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技术的福建木结构文物建筑修缮保护研究——以华林寺大殿为例
1
作者 季宏 莫智伟 《华中建筑》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以福州市华林寺大殿为研究对象,该文首先对2016年华林寺大殿的现状勘察病害与修缮措施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次,搭建和添加了更适宜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的BIM与参数。再次,实现了在BIM中呈现华林寺大殿现状病害以及分别生... 以福州市华林寺大殿为研究对象,该文首先对2016年华林寺大殿的现状勘察病害与修缮措施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次,搭建和添加了更适宜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的BIM与参数。再次,实现了在BIM中呈现华林寺大殿现状病害以及分别生成现状图纸和方案图纸的技术过程。最后,基于相关标准尝试建立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信息模型修缮设计标准框架,可为福建地区建筑遗产保护修缮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交付提供参考。将BIM技术运用到福建官式木结构文物建筑修缮是一次完美的尝试,为该地区的官式文物建筑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林寺大殿 BIM 病害 保护修缮 施工图纸 标准
下载PDF
女性与生态伦理:唇齿相依——以《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中女性群像为个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万莲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3,共5页
性别问题和生态伦理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无论从存在状态、文化命运方面,还是从生命共生、和谐期许方面,女性与生态伦理都休戚相关。例如,《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史诗里没有“保护自然”或“保护生态”之类的只言片语,但其热爱自然... 性别问题和生态伦理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无论从存在状态、文化命运方面,还是从生命共生、和谐期许方面,女性与生态伦理都休戚相关。例如,《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史诗里没有“保护自然”或“保护生态”之类的只言片语,但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意识,却洋溢于史诗的通篇,特别是在史诗中的女性群像身上,更是时时处处闪耀着这种古老而常新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 女性群像 生态伦理 生态审美
下载PDF
王琼【素描作品】
3
作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1-311,共1页
王琼(1983-),女,汉,辽宁鞍山人,辽宁大学文学(艺术学)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千山中路185号 邮编:114051 邮箱:176888007@qq.com.
关键词 素描作品 王琼 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大学 大学建筑 艺术学 鞍山市 辽宁省
下载PDF
王琼油画作品欣赏
4
作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一葵
下载PDF
“受观”的重要性——《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之“美”及其特性
5
作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美学观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审美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它必须保持“受观”的特质,通过对《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一旦“受观性”丧失,则审美客体的“美”便削弱直至消失。同时通过对“受观物”之...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美学观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审美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它必须保持“受观”的特质,通过对《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一旦“受观性”丧失,则审美客体的“美”便削弱直至消失。同时通过对“受观物”之特性的分析可以溯清王尔德审美艺术观重要的一环,即“美”在于艺术性和无功利性的“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观 艺术 无功利
下载PDF
浮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对软骨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信明 +2 位作者 任正强 朱晓玲 牟建蛟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对关节软骨厚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对关节软骨厚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衡功能及股骨内侧和外侧髁软骨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以及平衡功能的横向标准差和前后标准差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衡功能的稳定极限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膝关节内外侧髁软骨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横向标准差低于对照组(P<0.05),稳定极限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起效速度优于电针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及提高膝关节功能,可改善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电针 骨关节炎 软骨 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的深浅变形构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原 李心怡 +3 位作者 李抒予 夏新宇 杨逸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6,共7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区及邻区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与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有很好的一致性,区域浅地表变形与上地壳各向异性反映的变形特征都出现明显的空间扰动,上地壳的局部不均匀变形和物性差异是积石山地震的深部发震...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区及邻区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与岩石圈方位各向异性有很好的一致性,区域浅地表变形与上地壳各向异性反映的变形特征都出现明显的空间扰动,上地壳的局部不均匀变形和物性差异是积石山地震的深部发震构造背景。地震发生在积石山东缘断裂,该断裂长约30~40 km,短期内不具备发生相当震级或更大地震的深部蕴震构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 积石山东缘断裂 各向异性 空间变形扰动
下载PDF
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宇翔 +5 位作者 周密密 张威 张红梅 陈新 陈华涛 崔晓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2,共10页
大豆叶片的形状和垂直分布影响群体冠层结构和光合效率并最终影响大豆的产量。植物叶片大小、形态因着生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异形叶,虽然异形叶现象在被子植物中广泛存在,但目前关于大豆叶片发育过程中异形叶的调控的研究还很... 大豆叶片的形状和垂直分布影响群体冠层结构和光合效率并最终影响大豆的产量。植物叶片大小、形态因着生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异形叶,虽然异形叶现象在被子植物中广泛存在,但目前关于大豆叶片发育过程中异形叶的调控的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通过对283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和异形叶指数等叶型相关的性状在江苏南京进行连续2年的考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81个叶型性状相关位点,其中能够在2个环境或多个性状中重复检测到的位点18个。利用检测到的与叶型相关的SNP位点,结合基因的表达谱数据、拟南芥中同源基因的功能,鉴定与大豆叶片发育和异形叶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在20号染色体的相关位点Chr20:36152820上游发现已知的大豆叶形调控基因Ln(Glyma.20G116200)。此外,在19号染色体的相关位点Chr19:45155943附近鉴定到2个候选基因Glyma.19G192700、Glyma.19G194100,分别被注释为Growth-regulating factor 4(GRF4)和LITTLE ZIPPER 3(ZPR3)基因的同源基因,为阐明大豆异形叶等叶型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型 异形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标记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的岩石薄片图像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杰 +3 位作者 霍凤财 董宏丽 任伟建 于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8-946,共9页
岩石薄片图像中包含了大量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地质特征信息,对岩石薄片图像的岩性识别结果为后续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针对岩性识别数据集不均衡、识别模型参数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轻量化MobileViT模型,该模型针对涵盖了90%... 岩石薄片图像中包含了大量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地质特征信息,对岩石薄片图像的岩性识别结果为后续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针对岩性识别数据集不均衡、识别模型参数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轻量化MobileViT模型,该模型针对涵盖了90%以上常见岩性的岩石薄片图像进行建模分析。首先,为使模型更好地学习到每类岩石薄片图像中所包含的独特特征,对数据集进行数字增加。其次,使用GELU替换MobileViT中MV2模块中常规ReLU6,从而作为该模块的激活函数,有效解决神经元死亡的问题,提升模型的收敛速度。最后,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余弦退火算法自动更新学习率,以迁移学习加速训练过程,实现岩石薄片图像中针对岩性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obileViT对岩性识别的准确率达82.9%,模型的参数仅为7.66M,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薄片 岩性识别 MobileViT 余弦退火 轻量化
下载PDF
影响驴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庭 +8 位作者 托乎提·阿及德 努尔尼萨·莫拉尼亚孜 帕热哈提江·吾甫尔 阿布来提·苏来曼 阿米那木·买买提 依布热依木·吾布力 张建玲 宋智辉 肖海霞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4期11-15,21,共6页
为了提高母驴情期人工授精受胎率,试验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的母驴为试验对象,对母驴不同生理状态、产驹天数、配种季节、配种次数、最后一次配种距离排卵的间隔时间、不同授精剂量和不同稀释液等7个方面因素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工... 为了提高母驴情期人工授精受胎率,试验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的母驴为试验对象,对母驴不同生理状态、产驹天数、配种季节、配种次数、最后一次配种距离排卵的间隔时间、不同授精剂量和不同稀释液等7个方面因素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授精2次、3次、4次和5次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1次(P<0.05),排卵前24 h和48 h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排卵后0~24 h内授精(P<0.01),精液稀释后用注射器向子宫授精(原精)5~10 mL,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浓缩精液子宫角细管授精(原精)2 mL(P<0.01)。说明驴一个情期人工授精2~5次、最后一次配种距离排卵间隔时间为24~48 h可获得较高的情期受胎率,增加输精剂量可以提高母驴情期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驴 人工授精 情期受胎率 生理状态 配种季节 配种次数 排卵后输精间隔时间 授精剂量
下载PDF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1
作者 张红梅 张威 +6 位作者 贾倩茹 孟珊 熊雅文 刘晓庆 陈新 陈华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3-1235,共13页
维生素E(Ve)是大豆油中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是评价大豆油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含有264份的大豆自然群体在2021年和2022年测定了籽粒中α-、γ-和δ-生育酚含量,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 维生素E(Ve)是大豆油中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是评价大豆油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含有264份的大豆自然群体在2021年和2022年测定了籽粒中α-、γ-和δ-生育酚含量,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本研究共检测到199个与大豆Ve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9个可在2个环境或者2个性状被重复检测到,分别位于3号、7号、11号、12号、13号、15号、17号和18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显著关联信号是控制α-生育酚含量的主效位点,可在2年环境中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为9.83%。对该位点候选基因进行筛选,获得一个编码myb转录因子的基因Glyma.07G054000,可能是这个位点的效应基因。另外,在12号染色体上得到2个编码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的基因Glyma.12G014200和Glyma.12G014300,有可能是影响Ve含量的重要基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大豆籽粒Ve含量的遗传基础及其调控机制,为大豆品质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籽粒 Ve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微生物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3 位作者 叶为民 陈永贵 许龙 苏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1-244,共14页
生物加固是工程地质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加固技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MICP加固技术是借助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利用其代谢活动诱导产生具有胶结作... 生物加固是工程地质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加固技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MICP加固技术是借助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利用其代谢活动诱导产生具有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的碳酸钙沉淀,从而达到提高土体强度、降低土体渗透性、改善土体工程性能的目的。近20年来,MICP加固技术在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推进对MICP加固技术的认识及研究,文章基于MICP加固技术目前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调研与分析,系统介绍了MICP技术的加固机理及影响因素,归纳分析了MICP加固技术的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了MICP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果如下:(1)MICP的加固机理是在微生物诱导矿化作用基础上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对土体的充填作用、覆膜作用和胶结作用;(2)MICP固化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菌液及胶结液的性质、pH值、温度、土体类型、注入技术等,以上影响因素均可以通过影响碳酸钙的形成及胶结效果来影响MICP的固化效果;(3)MICP加固技术在土体加固、抗裂防渗、防风抗蚀、修复污染水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4)MICP加固技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固化均匀性、土体耐久性、经济效益、环境安全与可持续性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综合微生物学、土力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探讨有助于加深对MICP加固技术的理解,推动MICP加固技术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发展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化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加固机理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笑盈 +4 位作者 豆贝贝 李心棋 甜甜 师勇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并对农作物生长及生理性状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危害人类健康.微塑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毒性效应以及...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并对农作物生长及生理性状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危害人类健康.微塑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毒性效应以及对抗氧化系统的刺激作用.系统总结并梳理了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归纳了微塑料不同性质对农作物产生的毒性效应机制,以期能为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及治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农作物 生长发育 复合污染
下载PDF
吸入暴露途径下纳米塑料在SD大鼠体内的富集特征研究
14
作者 董小艳 杨波 +5 位作者 谢颖 李明姣 陈嘉禾 李浩然 阮鸿洁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4-768,共5页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中的浓度[(0.416±0.143)、(0.633±0.278)和(0.617±0.179)g/g]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0.249±0.020)、(0.070±0.096)和(0.101±0.140)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2组大鼠脑组织均未检出聚苯乙烯。研究表明,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吸入暴露2 h后,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在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中形成沉积。通过探讨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累积特征,为深入开展吸入纳米塑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吸入暴露 SD大鼠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301例头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15
作者 闫玮 +3 位作者 陈玉萍 佘晓东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95%),其中以4~7岁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最多(46.5%),性别分布以男童居多(56.3%)。成人头癣仅15例(5%),成人头癣性别分布以女性居多(66.7%)。所有头癣患者的真菌鉴定结果统计显示,犬小孢子菌(164例,54.5%)、须癣毛癣菌(57例,18.9%)和紫色毛癣菌(44例,14.6%)是最常见的菌种,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各年龄段之间病原菌种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在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7岁的男童是最常见的头癣患病群体,过去10年犬小孢子菌已取代须癣毛癣菌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感染的优势致病菌,这些结果为头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犬小孢子菌 紫色毛癣菌 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32例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英 许睿 +2 位作者 孔婕 施荣伟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名直肠癌术后LA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1例。对照组予盆... 目的:观察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名直肠癌术后LA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1例。对照组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ARS量表(LARSS)评分、肛门失禁程度量表(Wexner量表)评分、肛门压力指数(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排便阈值、最大耐受容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LARSS评分、Wexner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排便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发生2例Ⅰ度烫伤,及时予以冷敷后继续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未发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可有效缓解LARS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肛门括约肌功能修复,提高肛门控制能力和肛门压力,且疗法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雷火灸 肛门压力指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细毛羊主要毛用性状检测及其评定方法
17
作者 于丽娟 付雪峰 +5 位作者 李文蓉 徐新明 谢梦婉 张彦威 狄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羊毛品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在推动毛纺工业发展、羊毛贸易以及细毛羊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毛用性状及其检测标准;依据已有标准并结合国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2个羊毛产量性... 羊毛品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在推动毛纺工业发展、羊毛贸易以及细毛羊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毛用性状及其检测标准;依据已有标准并结合国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2个羊毛产量性状与6类羊毛品质性状的客观测定方法,最后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发的羊毛表型目测评定方法。文章可为开展羊毛纤维品质的统一测定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羊 羊毛性状 检测方法 评定方法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18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下载PDF
易被忽视及误诊的癣病——毳毛癣
19
作者 张璐璐 梁官钊 +3 位作者 陈玉萍 佘晓东 刘维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本文报告2例儿童面部毳毛癣。例1.女,3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眼眶周圆形红斑及丘疹,境界较清晰,皮损边缘轻微隆起,伴少许脱屑,轻微红肿,鼻尖处少许类似皮损。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 本文报告2例儿童面部毳毛癣。例1.女,3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眼眶周圆形红斑及丘疹,境界较清晰,皮损边缘轻微隆起,伴少许脱屑,轻微红肿,鼻尖处少许类似皮损。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示须癣毛癣菌生长,真菌药敏实验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敏感。诊断:毳毛癣。治疗:予口服特比萘芬及泼尼松,外用维生素E乳膏。例2.女,4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颊部圆形红斑,境界尚清晰,可见散在丘疹及轻微脱屑,少许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未生长。诊断:毳毛癣。治疗:予口服特比萘芬,外用维生素E乳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毳毛
下载PDF
3例以不同症状慢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高雅 郭彤彤 +3 位作者 李海婷 杜晓萍 慧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不同症状慢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1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3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 目的:探讨以不同症状慢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1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3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资料。结果:3例病人年龄分别为17,41,47岁,男女比例为2∶1。2例病人(病例1,3)有感冒样前驱症状。起病症状多样,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发作性抽搐,以及排尿困难伴尿潴留。3例病人均为慢性病程,症状进行性加重。脑脊液分析发现1例病人(病例3)脑脊液压力增高(250 mmH2O),2例病人(病例1,3)蛋白增高。2例病人(病例2,3)脑电图监测提示慢波活动。头颅和脊髓强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2例病人(病例1,2)出现脑室旁放射状异常信号影,1例病人(病例2)出现双侧海马信号增高,1例病人(病例3)脊髓斑片信号影。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副肿瘤抗体谱检测提示血和脑脊液中GFAP抗体阳性。3例病人肿瘤筛查未见异常。所有病人均满足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2例病人(病例2,3)症状完全消失,复查MRI病灶缩小,血和脑脊液中GFAP抗体滴度下降或转阴,1例病人(病例1)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缓解,但遗留双下肢疼痛。随访过程中3例病人均未出现疾病复发。结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可慢性起病,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中对于可疑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完善GFAP抗体检测,警惕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慢性起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临床特点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