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T”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1
作者 王珑 邵帅 +4 位作者 孟繁昊 于学平 戴晓红 滕伟 邹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1-2003,共3页
通过参考国内外前沿的教育试验研究,结合育人实践经验,以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胜任力为重要导向,探究创新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应当围绕岗位胜任力改进评估模式、提高临床实践与思维、加强中西医理... 通过参考国内外前沿的教育试验研究,结合育人实践经验,以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胜任力为重要导向,探究创新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应当围绕岗位胜任力改进评估模式、提高临床实践与思维、加强中西医理论教育、创新教学体系,以构建“ACTT”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思路,为国家卫生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岗位胜任力 中西医结合专业 硕士研究生 “ACTT”培养模式
下载PDF
肠造口术前定位器的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王珑 张曦 +1 位作者 梁小琴 蔡淑惠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肠造口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的术前造口定位可以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三角定位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即以患者的肚脐、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三点到对侧线中点连... 肠造口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的术前造口定位可以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三角定位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即以患者的肚脐、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三点到对侧线中点连线的交叉点为造口定位处。目前,临床常规采用定位尺进行术前造口定位,但定位尺不能有效区分腹直肌区域,无法根据患者体型、腹部的局部情况进行灵活性调整,且定位尺在多次消毒后容易刻度模糊,造成定位误差。鉴于此,本科室自主研发了肠造口术前定位器,临床运用效果较好。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手术 造口定位器
下载PDF
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梁小琴 庞书勤 王珑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 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以便为促进切口愈合提供一种较好的饮食方案。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2型糖尿病... 目的 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以便为促进切口愈合提供一种较好的饮食方案。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92例,采用IBMSPSS25.0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怀山药制成薯蓣粥,于患者肛门排气后,在糖尿病早餐饮食中扣除薯蓣粥产生的热量84kcal同等食物后与剩余的早餐一起服用,时间为3w。比较干预后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干预前、干预后1w、3w患者血糖值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干预3w时2例患者退出,共完成44例;对照组干预3w时1例失访,共完成45例。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h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干预后1w、3w时试验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薯蓣粥具有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切口愈合质量与调节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粥 2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 切口
下载PDF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针灸学》教学实践与改革
4
作者 邹伟 王珑 +5 位作者 田焌锦 于学平 戴晓红 滕伟 郭世纪 李嘉亮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608-615,共8页
目的:为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教育水平,课题组设置课堂反馈问卷以明晰当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方法:从2020年9月起到10月设置调查问卷,收集和分析课堂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专业课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评价及观点,为优化教学提... 目的:为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教育水平,课题组设置课堂反馈问卷以明晰当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方法:从2020年9月起到10月设置调查问卷,收集和分析课堂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专业课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评价及观点,为优化教学提供支持。结果:课题组在2020年十月对2019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6份,回收率100%,均为有效答卷。结果显示当前课堂设置(90.56%)及教学硬件设施(74.52%)基本满足同学的学习需求,但大部分学生从未参与过临床实践(34.91%)。课程设置改善方面,学生们着重希望增加临床实践机会(53.77%)。结论:目前的课堂设置对学生掌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未进行高效统一,理论学习充足,但实践能力未能强化,应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调整临床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比例。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the group set up a classroom feedback questionnaire to clarify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n the disciplin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set up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20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lassroom feedback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viewpoints on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which will provide support for optimizing teaching. Results: The group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October 2020 for students of the 2019 clas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A total of 106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with a 100% recovery rate, all of which were valid answ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classroom settings (90.56%) and teaching hardware facilities (74.52%) basically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students, but most of them have never participa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34.91%). In terms of 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ents focused on wanting more clinical practice opportunities (53.77%). Conclusion: The current classroom setting did not efficiently unify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mastered by the students, the theoretical learning was sufficient, but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fail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teaching ratio of clinical practice to theory should be adjusted in the future curricu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针灸学 问卷调查 教学实践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基于守正创新思想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5
作者 邹伟 王珑 +1 位作者 于学平 杜耀文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27-32,共6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不再完全适用,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守正创新”要求,本文对该思想... 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不再完全适用,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守正创新”要求,本文对该思想指导下的高等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建议性地从平台建设、特色建设、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思想和路径。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 set of systematic models has been form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is no longer completely applicabl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specialized in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facing some new problem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keeping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clearly put forwar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think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its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ideology. The ideas and paths of talent training a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人才培养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基于“阴病治阳”治则浅析“重阳思想”在抑郁症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邵帅 王永强 +1 位作者 石悦 王珑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从阴阳观来看,抑郁症主症、发病机制、患病人群性别差异、患病季节及时空差异具有阴之属性,在宏观疾病观上抑郁症属阴病范畴,因此将抑郁症的病机归为阳虚阴盛;基于《黄帝内经》“阴病治阳”的治则,浅析以扶阳为主的“重阳思想”在抑郁... 从阴阳观来看,抑郁症主症、发病机制、患病人群性别差异、患病季节及时空差异具有阴之属性,在宏观疾病观上抑郁症属阴病范畴,因此将抑郁症的病机归为阳虚阴盛;基于《黄帝内经》“阴病治阳”的治则,浅析以扶阳为主的“重阳思想”在抑郁症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黄帝内经》 阴病治阳 中医理论 中医药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轮轴”理论探讨肝郁脾虚型郁证的腹针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杜耀文 王珑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6-9,共4页
人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气周流不息,人体活动才能动而不止;五脏藏五神而主五志,脏气盈满平和,情志方可安而不乱。五脏对应五行,构成“中土”与“四维”,“中轴”与“外轮”的关系,即脾胃之气居中为“轴”,肝心肺肾在四维为“轮”;人体本... 人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气周流不息,人体活动才能动而不止;五脏藏五神而主五志,脏气盈满平和,情志方可安而不乱。五脏对应五行,构成“中土”与“四维”,“中轴”与“外轮”的关系,即脾胃之气居中为“轴”,肝心肺肾在四维为“轮”;人体本身也存在轮轴关系,即躯干在中为“轴”,四肢在外为“轮”。生理状态下,轴运而轮行,五脏之气旋转升降,自成一圆,故身心无恙;病理状态下,轮滞而轴停,五脏之气不相交通,圆周中断,则郁病始生。轴停者常责之于土虚,轮滞者多归咎于木郁,故郁证分型虽多,但肝郁脾虚证临床最为常见。此类患者除有典型的精神症状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表现,属于轮轴皆滞、形神共病,故应从整体出发选择轮轴并运法进行治疗。临床采用腹针,主取脘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和天枢等穴,重在健运脾胃以恢复中轴旋转;辅以四肢远端的太冲、合谷、内关、三阴交与足三里等穴位,通调心肝肺肾,来促进四维升降。诸穴相配,相得益彰,从而轴运轮行,郁证可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肝郁脾虚 轮轴论 腹针 针刺治疗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8
作者 韩盛旺 李晓陵 +4 位作者 王杨 侯玉 魏泽宜 高胜兰 王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3,共6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原理复杂。多模态MRI因对MCI异常脑区具有定位精准和实时观测的优势,为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效应研究及疗效判定提供可视化支持。本文从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五个方面,对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结构、脑功能、脑代谢、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视角探讨MCI脑内变化,剖析针刺治疗的机制,为MCI的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针刺四关穴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白雪 王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产后抑郁是患者在产后2~6周出现精神及心理障碍的复杂疾病。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开放,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目前的治疗方案多是口服抑郁药物,对患者身体有极大的毒副作用,经查阅文献,总结了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研究进展,以期... 产后抑郁是患者在产后2~6周出现精神及心理障碍的复杂疾病。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开放,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目前的治疗方案多是口服抑郁药物,对患者身体有极大的毒副作用,经查阅文献,总结了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提供绿色,健康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产后抑郁 穴位
下载PDF
拉伸及弯曲载荷作用下风电叶片主梁面外褶皱缺陷的失效预测研究
10
作者 郭志辉 李慧 +2 位作者 王珑 周勃 辛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594,共9页
叶片主梁褶皱严重危及风力机运行安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CDM)模型来预测含不同高宽比的面外褶皱单向板的失效方法。首先,基于ABAQUS建立5种含不同高宽比的面外褶皱的5层单向板数值分析模型,通过编写USDFLD子程序并采用连续... 叶片主梁褶皱严重危及风力机运行安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CDM)模型来预测含不同高宽比的面外褶皱单向板的失效方法。首先,基于ABAQUS建立5种含不同高宽比的面外褶皱的5层单向板数值分析模型,通过编写USDFLD子程序并采用连续壳单元(SC8R)进行拉伸失效载荷预测和渐进损伤失效历程研究,并与试验对比,验证该文分析方法的精准性。进一步,基于AeroDyn 2 MW-45.3 m叶片主梁厚度分布,建立3种含不同高宽比的面外褶皱的15层大厚度单向板的数值分析模型,为了探究剪切效应对层合板性能的影响,编写VUMAT子程序并采用三维Hashin准则分别预测拉伸载荷和弯曲载荷作用下,褶皱对主梁单向板抗拉与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褶皱的高宽比对单向板承载能力影响较大,随着褶皱高宽比增大,叶片主梁的抗拉和抗弯性能逐渐降低,并受单向板厚度方向应变ε_(33)和面外应变ε_(13)的耦合作用影响,在高应变区域出现分层,显著降低单向板的刚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褶皱 数值分析 刚度退化模型 失效预测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珑 孙冬玮 +1 位作者 邹伟 张洁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1-386,共6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遵循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并使用专用的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版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14篇RCT满足纳入标准,4篇采用双盲法。Meta分析...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遵循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并使用专用的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版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14篇RCT满足纳入标准,4篇采用双盲法。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药物组有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药物组治疗后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比较,针刺在改善HAMD量表评分方面优于阿米替林,与其他药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与药物治疗比较可能同样有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要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针灸疗法 安全管理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铁死亡针刺抗抑郁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孟繁昊 王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40-1745,1752,共7页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类疾病,临床表现包含核心症状(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心理症候群(焦虑、犹豫等)和身体症候群(睡眠障碍、头晕、性功能障碍等)^([1])。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已有3.5亿...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类疾病,临床表现包含核心症状(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心理症候群(焦虑、犹豫等)和身体症候群(睡眠障碍、头晕、性功能障碍等)^([1])。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已有3.5亿人患有MDD,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4.4%。抑郁症的年患病率(6%)和终身患病率(19%)很高,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全球疾病负担 中枢机制 性功能障碍 情绪障碍 核心症状 世卫组织 睡眠障碍
下载PDF
“形神-五脏-六经”调气法针刺郁证
13
作者 杜耀文 王珑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69-372,共4页
形神一体是人的基本特征,内则为神,外则为形,形神相倚密不可分。形神的联系建立在五脏藏神的基础上,脏气平和、不盛不虚是神志安而不乱的根本。此外,五脏与六经表里沟通,生理相因,病理相传,六经经气疏调才能保证五脏之气畅达。然人的七... 形神一体是人的基本特征,内则为神,外则为形,形神相倚密不可分。形神的联系建立在五脏藏神的基础上,脏气平和、不盛不虚是神志安而不乱的根本。此外,五脏与六经表里沟通,生理相因,病理相传,六经经气疏调才能保证五脏之气畅达。然人的七情过激、饮食不节或过于烦劳,会直接导致六经气机逆乱,日久必内传脏腑致脏气不调,引起神志不安,发生各种精神情志疾病。郁证是其中之一,其症状特点不仅涉及“神伤”,更包括诸多“形坏”,是形神共病的典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常涉及五脏失调、六经紊乱,临床诊治十分棘手。故在其治疗中应突出整体观,从形神一体、五脏协同、六经一气三个层面总体把握,利用针刺内调脏腑、外通经络的特殊作用,主取五脏背俞穴,直调五脏之气,又能通太阳经,同时取少阳经之外关,阳明经之合谷,厥阴经之太冲,少阴经之神门,太阴经之三阴交等各经调气安神之穴,则五脏六经皆顾。考虑其兼证、变证繁多,根深难拔,辅以膻中、百会、丰隆,强化全方理气化痰安神之功,实现形神并调。诸穴相配而刺,可使五脏六经之气机条畅,形与神俱,郁证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针刺 整体观 调气法 形神一体 五脏协同 六经一气
下载PDF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白雪 白茸 王珑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855-858,共4页
围绝经期抑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产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以潮热盗汗,失眠抑郁,烦躁焦虑为主要表现。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方式主要是抗抑郁药物与激素,其依赖性强、不良反应大,需要继续寻求更为健康的治疗方法。针刺作为一种中医传统治... 围绝经期抑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产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以潮热盗汗,失眠抑郁,烦躁焦虑为主要表现。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方式主要是抗抑郁药物与激素,其依赖性强、不良反应大,需要继续寻求更为健康的治疗方法。针刺作为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因其简便、安全,被国内外医师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已被证明有确切疗效,其相关机制研究也有文献记载。笔者归纳整理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相关文献,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说明,旨在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围绝经期 针刺 机制 研究进展 激素
下载PDF
IL-17 mRNA和PGE2 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李阳 王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信使RNA(mRNA)和前列腺素E2(PGE2)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收治的35例OLP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宁夏医科大学...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信使RNA(mRNA)和前列腺素E2(PGE2)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收治的35例OLP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进行阻生牙拔除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组织是否糜烂,将试验组患者分为糜烂型OLP组和非糜烂型OLP组。检测并比较糜烂型OLP组和非糜烂型OLP组患者口腔黏膜病损组织及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组织的IL-17 mRNA和PGE2 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OLP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不同疼痛程度的OLP患者IL-17 mRNA和PGE2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OLP患者IL-17 mRNA与PGE2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OLP患者IL-17 mRNA和PGE2 mRNA表达水平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非糜烂型OLP组有19例患者,糜烂型OLP组有16例患者。糜烂型OLP组IL-17 mRNA和PGE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糜烂型OLP组和对照组,且非糜烂型OLP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无疼痛患者有5例,轻度疼痛患者有6例,中度疼痛患者有16例,重度疼痛患者有8例。无疼痛OLP患者IL-17 mRNA和PGE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轻度、中度、重度疼痛OL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LP患者IL-17 mRNA表达水平与PGE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05,P=0.00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LP患者IL-17 mRNA、PGE2 mRNA表达水平与疼痛程度均呈正相关(r=0.710、0.570,P<0.05)。结论IL-17 mRNA和PGE2 mRNA参与了OLP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其表达水平与OLP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白细胞介素17 前列腺素2 疼痛程度 信使RNA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风力机叶片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珑 王同光 +1 位作者 吴江海 罗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2-676,共5页
一种结合了精英控制策略和动态拥挤距离方法的改进的快速支配排序算法(Fast and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被用于风力机复杂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中。作为此算法的应用算例,以风轮的年发电量最大、叶片的... 一种结合了精英控制策略和动态拥挤距离方法的改进的快速支配排序算法(Fast and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被用于风力机复杂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中。作为此算法的应用算例,以风轮的年发电量最大、叶片的质量最小和叶片根部的极限推力最小为目标,分别进行了两目标和三目标的1.5 MW风力机叶片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两目标优化给出的Pareto最优解集分布在一条曲线上,而三目标的优化结果基本分布在一个有明显边界的五阶曲面上。同时也可以看出,此算法在处理风力机多目标优化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出的是一个Pareto最优解集,而不是传统优化方法追求的单个最优解,为风力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通用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多目标优化设计 改进的快速支配排序算法 PARETO最优解
下载PDF
前额叶及海马参与针刺干预抑郁症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石悦 王珑 +1 位作者 邵帅 周凤彤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因其高自杀率和高致残率受到关注,尽管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已知的神经损伤主要发生在前额叶和海马区域,这两者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西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虽效果明显,但存在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 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因其高自杀率和高致残率受到关注,尽管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已知的神经损伤主要发生在前额叶和海马区域,这两者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西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虽效果明显,但存在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和易产生耐药性等弊端,而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针刺疗法作用显著且副作用较小。为深入研究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近5年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重点阐述前额叶及海马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与其相关的针刺干预效应机制,这将为进一步推动针刺疗法的发展和新思路的产生提供依据,增加其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机制研究 前额叶 海马 针刺
下载PDF
郁证“从肺”病机探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珑 李冬杰 +2 位作者 王翠娟 张迪 孙忠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6-1088,共3页
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中。对于本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机学说,历代医家多从怒郁伤肝,思郁伤脾,过喜伤心神等方面论述,莫衷一是。从七情之悲忧致郁,联系到诸气膹郁的五运六气学说,旨在打破郁证多从肝... 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中。对于本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机学说,历代医家多从怒郁伤肝,思郁伤脾,过喜伤心神等方面论述,莫衷一是。从七情之悲忧致郁,联系到诸气膹郁的五运六气学说,旨在打破郁证多从肝论治的传统,理清从肺论郁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病机 七情 五运六气
下载PDF
浅谈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在《针灸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珑 邹伟 于学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切实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为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育 针灸 学生 针灸 学生主体意识
下载PDF
改进的NSGA-Ⅱ算法研究风力机叶片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珑 王同光 罗源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3-701,共9页
将一种采用精英控制策略和动态拥挤方法用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并应用到风力机叶片的优化研究中,获得了一种新颖的风力机叶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作为应用算例,以设计风速下的功率系数最大和叶片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用该... 将一种采用精英控制策略和动态拥挤方法用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并应用到风力机叶片的优化研究中,获得了一种新颖的风力机叶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作为应用算例,以设计风速下的功率系数最大和叶片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用该方法设计了5 MW大型风力机叶片.优化结果表明,此算法在处理风力机多目标优化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出的是一个Pareto最优解集,而不是传统优化方法追求的单个最优解,为风力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通用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多目标优化设计 PARETO最优解 NSGA-I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