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双频指数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胜阳 王研心 +3 位作者 王更富 张永强 秦元旭 岳修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包括低温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包括低温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乙托咪酯0.3 mg/kg及维库溴铵0.1 m/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10 mg/(kg·h),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转机后体外循环机内加入芬太尼5μg/kg及维库溴铵0.05μ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在BIS监测下维持麻醉深度处于D2~E1水平。体外循环采用高流量100 ml/(kg·min)非搏动性血流灌注。持续监测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T_2)、CPB前即刻(T_3)、降温至32.0℃(T_4)、阻断前即刻(T_5)、阻断后2min(T_6)、复温即刻(T_7)、停CPB(T_8)、停CPB15 min(T_9)不同时间段BIS、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T_2~T_9)患者BIS与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肺转流术(CPB)前比较,体外循环期间各时间点(T_4~T_7)BIS、鼻咽温度、MA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可有效用于监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深度,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监测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更富 秦元旭 王研心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113例心脏复苏情况进行。结果:全组病例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苏79例,电击除颤复苏34例,复苏困难9例(除颤3次以上)...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113例心脏复苏情况进行。结果:全组病例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苏79例,电击除颤复苏34例,复苏困难9例(除颤3次以上);复苏困难病例,经及时调整血气和电解质、药物辅助及反复电击除颤等处理后均复苏成功。结论:心脏复苏困难应当与心脏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的紊乱及心肌保护欠佳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复苏困难 心肌保护 回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