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画像历史故事与文化审美研究
- 1
-
-
作者
王经芹
-
机构
郯城县博物馆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
文摘
历史故事通常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基于一定的历史史实和逼真细节,艺术性地再现历史习俗和社会概况。在汉画像中存在着大量以历史故事为表现题材的作品,历史故事的文本讲述以线性时间顺序进行,但汉画像是二维空间艺术,所以历史故事的呈现要符合汉画像的艺术特性,汉画像的图像叙述对历史故事也具有一定的反向作用。文章以具体的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汉画像为例,探讨历史故事文本与汉画像艺术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通过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两者相互映照的文化审美研究。
-
关键词
汉画像
历史故事
艺术特性
文化审美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汉画像石神兽形象艺术鉴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经芹
-
机构
郯城县博物馆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8期9-12,共4页
-
文摘
汉画像石盛行于东汉时期,其载体为简单质朴的石料,成为祭祀性丧葬艺术品的一类。汉画像石题材丰富,神兽图像在汉画像石中占据一定比重。神兽作为古代劳动人民理想化的神物,是汉代人精神思想的物质形态传递,探究汉画像石神兽形象,有助于了解汉代文化观念以及民俗信仰。文章以汉画像石神兽形象为切入点,首先对汉画像石神兽形象产生背景进行分析,其次对神兽形象的题材类型和形式进行分类,最后分析神兽形象艺术文化内涵,期望对汉画像石的艺术研究有所助益。
-
关键词
汉画像石
神兽形象
艺术鉴赏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鲁北沿海地区商周时期季节性煮盐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子孟
王剑
王经芹
-
机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省沂水县博物馆
山东省郯城县博物馆
-
出处
《盐业史研究》
2022年第4期18-2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渤海南岸地区盐业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河西走廊盐业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31920210091)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东周齐国盐业考古研究”(项目编号:21ZB061600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季节性煮盐是目前学界共识,但于何季节煮盐,至今未有定论。文章以鲁北沿海地区9座商周时期盐灶的结构、灶向、风向等分析为基础,结合文献记载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推断晚商至西周时期,煮盐季节集中于夏末至秋季,有可能延长至冬天。不同作坊内盐灶方向均一致,预示着煮盐活动和生产周期相对固定。东周时,从深秋季节到来年初春,甚至于夏末,都可能进行煮盐。煮盐黄金季节相对延长,盐灶方向多样,意味着不同盐业作坊能在不同的季节进行生产,煮盐活动较为频繁。
-
关键词
鲁北沿海
煮盐季节
盐灶
灶向
-
Keywords
the coastal area of northern Shandong
salt boiling season
salt stove
the direction of stove
-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