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梯形修理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想 谢宗蕻 +2 位作者 王绥安 闫群 梁春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2,共8页
为获得不同参数对阶梯形修理结构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试验研究.针对铺层数目为8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研究了阶梯数目为2个、4个和8个的无附加层的情况.另外针对4个阶梯的情况,研究了附加层数目的影响.作为对比,对相同修理... 为获得不同参数对阶梯形修理结构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试验研究.针对铺层数目为8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研究了阶梯数目为2个、4个和8个的无附加层的情况.另外针对4个阶梯的情况,研究了附加层数目的影响.作为对比,对相同修理区大小情况下的斜切形挖补修理结构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对阶梯形修理结构,拉伸强度随阶梯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当阶梯数目由2个增加到8个时,修理接头的强度恢复率由36%增加到67%.通过引入附加层能够有效的提高修理结构的强度,但随着附加层的引入以及附加层数目的增加,修理结构强度的分散性变大.阶梯形修理和斜切形挖补修理的对比显示,相同修理面积的情况下,由于斜切形挖补修理能够提供更加均匀的胶膜应力分布,斜切形挖补的修理效率要高于阶梯形修理,相比4个阶梯的阶梯形修理,斜切形挖补修理强度能够提高25%.最后,根据修理接头表面各点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获得了拉伸载荷作用下修理接头的失效机理和失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胶接修理 阶梯形修理 阶梯数目 附加层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斜切型挖补修理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绥安 谢宗蕻 李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研究拉伸载荷作用下不同挖补角和附加层数对复合材料胶接挖补修理接头刚度、强度、失效模式及关键位置应变变化的影响,开展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斜切型挖补修理接头拉伸试验.采用一种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作为母板与补片材料,一种... 为研究拉伸载荷作用下不同挖补角和附加层数对复合材料胶接挖补修理接头刚度、强度、失效模式及关键位置应变变化的影响,开展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斜切型挖补修理接头拉伸试验.采用一种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作为母板与补片材料,一种改性环氧树脂胶膜作为胶层材料,设计了斜切挖补角分别为1.8°、2.6°、3.5°、4.4°,附加一附加层或二附加层的斜切型挖补修理试验件.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1.8°至4.4°挖补角范围内,所研究的接头刚度和强度随挖补角的增大而减小.附加层数的增加能够有效提升接头的刚度及强度.接头的失效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与挖补角及附加层数目相关。接头关键位置点的纵向应变变化能够动态反映接头的失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挖补修理接头 失效模式 试验分析 应变分布
下载PDF
木麻黄在废弃钛矿地造林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绥安 薛杨 +1 位作者 符小干 吕烈定 《热带林业》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海南省岛东林场昌洒镇昌茂山作业区进行钛矿地填复造林技术试验,2008年6月对2005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造林的不同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复钛矿地造林,采用造林前种植一轮西瓜后的成活率达85%以上。林下植被覆盖率达75%... 海南省岛东林场昌洒镇昌茂山作业区进行钛矿地填复造林技术试验,2008年6月对2005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造林的不同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复钛矿地造林,采用造林前种植一轮西瓜后的成活率达85%以上。林下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1~3年生的木麻黄生长量均达到该地区的速生丰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锆钛矿地 造林技术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织物层合板挖补修理软件实现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谢宗蕻 王绥安 李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1-1461,共11页
针对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织物层合板胶接挖补修理结构,改进现有解析模型,建立适用于无附加层、附加1层和附加2层结构的阶梯型挖补修理结构和斜切型挖补修理结构的解析分析模型。给出求解算法,定义准确度用于评价数值计算精度,最... 针对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织物层合板胶接挖补修理结构,改进现有解析模型,建立适用于无附加层、附加1层和附加2层结构的阶梯型挖补修理结构和斜切型挖补修理结构的解析分析模型。给出求解算法,定义准确度用于评价数值计算精度,最终实现开发一套界面友好的复合材料胶接挖补修理设计与分析软件。该软件可以求解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胶接修理结构内部的剪应力场/剪应变场分布,评价搭接板受载情况,并预测结构失效载荷与失效模式。研究中采用T300/CYCOM-970织物作为母板与补片材料,METLBOND1515-4M作为胶层材料,设计进行了一系列阶梯型及斜切型挖补修理验证试验。试件失效载荷与软件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阶梯型最大相差5.7%,斜切型最大相差14.0%。该软件可以对复合材料织物层合板胶接挖补修理进行高效、准确的初步辅助设计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解析模型 软件 失效载荷 试验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双面贴补修理拉伸解析分析模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凯特 谢宗蕻 +1 位作者 李想 王绥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94-2204,共11页
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是一种有效并且低成本的修理技术。本文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双面贴补胶接修理解析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搭接区阶梯末端截面积变化细节。预测失效时,层合板采用最大应变准则,胶层采用最大剪应变准则和损伤区域理论。... 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是一种有效并且低成本的修理技术。本文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双面贴补胶接修理解析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搭接区阶梯末端截面积变化细节。预测失效时,层合板采用最大应变准则,胶层采用最大剪应变准则和损伤区域理论。定义了残差函数来表征极限载荷解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接近程度。通过试验对解析模型得到的等效刚度与极限载荷进行了验证。解析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复合材料层合板双面贴补等效刚度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单调增加。解析模型计算的等效刚度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15%。当损伤特征长度为4%时,损伤区域理论对应极限载荷残差值最小,仅为4.30%,最大剪应变准则预测极限载荷的残差值为6.41%。解析模型分析表明,双面贴补极限载荷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表现为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几乎不增长三个阶段。搭接长度结合结构减重等限制因素应选择15~35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双面贴补 极限载荷 损伤区域 解析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