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重教师的价值意蕴与历史逻辑
1
作者 罗丽君 王皇星 《教师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尊重教师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涉及注意、遵从、积极评价与适宜的行为举止四个要素,帮助尊重主体克服自爱和自大的主观偏好,客观认识自身片面性与人类局限性;作为来自他人的重要社会支持,满足尊重客体基本心理需要,减轻塑造灵... 尊重教师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涉及注意、遵从、积极评价与适宜的行为举止四个要素,帮助尊重主体克服自爱和自大的主观偏好,客观认识自身片面性与人类局限性;作为来自他人的重要社会支持,满足尊重客体基本心理需要,减轻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情绪工作可能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具有“尊则谦谦”与“尊则自许”的主客体价值。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尊重教师作为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重道”“循礼”的集体记忆,从一种“互动模式”到“不言自明”的社会规范或秩序,从生成经验性“知识”到传承为一种“客观现实”,逻辑上经历了惯习化、制度化与合法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教师 价值意蕴 历史逻辑
原文传递
从“道德人”到“道德教育者”:教师道德性的意蕴演进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丽君 王皇星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5,共6页
教学蕴含着道德的向善性,教师的道德性是教学道德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教师的道德性不仅包含教师个人的道德“私德”与教师职业的道德“师德”,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努力,道德也要凭借教学来培养和实现,教师的道德... 教学蕴含着道德的向善性,教师的道德性是教学道德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教师的道德性不仅包含教师个人的道德“私德”与教师职业的道德“师德”,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努力,道德也要凭借教学来培养和实现,教师的道德性还应包含教师教学的道德“施德”。应厘清教师道德性的内涵与层次,明晰教师道德性与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可能存在的关系,从强调教师私德的“道德人”到关注教师职业的“道德工作者”,最终向能够遴选道德内容“教授道德”、选取适宜道德教学方式“道德地教”的“道德教育者”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 道德教育者 道德教学性 教学道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