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百年探索与成就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改课 王社江 王小庆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82,共21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百年以来陕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初创期、开拓期、发展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陕西地区已发现10处古人类化石地点和600余处旧石器遗址及地点,基本构建起自直立人以来比较完整的古... 本文系统梳理了百年以来陕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初创期、开拓期、发展期和深化期四个阶段。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陕西地区已发现10处古人类化石地点和600余处旧石器遗址及地点,基本构建起自直立人以来比较完整的古人类演化链条和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在古人类生存环境与适应策略方面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这些工作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人类生存演化的时空框架,更加有力地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以上的人类演化史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旧石器时代考古 百年历程 主要成就 历史经验
下载PDF
GS土体硬化剂对车站基坑加固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社江 袁志刚 +2 位作者 薛永健 李德猛 王飞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5期109-111,共3页
基于苏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研究了GS土体硬化剂对不同养护龄期下的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掺入GS土体硬化剂能有效提高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的抗渗性能,且随着GS土体硬化剂掺量和养护龄... 基于苏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研究了GS土体硬化剂对不同养护龄期下的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掺入GS土体硬化剂能有效提高粉质黏土和粉砂夹粉土的抗渗性能,且随着GS土体硬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提高效果更好;GS土体硬化剂在现场试桩试验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其在相关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基坑 GS土体硬化剂 抗渗性能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陕西洛南盆地延岭旧石器地点发掘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葭萌 王社江 +6 位作者 孙雪峰 鹿化煜 张小兵 张红艳 张改课 夏文婷 别婧婧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延岭地点处于东秦岭洛南盆地南洛河第二级阶地上,属盆地西部“四十里梁塬”中部,紧邻支流县河。2012年10~11月对该地点进行发掘,揭露面积251 m^(2),在地表耕土层和平整土地扰动层、原生黄土和古土壤层出土石料、石核、石片、各类修理的... 延岭地点处于东秦岭洛南盆地南洛河第二级阶地上,属盆地西部“四十里梁塬”中部,紧邻支流县河。2012年10~11月对该地点进行发掘,揭露面积251 m^(2),在地表耕土层和平整土地扰动层、原生黄土和古土壤层出土石料、石核、石片、各类修理的石器、断块、碎屑等不同类型石制品856件。延岭地点加工石制品的主要原料为附近河流阶地砾石堆积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石英岩次之,石英砂岩、砂岩、火成岩、硅质岩等偶有使用。剥片方式主要为锤击法,偶见砸击法。石制品以小型为主。石器组合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锥、凹缺器、薄刃斧和手镐。遗址地层光释光年代学研究显示该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其中距今12~7万年之间的晚更新世早期为石制品埋藏最为丰富的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制品 延岭地点 洛南盆地 秦岭
下载PDF
陕西洋县绿豆梁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被引量:1
4
作者 别婧婧 夏楠 +5 位作者 王社江 弋双文 鹿化煜 夏文婷 张改课 李葭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洋县绿豆梁遗址位于汉水北部一级支流金水河左岸的第四级阶地上。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南水北调西线“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2014~2015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26 m^(2),出土和采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656件。研究显示,早... 洋县绿豆梁遗址位于汉水北部一级支流金水河左岸的第四级阶地上。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南水北调西线“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2014~2015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26 m^(2),出土和采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656件。研究显示,早期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漫滩或阶地古老砾石层中的砾石,岩性包括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硬锤打击法是最主要的剥片方式。石制品包含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碎屑等类型。遗址石器组合中既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等尺寸较小的轻型石器,也包含重型刮削器、砍砸器等重型石器。通过与位于相同阶地部位、相距2 km的金水河口遗址的测年数据和地层堆积序列对比,绿豆梁遗址的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时期或更早的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梁遗址 中更新世 金水河 洋县 秦岭地区
下载PDF
自然地理分区视角下的青藏高原细石叶技术遗存
5
作者 靳英帅 张晓凌 +4 位作者 何伟 杨紫衣 谭韵瑶 王社江 高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971,共11页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古人类在高原进驻和扩散的历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复杂打制石器技术,极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目前该技术遗存几乎遍布整个高原,为探讨古代人群在该区域的迁...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古人类在高原进驻和扩散的历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复杂打制石器技术,极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目前该技术遗存几乎遍布整个高原,为探讨古代人群在该区域的迁徙和扩散过程提供了重要材料。青藏高原地域广大,包含多个地理区域,在气候与地貌环境上差异巨大,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借鉴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以自然分区视角观察不同细石叶技术遗存在高原的分布,进而分析细石叶技术人群在高原的适应过程,为探讨细石叶技术在高原的传播以及细石叶技术人群在高原的扩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分区 青藏高原 细石叶技术 高海拔地区 人类迁徙
下载PDF
南亚次大陆打制石器的发现与研究综述
6
作者 杨紫衣 靳英帅 +1 位作者 王社江 张晓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8-411,共14页
南亚次大陆位于欧亚大陆南部,历来与东南亚和东亚关系密切,是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南亚次大陆就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一地区发现的打制石器遗存数量丰富、面貌多样;石核-石片技术具有本土特征,阿舍... 南亚次大陆位于欧亚大陆南部,历来与东南亚和东亚关系密切,是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南亚次大陆就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一地区发现的打制石器遗存数量丰富、面貌多样;石核-石片技术具有本土特征,阿舍利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和几何形细石器技术与欧亚大陆西侧十分相似;细石叶技术可能受到东亚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南亚次大陆打制石器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梳理其文化分期和石器工业技术面貌特点,希望能对东西方旧石器文化起源、交流与扩散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发,并为中国以后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石制品 类型 技术 南亚次大陆
下载PDF
汉水上游汉中盆地新发现的旧石器及其年代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社江 孙雪峰 +6 位作者 鹿化煜 弋双文 张改课 邢路达 卓海昕 俞凯峰 王頠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2009-2012年,在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汉中盆地梁山周围新发现何家梁和窑厂湾2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252件。早期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流堆积物中的石英、火山岩、石英岩、硅质灰岩和砂岩等砾石,采取硬锤直接打击法和... 2009-2012年,在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汉中盆地梁山周围新发现何家梁和窑厂湾2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252件。早期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流堆积物中的石英、火山岩、石英岩、硅质灰岩和砂岩等砾石,采取硬锤直接打击法和砸击法剥片。石制品种类包含石锤、石核、石片、修理的工具和断块。工具类型以砍砸器、石球、重型刮削器、手斧和手镐等重型器物为主。汉中盆地梁山周围以龙岗寺等地点为代表的旧石器地点群是含阿舍利(Acheulian)类型器物的石器工业。何家梁和窑厂湾地点分别位于汉江右岸第二和第三级阶地上,通过对窑厂湾地点黄土地层剖面进行回授光释光(TT-OSL)方法测年,结合古地磁测试和对比黄土高原标准黄土地层序列测年结果,证实汉中盆地古人类活动的时代最晚在6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而何家梁地点的地层测年数据则表明距今7、8万年左右存在另外一个古人类活动繁盛的阶段,早期人类在汉中盆地活动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以前汉中盆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没有独立的年代数据,极大地限制了学术界对其石器工业技术和人类行为的深入研究,这是首次获得的汉中盆地埋藏旧石器地点地层的独立年代数据,是对汉中盆地IEt石器遗址年代学认识上的一大突破。本研究结合可靠的测年数据,分析石器组合及加工技术,对建立中更新世以来秦岭山区的旧石器文化序列,理解我国南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发展演化以及东西方旧石器工业技术比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盆地 何家梁 窑厂湾 旧石器 黄土 年代
下载PDF
洛南盆地1995—1999年野外地点发现的石制品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社江 沈辰 +3 位作者 胡松梅 张小兵 王昌富 Richard Cosgrove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103,共17页
本文研究了1995─1999年期间在洛南盆地南洛河及其支流两侧阶地发现的50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的1751件石制品。这些野外地点分布在第2级阶地者41处,第3级阶地4处,第4级阶地3处,另外还有2处分布于较高的第5级古老的阶地上。石制品的统计... 本文研究了1995─1999年期间在洛南盆地南洛河及其支流两侧阶地发现的50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的1751件石制品。这些野外地点分布在第2级阶地者41处,第3级阶地4处,第4级阶地3处,另外还有2处分布于较高的第5级古老的阶地上。石制品的统计分析显示洛南盆地野外地点是以大中型石片和第二次加工修理的大型石片及砾石工具为代表的、两面加工技术发达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9年 石制品 地点 野外 盆地 洛南 旧石器时代 二次加工 统计分析 加工技术 阶地 分布
下载PDF
洛南花石浪龙牙洞1995年出土石制品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社江 张小兵 +2 位作者 沈辰 胡松梅 张学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110,共18页
1995─1997年,经过连续3年对洛南盆地花石浪龙牙洞遗址的发掘,获得20余种哺乳动物、鸟类和水生动物化石以及包括人类生活踩踏面、灰烬层、烧石、烧骨和77000余件石制品在内的大量的人类文化遗迹和遗物。本文是1995年度龙牙洞内顶部扰动... 1995─1997年,经过连续3年对洛南盆地花石浪龙牙洞遗址的发掘,获得20余种哺乳动物、鸟类和水生动物化石以及包括人类生活踩踏面、灰烬层、烧石、烧骨和77000余件石制品在内的大量的人类文化遗迹和遗物。本文是1995年度龙牙洞内顶部扰动层及第4层上部出土的18608件各类石制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石制品是以中小型石片和简单的石片工具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而龙牙洞是一处内涵丰富的早期人类居住类型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制品 人类行为 洛南盆地 花石浪龙牙洞 遗址 化石
下载PDF
藏北尼阿木底遗址发现的似阿舍利石器——兼论晚更新世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张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社江 张晓凌 +10 位作者 陈祖军 仪明洁 葛俊逸 达娃 何伟 张建林 栗静舒 洛桑 哈比卜 李林辉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69,共17页
2013年夏,在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羌塘高原旧石器调查中,从规模恢弘的尼阿木底遗址地表暴露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中,分别采集到似阿舍利类型"手斧"9件和"薄刃斧"2件。本文对尼阿木底遗址所见的这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 2013年夏,在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羌塘高原旧石器调查中,从规模恢弘的尼阿木底遗址地表暴露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中,分别采集到似阿舍利类型"手斧"9件和"薄刃斧"2件。本文对尼阿木底遗址所见的这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它们只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勒瓦娄哇技术产品的石核,或偶尔为之的、与手斧和薄刃斧形似的石制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手斧与薄刃斧。尼阿木底遗址不存在从选料、剥片、加工出成品,到使用、损坏和废弃等各个阶段的、明确的阿舍利类型石器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工艺链条,换言之,在尼阿木底生活的古人脑海中,并不存在一个加工阿舍利类型手斧和薄刃斧等工具的"概念模板"(Mental template)。联系到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以前所报道的同类材料,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腹地目前所见的旧石器遗址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阿舍利石器工业类型的遗存。晚更新世末期时,来自于印巴次大陆方向的早期占领者,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三条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之间的通道,自高原西南方向开始向高原腹地扩张,其间阿舍利石器工业技术在非洲和欧亚大陆早已消弭,当时的青藏高原腹地并不具备重新产生该类石器工业技术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申扎县 尼阿木底 晚更新世 旧石器遗存 手斧与薄刃斧
下载PDF
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旧石器考古研究现状与契机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社江 鹿化煜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28,共14页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游干支流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数以百计,其丰富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资源以及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环境适应、石器工业技术和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本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给予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上游 汉中盆地 安康盆地 丹江口库区 旧石器考古
下载PDF
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地层划分及年代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社江 黄培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7,共9页
1995— 1999年 ,在秦岭东部山区的洛南盆地发现 5 0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 ,并对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进行发掘 ,获得大量旧石器材料。本文对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地层进行了划分及对比研究 ,并进行了热释光 (TL)测年数据分析。从地层对比... 1995— 1999年 ,在秦岭东部山区的洛南盆地发现 5 0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 ,并对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进行发掘 ,获得大量旧石器材料。本文对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地层进行了划分及对比研究 ,并进行了热释光 (TL)测年数据分析。从地层对比及所测 5个样品结果判断 ,龙牙洞及二级阶地地层年代属中更新世中晚期 (Q22— 3 ) ,与北京直立人洞穴堆积层相当 ,绝对年代距今 2 5— 5 0万年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热释光年代 旧石器遗址 洛南盆地
下载PDF
丹江上游商丹盆地新发现的旧石器及其埋藏黄土地层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社江 张小兵 +2 位作者 鹿化煜 邢路达 张改课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1-431,共11页
2010-2012年在东秦岭丹江上游商丹盆地(商洛.丹凤盆地)第三级阶地顶部黄土堆积地层中新发现9处旷野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211件,部分石制品直接采自遗址黄土地层剖面上。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丹江河床的石英质砾石,其次是石英... 2010-2012年在东秦岭丹江上游商丹盆地(商洛.丹凤盆地)第三级阶地顶部黄土堆积地层中新发现9处旷野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211件,部分石制品直接采自遗址黄土地层剖面上。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丹江河床的石英质砾石,其次是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砾石,砂岩、火山岩和硅质灰岩等砾石原料偶尔被使用。早期人类主要采取锤击法直接剥片,砸击法剥片技术也被使用,碰砧法剥片可能只是在偶尔的情况下才被采用。石核和石片以自然砾石台面者居多。石制品种类有石锤、石核、石片、工具和断块及碎片屑。工具中砍砸器数量最多,其次是大型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重型刮削器与小型刮削器,石器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石球、手斧和手镐,商丹盆地的石制品可视为含阿舍利(Acheulian)器物组合类型的石器工业。根据遗址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初步判断商丹盆地丹江第三级阶地旧石器地点埋藏石制品的黄土-古土壤地层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在获得地层绝对测年结果之前,石制品年代可暂置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 商丹盆地 黄土 旷野地点 旧石器
下载PDF
洛南河口鸡眼窑洞穴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社江 胡松梅 +1 位作者 张学锋 张晓兵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32,共6页
关键词 石制品 砍砸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鸡眼 土状堆积物 窑洞 洛南盆地 穴发育 新构造运动 第四纪
下载PDF
洛南盆地的薄刃斧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社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2-342,共11页
薄刃斧是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以前的研究结论认为在东亚地区的旧石器早期遗址中缺乏薄刃斧,有的学者经过细致的甄别后从华北一些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它的踪迹。近年来在中国南方的旧石器遗址中也... 薄刃斧是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以前的研究结论认为在东亚地区的旧石器早期遗址中缺乏薄刃斧,有的学者经过细致的甄别后从华北一些旧石器遗址中发现了它的踪迹。近年来在中国南方的旧石器遗址中也不乏薄刃斧发现的报道。尽管如此,如同对手斧的认识一样,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对该类器物认识模糊的问题,另外,国内报道的薄刃斧的数量偏少、含薄刃斧的遗址分布范围有限、制作方面也不如西方典型。本文简单梳理了西方学者对薄刃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1995─2004年期间在陕西省秦岭山地东部洛南盆地南洛河及其支流两侧阶地63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发现的119件薄刃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刃斧 器物界定 旧大陆 旷野旧石器地点 洛南盆地 陕西省 中国
下载PDF
洛南花石浪龙牙洞1995年出土石制品的拼合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社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共17页
本文是对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洞内部分1995年发掘出土的18608件石制品的拼合研究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8499件标本中(不含石料、石锤、石砧和烧石等标本108件)共获得94个拼合组,涉及212件石制品,拼合率约1 15%。分析结果显示拼合研究不... 本文是对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洞内部分1995年发掘出土的18608件石制品的拼合研究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8499件标本中(不含石料、石锤、石砧和烧石等标本108件)共获得94个拼合组,涉及212件石制品,拼合率约1 15%。分析结果显示拼合研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龙牙洞遗址石制品的平面及垂直分布规律,还是准确地判断遗址埋藏过程的有效手段。拼合研究在恢复早期人类石器制作技术上具有独到的优势,石核—石片拼合组合以及石片之间的拼合关系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早期人类所采用的剥片技术,但以拼合石制品在洞穴中的分布距离判断具体的剥片方法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制品 拼合研究 埋藏学 花石浪龙牙洞 遗址 剥片技术 旧石器时代
下载PDF
洛南盆地的大型石刀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社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3,共8页
以大型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修背石刀是非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石器工业中较为常见的器物之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未见报道。1995年春夏之交至2004年2月,在位于陕西省秦岭山地东部的洛南盆地南洛河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两侧... 以大型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修背石刀是非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石器工业中较为常见的器物之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未见报道。1995年春夏之交至2004年2月,在位于陕西省秦岭山地东部的洛南盆地南洛河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两侧阶地共发现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268处,获得各类石制品13 581件,从中甄别出大型石刀24件,本文对这类器物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其加工制作的方式,比较了大型石刀与薄刃斧以及重型刮削器之间的异同,并以此为基础对洛南盆地19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中所发现的大型石刀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石刀 定义 旷野旧石器地点 洛南盆地 陕西省 中国
下载PDF
洛南盆地旷野旧石器地点群石制品的拼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社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4,共8页
The Luonan Basin locate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which form a geographic boundary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hina.Since 1995,268 open-air sites identified from the Luonan Basin,Shaanxi Province,and a total of 13 581 li... The Luonan Basin locate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which form a geographic boundary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hina.Since 1995,268 open-air sites identified from the Luonan Basin,Shaanxi Province,and a total of 13 581 lithic artefacts collected from those sites during 1995-2004.A systematic refitting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tone artefacts collected from those Open-air sites in the Luonan Basin.The refitting produced 31 refitted groups.The refitted lithic sets included 64 elements,made up of two cores,nine complete flakes,44 broken flakes,and nine chunks.The raw materials range from various coloured quartzite(cream,red,and dark grey colour),quartz,greywacke,and silicious limestone.The refitting rate in open-air sites is about 0.47%.The highest refitting rate in single site is 21.05%,it occurs at Shangling site(03LP242).Uunfortunately,it not produced any refitted group cross the sites.Because the lithic artefacts in the open-air sites were mostly surface collections,no stratigraphic determination could be made on the assemblages,however,a refitted broken flakes group at scene from Angou site(02LP201) is quiet longer with the rectilinear distance at least 35m away.The higher refitting rates on some sites imply that the lithic artefacts exposed on the ground are not for a long time since the site under severe land-surface erosion in historic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石制品 地点 盆地 19世纪末期 技术行为 早期人类 考古学研究
下载PDF
在富水粉砂地层中盾构到达段施工技术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社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通过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I-TS-05标塔园路站~滨河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介绍在苏州富水粉砂地层中盾构综合施工技术。施工中,克服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加固区水平长度不足的困难,使用了在加固区外再施工一圈止水帷幕桩的地基加固技术... 通过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I-TS-05标塔园路站~滨河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介绍在苏州富水粉砂地层中盾构综合施工技术。施工中,克服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加固区水平长度不足的困难,使用了在加固区外再施工一圈止水帷幕桩的地基加固技术,该技术可以使三轴加固土体与止水帷幕桩组合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端头地基加固区域,并在盾构到达段掘进中合理使用管片壁后二次注浆和聚氨酯,成功地阻断微承压水在盾构到达时涌出的路径,从而解决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施工的涌水、涌砂问题。通过使用,该技术保证了2台盾构安全成功接收,在富水粉砂地层具有适用性广、安全可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端头加固 粉砂层 降水
下载PDF
丹江上游腰市盆地的旧石器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社江 胡松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2,共7页
Four Palaeolithic sites/localit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Yaoshi Basin of the UpperDanjiang River Valley,the Shangluo region,during investigations in 1995-1999,when atotal of 870 lithic artifacts were collected.Lith... Four Palaeolithic sites/localit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Yaoshi Basin of the UpperDanjiang River Valley,the Shangluo region,during investigations in 1995-1999,when atotal of 870 lithic artifacts were collected.Lithic-stratigraphic layer bearing lithic artifacts at the 95SP03 locality belong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Xiehu Form deposit,suggesting thatthe site is probably in the middle to later period of the Middle Pleistocene.This earlyPalaeolithic site is about in same time range with those found in the Luonan Basin to the east.The other sites found in the region(95SP01,95SP02,and 95SP04)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Upper Pleistoence deposit,probably affiliated with Late Palaeolithic of nor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文化 年代 丹江 阶地 为学 发现 学术界 独特 空白 分界线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