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位在超声内镜检查胃窦黏膜下隆起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吴慧 张雁霞 王盖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0-73,共4页
探讨不同体位在超声内镜检查胃窦黏膜下隆起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胃窦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检查的86例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FW组(n=46)以及CW组(n=46),CW组胃窦黏膜下隆起患者行左侧卧... 探讨不同体位在超声内镜检查胃窦黏膜下隆起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胃窦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检查的86例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FW组(n=46)以及CW组(n=46),CW组胃窦黏膜下隆起患者行左侧卧位超声内镜检查,FW组胃窦黏膜下隆起患者行俯卧位超声内镜检查,比较超声内镜检查中应用不同体位的效果差异。结果 FW组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以呕吐后需重新蓄水概率均低于CW组(p<0.05);FW组的蓄水浸泡探头时间以及检查总时间均低于CW组(p<0.05);FW组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均高于CW组(p<0.05)。结论 胃窦黏膜下隆起患者行俯卧位超声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大大缩短蓄水浸泡探头时间,提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体位 超声内镜 胃窦黏膜下隆起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盖昊 刘凯辉 +3 位作者 张潇艺 翟卫春 惠玲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血浆灌流(plasma perfusion,PP)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方法 31例ALF患者共行治疗95例次,分析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肝功... 目的研究分析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血浆灌流(plasma perfusion,PP)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方法 31例ALF患者共行治疗95例次,分析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氨主要指标变化,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24 h内不良反应及最后治疗效果。结果 ALF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氨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PE联合PP治疗ALF总有效率为61.3%(19/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22/95)。结论 PE联合PP可显著改善ALF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ALF安全、有效的一种联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浆灌流 急性肝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3
作者 赵红珍 王盖昊 +1 位作者 王兆林 于晓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与Marshall于1983年首次从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此后,大量学者对HP进行了研究。HP感染是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与Marshall于1983年首次从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来。此后,大量学者对HP进行了研究。HP感染是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结直肠肿瘤、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螺杆菌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婉 王盖昊 +3 位作者 王兆林 武承凤 赵红珍 于晓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9-101,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苦参碱(matrine,M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测定HepG2细胞的迁...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苦参碱(matrine,M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测定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形态变得欠规则并出现不完整细胞;MTT检测显示MA对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Transwell小室测定显示MA会导致HepG2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1)。结论:中药提取物MA能干扰人肝癌HepG2细胞正常形态,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药效学 人肝癌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肝肾同源”理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婉 王兆林 +1 位作者 王盖昊 于晓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9-1500,F0004,共3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程迁延难愈,可并发肾小球肾炎、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脊髓病,是肝病领域的难题。"肝肾同源"是指肝肾两脏虽然在结构、功能上有差异,但却在中医生理中有相同的起源和密切的联系。应...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程迁延难愈,可并发肾小球肾炎、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脊髓病,是肝病领域的难题。"肝肾同源"是指肝肾两脏虽然在结构、功能上有差异,但却在中医生理中有相同的起源和密切的联系。应用"肝肾同源"理论,可以从疫毒和免疫功能紊乱角度分析CHB的发病机制,并通过临床表现及症状判断CHB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也为CHB的并发症提供了中医理论依据。因此应用"肝肾同源"理论分析CHB,可以指导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同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miRNA-122异常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兆林 王盖昊 +2 位作者 杨婉 武承凤 于晓辉 《肝脏》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CC往往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其主要致病因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黄曲霉毒素等,众多的细胞因子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CC往往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其主要致病因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黄曲霉毒素等,众多的细胞因子也参与其发病,如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它是一类小分子细胞调控因子,参与个体发育及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分化和新陈代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NA-122 丙型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主要致病因素 细胞凋亡 黄曲霉毒素 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miRNA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演变为肝细胞癌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兆林 刘凯辉 +1 位作者 王盖昊 于晓辉 《肝脏》 2015年第11期888-891,共4页
原发性肝癌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最近公布的2012年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全球... 原发性肝癌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最近公布的2012年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全球肝癌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位列所有肿瘤疾病的第六位Ⅲ;肝癌是癌症死亡第二个大因素,约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9.1%;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而且肝癌的死亡率与发生率的地域分布还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就我国而言更是不容乐观,每年肝癌的新发病例83%发生在欠发达地区,而中国就占50%左右。在我国肝癌的发生率仅次于肺癌、胃癌,位列第三位,是肿瘤第二大死亡原因,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肝硬化 混合型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癌发生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肿瘤疾病 调查数据 信号通路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兆林 王盖昊 于晓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326-330,共5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凋亡、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与p38MAPK、ERK、JNK等MAPK信号通路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凋亡、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与p38MAPK、ERK、JNK等MAPK信号通路同样有密切联系。本文将从这三条信号转导通路对MAPK信号通路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 ERK JNK
下载PDF
肠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1例报道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兆林 刘凯辉 +1 位作者 王盖昊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13-715,共3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在传染病死亡中位列第二位。而我国正是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抗结核药应用不规范,耐多药结核病(MD...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在传染病死亡中位列第二位。而我国正是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抗结核药应用不规范,耐多药结核病(MDR-TB)也有增多。本文结合1例肠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肠结核的诊断要点及治疗特殊性的个人体会,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盖昊 于舒芃 于晓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长期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后会干扰正常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胃黏膜组织炎症,甚至癌变。Hp是人类感染率最高的慢性致病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安全、有效疫苗的研发对于防治Hp感染具有重要意义。Hp自然感染... 幽门螺杆菌(Hp)长期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后会干扰正常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胃黏膜组织炎症,甚至癌变。Hp是人类感染率最高的慢性致病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安全、有效疫苗的研发对于防治Hp感染具有重要意义。Hp自然感染虽然在宿主体内可引起较强烈的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其实是一种不能清除Hp感染的无保护性免疫应答。Hp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有效抑制Hp定植和减轻胃部炎症。疫苗接种成为防治Hp感染最有前景的方法,但是其免疫保护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介绍了Hp疫苗免疫保护机制与Th细胞和抗体二者介导的免疫保护应答有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疫苗 免疫 辅助T(Th)细胞 抗体 综述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与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盖昊 于晓辉 《肝脏》 2016年第10期880-883,共4页
急性肝衰竭(ALF)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具体的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也较为复杂,其中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实现的。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条,它与细胞的炎性损伤有关,尤其与... 急性肝衰竭(ALF)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具体的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也较为复杂,其中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实现的。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条,它与细胞的炎性损伤有关,尤其与肝细胞炎症和坏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信号通路 急性肝衰竭 发病机制 肝细胞炎症 活化蛋白激酶 分子生物学 致病机制 炎性损伤
下载PDF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红珍 王盖昊 +2 位作者 张小强 乔亚琴 于晓辉 《肝脏》 201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炎性破坏和梗阻。目前PBC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已成为热点,PBC的发生不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炎性破坏和梗阻。目前PBC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已成为热点,PBC的发生不仅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PBC与雌激素及其受体、受体基因多态性等也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受体基因多态性 雌激素 自身免疫疾病 肝内胆汁淤积 PBC 原因不明 非化脓性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及脾梗塞1例报告
13
作者 王盖昊 刘凯辉 +1 位作者 翟卫春 于晓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16-51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腹胀、乏力、纳差10年,加重1周"于2013年7月13日入本院。10年前患者因腹胀、乏力、纳差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水,当时未能明确肝硬化病因,给予保肝、利尿等治疗后症状缓解。近1周患者上述...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腹胀、乏力、纳差10年,加重1周"于2013年7月13日入本院。10年前患者因腹胀、乏力、纳差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水,当时未能明确肝硬化病因,给予保肝、利尿等治疗后症状缓解。近1周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伴持续性腹痛,无恶心、呕吐、黑便和身目黄染等。查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全腹压痛、反跳痛,脾大,左锁骨中线肋下2 cm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血栓形成 脾梗塞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孤立性静脉瘤12例回顾性分析
14
作者 王静舞 王兆林 +1 位作者 王盖昊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孤立性静脉瘤(esophagus solitary venous dilatation,ESVD)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内镜下套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经超声内镜确诊的ESVD患者...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孤立性静脉瘤(esophagus solitary venous dilatation,ESVD)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内镜下套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经超声内镜确诊的ESV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SVD的发生以女性较多见,好发于食管中段,多单发、呈半球形,其诊断主要依靠消化道超声微探头内镜,ESVD需与肝内型门静脉高压、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等疾病相鉴别,必要时可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结论内镜下尼龙环曲张静脉套扎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ES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食管静脉瘤 消化道内镜 套扎治疗
下载PDF
肝及腹腔淋巴结结核1例
15
作者 王静舞 王兆林 +1 位作者 王盖昊 于晓辉 《肝脏》 2015年第5期426-428,共3页
患者,男,19岁,因"上腹胀痛20余天"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伴有低热、纳差、体质量下降(约3 kg),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黑便及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于我院,查体可见左侧腹股沟触及肿大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尚可,无触痛... 患者,男,19岁,因"上腹胀痛20余天"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伴有低热、纳差、体质量下降(约3 kg),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黑便及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于我院,查体可见左侧腹股沟触及肿大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尚可,无触痛、腹肌紧张、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等无明显异常,金标法结核抗体IgG阳性,腹水化验示:总蛋白52.4 g/L、Rivalta试验阳性,白细胞2.9×109/L、淋巴细胞比例40%,腺苷脱氨酶(ADA)34.3U/L,AFP、CEA、CA-199均为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发中性粒细胞,偶见间皮细胞,未见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结核 肝区叩击痛 腹水细胞学检查 可疑阳性 CA-199 上腹胀痛 肿大淋巴结 左侧腹股沟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大鼠急性肝衰竭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瑾瑜 王盖昊 +6 位作者 郑英 刘亨晶 李斌 卢利霞 翟卫春 于晓辉 康生朝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 探讨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关系。方法 采用CCl 4溶液灌胃方式将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2只诱导成ALF模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大鼠的一般... 目的 探讨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关系。方法 采用CCl 4溶液灌胃方式将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2只诱导成ALF模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并于48 h采集大鼠尾静脉血检测ALT、AST和PTA表达水平,随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和pERK1/2的表达,qRT-PCR检测ERK1/2 mRNA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ALT、AST、PTA、pERK1/2和ERK1/2 mR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ALF的发生与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推测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ALF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急性肝衰竭 四氯化碳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盖昊 戴飞 +1 位作者 赵红珍 于晓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3609-3613,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呈螺旋状、微需氧、寄生于人胃黏膜中的革兰阴性菌。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学者Warren和Marsha首次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黏膜中分离出Hpylori,自发现以来一直成为医学领域的...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呈螺旋状、微需氧、寄生于人胃黏膜中的革兰阴性菌。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学者Warren和Marsha首次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黏膜中分离出Hpylori,自发现以来一直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Hpylori在人类感染极其普遍,京都共识已将Hpylori感染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感染Hpylori,其中西方国家Hpylori感染率为25%-50%,而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分子免疫学 致病机制 HPYLORI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感染 人胃黏膜 革兰阴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