofusulina fecunda-Rugosofusulina valida亚带,中部的 Schwager... 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面和井下6条含?石炭纪地层剖面中的?类动物群作了详细的研究,自上而下建立了5个?带5个?亚带:(5)Sphaeroschwagerina带(可细分为3个亚带,即下部的Pseudofusulina fecunda-Rugosofusulina valida亚带,中部的 Schwagerina sulnathorsti亚带,和上部的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Boultonia gracilis亚带);(4)Triticites带;(3)Fusulina-Fusulinella带(包括2个亚带,下部的Beedeina teilhardi亚带和上部的Fusulina cylindrica-F.quasicylindrica亚带);(2)Profusulinellaparva带;(1)Eostaffella paraparva带。根据这些?类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合?地层及其划分、对比和古地理面貌都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纪
下载PDF
贵州紫云坝寨上泥盆统弗拉阶中的放射虫Helenifore robustum动物群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净 罗辉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作者在贵州紫云县坝寨上泥盆统弗拉阶响水洞组硅质岩中发现了Helenifore robustum放射虫动物群,共描述7属13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2个新种。作者还讨论了这个动物群的特征及与国内外的对比关系,并指出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和泰国... 作者在贵州紫云县坝寨上泥盆统弗拉阶响水洞组硅质岩中发现了Helenifore robustum放射虫动物群,共描述7属13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2个新种。作者还讨论了这个动物群的特征及与国内外的对比关系,并指出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和泰国北部的这个动物群是属于古特提斯洋中原地型浮游动物群,而在美国内华达州Roberts山脉推覆体的硅质岩和澳大利亚东部新英格兰造山带的硅质粉砂岩中发现的这个动物群是后来的板块运动把这些含有H.robustum动物群的地层碎块拼贴到北美和东澳大陆上去的结果,属于异地型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enifore robustum 放射虫动物群 上泥盆统 响水洞组 贵州紫云坝寨
下载PDF
西藏丁青蛇绿岩带中一个晚三叠世放射虫动物群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玉净 王建平 裴放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36,共14页
西藏丁青地区晚三叠世 Carnian期放射虫动物群共描述 19属 3 5种 (7个未定种 ) ,归于 16科 (亚科 )中。以Capnuchosphaera,Palaeosaturnalis,Perispongidium,Spongostylus,Annulotriassocampe,Poulpus,Xenorum,Veghicyclia,Tetraporobra... 西藏丁青地区晚三叠世 Carnian期放射虫动物群共描述 19属 3 5种 (7个未定种 ) ,归于 16科 (亚科 )中。以Capnuchosphaera,Palaeosaturnalis,Perispongidium,Spongostylus,Annulotriassocampe,Poulpus,Xenorum,Veghicyclia,Tetraporobrachia,Canoptum,Xiphotheca等属为主的这个动物群被命名为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带。由于 Capnuchosphaera属在全世界广泛分布 ,无论在特提斯生物大区还是环太平洋生物大区 ,以这个属为主的放射虫动物群已成为国际间 Carnian期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宁期 西藏 丁青 蛇绿岩带 晚三叠世 放射虫动物群
下载PDF
中国古生代放射虫十年来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7-251,350-353,共15页
自1982年以来,我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奥陶纪至二叠纪放射虫化石相继在许多地点发现,早古生代的放射出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晚古生代的则在华南多见,在北方较少。文章简单介绍了10年来我国古生代放射虫的研... 自1982年以来,我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奥陶纪至二叠纪放射虫化石相继在许多地点发现,早古生代的放射出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晚古生代的则在华南多见,在北方较少。文章简单介绍了10年来我国古生代放射虫的研究状况.包括已发现的Llanvirnian期、Llandeiloan—Early Caradocian期、Ashgillian期、Wenlockian中期、中泥盆世、Frasnian期、Famennian期、Tournaisian期、Wolfcampian期、Guadalupian期和Changhsingian期放射虫动物群特征及其对比,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重点地区和目标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古生代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苏皖南部孤峰组放射虫动物群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玉净 齐敦伦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387,457-461,共14页
南京天宝山、安徽巢湖平顶山、泾县晏公堂和南陵丫山孤峰组中含有较丰富的放射虫化石,包括7属16种(未定种),分属于6个科,可以分成三个化石组合带,即下部的Pseudoalbaillellafusiformis-Ps.l... 南京天宝山、安徽巢湖平顶山、泾县晏公堂和南陵丫山孤峰组中含有较丰富的放射虫化石,包括7属16种(未定种),分属于6个科,可以分成三个化石组合带,即下部的Pseudoalbaillellafusiformis-Ps.longtanensis带,中部的Follicucullusmonacanthus带和上部的Ruzhencevispongusuralicus-Fo.scholasticus带。这三个带分别可以同广西钦州地区的Ps.globosa带,Fo.monacanthus带和Fo.scholasticus-Fo.ventricosus带对比。根据孤峰组下伏地层栖霞组灰岩中所含类Parafusulinamultiseptata带和上覆地层堰桥组或武穴组灰岩中所含类Metadoliolina动物群证实,孤峰组与华南地区茅口组下部类Neoschwagerina带大体相当。最近的古地磁和古生物资料证明,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二叠纪时存在一个宽阔的海洋,孤峰组硅质岩中的这些放射虫动物群就是由这个洋中发育的上升洋流带入扬子板块断陷盆地中沉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动物群 孤峰组 苏皖地区
下载PDF
二叠纪放射虫Follicucullus 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玉净 李家骧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二叠纪丑中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的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由于其形状奇特,层位稳定,已成为二叠纪较好的标准带化石,并与类Lep... 二叠纪丑中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的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由于其形状奇特,层位稳定,已成为二叠纪较好的标准带化石,并与类Lepidolinakumaensis带对比。目前这类化石仅在东南亚地区的西南日本、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和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发现表明,这些地区的放射虫当时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洋盆中沉积的,只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沉积历史不一样,以及后来的板块活动,造成了原始块体的离散、飘移,形成目前这种分布格局。这个放射虫动物群包括6科11属21种(比较种、未定种),其中有新种1个。这个动物群的时代要早于晚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Follicucullus 组合带 二叠纪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古生代放射虫硅岩地层——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古生代放射虫硅岩地层中富含浮游相的微体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中的脂类物质和有机质在地层中往往形成海相烃源岩而富含油气资源。这类地层的油田已在北极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地发现,特别是俄罗斯的Domanik层(上泥盆统)是目... 古生代放射虫硅岩地层中富含浮游相的微体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中的脂类物质和有机质在地层中往往形成海相烃源岩而富含油气资源。这类地层的油田已在北极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地发现,特别是俄罗斯的Domanik层(上泥盆统)是目前正在开采的世界上最有名的顶级大油田。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有与世界级大油田相似的古生代放射虫硅岩地层,但在过去的勘探中这类地层从未列入勘探目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类地层将成为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放射虫 硅岩地层 油气勘探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