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立万 邹琳 +1 位作者 李洪霞 李天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总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PDR-Ab所致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为PDR-Ab肺部感染提供临床经验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区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为研究... 目的总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PDR-Ab所致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为PDR-Ab肺部感染提供临床经验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区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为研究对象,分离获取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PDR-Ab,并对其临床分布特征、药物敏感结果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6例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42例以PDR-Ab为优势菌。A组20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5%,细菌清除率为40%。B组22例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22.7%,细菌清除率为13.6%。PDR-Ab培养阳性前住院天数和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细菌清除的主要因素(P均<0.01)。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PDR-Ab引起的下呼吸道-肺感染具有一定疗效,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 舒巴坦 米诺环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53例尸检证实8例肺癌与肺血栓栓塞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万 张进川 李洪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871-873,共3页
目的:提高对肺癌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80年至2002年间我院连续非选择性常规尸检的153例肺癌死亡患者的尸检病理资料,并对尸检证实合并有PTE的8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153例肺癌中8例并发PTE,但... 目的:提高对肺癌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80年至2002年间我院连续非选择性常规尸检的153例肺癌死亡患者的尸检病理资料,并对尸检证实合并有PTE的8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153例肺癌中8例并发PTE,但生前只有1例确诊,发生率为5.3%(8/153),误诊率87.5%(7/8)。2)尸检发现栓子性质均为血栓。临床3例猝死者为肺主动脉伴左右肺动脉主干血栓栓塞,同时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左心室附壁血栓1例;5例非猝死者为肺动脉中小分支血栓栓塞,伴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3)肺癌并发PTE时临床表现不典型。4)PTE主要见于肺腺癌(包括肺泡癌及腺鳞癌),占62.5%(5/8)。结论:PTE并发于肺癌并不少见,但误诊率高,诊断意识缺乏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肺癌并发PTE最主要原因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尸检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有反复气管插管史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万 邹琳 俞森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546,共2页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有反复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史的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33例曾接受过 2~ 5次气管插管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方式进行NPPV治疗。结果 ...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有反复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史的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33例曾接受过 2~ 5次气管插管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方式进行NPPV治疗。结果  33例中 2 0例(6 0 6 % )好转 ,其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 ,其中 1 5例在肺心病急性加重 2天内实施NPPV。 1 3例 (39 4 % )因病情恶化需要气管插管而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NPPV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包括明显胃胀气 (8例 )及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加重 (5例)。结论 对于多数自主呼吸相对稳定的有反复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史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NPPV治疗有效 ,且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双水平正压通气 肺心病
下载PDF
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立万 张进川 解郑良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提高对机械通气时吸入性肺炎的认识。方法:分析31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结果:31例患者共发生59例次吸入性肺炎,其发生率与人工气道的时间呈正相关,大多数发生于气管插管患者(43例次,72.9%... 目的:提高对机械通气时吸入性肺炎的认识。方法:分析31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结果:31例患者共发生59例次吸入性肺炎,其发生率与人工气道的时间呈正相关,大多数发生于气管插管患者(43例次,72.9%)。常见诱因包括鼻饲方式及吸痰方法不当,人工气道时间长及留置胃管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咯痰、呼吸困难、肺内湿音、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及胸片发现新的浸润性阴影等。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绿脓杆菌和克雷白杆菌位居前二位。17例患者拔管脱机,14例死亡。结论:吸入性肺炎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积极预防和治疗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机械通气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头孢吡肟在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万 俞森洋 +1 位作者 李洪霞 邹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在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SH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未接受其它抗生素治疗的 115例老年SHAP患者被分为头孢吡肟治疗组 (CFP组 )和泰能治疗组 (IMP组 ) ,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特征。结果 :①...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在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SH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未接受其它抗生素治疗的 115例老年SHAP患者被分为头孢吡肟治疗组 (CFP组 )和泰能治疗组 (IMP组 ) ,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特征。结果 :①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6 4 %和 89 3% ,无显著性差异 (P =0 6 4 1)。②两组痰中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91 5 %和 91 7% ,均以G 菌为主 ,分别为 80 5 %和 85 7%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前五位 ,它们对头孢吡肟及泰能的敏感性相似。③两组以病例计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88 9%和 88 2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916 ) ;以菌株计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 89 6 %和 91 4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70 8)。④治疗结束时 ,IMP组有 7例 (12 5 % )患者各分离出 1株念珠菌属 ,3例 (5 4 % )患者菌群交替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各 1株 ) ;CFP组则无此现象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0 5 )。⑤两组效价比分别为 0 137‰和 0 12 7‰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头孢吡肟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及临床疗效与泰能相似 ,且几乎不引起继发性真菌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头孢吡肟 交叉感染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万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
近20年来,随着人口老化,生命支持手段、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和介入治疗等的广泛应用,免疫障碍,尤其是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多见,而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时机难以掌握,病死率高。本... 近20年来,随着人口老化,生命支持手段、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和介入治疗等的广泛应用,免疫障碍,尤其是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多见,而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时机难以掌握,病死率高。本文就其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深部 老年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呼吸机及通气模式的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立万 刘长庭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3期19-23,共5页
作者在简述呼吸机 发展历史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现代新型呼吸机的内部结构、通气模式和监测显示等性能,以及几种新的通气模式及技术特点。
关键词 呼吸机 通气模式 进展
下载PDF
头孢吡肟治疗老年院内肺炎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立万 俞森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马斯平)治疗老年院内肺炎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用马斯平治疗的老年院内肺炎,分为首选马斯平治疗组(A组)和先应用头孢他定等抗生素无效后换用马斯平治疗组(B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痰...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马斯平)治疗老年院内肺炎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用马斯平治疗的老年院内肺炎,分为首选马斯平治疗组(A组)和先应用头孢他定等抗生素无效后换用马斯平治疗组(B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痰中共培养出细菌151株,以G-杆菌(82.8%)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4.8%)、肺炎克雷伯菌(16.0%)、大肠埃希菌(14.4%)、阴沟肠杆菌(13.6%)和鲍曼不动感菌(12.0%)居前五位;A、B两组分别培养出细菌79株和72株,均以G-杆菌为主,分别为82.3%和83.3%;G+球菌26株(17.2%),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和肺炎球菌(4株).(2)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1%,其中A组为84.4%.B组为83.9%;(3)两组痰菌总细菌清除率为82.1%,其中G-杆菌清除率为88.0%,G+球菌清除率为53.8%;A组痰菌清除率为82.3%,其中G-杆菌清除率为87.7%,G+球菌清除率为57.1%;B组痰菌清除率为81.9%,其中G-杆菌清除率为88.3%,G+球菌清除率为50.0%.(4)不良反应:A、B组各有1例病人出现轻度腹泻、食欲不振和恶心(3.2%),B组1例病人头痛(1.6%),未影响疗程.结论:马斯平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可以作为老年院内肺炎的理想的单一用药的经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老年人 院内肺炎 治疗
下载PDF
用多元PCR检测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
9
作者 王立万 张进川 刘长庭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对30例老年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多元PCR、一元PCR和常规培养检测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结果表明:(1)多元PCR的检测结果与一元PCR的完全一致,但前者更快速、简便;(2)PCR阳性检出率为... 对30例老年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多元PCR、一元PCR和常规培养检测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结果表明:(1)多元PCR的检测结果与一元PCR的完全一致,但前者更快速、简便;(2)PCR阳性检出率为66.67%(20/30),细菌培养的为33.33%(10/30),二者差异显著(P<0.01)。说明多元PCR特异性好,敏感性强,比一元PCR尤其是细菌培养大大节省时间,更适合检测混合感染的病原。提示多元PCR在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优越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呼吸道感染 微生物学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病例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立 曹萌 +2 位作者 李天志 王立万 刘长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664-3665,共2页
目的总结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年来我院确诊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26例>75岁患者的病史、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HRCT等的结果。结果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 目的总结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年来我院确诊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26例>75岁患者的病史、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HRCT等的结果。结果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史,胸部高分辨CT(HRCT)多数以肺气肿为先发表现,临床表现上兼有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两方面的特点。结论尽管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在老年患者中并存的现象并不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HRCT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气肿 肺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58例长期机械通气老年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智健 王立万 +1 位作者 刘长庭 李洪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0-991,共2页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诊断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新型低压氧舱治疗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秋菊 李倩 +21 位作者 刘岩 周其友 王立万 于黎明 于宁 冀飞 兰兰 姜辉 史伟 黄杰 王大勇 吴子明 尹自芳 娄昕 李宝民 蔡小兵 黄魏宁 倪道凤 杨仕明 余力生 范利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低压氧舱方法治疗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低气压环境对20例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三个循环,以3m/s的速度从正常大气压降至2200m海拔气压水平(约7... 目的探讨新型低压氧舱方法治疗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低气压环境对20例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三个循环,以3m/s的速度从正常大气压降至2200m海拔气压水平(约78.6kPa),保持5min后,以1m/s的速度增压至1100m气压水平;随后以同样的速度完成第二、三个循环,最后以1m/s的速度恢复至正常大气乐。患者在550m海拔以上气压水平以150L/h的流速采Ⅲ鼻吸管持续吸氧。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轻度听力损失治疗1个疗程,中度听力损失一般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d。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纯音测听结果及耳闷堵、耳鸣、颅呜主观症状程度变化。结果20例患者全身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听力损失治愈7例,改善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5%(11/20)。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两组患者听力疗效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闷堵感治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19/20);耳呜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0%(12/20);颅鸣共2例,无效。随访4-6个月,治疗有效的患者仅1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耳闷堵感复发,重复低压氧舱治疗效果为有效。结论新型低压氧舱为一种无创伤性治疗方法,对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耳闷堵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氧舱 低频波动性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耳鸣 耳闷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立 冯丽芳 王立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6-78,81,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26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和未合并低钠血症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6例合并低钠血症的老年重症肺...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26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和未合并低钠血症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6例合并低钠血症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7%,未合并低钠血症2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患者均死于感染加重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临床上密切监测电解质,及早发现低钠血症和及时纠正血钠水平,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低钠血症 老年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邹琳 孙宝君 +1 位作者 王立万 俞森洋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3月老年病房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11例,分别心用三种呼吸模式,容量-辅助控制通气(CMV1,潮气量7~9m...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3月老年病房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11例,分别心用三种呼吸模式,容量-辅助控制通气(CMV1,潮气量7~9mL·kg^-1·min^-1,呼吸频率16~18次/min)、ASV、CMV2(潮气越和呼吸频率与应用ASV模式时相同)。应用每种呼吸模式后,均待患者呼吸、心率平稳30min后,记录其呼吸力学指标: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吸气流速、呼气流速、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吸气时间常数及呼气时间常数等,同时测定心率和血压,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11例COPD患者应用ASV模式,与CMV1模式比较,潮气量明显升高,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吸气流速、吸气时间常数及呼气时间常数均升高(P〈0.05),呼气流速下降(P〈0.05)。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两种呼吸模式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H、PaCO2、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从ASV模式改用CMV2模式后,气道峰压及平均气道压有所升高(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H、PaCO2、PaO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SV模式时,患者舒适程度好。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应用ASV模式,可减少患者的呼吸用力,人-机协调性和安全性良好,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支持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辉 王军 +2 位作者 钟雷 俞森洋 王立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比较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自动变流(autoflow)以及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IPPV)三种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etivepulmonarydisease... 目的比较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自动变流(autoflow)以及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IPPV)三种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e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流速一容积曲线(Flow-Volumecurve,F-V曲线)、二氧化碳时间(和容积)曲线的影响。方法21例机械通气超过24h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年龄81~91(85.1±3.0)岁。按随机顺序先后接受BIPAP、autoflow和IPPV机械通气,分别记录不同通气模式时各种呼吸力学参数。结果IPPV在吸气75%潮气量以及吸气峰流速时气道压以及流速显著高于BIPAP和Autoflow。三种通气模式对F-V曲线呼气支各点的流速无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intrinsic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i)与呼气末气体陷闭容量(Vtrap)、呼气末流速相关。三种通气模式对CO2-时间或容积曲线的Ⅲ相斜率、CO2产量、重复吸入CO2量以及呼气末CO2分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toflow和BIPAP的气道死腔高于IPPV,CO2容积曲线Ⅲ相斜率与阻力和PEEPi明显相关,CO2时间曲线Ⅲ相斜率与阻力、PEEPi以及呼气峰流速明显相关。结论F-V曲线吸气支的形状明显受通气模式的影响。三种通气模式对F-V曲线呼气支无影响。三种通气模式对CO2-时间或容积曲线无影响,Autoflow和BIPAP时气道死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 人工 呼吸模式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压力支持通气时的呼吸力学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辉 王军 +1 位作者 俞森洋 王立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通过改变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的压力上升速度(rate of pressure rise,Ramp),了解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力学以及吸呼切换的影响。方法 19例COPD... 目的通过改变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的压力上升速度(rate of pressure rise,Ramp),了解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力学以及吸呼切换的影响。方法 19例COPD患者采用PSV模式进行治疗,分析压力上升速度对流速-容量(Flow-Volume curve,F-V)曲线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压力上升速度越快,COPD患者在PSV模式时吸气肌用力就越小。压力上升速度与PSV模式的吸呼切换无关。结论对于老年COPD患者,使用0.2的Ramp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力学
下载PDF
老年严重呼衰抢救、治疗、护理几点体会(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长庭 马芳春 +5 位作者 张进川 黄念秋 牟晓芬 金浩 谢野 王立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9-42,共4页
近年来共收治老年严重呼吸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不全患者6例。通过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的抢救,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5例患者转危为安。分析病历,对临床抢救、治疗、护理中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 近年来共收治老年严重呼吸衰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不全患者6例。通过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的抢救,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5例患者转危为安。分析病历,对临床抢救、治疗、护理中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3.5岁(75-89);除例2患有两肺广泛性纤维化外,6例基础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6例患者其他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见附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神志不清或昏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抢救 护理学
下载PDF
复合聚合酶链反应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三种致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文杰 刘耀清 +3 位作者 郭先健 马立人 王立万 孙宝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复合聚合酶链反应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三种致病菌的检测黄文杰,刘耀清,郭先健,马立人(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100850)王立万,孙宝珍(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复合聚合酶链反应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三种致病菌的检测黄文杰,刘耀清,郭先健,马立人(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100850)王立万,孙宝珍(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本文介绍了用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
下载PDF
高压氧辅助治疗胸椎肿瘤术后致双下肢截瘫病例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辉 黄杰 王立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071-1071,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发现胸椎占位病变5年伴腹部及双下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入我院。患者于2006年始觉颈背部不适,当地医院拍片检查显示上胸椎较小占位病变,未作特殊处理。2011年1月出现腹部及双下肢麻木,右侧较重,但不影响...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发现胸椎占位病变5年伴腹部及双下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入我院。患者于2006年始觉颈背部不适,当地医院拍片检查显示上胸椎较小占位病变,未作特殊处理。2011年1月出现腹部及双下肢麻木,右侧较重,但不影响活动,未行治疗,症状渐加重。入院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曲度存在,无侧弯畸形,各颈椎、胸椎、腰椎棘突无压痛及放射痛,脊柱活动正常,双上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胸骨柄以下躯体及双下肢皮肤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下肢肌力正常,肌容积正常,双足背动脉正常。各关节活动正常,腹壁反射存在,跟、膝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入院MRI检查提示胸2椎体附件(椎板和棘突)区富血供占位,伴邻近软组织受累,脊髓受压,考虑恶性肿瘤;下段颈椎、胸1~7椎体、多个附件、第2~3后肋起始处见弥漫或片状长T1长T2。初步诊断考虑胸椎肿瘤并脊髓受压。4月20日在全麻下行后路胸椎肿瘤切除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病理提示(胸2椎体附件后)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出现剑突水平以下感觉减退明显,胸腹、双下肢出现触觉过敏,以足底明显;双下肢肌力0~Ⅰ级,右侧膝反射,踝反射正常,左侧减弱;左侧本体觉可,右侧差;肛周痛觉过敏,肛门括约肌收缩存在。予营养神经、功能锻炼治疗,无明显改善。于术后第7天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2.0 ATA,加压15 min,减压2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于第2疗程结束时休息5 d,共治疗4个疗程。同时配合药物神经营养、神经肌肉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0次后,患者双下肢感觉肌力有所恢复,双侧乳头水平感觉较前恢复,右下肢触觉较左下肢差;双侧腹壁反射减弱,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Ⅱ级;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肌力Ⅱ级,左侧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Ⅱ级,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肌力Ⅰ级;双侧下肢肌张力高,踝震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治疗2个疗程后,查体四肢肌容积正常,肌束震颤有,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Ⅴ级;左侧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Ⅱ+级;右侧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Ⅴ级;右侧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阵挛阳性,腹壁反射上中下消失。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至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痉挛,双侧乳头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大小便正常。2011年6月患者自行要求出院,停止高压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胸椎肿瘤 截瘫
下载PDF
老年健康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5年随访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军 王德龙 王立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老年健康者肺功能随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6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缓解期和20例老年健康者5年随访肺功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健康组、COPD轻度、中度、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老年健康者肺功能随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6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缓解期和20例老年健康者5年随访肺功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健康组、COPD轻度、中度、重度组VC、FEV1、FVC、PEF4项指标年降值依次为PEF>FEV1>FVC>VC。以上4指标COPD组随龄下降大于健康组。重度COPD组随龄下降大于轻、中度组。结论:上述指标的规律性变化较好地反映了COPD轻重程度,同时COPD患者加速肺功能随龄下降,因此应积极防治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老年人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