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79-5p及miR-1255b-5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刘爽爽 陈晓伟 +2 位作者 王瑶 甄娜 王福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miR-379-5p及miR-1255b-5p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我院经手术治疗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96例,术中切除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后液氮速冻-80℃留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组织中miR-379-5p及miR-... 目的探讨miR-379-5p及miR-1255b-5p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我院经手术治疗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96例,术中切除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后液氮速冻-80℃留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组织中miR-379-5p及miR-1255b-5p表达情况,分析二者检测结果与肺癌病理指标、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的miR-379-5p、miR-1255b-5p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miR-379-5p、miR-1255b-5p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759,P<0.05);对比临床分期Ⅰ~Ⅱ期者,Ⅲ期者癌组织中miR-379-5p、miR-1255b-5p相对表达量显著更低(P<0.05);对比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miR-379-5p、miR-1255b-5p相对表达量显著更低(P<0.05);以miR-379-5p(均值0.43)、miR-1255b-5p(均值0.51)相对表达量的均值为界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随访截止至2023年6月,miR-379-5p低表达者(51例)的生存期短于miR-379-5p高表达者(45例),miR-1255b-5p低表达者(47例)的生存期短于miR-1255b-5p高表达者(49例)(P<0.05);临床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miR-379-5p低表达、miR-1255b-5p低表达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379-5p及miR-1255b-5p相对表达量异常降低,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9-5p miR-1255b-5p 肺癌 肺癌组织 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引导下的两种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福朝 孙学飞 +2 位作者 张同军 王忠义 齐文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103-107,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FICNB)与收肌管阻滞(ACB)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EKR)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拟行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老年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于术前30 min给予神经阻滞干...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FICNB)与收肌管阻滞(ACB)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EKR)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拟行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老年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于术前30 min给予神经阻滞干预,A组于超声引导下行FICNB,B组则行ACB。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不同区域感觉阻滞有效率、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股四头肌肌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股神经阻滞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股四头肌肌力小于B组(P<0.05);两组术后48 h股四头肌肌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FICNB相比ACB用于EKR后镇痛效果更佳,前者术后24 h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相对大,但术后48 h影响减小,建议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神经阻滞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 收肌管阻滞
下载PDF
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对远端胃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福朝 王忠义 +3 位作者 李凤丹 赵海蕊 吴岱 靳红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64-67,72,共5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对远端胃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择期行远端胃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对远端胃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择期行远端胃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观察组给予地佐辛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再行全身麻醉,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术后均接镇痛泵(0.125%罗哌卡因250 mL,每分钟5 mL)。观察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用量,记录患者术后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苏醒后镇静评分。分别于术前(T_0)、术毕(T_1)、术后6 h(T_2)、术后24 h(T_3)、术后48 h(T_4)抽取肘静脉血检测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观察记录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应用静脉止痛药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应用止痛药的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显示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术后恶心、头晕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_1、T_2和T_3时CD3^+与CD4^+细胞比例与T_0时点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3^+与CD4^+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T_0时点比较,两组NK细胞比例在T_2和T_3时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和T_3时点,观察组NK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可以缓解远端胃切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硬膜外 预防性镇痛 胃切除手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及术后疼痛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福朝 王忠义 +5 位作者 李凤丹 赵海蕊 吴岱 张同军 孙学飞 靳红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给药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B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给药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B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地佐辛5 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5mL),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术后镇痛泵。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舒芬太尼10μg(用0.9%氯化钠稀释至5 mL),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术后镇痛泵。分别于诱导后手术开始前5 min(t_0)、切皮即刻(t_1)、切开腹膜后(t_2)、关闭腹膜(t_3)、缝皮前(t_4)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MAP和HR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苏醒后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用于直肠癌手术患者,与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硬膜外 预防性镇痛 直肠癌 术后镇痛 苏醒期
下载PDF
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福朝 王忠义 +5 位作者 李凤丹 吴岱 刘丽娜 张同军 孙学飞 靳红绪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老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2组患者均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后行全身麻醉,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 目的观察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老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2组患者均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后行全身麻醉,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A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B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镇痛药及去氧肾上腺素应用情况,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7 d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曲马多使用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较B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曲马多应用例数减少,去氧肾上腺素应用例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和24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7 d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及7 d 2组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A组术后1 d、3 d的MMSE评分均比B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7 d以内MMSE得分≤24分的分别为4例(12.5%)和12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恶心呕吐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应用,可减少术中麻醉用药,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 预防性镇痛 老年 手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中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福朝 赵海蕊 +2 位作者 陈金辉 柴鸣 靳红绪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62-2864,共3页
目的地佐辛局部与静脉两种给药方式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局部给药组(A组),静脉给药组(B组),n=30]。A组将5 mg地佐辛与2%利多卡因... 目的地佐辛局部与静脉两种给药方式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局部给药组(A组),静脉给药组(B组),n=30]。A组将5 mg地佐辛与2%利多卡因10 m L、1.192%罗哌卡因20 m 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 L,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点处各注射30 m L;B组将2%利多卡因10 m L、1.192%罗哌卡因20 m 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 L,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点处各注射30 m L,成功后静脉给予5 mg地佐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腰丛-坐骨神经穿刺成功间隔时间、麻醉效果、阻滞效果,记录术中头晕、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用药次数多于A组,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采用静脉和局部两种给药途径作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辅助用药,但局部给药增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理状态,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不同给药方式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福朝 王忠义 +5 位作者 李凤丹 赵海蕊 吴岱 张同军 孙学飞 靳红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2期3626-3628,共3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行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地佐辛5 mg,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 L,之后接镇痛泵。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舒芬太尼10μg,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 L,之后接镇痛泵。分别于诱导后手术开始前5 min(t0)、切皮即刻(t1)、切开腹膜后(t2)、关闭腹膜(t3)、缝皮前(t4)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镇静评分及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中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苏醒时间比B组显著缩短(P<0.05),A组苏醒后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B组。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 24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可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预防性镇痛 七氟醚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福朝 王忠义 +2 位作者 张同军 孙学飞 靳红绪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硬膜外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定位盲探穿刺组(A组)和超声定位穿刺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穿刺置管,B组首先用超声诊断仪确定穿刺点的位置,做好标记,根据此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硬膜外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定位盲探穿刺组(A组)和超声定位穿刺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穿刺置管,B组首先用超声诊断仪确定穿刺点的位置,做好标记,根据此结果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观察2组麻醉前准备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术后腰痛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60例肥胖患者中,B组穿刺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P<0.05),穿刺次数比对照组减少(P<0.05),B组肥胖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腰痛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A组(P<0.05)。A组2例下肢手术患者穿刺失败改全身麻醉。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顺利完成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技术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位 肥胖 硬膜外间隙 穿刺术
下载PDF
超声横切扫描定位在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福朝 张同军 +3 位作者 孙学飞 靳红绪 王志斌 王忠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估超声横切扫描定位在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应用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76例拟行硬膜外穿刺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定位组(c组)和超声横切扫描定位组(u组),每组各38例。c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穿刺,u组采用超声成像(... 目的评估超声横切扫描定位在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应用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76例拟行硬膜外穿刺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定位组(c组)和超声横切扫描定位组(u组),每组各38例。c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穿刺,u组采用超声成像(横切扫描,高清晰12L5高频电子线阵探头)定位脊柱正中线、所要穿刺椎间隙并测量皮肤至硬膜外间隙的距离(超声深度,UD)。穿刺成功后,利用标记有刻度的硬膜外穿刺针测量经皮肤到达硬膜外间隙的深度(进针深度,ND)。观察两组穿刺时间、成功率,术后腰痛发生率等指标以及u组UD和ND并进行比较。结果 76例肥胖患者中,u组穿刺时间比c组明显缩短(P〈0.05),38例肥胖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术后腰痛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c组。c组有3例下肢手术患者穿刺失败改全身麻醉。超声深度为(5.76±0.78)cm(4.4-8.7 cm),而进针深度为(5.77±0.76)cm(4.5~8.8 cm),两者行直线回归分析(r=0.571),相关性较好。结论经超声横切扫描定位的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这提示超声横切扫描法可以为肥胖患者硬膜外穿刺提供可靠的定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横切扫描 定位 肥胖 硬膜外穿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局部麻醉下行主动脉夹层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福朝 陈金辉 +2 位作者 赵海蕊 王忠义 靳红绪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585-1587,共3页
主动脉夹层是既危险又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治疗主动脉夹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拟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部麻醉下在DSA下行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是既危险又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治疗主动脉夹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拟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部麻醉下在DSA下行主动脉夹层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管理中,对比观察其与经典镇静药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局部麻醉 支架置入术 麻醉管理 控制性降压 呼吸抑制 血流动力学 镇静深度 术后疼痛评分 患者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关节腔内持续输注镇痛药用于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福朝 张同军 +3 位作者 王志斌 孙学飞 靳红绪 王忠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889-890,共2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关节腔内持续输注和单次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D组:盐酸罗哌卡因100 mg+芬太尼0.1 mg+氯诺昔康8 m... 目的评价并比较关节腔内持续输注和单次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D组:盐酸罗哌卡因100 mg+芬太尼0.1 mg+氯诺昔康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于手术结束时行关节腔内注射镇痛。C组:除和D组相同处理外另于手术结束时采用一次性输注泵行自控镇痛48 h。S组:于手术结束时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L。观察术后第4 h(T1)、8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患者屈伸膝30°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VAS评分≥4分则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并记录术后48 h用量;记录患者术后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S组在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5),S组在术后T1、T2时点VAS评分显著高于D组;D组VAS评分在术后T2、T3、T4和T5时点显著高于C组(P均<0.05);术后48 h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用量S组显著多于D组和C组(P均<0.05),D组显著多于C组(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3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手术部位感染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关节腔内持续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的疼痛,镇痛效果好,作用持久,无不良反应,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 罗哌卡因 芬太尼 氯诺昔康 膝关节镜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神经刺激针辅助静脉留置针在断肢再植手术的应用
12
作者 王福朝 张同军 +2 位作者 王忠义 孙学飞 靳红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226-227,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针辅助静脉留置针在断肢再植手术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行断肢再植手术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刺激留置针组(S组)和传统盲探留置针组(C组)。两组局麻药配比(2%利多卡因10ml+1%罗哌卡因10ml+生理盐水10ml),术后镇痛(...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针辅助静脉留置针在断肢再植手术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行断肢再植手术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刺激留置针组(S组)和传统盲探留置针组(C组)。两组局麻药配比(2%利多卡因10ml+1%罗哌卡因10ml+生理盐水10ml),术后镇痛(0.2%罗哌卡因150ml)。结果 S组的镇痛效果和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针辅助静脉留置针在断肢再植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满意,麻醉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可应用于断肢再植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 再植术 镇痛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5
13
作者 靳红绪 黄立宁 +5 位作者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柴鸣 刘义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36~78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E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加强术前宣教,术中保温,限制性补液,术中、术后完善镇痛等一系列ERAS策略进行围术期管理,C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记录补液量、术毕鼻咽温度、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导尿管拔出时间;记录术后PA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E组补液量[(1 328±64)ml vs.(2 463±135)ml]明显少于C组(P〈0.05),术毕鼻咽温度[(36.2±0.2)℃vs.(35.1±0.5)℃]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33.4±12.5)h vs.(42.8±14.3)h]、首次排气时间[(43.6±13.9)h vs.(60.7±15.4)h]、首次进流体食物时间[(26.8±4.1)h vs.(67.4±13.5)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4±1.6)h vs.(26.5±3.8)h]、导尿管拔出时间[(29.2±6.1)h vs.(51.8±7.6)h]、术后PACU停留时间[(26.4±8.5)min vs.(37.2±11.6)min]和总住院时间[(7.5±0.9)d vs.(9.7±1.2)d]明显短于C组(P〈0.05),总住院费用[(2.1±0.6)万元vs.(2.6±0.8)万元]明显少于C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2.4%vs.21.4%)、躁动(4.8%vs.26.2%)、皮肤瘙痒(7.1%vs.23.8%)及寒战(0%vs.1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管理,可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防止术后低体温的发生,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胃肠动力 住院费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3 位作者 孙学飞 张华 王忠义 王福朝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452-3454,34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60例,年龄36~74岁,体质指数(BMI)17.6~3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60例,年龄36~74岁,体质指数(BMI)17.6~3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80例。PG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T3椎旁间隙注射0.5%的罗哌卡因15~20m L并置入导管。两组患者诱导后插入喉罩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PG组给予连续胸椎旁神经自控镇痛(PCPA),GA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切皮前5 min(T0)、切皮即刻(T1)、切皮后15 min(T2)、30 min(T3)、钉皮即刻(T4)及拔管后15 min(T5)的MAP和HR。记录术后2、6、12、24、48 h安静及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芬太尼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满意率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相比,PG组在T1~T5时的MA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P<0.05);PG组在术后2、6、12、24、48 h的动态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G组术中芬太尼使用总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GA组(P<0.05),镇痛满意率较高(P<0.05);PG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GA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下载PDF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靳红绪 张同军 +5 位作者 孙学飞 张华 王福朝 吕东海 姚长青 王忠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206例,年龄32~7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34.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206例,年龄32~7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34.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PG组病人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胸3椎旁间隙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并置入导管。两组病人诱导后插入喉罩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PG组给予连续胸椎旁神经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analgesia,PCPA),GA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满意率情况和不良反应。随访术后3、6、12个月时病人PMPS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相比,PG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PG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均显著少于GA组,术后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GA组(P<0.05);PG组病人术后嗜睡、PONV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率较GA组显著下降(P<0.05)。PG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PM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可有效减少PMP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靳红绪 王忠义 +2 位作者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465-3467,共3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和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 择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48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n=24)和神经刺激器组(N组,...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和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 择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48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n=24)和神经刺激器组(N组,n=24).膀胱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闭孔神经支配区域,其中17例需行双侧闭孔神经阻滞.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每侧闭孔神经阻滞穿刺尝试次数、操作时间及两种闭孔神经阻滞方法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U组均为1次尝试,N组有18侧为1次尝试,13侧为2次尝试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ONB操作时间明显少于N组(P〈0.05);两组闭孔神经阻滞前后测定的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及阻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术后闭孔神经支配区域痛性感觉异常及闭孔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 与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行比较,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试穿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闭孔神经 阻滞 腹股沟径路 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后诱发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靳红绪 王忠义 +2 位作者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88-90,共3页
目的评价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3岁,体重47~79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60):芬太尼组(F组)、地佐辛组(D... 目的评价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3岁,体重47~79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60):芬太尼组(F组)、地佐辛组(D组)。手术结束前20 min时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记录苏醒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苏醒后即刻(T0)、30 min(T1)、60 min(T2)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及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记录拔管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D组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缩短(P<0.05),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降低(P<0.05);T0时两组的VAS、BC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F组的VAS、SAS评分升高,BCS评分降低(P<0.05);D组不同时点VAS、BC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尿潴留。结论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可有效减轻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的术后痛觉过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七氟醚 痛觉过敏 镇痛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忠义 苗国瑞 +4 位作者 王福朝 张同军 孙学飞 靳红绪 陈金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17-1219,1223,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3组:罗哌卡...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3组: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组(D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含地佐辛0.1 mg/kg)0.3 ml/kg;罗哌卡因组(R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0.3 ml/kg;对照组(C组):单纯全麻,不行椎旁神经阻滞。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1 min,切皮后5 min,关胸后1 min不同时点的血压(MAP)、心率、氧饱和度(SpO2)及3组患者术后30 min及术后60min时的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及恶心躁动发生例数。结果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较,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30 min、60 min患者Ramsay评分优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P<0.05);术后30 min、60 min患者VAS评分,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P<0.05)。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能为开胸手术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并能提供较好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罗哌卡因 胸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RAMSAY评分 VAS评分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志永 丁翠青 +4 位作者 姚长青 王晓莉 杜永君 王忠义 王福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无帕金森病病史患者26例(NP组),于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行下腹或下肢手术全麻苏醒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PD组)和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的无帕金森病病史患者26例(NP组),于术前1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评分。两组均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行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以5mg·kg-1·h-1和瑞芬太尼6μg·kg-1·h-1为起始输注速度,并根据BIS和MAP调节两种麻醉药物输注速度维持适宜麻醉深度,记录低血压发生次数和升压药物用量。术毕停止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观察并记录首次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达OAA/S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及术后24h的MMSE评分。结果 NP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PD组(P<0.05),NP组血压下降次数和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PD组(P<0.05);NP组的首次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达OAA/S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PD组(P<0.05);NP组术后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PD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病(β=0.513,t=3.350,P<0.05)是影响达到OAA/S 5分所需时间的显著预测变量(R2=0.256,回归模型F=3.163,P<0.05)。其余因素均为不显著的预测变量。帕金森病(β=0.468,t=3.203,P<0.05)也是影响术后24h MMSE评分的显著预测变量(R2=0.325,回归模型F=4.430,P<0.05)。其余因素均为不显著的预测变量。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较非帕金森病患者的全身麻醉苏醒时间延长,术后24h认知功能显著低于非帕金森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苏醒时间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忠义 陈金辉 +2 位作者 张同军 王福朝 柴鸣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2147-2150,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1、D2、D3、NS组,每组30例,在麻...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1、D2、D3、NS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 D1、D2、D3组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3、0.5、1.0μg/kg,NS组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15 min内泵注完毕。记录4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的Ramsay镇静评分、礼堂模拟(VAS)疼痛评分、呛咳评分、不良反应及麻醉给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出麻醉恢复室(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D1组在T2时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1),而D2组、D3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P>0.05);D1组MAP和HR在各时段与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2、D3组相比NS组MAP和HR均下降(P<0.05)。D1、D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N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2组可缩短PACU停留时间,而D3组各对应点时间均有延长。D3组拔管10 min后Ramsay评分高于其他3组,D2、D3组的VAS评分低于NS和D1组(P<0.05)。围拔管期间,D2、D3组的呛咳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和D1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单次给予0.5μg/kg或1.0μg/kg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均能够有效的抑制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但0.5μg/kg剂量组的苏醒质量更高,且不影响苏醒时间,是LC较为理想的单次负荷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苏醒质量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