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登良 郭勤 张大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7-200,206,共5页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减少,具有果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说明经过焙火工序后,岭头单枞乌龙茶滋味变得醇厚回甘,香型由花香型向其特有的蜜香型转变,可见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火工序 岭头单枞 乌龙茶 品质 茶褐素 水浸出物
下载PDF
做青温度对岭头单枞乌龙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登良 魏新林 张灵枝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岭头单枞乌龙茶不同温度下做青香气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29℃)做青芳香物质种类少、精油总量低、特征组分含量低,中温(25℃)、低温(21℃)做青芳香物质种类多、精油总量高、特征组分含量高。说明做青温度...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岭头单枞乌龙茶不同温度下做青香气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29℃)做青芳香物质种类少、精油总量低、特征组分含量低,中温(25℃)、低温(21℃)做青芳香物质种类多、精油总量高、特征组分含量高。说明做青温度是影响乌龙茶香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青温度 岭头单枞乌龙茶 香气成分 影响
下载PDF
不同光波晒青对单枞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登良 张灵枝 +1 位作者 毛明辉 江绍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晒青是乌龙茶制造的关键工序,但晒青易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春季多雨与单枞茶鲜叶高产、质优,却难以发挥其优良品质的矛盾;用几种滤光材料,从日光中获得连续的光波段对单枞茶进行晒青,以期找出较佳的光波段,为人工模拟日光萎凋、实... 晒青是乌龙茶制造的关键工序,但晒青易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春季多雨与单枞茶鲜叶高产、质优,却难以发挥其优良品质的矛盾;用几种滤光材料,从日光中获得连续的光波段对单枞茶进行晒青,以期找出较佳的光波段,为人工模拟日光萎凋、实现全天候人工控制晒青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与茶鲜叶相比,5种光处理晒青叶中品质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去紫外光膜(透过的波长大于400 nm)的处理晒青叶的多酚类物质保留量最多,而醚浸出物的减少量最大;黄色滤光膜(透过的波长大于520 nm)的处理晒青叶中氨基酸的增加量最多;毛茶品质成分,以黄色滤光膜处理多酚类含量、氨基酸含量、水溶性糖含量、醚浸出物含量均为最高,其品质得分最高;去紫外光膜处理氨基酸含量、水溶性糖含量、醚浸出物含量均较其它处理低,而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的值较其它处理高。全光谱和透红外膜(透过的波长大于720 nm)处理毛茶中品质成分含量均居中,与毛茶感官审评结果中两处理品质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 单枞茶 晒膏
下载PDF
酶法浸提枸杞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登良 严玉琴 +1 位作者 王盈峰 张灵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8,共10页
通过对外源酶酶解枸杞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酶能显著提高枸杞浸提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其单一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枸杞的适宜pH值分别是5.0~5.5和pH值6.0,适宜的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g/dL和0.40~0.... 通过对外源酶酶解枸杞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酶能显著提高枸杞浸提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其单一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枸杞的适宜pH值分别是5.0~5.5和pH值6.0,适宜的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g/dL和0.40~0.60g/dL,温度分别为55.C和65℃,适宜时间都为50-60min;两种酶组合浸提枸杞的较适pH值、温度、时间和酶组合分别为pH值5.5~6.0,55-60℃.50min和0.20g/dL纤维素酶+0.40g/dL木瓜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瓜蛋白酶 枸杞 浸提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晒青对单枞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登良 张灵枝 毛明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9-672,共4页
采用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单枞茶鲜叶的晒青,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对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波长大于520 nm,光照强度为13 725~16 774 lx的光波进行晒青30 min,制得的毛茶含有的芳香物质种类较多,独具β-紫罗酮、紫罗兰酮,... 采用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单枞茶鲜叶的晒青,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对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波长大于520 nm,光照强度为13 725~16 774 lx的光波进行晒青30 min,制得的毛茶含有的芳香物质种类较多,独具β-紫罗酮、紫罗兰酮,表现为香气浓郁,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晒青 香气成分
下载PDF
提高红碎茶水溶性多酚类保留量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登良 王汉生 曹潘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52,共6页
研究了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此茶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3℃、发酵时间在100min最有利红碎茶品质。在发酵中添加2%的柠檬酸钠等化学抑制剂和胰蛋白酶等生化抑制剂可... 研究了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此茶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3℃、发酵时间在100min最有利红碎茶品质。在发酵中添加2%的柠檬酸钠等化学抑制剂和胰蛋白酶等生化抑制剂可明显提高成茶中茶多酚、儿茶素的保留量,增加条黄素、茶红素的含量和降低条褐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碎茶 茶多酚保留量 化学抑制剂 生化抑制剂
下载PDF
有机茶叶的生产技术指标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登良 曹潘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5-69,共5页
研究了有机茶叶生产的管理技术及其量化指标。茶园每生产10kg茶叶,必须投入纯有机N1kg以上,其中20%沤制水肥作追肥,在采茶旺盛季节进行多次追施有机水肥,不施化肥一样可以获得高产,而且能明显提高茶叶品质,改善土壤理... 研究了有机茶叶生产的管理技术及其量化指标。茶园每生产10kg茶叶,必须投入纯有机N1kg以上,其中20%沤制水肥作追肥,在采茶旺盛季节进行多次追施有机水肥,不施化肥一样可以获得高产,而且能明显提高茶叶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在自然控制下,天敌蜘蛛与害虫小绿叶蝉比可稳定在1∶2~1∶3之间,结合及时采摘,其比值可降低到1∶2左右水平,不施农药,基本可控制小绿叶蝉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叶 有机肥 天敌 害虫 茶树 施肥 栽培
下载PDF
绿茶贮藏过程中茶多酚含量的变化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49
8
作者 王登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64,共4页
分析了大叶种绿茶贮藏过程中多酚类与茶叶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酚类下降率与滋味、汤色、香气得分的下降率基本一致;当多酚类下降5%时,即能引起茶叶汤色、滋味、香气的明显下降.当下降率达到25%时.茶叶质变严重,失去原... 分析了大叶种绿茶贮藏过程中多酚类与茶叶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酚类下降率与滋味、汤色、香气得分的下降率基本一致;当多酚类下降5%时,即能引起茶叶汤色、滋味、香气的明显下降.当下降率达到25%时.茶叶质变严重,失去原有饮用价值。因此,可以考虑将茶多酚作为绿茶质变的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贮藏 质变 多酚类 感官品质
下载PDF
苦丁茶酶解浸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登良 王盈峰 严玉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通过添加外源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苦丁茶,分析了苦丁茶浸提液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单一酶和酶组合间的比较分析,得出苦丁茶的最适酶解浸提方法为时间40 min、温度50℃、pH值5.5和纤维素酶浓度0.2%。
关键词 苦丁茶 外源酶 浸提
下载PDF
红碎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登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用云南大叶群体种作材料,控制在一定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用仿制C. T. C揉切机切碎。每隔20min取一次发醇叶烘干,然后对不同处理的茶样进行生化测定,测定出茶多酚(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儿茶素的总量都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儿... 用云南大叶群体种作材料,控制在一定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用仿制C. T. C揉切机切碎。每隔20min取一次发醇叶烘干,然后对不同处理的茶样进行生化测定,测定出茶多酚(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儿茶素的总量都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儿茶素的次级氧化产物茶黄素(TF)、茶红素(TR)的含量是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当含量积累到高峰期时,又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茶红素含量高峰期后于茶黄素。茶褐素(TB)的含量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廷长而逐渐增加,从茶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结果,温度在22~26℃,相对湿度在90%以上,发醇时间在80min左右,制出的红碎茶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茶多酚 儿茶素 茶黄素 红碎茶
下载PDF
乌龙茶晒青(萎凋)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登良 张灵枝 谭新东 《广东茶叶》 2000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乌龙茶 晒青工艺 室内自然萎凋 人工控光萎凋 滤光材料
下载PDF
液态灵芝保健茶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登良 曹潘荣 +3 位作者 谢育新 王小林 韦世荣 谭家作 《广东茶叶》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生产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在选择饮料时将更注重安全卫生、天然性和保健性.一直深受世界人们喜爱的茶叶,因具有其天然保健性,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开发与消费保健茶正风行全球....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生产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在选择饮料时将更注重安全卫生、天然性和保健性.一直深受世界人们喜爱的茶叶,因具有其天然保健性,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开发与消费保健茶正风行全球.保健茶是以茶为主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灵芝保健茶 研制技术 工艺流程 水浸提液 品质
下载PDF
六堡茶加工工艺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登良 张均伟 +2 位作者 龙志荣 邱瑞瑾 王盈峰 《广东茶业》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六堡茶素有"红、浓、陈、醇"的品质特点,汤色红浓略呈琥珀色,香气醇陈,滋味甘醇爽口,独具槟榔味,隔夜而味不变。加工工艺为:①鲜叶加工: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五个工序;②毛茶加工:筛分、拣剔、拼配、渥堆、复蒸包装... 六堡茶素有"红、浓、陈、醇"的品质特点,汤色红浓略呈琥珀色,香气醇陈,滋味甘醇爽口,独具槟榔味,隔夜而味不变。加工工艺为:①鲜叶加工: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五个工序;②毛茶加工:筛分、拣剔、拼配、渥堆、复蒸包装、晾置陈化五个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工艺 金花
下载PDF
福云六号“三高”茶园综合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登良 曹潘荣 +1 位作者 李泽楼 黄林光 《中国茶叶》 1998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茶园 福云六号 栽培 综合措施
下载PDF
浅谈茶品牌的发展战略规划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登良 龙志荣 文新健 《广东茶业》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茶叶市场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也直接影响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从品牌创立、品牌维护以及品牌发展策略等方面阐述我国茶品牌的发展战略规划。
关键词 中国 茶业 品牌战略 发展战略规划 龙头企业 品牌创立 品牌维护 品牌推广
下载PDF
白毛茶提毫整形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登良 曹潘荣 +1 位作者 陈必囊 方汝佑 《广东茶叶》 1998年第1期28-30,共3页
一、前言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茶叶消费从粗放的饮甩解渴进入到细品慢啜,悠然欣赏阶段,使饮茶上升为一种显示高雅和修生养性的艺术活动,这就要求茶叶不但要有较高的饮用价值,还要有较高的... 一、前言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茶叶消费从粗放的饮甩解渴进入到细品慢啜,悠然欣赏阶段,使饮茶上升为一种显示高雅和修生养性的艺术活动,这就要求茶叶不但要有较高的饮用价值,还要有较高的欣赏和艺术价值。消费高档茶叶已是新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茶 提毫整形技术 生化分析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有机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登良 张灵枝 《广东茶叶》 1999年第3期6-7,41,共3页
一、发展有机茶的意义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导致了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 一、发展有机茶的意义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导致了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由于污染物质的迁移和恶性循环,并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水源。空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 生产现状 发展 生产经营 市场预测
下载PDF
浅谈白毛茶加工工艺技术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登良 邵日文 《广东茶叶》 1992年第2期9-11,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对名优茶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大力开发名优茶是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一些茶厂开发较多是半烘半炒型的自毛茶,由于制作技术的差异,带...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对名优茶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大力开发名优茶是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一些茶厂开发较多是半烘半炒型的自毛茶,由于制作技术的差异,带来产品质量上的优次,笔者就白毛茶的加工技术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白毛茶 加工工艺 注意事项
下载PDF
灵芝保健茶的加工技术
19
作者 王登良 曹潘荣 +2 位作者 李德利 莫伟端 余健辉 《中国茶叶》 1998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灵芝保健茶 加工 技术
下载PDF
加强产学研合作 科技与人才支撑广东茶业可持续发展
20
作者 王登良 曹潘荣 陈文品 《广东茶业》 2011年第3期16-18,共3页
一、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概况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是国内从事茶学教育最早的教育科研机构。茶叶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具有明显的学科发展优势。我校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时间早,也较全面系统,我校品种资源圃保留国内外茶树良种300多种。我校... 一、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概况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是国内从事茶学教育最早的教育科研机构。茶叶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具有明显的学科发展优势。我校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时间早,也较全面系统,我校品种资源圃保留国内外茶树良种300多种。我校能充分利用广东省丰富的茶类品种和特有的饮茶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首先在全国开出茶艺方向的本科教学,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茶艺人才。"茶艺"专业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产学研合作 可持续发展 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资源圃 茶学教育 茶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