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头间距对双点源交汇入渗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维娟 牛文全 +1 位作者 孙艳琦 武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9-225,234,共8页
【目的】研究滴头间距对双点源滴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应用HYDRUS 3D软件,在滴头间距分别为10,20,30和40 cm时,对湿润峰交汇时间、交汇面土壤含水量、湿润峰运移速率和湿润体的形状变化进行模拟研究,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 【目的】研究滴头间距对双点源滴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应用HYDRUS 3D软件,在滴头间距分别为10,20,30和40 cm时,对湿润峰交汇时间、交汇面土壤含水量、湿润峰运移速率和湿润体的形状变化进行模拟研究,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湿润峰交汇时间随着滴头间距的增大呈指数级增加,湿润峰运移速率与滴头间距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滴头间距的增加,湿润体形状依次从1个近似半球体向近似半药囊形、半花生壳形及2个分离的近似半球体转变,湿润体内高含水量区域也从2个逐渐转化为1个。以土壤剖面含水量、湿润峰运移距离及总入渗量为指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湿润峰运移距离及总入渗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滴头间距对双点源滴灌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显著,土壤水分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双点源入渗条件下粘壤土的水分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点源入渗 滴头间距 土壤水分运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TDI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和高血压心肌肥厚心功能的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维娟 高燕 +1 位作者 刘传玺 王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和继发性左心室肥厚(sLVH)局部心肌功能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65人,HCM患者23人,sLVH患者21人,对照组21人。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室间隔和外侧壁局部心肌的运动速度。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和继发性左心室肥厚(sLVH)局部心肌功能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65人,HCM患者23人,sLVH患者21人,对照组21人。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室间隔和外侧壁局部心肌的运动速度。结果:HCM患者及sLVH患者在室间隔基底段所测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HCM患者室间隔心肌运动速度明显下降。结论: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室壁运动速度有助于HCM与sLVH患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肥厚性心肌病 高血压 心功能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维娟 吴胜芳 《海峡药学》 201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检查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检查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IL-6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和IL-6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氯吡格雷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1周内,氯吡格雷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65,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具有抗炎作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炎症细胞因子 疗效
下载PDF
心电图ST-T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110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维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ST-T改变 超声心动图 对照分析
下载PDF
414例非风湿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王维娟 刁红梅 李克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退行性心瓣膜病 非风湿性 检查结果分析 诊断方法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在鉴别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维娟 王磊 李克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86-87,共2页
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TDI)3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组)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患者的右心功能。结果ICM组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峰值均低于DCM组(P<0.05);而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 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TDI)3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组)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患者的右心功能。结果ICM组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峰值均低于DCM组(P<0.05);而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明显高于DCM组(P<0.001)。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在ICM患者更明显;TDI有助于鉴别ICM及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右心室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分析
7
作者 王维娟 姚建军 +1 位作者 吕志勇 王维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292-292,共1页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分析王维娟,姚建军,吕志勇,王维洁1资料和方法本组风湿性心脏炎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24岁、平均13.2岁。根据临床表现:临床拟诊本病的仅3例。而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均诊断...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分析王维娟,姚建军,吕志勇,王维洁1资料和方法本组风湿性心脏炎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24岁、平均13.2岁。根据临床表现:临床拟诊本病的仅3例。而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均诊断为该病,并在临床上按风湿性心脏炎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炎 超声心动图 二维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特征
8
作者 王维娟 邵长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特征 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王维娟 吕志勇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1期87-88,共2页
退行性心瓣膜病是心瓣膜老龄钙化的疾病,但临床上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及诊断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通过450例50岁以上年龄的门诊、住院病人经M、B型超声检查诊断该病76例特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心瓣膜病 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 退行性钙化 二尖瓣环 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瓣 风湿性心脏病 老年人 超声检查诊断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连续型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庆吉 王磊 +1 位作者 牛国臣 王维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6-1490,共5页
采用连续型机器人对空间约束严格的飞机油箱进行检查,研究了其在类似凸体空间内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导向的规划算法.针对空间盲目搜索算法时间复杂度高问题,研究降维和区域划分策略.引入目标导向角,建立目标点与变量搜索范... 采用连续型机器人对空间约束严格的飞机油箱进行检查,研究了其在类似凸体空间内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导向的规划算法.针对空间盲目搜索算法时间复杂度高问题,研究降维和区域划分策略.引入目标导向角,建立目标点与变量搜索范围的关系,优化搜索过程并设计评价函数对搜索结果寻优.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机器人 凸体空间 路径规划 降低维度 目标导向
下载PDF
滴灌灌水器迷宫流道的内部流体数值模拟与流动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常莹华 牛文全 王维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滴灌灌水器的结构参数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提取齿形迷宫流道灌水器齿宽、齿底距、齿高为结构控制参数,在CAD几何建模的基础上,应用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灌水器迷宫流道... 【目的】研究滴灌灌水器的结构参数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提取齿形迷宫流道灌水器齿宽、齿底距、齿高为结构控制参数,在CAD几何建模的基础上,应用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灌水器迷宫流道内流体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量压力关系以及流场可视化图,由此分析了各参数对灌水器性能的影响,以及流道内水流的速度矢量分布规律。【结果】当齿高保持恒定时,齿宽和齿底距均与流量、流态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且齿宽对流量、流态指数的影响较齿底距更显著;而齿宽和齿底距保持不变时,齿高与流量、流态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齿宽相对越小,灌水器消能效果与抗堵塞性能越好。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减小齿宽和齿底距、增大齿高等措施改善灌水器的水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迷宫流道 流道结构 流态指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无氨脱灰工艺研究——硼酸脱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运航 王维娟 +3 位作者 廖学品 何强 张文华 石碧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硼酸对浸灰牛皮进行脱灰,以减少制革产生的氨氮污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灰的最佳工艺条件:硼酸用量2·5%,脱脂剂用量0·4%,液比1·5,温度30℃。当硼酸用量由2·5%增加到6%时,脱灰过程的最低pH仅从8·46降到7... 采用硼酸对浸灰牛皮进行脱灰,以减少制革产生的氨氮污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灰的最佳工艺条件:硼酸用量2·5%,脱脂剂用量0·4%,液比1·5,温度30℃。当硼酸用量由2·5%增加到6%时,脱灰过程的最低pH仅从8·46降到7·46,操作安全性明显优于无机酸(盐酸、硫酸)和有机酸(甲酸、乳酸)。与常规硫酸铵脱灰工艺相比,硼酸脱灰废液的凯氏氮含量降低约96%,脱灰废液的羟脯氨酸含量、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和各层铬含量分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清洁技术 脱灰 硼酸 氨氮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13
作者 王维娟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6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 二尖瓣狭窄
下载PDF
抗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维娟 李向培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血小板减少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常见临床表现,是SL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SLE伴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SLE治疗领域的重点,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分化... 血小板减少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常见临床表现,是SL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SLE伴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SLE治疗领域的重点,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分化、释放血小板的主要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结合发挥生理效应。本文对抗TPO抗体及抗c-mpl抗体在SLE伴血小板减少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抗血小板生成素抗体 抗c-mpl抗体
下载PDF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诊断原发性肝癌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颖 蔺淑梅 +4 位作者 王维娟 古艳丽 张曦 叶峰 杨雪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在肝癌107例、肝硬化53例、肝衰竭患者40例和健康人3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浓度,采用ROC曲线寻找GP73诊断肝癌的最佳截断点,并与AFP进行比较,以评价GP73诊断肝癌的价值。结果原...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在肝癌107例、肝硬化53例、肝衰竭患者40例和健康人3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浓度,采用ROC曲线寻找GP73诊断肝癌的最佳截断点,并与AFP进行比较,以评价GP73诊断肝癌的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123.5±22.4ng/ml、108.9±30.3ng/ml和130.3±45.6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44.1±38.9ng/ml,P<0.05);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AFP水平分别为236.6±205.3ng/ml、5.3±5.56ng/ml和53.9±40.40ng/ml;选择血清GP73最佳截断点为77.4ng/ml,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100%,AFP的最佳截断点为35.4ng/ml,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64.2%,特异度为10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73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Edmondson分级和结节数目多寡之间无显著性相差,而在不同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是否合并肝硬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GP73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优于AFP,尤其在AFP阴性患者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诊断
下载PDF
靶向时代肝细胞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维娟 韩国宏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5期308-312,共5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不适于肝移植或手术切除的肝内病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机试验已证实该疗法能为HCC患者带来临床获益。荟萃分...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不适于肝移植或手术切除的肝内病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机试验已证实该疗法能为HCC患者带来临床获益。荟萃分析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TACE可改善HCC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TACE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上升会增大疾病进展的几率。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的引入改变了HCC治疗的现状,其可以阻断多种细胞表面及细胞内与增殖和血管生成相关的受体。已有2项国际研究(SHARP和Asia-Pacific)证实,索拉非尼可有效延长晚期HCC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TACE联合索拉非尼通过阻断TACE术后血管生成信号的激活,有望改善治疗结局。已有许多临床研究探索二者联合在HCC治疗中的应用。初步资料显示,联合疗法安全可行。尽管如此,目前尚不推荐在临床研究的环境之外采取联合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相关资料将进一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裂尖塑性区的分析与测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维娟 赵乃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6-20,53,共6页
《石油机械》第18卷第10期,1990,第16~20页,图8,表1 用“密栅云纹干涉二次曝光法”测试技术,测出在周向一维应力状态下有轴向穿透裂纹的圆柱形试件的周向变形位移云纹图。用曲线拟合求位移倒数,得出各点的应变值。以米捷思屈服准则和ε... 《石油机械》第18卷第10期,1990,第16~20页,图8,表1 用“密栅云纹干涉二次曝光法”测试技术,测出在周向一维应力状态下有轴向穿透裂纹的圆柱形试件的周向变形位移云纹图。用曲线拟合求位移倒数,得出各点的应变值。以米捷思屈服准则和ε_t>ε_s为屈服条件,编程电算、得出裂尖塑性区的实测值和边界图。将实测值与用D—B和欧文计算式算出的理论计算值列表比较,可以认为该测试方法是测算裂尖塑性区边界尺寸的一个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尖塑性区 分析 测算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守红 王磊 +1 位作者 王维娟 邵长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6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诊断 声像图改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完善黑龙江省煤炭产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维娟 马莹瑶 《商业经济》 2009年第24期15-16,26,共3页
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险人群狭窄,农民工医疗无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结算办法不科学,管理混乱;工伤保险与预防、康复存在脱节现象;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弱,管理不完善等方面。黑龙江... 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险人群狭窄,农民工医疗无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结算办法不科学,管理混乱;工伤保险与预防、康复存在脱节现象;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弱,管理不完善等方面。黑龙江省应拓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适当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结算办法;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型工伤社会保险机制;完善个人医疗账户基金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煤炭产业 个人账户基金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APRV治疗小儿重度ARDS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
作者 王维娟 李娜 +1 位作者 王璐 成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1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他钠联合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治疗小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度ARDS患儿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AP...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他钠联合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治疗小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度ARDS患儿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APRV+基础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西维来司他钠+APRV+基础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患儿的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PaO_(2)、SaO_(2)和PaCO_(2)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患儿的最大呼气压、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儿高于对照组;治疗3、7 d后,两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儿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低于对照组的21.57%(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维来司他钠联合APRV治疗小儿重度ARDS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患儿血清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来司他钠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动脉血气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