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质地土壤的小麦合理氮肥基追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继唯 袁浩 +5 位作者 马阳 张世卿 张培 张建发 李晓鹏 彭正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河北省黑龙港区轻壤质和砂壤质土壤分布较多、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氮肥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轻壤和砂壤质麦田同时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处理,探讨小麦旗叶SPAD值动态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植... 针对河北省黑龙港区轻壤质和砂壤质土壤分布较多、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氮肥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轻壤和砂壤质麦田同时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处理,探讨小麦旗叶SPAD值动态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植株全氮、干物质、产量、氮素效率等。结果表明:轻壤质小麦开花前后SPAD值、叶绿素荧光和叶面积指数均以氮肥基追比4∶6较好,砂壤质则为3∶7较好;灌浆期轻壤质和砂壤质各处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相近。2种质地土壤下小麦籽粒全氮积累量远大于秸秆,轻壤质植株干物质、全氮含量和产量高于砂壤质,且轻壤质氮肥基追比4∶6处理植株全氮较砂壤质提高32.8%,轻壤质小麦最高产量较砂壤质增加41.4%。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回收率等轻壤质均以4∶6处理最高,砂壤质则以3∶7最优。因此,轻壤质土壤小麦高产潜力强于砂壤质,两者合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4∶6和3∶7,生产上应该针对不同质地土壤类型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合理分配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基追比 土壤质地 光合特性 养分利用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小麦产量、土壤水氮分布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袁浩 王继唯 +5 位作者 李赟虹 孙坤雁 张建发 宋学利 夏辉 彭正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7,共9页
为解决区域土壤质地类型针对性氮肥施用问题,在轻壤土和黏壤土上分别设置不施氮肥,氮肥基追比3∶7,4∶6,5∶5,6∶4和7∶3处理,研究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含水量、贮水量、NH 4^+-N、NO 3^--N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轻壤质土... 为解决区域土壤质地类型针对性氮肥施用问题,在轻壤土和黏壤土上分别设置不施氮肥,氮肥基追比3∶7,4∶6,5∶5,6∶4和7∶3处理,研究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含水量、贮水量、NH 4^+-N、NO 3^--N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轻壤质土壤氮肥基追比4∶6的处理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8265.3 kg/hm^2,27.6 kg/(hm^2·mm),34.4 kg/kg。黏壤质土壤氮肥基追比5∶5的处理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8363.2 kg/hm^2,28.3 kg/(hm^2·mm),34.8 kg/kg。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土层含水量垂直分布变化较大,轻壤质土壤含水量在9.3%~26.2%,而黏壤质为9.7%~27.6%;小麦全生育期内土壤贮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黏壤质土壤贮水量高于轻壤质。氮素追施量越多土壤表层NH 4^+-N与NO 3^--N含量越高,且随土层加深土壤NH 4^+-N与NO 3^--N含量降低,受降水影响轻壤质土壤NH 4^+-N与NO 3^--N更易于向土层深处淋溶,成熟期黏壤质各土层的NH 4^+-N和NO 3^--N含量均多于轻壤质。说明黏壤质土壤保水保氮肥能力强于轻壤质,氮肥基追比可以适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质地 氮肥基追比 土壤水氮分布 水氮利用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砂壤土麦田土壤水氮分布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浩 王继唯 +5 位作者 张世卿 马阳 张帆 彭正萍 夏辉 李旭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为解决河北省黑龙港区砂壤质氮肥施用问题,分别设置不施氮肥T1,总施氮量为240 kg/hm^(2)氮肥基追比T2(3∶7)、T3(4∶6)、T4(5∶5)、T6(6∶4)和T6(7∶3)处理。研究小麦水氮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含水量、贮水量、氮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解决河北省黑龙港区砂壤质氮肥施用问题,分别设置不施氮肥T1,总施氮量为240 kg/hm^(2)氮肥基追比T2(3∶7)、T3(4∶6)、T4(5∶5)、T6(6∶4)和T6(7∶3)处理。研究小麦水氮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含水量、贮水量、氮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砂壤质土壤氮肥基追比3∶7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21.00 kg/(hm^(2)·mm)和24.36kg/kg。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在60~80 cm聚集。氮肥基追比3∶7的处理土壤贮水量、NH_4~+-N、NO_3~--N在小麦生育期都有较高值,可以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充足水分和氮素营养。在小麦拔节期0~100 cm土层中NO_3~--N累积量最大,NO_3~--N有向下淋溶的风险,但是随着小麦生长NO_3~--N累积量逐渐减少。因此选用氮肥基追比为3∶7相对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基追比 砂壤质土壤 土壤水氮分布 水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容重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阳 吴敏 +5 位作者 王艳群 周加森 张世卿 王继唯 彭正萍 郭丽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176,共6页
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为研究不同耕作及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在2016年和2017年夏玉米生长时期分别设置免耕浅施肥(T1)、深松全层施肥(T2)、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3种... 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为研究不同耕作及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在2016年和2017年夏玉米生长时期分别设置免耕浅施肥(T1)、深松全层施肥(T2)、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3种耕作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T1比,2种深松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9.68%,13.97%,夏玉米平均增产17.20%;深松耕作处理的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较T1平均分别增加14.74%和59.95%,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抬升14.15个百分点;0—40 cm土壤容重降低8.54%。深松耕作方式下,与T2比,T3的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9.41%,6.28%,夏玉米平均增产9.70%,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8.59%和32.32%,氮肥表观利用率抬升14.10个百分点。与T1比,2种深松施肥方式T2和T3均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夏玉米产量,促进氮肥利用。控释氮肥与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是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生产中值得推荐的一种新型耕作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耕作及施肥方式 产量 氮素利用 土壤容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