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强 马方军 +1 位作者 王秉璞 徐圣良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例,皮瓣面积为5cm×7cm-6cm×13cm。【结果】所有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个月至2年,皮...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例,皮瓣面积为5cm×7cm-6cm×13cm。【结果】所有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色泽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手术术式简便,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皮肤/外科学 手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
下载PDF
清创植骨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秉璞 王明新 +1 位作者 李强 马方军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总结清创植骨及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7月,对16例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清创植骨,选择腓肠肌皮瓣10例、足背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交腿皮瓣2例一期修复创面,观... 目的总结清创植骨及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7月,对16例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清创植骨,选择腓肠肌皮瓣10例、足背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交腿皮瓣2例一期修复创面,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骨髓炎治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9个月。骨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7.5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5例,良1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良13例,中2例,差1例。13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1例窦道形成。结论创伤性骨髓炎通过彻底清创、松质骨粒植骨、选择合适的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等可以一期治愈。且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简单易行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炎 清创 植骨 皮瓣转移
下载PDF
小切口有限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56例
3
作者 李强 杨国鹏 王秉璞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扩髓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56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均系小粗隆以下,距膝关节间隙9cm以上的骨干粉碎。闭合性损伤53例,开放性损伤3例,且均为GustiloⅡ型(实施髓内钉固定前均进行严...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扩髓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56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均系小粗隆以下,距膝关节间隙9cm以上的骨干粉碎。闭合性损伤53例,开放性损伤3例,且均为GustiloⅡ型(实施髓内钉固定前均进行严格清创)。浮膝损伤4例,浮髋损伤2例。全部病例采用小切口有限扩髓带髓内钉固定,酌情选用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结果经过平均26个月(11~34个月)的随访,除1例发生远端2枚横向锁钉断裂,内固定失效致骨不连,后二次手术获得愈合外,其余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其中,优50例,良4例,中1例,差1例。结论小切口有限扩髓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小切口
下载PDF
跟骨骨折中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效果及影像学参数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秉璞 王大玉 +1 位作者 张本结 程中午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82-689,共8页
目的评估和比较跗骨窦入路(sinus tarsi approach,STA)和外侧延长切口入路(extended lateral approach,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功能,影像学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行STA或ELA切开复位... 目的评估和比较跗骨窦入路(sinus tarsi approach,STA)和外侧延长切口入路(extended lateral approach,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功能,影像学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行STA或EL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0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52例行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STA组),52例行EL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ELA组)。临床功能评估主要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影像学参数主要依据Boe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的长、高和宽。根据术后CT扫描结果评估复位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跟骨侧位和轴位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较术前良好,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长度、高度均较术前得到明显矫正(P>0.05)。STA组患者SF-36-躯体健康(SF-36-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SF-36-PCS)和SF-36-精神健康(SF-36-mental component summary,SF-36-MCS)评分高于ELA组患者(P<0.05)。STA组患者整体复位质量与ELA组相当(P>0.05),SandersⅢ型骨折亚组中,ELA组患者整体复位质量优于STA组患者(P<0.05)。ST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LA组患者(11.5%vs.44.2%,P<0.001)。其中,STA组患者切口并发症(3.8%vs.15.4%)及腓肠神经损伤(1.9%vs.9.6%)发生率低于ELA组患者(P<0.05)。结论STA和ELA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时,均具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手术入路方案,强调STA完全替代ELA尚缺乏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