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积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46,共5页
维持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是一种适应产业现状的调整。要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按市场需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正确选择支柱产业,合理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以... 维持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是一种适应产业现状的调整。要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按市场需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正确选择支柱产业,合理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以及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适应性调整 战略性调整 中国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积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China’s economy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conversi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t shows: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ro socialist marker economy;tht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hanging from outer ... China’s economy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conversion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t shows: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ro socialist marker economy;tht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hanging from outer extensive type ro inner intensive type ar large;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rc becoming toward openly. These thre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s almost in the same rime. Howevcr,the conversion of economic system is quicker,turning form the expansion of enterprises’ rights and lemur some profits ro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marker economy frameworks. And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heading ro a brand new situation in overall and comprehensive tiers with the degree of opening (thc ratio of foreign trade amount to GNP) greatly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外延粗放型 内涵集约型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积业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共6页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王积业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简要地说,就是在增长减速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1997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率平稳回落的趋向。这个趋向在年度间表现得相当明显。1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王积业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简要地说,就是在增长减速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1997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率平稳回落的趋向。这个趋向在年度间表现得相当明显。1993年以来,国家采取了总量适度从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运行 中国 经济增长率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积业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8年第2期3-6,共4页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且确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为了准确理解十三大报告的这些提法,首先必须弄清楚“国家...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且确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为了准确理解十三大报告的这些提法,首先必须弄清楚“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含义。或者说,必须弄清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办法才能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调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三大报告 经济运行机制 需求结构 信贷平衡 微观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效益 社会总需求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调整产业结构是治理整顿的关键
5
作者 王积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1,共4页
治理整顿的主要目标,简要地说,就是治理通货膨胀,扭转货币超经济发行。
关键词 治理整顿 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 主要目标 结构性矛盾 经济增长速度 加工工业 结构效益 基础工业 治理通货膨胀
下载PDF
论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6
作者 王积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23,126,共7页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要培育市场,健全市场机制,又必须加强对整个经济生活的计划指导。我国的市场只能在计划指导下逐步形成。进行计划管理的经济活动,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及资源配置的主体部分。国家计划调控总量的手段,一是...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要培育市场,健全市场机制,又必须加强对整个经济生活的计划指导。我国的市场只能在计划指导下逐步形成。进行计划管理的经济活动,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及资源配置的主体部分。国家计划调控总量的手段,一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二是通过对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稀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控制,调节社会总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有计划商品经济 市场调节 资源配置 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 市场发育 经济活动 劳务市场 社会总供给
下载PDF
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7
作者 王积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8-25,126,共9页
判断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特点来考察,单纯根据某一数量结构作出判断并不能得到正确结论。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处于以轻型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必须依靠科... 判断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特点来考察,单纯根据某一数量结构作出判断并不能得到正确结论。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处于以轻型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必须依靠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确定优先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确定行业优先发展顺序等来解决这些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政策 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战略 重工业 基础产业 结构性矛盾 轻型产业
下载PDF
通货膨胀与宏观调控
8
作者 王积业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1期1-6,共6页
人们已经公认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连续四年持续明显上升,去年物价上涨势头更为强劲。这迫使我们深思:在改革进程中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为改革... 人们已经公认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连续四年持续明显上升,去年物价上涨势头更为强劲。这迫使我们深思:在改革进程中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环境? 通货膨胀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更确切地说是宏观货币现象。正象有人比喻的那样,它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产品和劳务。通货膨胀,说到底是由于总需求显著地超过总供给引起的。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里,我国就存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总需求 物价上涨率 总供给 经济环境 货币供应量 宏观经济现象 工业增长 宏观经济运行
下载PDF
运用价值规律推进价格改革
9
作者 王积业 《中州学刊》 1988年第6期18-22,共5页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难度越来越大,而难度最大的是价格改革。价格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不改革,国营大中型企业很难进一步搞活;农副产品价格不改革,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就不容易理顺,从而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国民经济整体来...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难度越来越大,而难度最大的是价格改革。价格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不改革,国营大中型企业很难进一步搞活;农副产品价格不改革,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就不容易理顺,从而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不改革价格就不能发挥价格机制刺激生产、抑制需求、调节分配的功能;价格信号紊乱,利润势必失真,不容易准确把握投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价值规律 经济体制改革 价格机制 生产资料价格 抑制需求 国民经济 工农产品比价 农副产品价格 价格信号
下载PDF
关于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0
作者 王积业 《中州学刊》 1987年第1期9-13,共5页
计划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紧密交织,相互制约。经济体制新旧模式的转换,最终要取决于计划体制改革的进展,而计划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又取决于正确地选择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选择计划体制改革... 计划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紧密交织,相互制约。经济体制新旧模式的转换,最终要取决于计划体制改革的进展,而计划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又取决于正确地选择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选择计划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选择计划体制目标,是着眼于理论要求,还是着眼于实践的发展?是着眼于改革本身的配套,还是着眼于改革和建设的结合?是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近期要求,还是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这是首先应当加以讨论的。 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 改革的目标模式 选择计划 国家调控 全民所有制 市场引导 经济发展 体制目标 计划分配 短期结构
下载PDF
计划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考
11
作者 王积业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7-11,共5页
计划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划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计划权限和职责,处理它们之间经济利益的一系列计划制度的总称。计划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 计划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划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计划权限和职责,处理它们之间经济利益的一系列计划制度的总称。计划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改革计划体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强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计划体制 指导性计划 市场调节 宏观思考 国家参与 指令性计划 经济杠杆 政策调节 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
下载PDF
物质消耗及其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12
作者 王积业 《中州学刊》 1984年第6期3-9,共7页
经济效益是劳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一方面有劳动的投入,他方面有产品的产出,这是经济效益的基本内容。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就好;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就差;这是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劳动的投入,既包括劳动占用,也包括劳动消... 经济效益是劳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一方面有劳动的投入,他方面有产品的产出,这是经济效益的基本内容。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就好;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就差;这是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劳动的投入,既包括劳动占用,也包括劳动消耗。劳动消耗又分为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从实物形态进行考察,物化劳动消耗表现为固定资产的磨损、原材料和燃料等的消耗,它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降低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国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消耗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价格 价格变动 部门结构 物化劳动 物资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13
作者 王积业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4期65-73,共9页
一、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十分重视经济效益。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都要讲求经济效益。整个国民经济更要重视经济效益。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业务部门的许多同志,对我国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 一、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十分重视经济效益。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都要讲求经济效益。整个国民经济更要重视经济效益。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业务部门的许多同志,对我国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是,以往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微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的研究相当薄弱。从投入产出关系看,过去的研究又着重于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比较,从劳动占用角度考察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开展,更谈不上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来研究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益 讲求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 计划安排 国民经济 价值形态 劳动占用 劳动消耗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生产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有益探索——董辅礽著《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评介
14
作者 王积业 《经济科学》 1981年第4期52-59,共8页
不久前,董辅礽同志的经济论文集——《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一书已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是以文章选编形式出现的,但是各篇文章中间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形成较严谨的结构,是一部较完整的经济理论专著。在这本书中。
关键词 积累基金 社会主义 消费基金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再生产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 消费资料生产 比例关系 两种形态 使用价值
下载PDF
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目标模式
15
作者 王积业 《江海学刊》 1988年第2期7-19,共13页
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方式以及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交互作用这三个方面的总和。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不仅要有长远目标模式,而且必绠研究和构造中期的阶段性目标模式。根据... 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方式以及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交互作用这三个方面的总和。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不仅要有长远目标模式,而且必绠研究和构造中期的阶段性目标模式。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考虑中期目标模式应体现以下几点要求: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坚持改革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结合的中期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计划与市场互相渗透的结合模式。它的基本框架应当是:少数的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靠直接计划调节;大量的一般性经济活动尽量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以计划与市场在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主要结合点为支柱建立起来的中期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从增强企业活力和保持宏观有效控制这两个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点出发,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选择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不同力度的搭配,通过互相渗透的双重调控渠道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随着商品经济的成长和市场的发育,直接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渗透式结合,将逐步转向两者的重迭式立体结合,其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就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长远目标模式的轮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结合 市场调节 计划调节 中期目标 商品经济 价值规律 经济发展 经济活动
下载PDF
经济计划和经济效益
16
作者 王积业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54-60,共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效果十分显著。生产稳步增长,工农业比例关系基本合理,消费和积累的关系趋向协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全面活跃,生产建设呈现一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效果十分显著。生产稳步增长,工农业比例关系基本合理,消费和积累的关系趋向协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全面活跃,生产建设呈现一派生机。但是,长期存在的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效益差的最概括表现是:1981年同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23倍,社会总产值增加7.9倍,工农业总产值增加8.5倍,国民收入增加4.4倍,城乡居民生活平均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提高1.2倍。这说明生产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拥有了比较可观的物质技术基础,人民生活比解放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从投入产出角度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 计划工作 计划管理 全民所有制企业 投入产出关系 工业企业 物质技术基础 固定资产原值 计划指标
下载PDF
综合平衡和宏观经济效果
17
作者 王积业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1期65-71,共7页
陈云同志指出,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从战略上算大账,就需要有全局的、整体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经济工作中,一般多是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主要比例... 陈云同志指出,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从战略上算大账,就需要有全局的、整体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经济工作中,一般多是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主要比例关系的妥善安排,很少考虑宏观经济效果。当前,为了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大力提高宏观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效果 劳动生产率 年平均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经济增长速度 积累率 积累效果 劳动者 经济工作
下载PDF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问题的思索
18
作者 王积业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12,共10页
我们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不能贬低宏观调控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尚未完全实现"软着陆",主张经济起飞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战略热的兴起实际是在单纯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过快不行,经济增长率过低也不行... 我们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不能贬低宏观调控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尚未完全实现"软着陆",主张经济起飞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战略热的兴起实际是在单纯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过快不行,经济增长率过低也不行"的看法没有体现政策取向;抑制通货膨胀是宏观调控的长期政策目标,在经济高增长、高通胀的时候要注意抑制通胀,在高增长、低通胀的的时候也还要注意抑制通胀;无条件地、低价地、不慎地让出市场,是对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要象珍惜自然资源一样珍惜市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中国
下载PDF
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19
作者 王积业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42,共8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就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指出,运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也有其局限性和弱点。在市场力量达不到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就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指出,运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也有其局限性和弱点。在市场力量达不到的领域如人口、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社会总供需包括财政、信贷、外汇、物资诸方面的重要平衡关系等,其主要依靠非市场力量来实现。为了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有效运行,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作用的不足。宏观调控对市场功能的弥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市场作用局限性的弥补;二是对市场体系不够发育健全的弥补;三是对市场作用弱点的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下载PDF
“复关”后的我国贸易发展战略走向
20
作者 王积业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4年第4期24-26,共3页
随着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谈判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为期不远。“复关”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经济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程度上与世界经济对接。不仅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接。
关键词 进口替代 出口贸易 国际市场 海外直接投资 世界经济 出口商品结构 谈判进程 国内市场 利用外资 外债余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