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灌注显像对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研究
1
作者 焦建 王绿娅 +3 位作者 董薇 李珺奇 米宏志 秦彦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HFH)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查确诊为CHFH,且在2010年6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行负荷+静息MP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HFH)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查确诊为CHFH,且在2010年6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行负荷+静息MP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5分法获得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参数负荷灌注总积分(SSS)、静息灌注总积分(SRS)、灌注积分差值(SDS)。随访患者全因死亡事件,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与全因死亡风险有关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CHFH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45例CHFH患者入选,中位随访时间6(4,9)年。随访期间共11例(24.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参数SSS、SRS、SDS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RS(风险比=1.362,95%置信区间:1.029~1.802,P=0.031)是与CHFH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ROC分析确定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为SRS≥2.5分,曲线下面积为0.74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RS≥2.5分组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SRS<2.5分组患者(Log-rankχ^(2)=14.991,P<0.001)。结论MPI是对CHFH患者进行全因死亡风险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参数SRS是预测此类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心肌灌注显像 全因死亡
下载PDF
综合医院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建设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张俊 罗雯 +2 位作者 王绿娅 杨娅 陈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27-4533,共7页
背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排名第一位的疾病仍然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分析新模式建立前后患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 背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排名第一位的疾病仍然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分析新模式建立前后患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合理用药比例、患者依从性及用药达标率。方法2023-09-01—2024-02-2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通过整合医学资源建立了基于科研项目为基础的综合医院血脂管理门诊模式。该模式以“血脂异常患者”门诊为载体,联动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对血脂异常患者开展规范化管理,优化就诊和随访流程,有效筛查血脂异常人群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并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结果纳入慢病管理的血脂异常患者人群由以往分散模式,转变为血脂管理门诊整体、规范、集中管理,且管理的患者人数较前显著增加。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建立后,门诊初次就诊患者规范用药比例由25.3%(147/580)提升到30.3%(242/798),坚持用药比例由32.7%(190/580)提升到41.6%(332/798),用药达标率由15.8%(92/580)提升到22.5%(180/798)(P<0.05)。结论通过实施“全专结合”的血脂管理门诊模式,纳入慢病管理的血脂异常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患者规范用药比例、用药依从性和用药达标率有所提高。该模式既有利于科研项目实施,又能培养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全科医生和研究生及规培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管理 门诊医疗
下载PDF
血脂康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武文峰 王绿娅 高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血脂康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杂合子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就诊安贞医院门诊的100例FH杂合子,平均年龄(35.1+5.9)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 目的:探讨使用血脂康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杂合子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就诊安贞医院门诊的100例FH杂合子,平均年龄(35.1+5.9)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组50例,每晚1次治疗,血脂康组50例给予血脂康2粒(0.6g),每日2次口服。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肝肾功能、CK和血糖变化。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TC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TC、LDL-C和TG水平较治疗前分别下降44.0%、37.7%和15.1%;血脂康组TC、LDL-C和TG水平较治疗前分别下降41.5%、37.9%和21.4%,两组治疗后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CK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血脂康显著降低FH杂合子的TC及LDL-C水平,可作为FH杂合子降脂治疗的一种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杂合患者 血脂康
下载PDF
余甘子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绿娅 王大全 +6 位作者 秦彦文 荆涛 张娟 潘晓冬 杜兰平 石风茹 张兰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05-806,共2页
关键词 余甘子 抗脂质过氧化 血管内皮保护 实验 植物药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遗传异质性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绿娅 蔺洁 +1 位作者 刘舒 陈保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0-777,共8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致使细胞表面LDL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大幅度增高,并可导致早发冠心病。“FH”已经成为携带LDLR基因突变患者的同意词,但日益增多的研究证实,其他6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致使细胞表面LDL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大幅度增高,并可导致早发冠心病。“FH”已经成为携带LDLR基因突变患者的同意词,但日益增多的研究证实,其他6种基因突变也可通过不同机制导致FH样表型。这些致病基因的发现,促进胆固醇代谢的研究进入新领域,有助于深入探讨胆固醇代谢的调节机制,并将为FH样表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文章就有关FH样表型遗传异质性的分子基础研究的近况作一简要综述,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 基因突变 异质性
下载PDF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特性及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绿娅 蔺洁 +5 位作者 秦彦文 杜兰平 潘晓冬 石凤茹 顾云 赵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二次超速离心法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 维生素 丙二醛
下载PDF
葛根素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部分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绿娅 刘舒 +5 位作者 王伟 荆涛 吕燕宁 杜兰平 石凤茹 张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7-490,共4页
为观察葛根素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 ,探讨葛根素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应用葛根素体外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模型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观察葛根素诱导与正常细胞间基因差异表达 ,将葛根... 为观察葛根素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 ,探讨葛根素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应用葛根素体外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模型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观察葛根素诱导与正常细胞间基因差异表达 ,将葛根素作用后高表达的cDNA片段克隆、测序 ,与GeneBank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用32 P标记探针 ,再与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总RNA进行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发现 ,1、差异显示图谱出现一些仅在葛根素组高表达而在对照组无表达的cDNA片断。2、将其序列与Gene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 ,证实其中 3个序列均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 94基因高度同源。3、Northern杂交证实兔葡萄糖调节蛋白 94基因在葛根素作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高表达 ,与差异显示图谱一致。4、灰度扫描分析 ,兔葡萄糖调节蛋白 94基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量与葛根素浓度成正比。上述结果提示 ,葛根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上调了兔葡萄糖调节蛋白 94基因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诱导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MRNA差异显示
下载PDF
北京健康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绿娅 顾云 +4 位作者 吴桂贤 王薇 刘静 潘晓冬 吴兆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北京地区246名无关汉族健康个体载脂蛋白B基因XbaI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测定及其对血清脂质、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汉族健康人群以X-X-纯合子为主要基因型,...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北京地区246名无关汉族健康个体载脂蛋白B基因XbaI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测定及其对血清脂质、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汉族健康人群以X-X-纯合子为主要基因型,占95.12%;X+X-杂合型仅占4.88%,未见X+X+基因型,经计算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少见的X+等位基因频率仅占0.024,显著低于欧美白种人(P<0.001);X+X+基因型个体平均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高于X-X-纯合型(P<0.05)。提示:载脂蛋白B基因XbaI位点上X+等位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内脂质代谢,是血脂增高的内在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B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绿娅 许瑛杰 陈保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9-71,共3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开展大量研究,但该病在我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正确认识F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将他们鉴别出来,深入研究这类人群的遗传背景,有助于了解其分子病理机制,对于As疾...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开展大量研究,但该病在我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正确认识F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将他们鉴别出来,深入研究这类人群的遗传背景,有助于了解其分子病理机制,对于As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余甘子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和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绿娅 王大全 +5 位作者 秦彦文 荆涛 潘晓冬 杜兰平 石风茹 张兰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3-256,共4页
背景:余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及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近年来,对余甘子功能因子的研究及其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越来越引起重视。其降脂作用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尚缺乏足够的基础... 背景:余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及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近年来,对余甘子功能因子的研究及其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越来越引起重视。其降脂作用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尚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支持。目的:探讨余甘子提高高脂血症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动脉硬化实验室。材料: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雄性,体质量(2.2±0.5)kg。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5在北京市安贞医院动脉硬化实验室完成。将24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余甘子粉组(4g/kg·d)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每组8只,余甘子和高胆固醇组实验期间均饲以高胆固醇饮食。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脂质含量;化学法测定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含量;地高辛标记探针,组织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内皮素mRNA表达;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为家兔血脂水平,血清丙二醛浓度,及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次要结局为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实验8周后余甘子果粉组与高脂组相比,①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动脉粥样硬化 丙二醛
下载PDF
余甘子减少高脂血症对兔动脉壁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绿娅 王大全 +6 位作者 潘晓冬 杜兰平 石风茹 秦彦文 蔺洁 郭恒怡 张兰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余甘子能否减少高脂血症对兔动脉壁的损伤及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余甘子组(4g·kg^(-1)·d^(-1))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每组8只。酶法检测3组血脂含量,8周后处死,组织匀浆测定主动脉和肝脏... 目的探讨余甘子能否减少高脂血症对兔动脉壁的损伤及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余甘子组(4g·kg^(-1)·d^(-1))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每组8只。酶法检测3组血脂含量,8周后处死,组织匀浆测定主动脉和肝脏脂质含量,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光镜观察动脉内膜病变。结果实验8周后余甘子组与高脂组相比,(1)能显著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上升,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降低主动脉和肝脏脂质含量;(3)主动脉斑块面积、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值明显降低。结论余甘子可能通过调整家兔脂质代谢,防止兔实验性粥样斑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余甘子
下载PDF
北京汉族人群载脂蛋白AI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绿娅 顾云 +5 位作者 吴桂贤 王薇 刘军 潘晓冬 吴兆苏 郭秀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ApoAI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对北京地区450名汉族人的载脂蛋白AI基因启动子(MspI1,-75bp)及第一内含子(MspI2,+83bp)两个MspI限制性片...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ApoAI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对北京地区450名汉族人的载脂蛋白AI基因启动子(MspI1,-75bp)及第一内含子(MspI2,+83bp)两个Msp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北京汉族人群ApoAI基因MspI1多态性以M1++和M1+-为主要基因型,M1-等位基因少见其频率为0259,男性显著低于女性(0220∶0294,P<005);北京汉族人群中少见的M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欧美白种人。汉族人具有M1--、M1+-基因型者与M1++基因型者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ApoAI基因MspI2位点大多数为M2++基因型,M2-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058,与其他人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MspI2多态性对各血脂变量影响不明显。结论:1北京地区汉族人的ApoAI基因MspI1多态性频率分布于性别间存在差异,与欧美白种人有明显差异;推测M1-等位基因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可能有一定影响;2MspI2多态性与其他人种间未见明显差异,其对各血脂变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类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不同亚组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绿娅 秦彦文 +4 位作者 蔺洁 潘晓冬 杜兰平 石凤茹 郭恒仪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5-498,共4页
通过观察低密度脂蛋白不同亚组分对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的影响 ,来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采用两次超速离心法分离制备大颗粒疏松低密度脂蛋白和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 通过观察低密度脂蛋白不同亚组分对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的影响 ,来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采用两次超速离心法分离制备大颗粒疏松低密度脂蛋白和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天然或氧化型小颗粒致密或大颗粒疏松这 4种脂蛋白 ,37℃温育 12h ,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 ,不同剂量的 4种脂蛋白均可使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蛋白表达增高 ,天然或氧化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比较相同浓度的 4种脂蛋白的作用时发现 ,2 5mg和 5 0mg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的作用强于大颗粒疏松低密度脂蛋白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 0mg天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表达的作用强于其它三种脂蛋白 (细胞间粘附分子 1的表达分别为 0 .83± 0 .0 9、0 .6 6± 0 .15、0 .80± 0 .0 7和 0 .76± 0 .0 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的表达分别为 0 .37± 0 .0 4、0 .2 8± 0 .0 4、0 .2 9± 0 .0 2和0 .2 7±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尝试:重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绿娅 蔺洁 +7 位作者 勇强 杨娅 刘俊涛 潘晓冬 孙立元 徐胜媛 姚凤霞 黄尚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提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其重点是"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重在预防"。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其核心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更有益的临床诊治实践。转化医...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提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其重点是"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重在预防"。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其核心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更有益的临床诊治实践。转化医学作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已成为引领医学发展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动脉粥样硬化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预防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绿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 遗传代谢性疾病 早发冠心病 心肌梗死患者 血浆胆固醇水平 人类健康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临床脂质研究新亮点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绿娅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97-799,共3页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以及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过量...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以及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等。各种因素通过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下载PDF
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与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
17
作者 王绿娅 顾云 +4 位作者 郭秀枝 吴桂贤 刘军 潘晓冬 吴兆苏 《血栓与止血学》 1998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为观察中国人载脂蛋白B基因变异的频率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CI)的关联。方法: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10例ACI患者及22例健康人的载脂蛋白B基因XbaI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LEP)进行了研究。结果:ACI患者及正... 目的:为观察中国人载脂蛋白B基因变异的频率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CI)的关联。方法: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10例ACI患者及22例健康人的载脂蛋白B基因XbaI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LEP)进行了研究。结果:ACI患者及正常人均以X--为主要基因型,少见X+-式团型,未见X++基因型,两组人群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之中(P>0.05);少见的X+等位基因,其频率非常显著低于白种人(P均<0.01);ACI组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57vs0.025,P<0.05);ACI组具有X+-基因型与X--基因型者比较,血清ApoB水平明显升高(P<0.05);AC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AploAL/ApoB比值显著降低。结论:载脂蛋白B基因XbaI位点 X+等位基因,与 ACI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通过升高 ApoB水平进而影响脂质代谢,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
下载PDF
银杏王乳对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绿娅 顾云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王乳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27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服用银杏王乳2个月,服用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及脂蛋白... 目的:探讨银杏王乳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27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服用银杏王乳2个月,服用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及脂蛋白(a)浓度。结果:平均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34.47±41.75mg/dl,(168.84±64.92mg/dl vs138.73±54.76mg/dl,(p<0.05);脂蛋白(a)下降5.29±12.37mg/dl,(15.63±14.86mg/dl vs9.96±8.53mg/dl,P<0.05);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和混合高脂血症组TG降低显著(服用前、后比较分别为:183.87±25.85vs136.14±27.14;226.49±63.67vs192.13±52.80.均为P<0.05);高胆固醇血症组和混合高脂血症组脂蛋白(a)降低显著(治疗前后比较分别为:13.89±10.82vs9.22±7.68;15.00±20.23vs9.25±3.15均为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银杏王乳对降低甘油三酯、脂蛋白(a),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高脂血症 银杏王乳 血脂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l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9
作者 王绿娅 范亚明 +2 位作者 潘晓冬 申同建 孙辛 《心肺血管学报》 1991年第3期246-248,共3页
为了研究中国人冠心病与Apo—A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本文采用生物素标记Apo—Al基因探针、限制性内切酶PstⅠ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22名冠心病患者及10名正常人的Apo—Al基因片段长度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组3.3Kb杂交片... 为了研究中国人冠心病与Apo—A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本文采用生物素标记Apo—Al基因探针、限制性内切酶PstⅠ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22名冠心病患者及10名正常人的Apo—Al基因片段长度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组3.3Kb杂交片段(基因突变型)的发生频率高于正常组(50%对20%)。提示:Apo—Al基因PstⅠ片段3.3Kb等位基因是冠心病易患的遗传标志,可用于预测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对携带3.3Kb等位基因者进行环境及饮食的调控,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病。生物素标记DNA探针优于同位素,适用于医院及基层科研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载脂蛋白 AI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韩静 王伟 +2 位作者 王绿娅 刘舒 康铁朵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大豆苷元与细胞共孵育 ,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用Rt PCR法检测Survivin ,Bcl xl,Bax ,GapdhmRNA...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大豆苷元与细胞共孵育 ,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用Rt PCR法检测Survivin ,Bcl xl,Bax ,GapdhmRNA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与大豆苷元都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升高Bax/Gapdh/Bcl xl/Gapdh的比值。与葛根素组相比 ,相同浓度的大豆苷元组细胞活性较低 ,Bax/Gapdh/Bcl xl/Gapdh比值较高。结论 :与葛根素相比 ,大豆苷元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豆苷元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生物制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