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与主干剥脱术对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祥魁 倪良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99-902,90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与主干剥脱术对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与主干剥脱术对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淮北矿工总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研究组患者行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主干剥脱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1年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1.84±19.28)min,术中出血量为(65.04±38.47)mL,术后住院时间为(5.67±2.49) 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0.01±11.44)min,术中出血量为(102.21±19.96)mL,术后住院时间为(8.96±4.48) d,2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3.49±8.47)、(75.96±10.17)分,体能评分分别为(11.44±3.51)、(15.66±2.17)分,疼痛评分分别为(13.44±2.10)、(14.02±3.17)分,社会活动评分分别为(9.15±3.10)、(12.02±3.17)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31±9.96)、(71.01±6.34)分,体能评分分别为(10.01±1.96)、(13.01±2.34)分,疼痛评分分别为(11.01±1.74)、(12.79±2.74)分,社会活动评分分别为(8.14±3.14)、(10.79±3.74)分,2组上述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时精神心理评分[(30.44±5.51)分]高于对照组[(27.01±4.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操作简单且安全性良好,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患者的各项机能评分明显优于主干剥脱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静脉腔内激光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倪良宏 王祥魁 赵春艳 《微创医学》 2014年第3期316-317,3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溃疡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引起溃疡的病因,继而对34例(35条)下肢静脉溃疡采用静脉腔内激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术进行治疗,左髂总静脉球扩4例,溃疡处植皮...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溃疡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引起溃疡的病因,继而对34例(35条)下肢静脉溃疡采用静脉腔内激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术进行治疗,左髂总静脉球扩4例,溃疡处植皮2例.结果 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溃疡6~45 d愈合.随访28例,时间4 ~56个月,1例复发.结论 消除下肢浅静脉的淤积和反流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关键.静脉腔内治疗不仅可有效消除浅静脉曲张,还可运用合适的方法闭合交通支静脉,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下载PDF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祥魁 高涌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4期421-421,459,共2页
目的探讨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左髂静脉病变患者采用腔内治疗,其中20例行单纯性球囊扩张,12例球囊反复扩张后置入自膨式Z型支架或Wallstent支架。对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 目的探讨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左髂静脉病变患者采用腔内治疗,其中20例行单纯性球囊扩张,12例球囊反复扩张后置入自膨式Z型支架或Wallstent支架。对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扩张成功32例,出院时所有患肢疗效良好。术后随访,所有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14例皮肤色素沉着消失,2例明显减退,11例慢性左下肢肿胀消失,轻度肿胀3例。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球囊 支架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传统手术改良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倪良宏 王祥魁 +1 位作者 赵春艳 郭劲松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联合传统手术改良的方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单纯下肢静浅脉曲张患者151例(183条肢体),采用传统手术改良的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段大隐静脉内...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联合传统手术改良的方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单纯下肢静浅脉曲张患者151例(183条肢体),采用传统手术改良的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段大隐静脉内翻抽剥联合下肢静脉EVLT治疗。结果术后183条肢体静脉曲张均消失,手术治愈率1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色素沉着减轻,酸胀感消失。术前并下肢溃疡12例,7~21 d愈合。治疗合并皮肤灼伤4例,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局部麻木16例及静脉周围炎8例均在3~6个月不同程度恢复。随访4~22个月,共104例113条肢体,仅1例2月后小腿前外侧复发。合并溃疡者溃疡愈合后未见复发。结论传统手术改良法联合VE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可达到保证手术疗效前提下的微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改良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 下肢浅静脉曲张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15例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倪良宏 王祥魁 王长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5期722-722,724,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型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CTA及DSA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15例患者行介入治疗(15例经皮... 目的探讨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型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CTA及DSA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15例患者行介入治疗(15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其中8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3例运用溶栓导管插管溶栓)。术后3~6个月后血管超声复查。结果术后1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溃疡坏死创面在1~2个月愈合。1例无改善,于3月后截肢。获得随访8例患者中7例治疗部位血管彩超示保持通畅。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对缺血性糖尿病足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POSSUM评分联合APACHE Ⅱ评分指导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倪良宏 王祥魁 赵春艳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POSSUM)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6例,其中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48例为A组,以...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POSSUM)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6例,其中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48例为A组,以POSSUM及APACHEⅡ测评结果为指导而实施介入治疗的48例为B组。比较2组的介入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指数(AB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95.83%vs. 83.33%),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9.47±2.64)d vs.(14.56±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t=8.375,P均<0.05);2组治疗后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治疗前A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ABI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ABI指数明显高于A组,[(1.09±0.22)vs.(0.9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5,P<0.05);B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12.50%vs. 29.17%),病死率也低于A组(0%vs. 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OSSUM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明显改善下肢血流及提高ABI,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单纯导管溶栓与导管溶栓联合猪尾管碎栓治疗非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祥魁 倪良宏 +3 位作者 陈乐天 郑智涛 卢冉 高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786-791,共6页
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治疗非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非慢性期下肢DVT患者55... 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治疗非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非慢性期下肢DVT患者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3~83(65.8±12.4)岁;左下肢34例,右下肢21例;病程1~26(9.7±5.5)d;急性期36例,亚急性期19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27例采取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仅采取CDT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近期(术后1周)临床疗效、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Villalta评分表评估2组患者血栓后综合征(PTS)的严重程度。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为100%。联合组近期临床有效率为92.59%(25/27),优于对照组的67.86%(19/28);联合组疗效Ⅰ级2例、Ⅱ级9例、Ⅲ级16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10例、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P=0.016)。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在联合组分别为(188.2±41.5)万U、(3.7±0.7)d和(7.9±1.2)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2.1±34.0)万U、(6.6±0.6)d和(14.0±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17.10、13.85,P值均<0.001)。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联合组2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9)。术后12个月,联合组发生PTS 7例,其中轻度2例、中度3例、重度2例,对照组发生PTS10例,其中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4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P=0.416)。结论对于非慢性期DVT患者,单纯CDT和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联合组方案早期临床有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节约治疗成本,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碎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