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立羽 白丽虹 王爽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司...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TC、TG、HDL-C、LDL-C及颈总动脉IM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TC、TG、HDL-C、LDL-C及颈总动脉IM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TG、TC、LDL-C及颈总动脉IMT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HDL-C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40/44),优于对照组的52.3%(23/44)(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hs-CRP与血脂指标,减少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血脂 颈总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亚瑞 王立羽 高金霞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和非LVH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各时段(白昼、夜间和24h)的血压标准差反应血压变异性,分析血压变异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和非LVH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各时段(白昼、夜间和24h)的血压标准差反应血压变异性,分析血压变异性和LVH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各时段收缩压显著高于非LVH组(P<0.05)。LVH组和非LVH组比较,24 h收缩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变异性、白昼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收缩期血压变异性与LVMI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LVH与血压变异性尤其是收缩期血压变异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高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血NT-proBNP、cTnT、LP(a)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高美景 孟文超 王立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95-597,601,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80岁)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 EF)患者的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全血肌钙蛋白T(cTnT)、脂蛋白(a)[LP(a)]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老年科收治的年龄≥80岁,入院... 目的分析高龄(≥80岁)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 EF)患者的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全血肌钙蛋白T(cTnT)、脂蛋白(a)[LP(a)]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老年科收治的年龄≥80岁,入院诊断HFp EF患者7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门诊就诊的年龄≥80岁,无心衰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cTnT、LP(a)的变化;观察组进一步根据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及Ⅳ级,比较血NT-proBNP、cTnT、LP(a)在不同心功能组的变化;分析NT-proBNP、cTnT及LP(a)与HFp EF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TnT、LP(a)较对照组升高(P<0.05);NYHA分级Ⅲ级及Ⅳ级的患者NT-proBNP、cTnT及LP(a)均较Ⅱ级的患者升高(P<0.05);NYHA分级Ⅳ级的患者NT-proBNP、cTnT及LP(a)较Ⅲ级升高(P<0.05);NT-proBNP、cTnT及LP(a)的升高与HFp EF的心功能不全程度存在正相关性,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HFp EF患者中血cTnT、LP(a)升高,且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cTnT、LP(a)及NT-proBNP均会升高。三种检测指标与高龄HFpEF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程度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T 脂蛋白(a)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孟文超 高美景 王立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2016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低剂量与高剂量两组,每组60例,其中低剂...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2016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低剂量与高剂量两组,每组60例,其中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测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68.3%,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8.3%,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卒中 高脂血症 老年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发生相关因素:附243例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乔松 王立羽 高金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内科2007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43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及发生相关因素、临床特点。结果 243例中脑梗死202例(...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内科2007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43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及发生相关因素、临床特点。结果 243例中脑梗死202例(脑梗死组),脑出血41例(脑出血组),共发生脑心综合征102例,总发生率42.0%,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39.1%,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5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中23例心电图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均异常。脑心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以ST-T改变最为突出,其次是心律失常。进一步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部位在基底核、丘脑和脑干者更易发生脑心综合征。结论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发生与脑血管病类型、部位有一定关系,发生机制可能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和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心综合征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左旋肉碱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亚红 刘梅林 +2 位作者 乔松 王立羽 李亚瑞 《中国医药》 2015年第9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左旋肉碱水平.方法 纳入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8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27例(非冠心病组).检测患者血浆总左旋肉碱、游离左旋肉碱水平...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左旋肉碱水平.方法 纳入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8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27例(非冠心病组).检测患者血浆总左旋肉碱、游离左旋肉碱水平,计算脂酰左旋肉碱及脂酰左旋肉碱占总左旋肉碱百分比.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总左旋肉碱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1±11.6)μmol/L比(51.6±10.9)μmol/L] (P <0.05),游离左旋肉碱、脂酰左旋肉碱、脂酰左旋肉碱/总左旋肉碱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4±11.7) μmol/L比(51.0±3.8)μmol/L、(12.3±5.0) μmol/L比(8.3 ±2.3)μmol/L、(19.4±7.2)%比(13.8±2.5)%](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冠心病、高血压及年龄为血浆总左旋肉碱水平影响因素(复相关系数R2为0.428,校正复相关系数R2为0.374,P<0.01).51~60岁患者脂酰左旋肉碱/总左旋肉碱明显高于61 ~70岁患者[(26.3±l3.3)%比(13.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间总左旋肉碱、游离左旋肉碱、脂酰左旋肉碱及脂酰左旋肉碱/总左旋肉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总左旋肉碱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左旋肉碱 年龄 高血压
下载PDF
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羽 王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23-24,共2页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既能引导中学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转变,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高校自主招生作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突破口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机制作为保障。鉴...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既能引导中学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转变,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高校自主招生作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突破口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机制作为保障。鉴于此,通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校和政府应该提供哪些保障机制来配合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期推动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高校自主招生 配套机制改革
下载PDF
微波辅助水代法制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付荣霞 樊秀花 王立羽 《农业机械》 2011年第2期51-55,共5页
研究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试图为葵花籽油的生产提供新的途径。该试验将传统的炒仁步骤改成微波加热,将经过微波加热后的葵花籽仁磨碎后兑浆提取,经离心分离得到葵花籽油。以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 研究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试图为葵花籽油的生产提供新的途径。该试验将传统的炒仁步骤改成微波加热,将经过微波加热后的葵花籽仁磨碎后兑浆提取,经离心分离得到葵花籽油。以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组合,确定了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火力100%、微波时间5min、水料比9∶1、pH值9、兑水温度75℃,在此优化条件下,葵花籽油的出油率为81.0%,从而为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代法 微波 葵花籽油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老年卧床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竟 乔松 +1 位作者 王立羽 高金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老年卧床患者床旁行气道管理的可行性及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纤支镜为42例老年卧床、气管切开术后置管的患者行吸痰、清除呼吸道痰痂治疗,并留取痰标本培养,对血气分析指标及胸片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老年卧床患者床旁行气道管理的可行性及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纤支镜为42例老年卧床、气管切开术后置管的患者行吸痰、清除呼吸道痰痂治疗,并留取痰标本培养,对血气分析指标及胸片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全部患者经纤支镜吸痰或清除痰痂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迅速提升,患者肺不张组织迅速复张。结论纤支镜能迅速清除老年卧床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及痰痂,改善通气,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气道管理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GPM与ERA5数据的北太平洋冬季风暴路径降水个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立羽 傅云飞 《暴雨灾害》 2022年第5期525-535,共11页
北太平洋风暴路径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研究北太平洋风暴路径区域降水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风暴路径对全球大气的水汽和热量输送作用。本文利用全球测雨卫星(GPM)数据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以2014年12... 北太平洋风暴路径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研究北太平洋风暴路径区域降水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风暴路径对全球大气的水汽和热量输送作用。本文利用全球测雨卫星(GPM)数据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以2014年12月20-24日发生在北太平洋风暴路径区域的一次温带气旋过程为例,选取该气旋带来的3个降水片段,分析其降水结构和云参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3个降水片段的环流背景场相似,其水汽分布存在南北差异,造成水汽通量散度分布不同,致使各片段降水强弱不一,降水均集中在气旋中心的东南侧;通过对比温带气旋中降水强度和水汽含量的关系发现,更多可降水量并不一定带来更大降水强度,但气柱中水汽含量决定降水强度的上限。3个降水片段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上均存在明显的冰水转换层,但各片段冰水转换层分布存在差异。由双频测雨雷达(DPR)得到的3个降水片段的粒子谱可知,各片段有效粒子半径强度分布与反射率因子强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粒子数浓度则与其他两者并不一致,其中的机理仍有待研究。基于GPM与ERA5的融合数据能更好地推断出北太平洋风暴路径上降水事件前后的大气环流背景,以此解释其降水分布,可为缺乏地面观测数据区域的降水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路径 全球测雨卫星 降水结构 粒子谱分布 北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