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工业化时代工人住房从工厂“福利”迈向社会福利的历史考察
1
作者 王琼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工人住房问题是德意志帝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一些大型工矿企业从19世纪中叶起就在新兴工业地区兴建被称为“工人住房”的员工定居点,分为自有产权住房和租赁房两种类型。企业主试图以住房为媒介,将劳动分工与工人家庭生活相结合,为... 工人住房问题是德意志帝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一些大型工矿企业从19世纪中叶起就在新兴工业地区兴建被称为“工人住房”的员工定居点,分为自有产权住房和租赁房两种类型。企业主试图以住房为媒介,将劳动分工与工人家庭生活相结合,为本企业创造稳定的劳动力队伍,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收益。与此同时,解决工厂住房问题也间接成为践行社会改革者的理念,将工人纳入由企业所编织的社会控制网络,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工厂住房的生产与控制的属性远大于它的福利属性,再加上工厂住房建设和应用的局限性,使得它并未在全德范围内铺开,最终被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住房政策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企业 工厂住房 生产属性 福利控制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琼颖 张宏民 +3 位作者 李竹琴 刘志勇 王乐凡 孙金玮 《集成技术》 2015年第5期54-62,共9页
脑电信号包含大量的脑功能状态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神经疾病诊断、脑机接口、睡眠分期、麻醉深度监测等领域。脑电信号是幅度为微伏级的生物电信号,频率不超过150 Hz,极易受到眼电、心电等信号干扰,因此,有效提取脑电信号是分析脑电... 脑电信号包含大量的脑功能状态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神经疾病诊断、脑机接口、睡眠分期、麻醉深度监测等领域。脑电信号是幅度为微伏级的生物电信号,频率不超过150 Hz,极易受到眼电、心电等信号干扰,因此,有效提取脑电信号是分析脑电信号的前提。文章设计了基于STM32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实现脑电信号的有效采集。通过贴在前额的三导联生物电极,将脑电信号感应至预处理电路,在前端模拟电路中对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并设计了无源滤波网络及多个有源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调理,同时加入电平抬升电路、电极连接状态检测电路。利用12位模数转换器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模块传至上位机,实现脑电信号的有效提取与传输,为下一步处理分析提供基础。通过对比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和国外同类产品的输出,验证了该脑电采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前置放大 滤波 A/D转换 STM32
下载PDF
约束“流浪者”: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德国吉普赛人政策
3
作者 王琼颖 《世界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47-60,292,共15页
德意志地区对吉普赛人的歧视自近代以来便已存在,但直到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后,官方才陆续出台针对吉普赛人(及“以吉普赛方式流浪”的德意志人)的约束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政策变得更为严苛且系统。本文将主要讨论吉普赛人政... 德意志地区对吉普赛人的歧视自近代以来便已存在,但直到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后,官方才陆续出台针对吉普赛人(及“以吉普赛方式流浪”的德意志人)的约束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政策变得更为严苛且系统。本文将主要讨论吉普赛人政策如何在德意志帝国至魏玛共和国期间从限制人口流动向加强身份控制(“标签化”)转变,及其实践在公共领域所激发的反响;并尝试从政策变化和舆论反响两方面出发,建立起流动人口治理与第三帝国针对吉普赛人的种族迫害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普赛人 “打击吉普赛人混乱” 约束措施 德意志帝国 魏玛共和国
下载PDF
19、 20世纪的德国巴伐利亚城镇化发展
4
作者 王琼颖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2期70-80,192,共12页
位于德国南部的巴代利亚如今是德国最寓裕、最具经济活力的联邦州,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佼佼者,然而它在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宣布成立“自由州”之时,仍是一个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地区。匮乏的自然资源... 位于德国南部的巴代利亚如今是德国最寓裕、最具经济活力的联邦州,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佼佼者,然而它在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宣布成立“自由州”之时,仍是一个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地区。匮乏的自然资源与长期缓慢发展的工业是导致其与北德,尤其普鲁士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但这恰恰证明了德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同步性。而不完全是“迅速推进”。二战结束后,巴伐利亚当局面对巨大政治变革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主功调整产业结构,使得巴代利亚城市化进程在兼顾区域均衡发展的条件下充分实现“后发赶超”,同时将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保持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巴伐利亚 “缓慢”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 城镇
下载PDF
魏玛共和国社会福利住房政策的演变(1918-1931)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琼颖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8年第1期42-50,共9页
魏玛共和国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首个国家住房政策体系,并由宪法确立了它的社会福利属性。尽管它对德国住房市场的影响力经历中断,但其核心理念却延续至今。本文以政策发展的时间线索入手梳理魏玛共和国政策在1918至1931年的演变过程,揭... 魏玛共和国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首个国家住房政策体系,并由宪法确立了它的社会福利属性。尽管它对德国住房市场的影响力经历中断,但其核心理念却延续至今。本文以政策发展的时间线索入手梳理魏玛共和国政策在1918至1931年的演变过程,揭示其从应对一战导致的特种住房短缺的克服机制向保障大众居住权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变背后的理论来源、社会现实与政治诉求,并从魏玛共和国特殊国情及住房政策本身制度缺陷出发,分析其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 住房危机 住房统制模式 建设促进机制 “房租税”
原文传递
历史记忆如何转型——以柏林“庚子大沽之战”纪念街道更名为例
6
作者 王琼颖 《全球史评论》 CSSCI 2015年第1期156-172,359,共18页
本文主要以1998—2011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区内的大沽一伊尔提斯一兰斯路更名争议为例,逐一梳理这组路名作为"庚子大沽之战"胜利纪念所包含的威廉帝国中国殖民历史为表,本土"海军热"为里的双重记忆;以及因在当代... 本文主要以1998—2011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区内的大沽一伊尔提斯一兰斯路更名争议为例,逐一梳理这组路名作为"庚子大沽之战"胜利纪念所包含的威廉帝国中国殖民历史为表,本土"海军热"为里的双重记忆;以及因在当代被视为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象征,而在城市公共空间持续引发争议的过程。作者尝试通过分析这一看似地区事务背后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厘清这场围绕保留还是移除路名的争议从形成到解决的根本原因,亦借此呈现德国公共领域在处理此类所谓消极集体记忆的意义转型时的具体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之战 集体记忆 城市公共空间 殖民历史 地区事务 路名 大学校区 社民党 海军部 提尔皮茨
原文传递
1920-1923年鲁尔矿工住房建设促进政策初探
7
作者 王琼颖 《都市文化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05-119,共15页
本文主要以1920—1923年鲁尔矿工住房建设促进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这一短暂存在的特殊住房政策形成的背景、动机,国家补贴的具体措施,政策实施效果及最终失败的客观原因,考察魏玛共和国初期在住房政策领域兼顾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方... 本文主要以1920—1923年鲁尔矿工住房建设促进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这一短暂存在的特殊住房政策形成的背景、动机,国家补贴的具体措施,政策实施效果及最终失败的客观原因,考察魏玛共和国初期在住房政策领域兼顾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得与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统制经济”模式 住建促进政策 “煤荒” 鲁尔地区 《矿工住房国家补贴》
原文传递
政府导向与城市交通转型——魏玛繁荣时期的柏林城市交通发展
8
作者 王琼颖 《都市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276-287,共12页
魏玛共和国繁荣时期柏林城市交通网络迅速扩大,与帝国时代城市交通的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在柏林市的政策主导下,三大交通系统(有轨电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实现了一体化地方管理,至此,城市交通真正成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事业。
关键词 《大柏林法》 “新柏林” 公共交通一体化 BVG 轨道交通
原文传递
20世纪的帝国史研究谱系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任小奇 王琼颖 《全球史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3-13,394,共12页
本文梳理了过去与现在有关帝国史研究的议题。早期帝国史研究常常涉及的五个领域:民族国家兴起前的整体世界史的研究、历史社会学研究、"非殖民化"历程、"区域研究",以及"伪帝国史"研究。尤其是在A.G.霍... 本文梳理了过去与现在有关帝国史研究的议题。早期帝国史研究常常涉及的五个领域:民族国家兴起前的整体世界史的研究、历史社会学研究、"非殖民化"历程、"区域研究",以及"伪帝国史"研究。尤其是在A.G.霍普金斯从全球史视野研究帝国史的取径得到推崇后,跨学科的帝国史研究、"新帝国史",以及帝国间的网络与交流成为帝国史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帝国研究是多元化的,并且在当代史学研究中仍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史研究 非殖民化 区域研究 社会学研究 全球史 世界史 民族国家 霍普金斯 关帝 乌斯蒂诺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