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相报 王青银 +5 位作者 王庆祝 葛树勇 何良军 杨山 胡选青 鲁岚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均明显增高,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改善凝血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粥样硬化斑块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浆ADM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相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6月于本院确诊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本院检...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6月于本院确诊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本院检查结果为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M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MA表达与NIHSS评分、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MA表达对END的预测价值;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饮酒史比例更高(P<0.05);END组血浆中ADMA表达高于非END组,END组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均高于非END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MA表达与NIHSS评分、梗死面积均呈正相关(r=0.547、0.590,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MA预测END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截断值为0.883μmol/L,敏感度为67.7%,特异性为78.3%;Logistic回归分析ADMA高表达、NIHSS评分、梗死面积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MA表达呈高表达,可能与END发生相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且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金书 刘爽 +3 位作者 王青银 王相报 谢遵敏 司有伟 《安徽医学》 2010年第9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下载PDF
单次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青银 郑金书 +1 位作者 刘爽 王相报 《安徽医学》 2010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溶栓组126例3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70万单位尿激酶单次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对照组140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75mg/d,其余治疗两组相同...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溶栓组126例3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70万单位尿激酶单次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对照组140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75mg/d,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溶栓后2h、24h、7d、14dNIHSS评分下降程度及治疗后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溶栓后24hNIHSS较溶栓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14dNIHSS下降程度、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次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是相对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脑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微创侧脑室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2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青银 郑金书 +2 位作者 薛义成 王相报 王庆祝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2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侧脑室引流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意义与疗效。方法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分为微创侧脑室引流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微创侧脑室引流组应用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将之引流;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 目的探讨微创侧脑室引流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意义与疗效。方法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分为微创侧脑室引流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微创侧脑室引流组应用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将之引流;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微创侧脑室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及各时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内穿刺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疗效较好,损伤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室出血 微创治疗 穿刺 尿激酶
下载PDF
CTA评估后循环脑缺血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葛树勇 王庆祝 +1 位作者 王相报 桑泽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后循环脑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判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神经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后循环脑缺血患者75例,分为脑梗死(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后循环脑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判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神经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后循环脑缺血患者75例,分为脑梗死(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检查,记录椎基底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判定斑块性质。比较2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B蛋白(S100B)、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指标变化。结果:共有66例检出斑块,共检出斑块72处,位于椎动脉起始段32处,横突间段9处,寰枢椎段7处,颅内段14处,基底动脉10处。CI组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TIA组(97.56%v.s.76.47%,P<0.05)。2组的斑块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IA组相比,CI组检出的斑块中易损斑块占比明显更高(85.71%v.s.46.67%,P<0.05)。与TIA组相比,CI组的血清LP-PLA2、hs-CRP、NSE、S100B、GFAP、Cat S、MMP-9、ADAMTS 12含量明显更高(P<0.05)。相比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的血清LP-PLA2、hs-CRP、NSE、S100B、GFAP、Cat S、MMP-9、ADAMTS 12含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CTA可准确检出后循环脑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并明确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缺血 CT血管成像 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 神经损伤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