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曾广伟 尚福军 +4 位作者 康晓军 牛晓琳 柳荫 王翅遥 陈文生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右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饱和度(SaO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 目的探讨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右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饱和度(SaO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后介入治疗的患儿149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即刻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PTG、RVSP、PASP及SaO_2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肺动脉发育指标(Nakata指数、McGoon比值)、SaO_2及PTG改善情况。结果149例患儿均顺利进行经皮球囊肺动脉扩张术,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例,2例患儿出现发热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6%;术后PTG、RVSP、PASP及SaO_2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术后1、3、6、12个月患儿Nakata、McGoon及SaO_2呈上升趋势,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TG则明显比术前下降(均P<0.01)。结论对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姑息术后进行介入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并可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及改善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术后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 肺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IL-6和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广伟 王翅遥 +2 位作者 薛玉刚 秦超师 康晓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9期1887-1893,共7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清IL-6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清IL-6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急诊PCI术后的12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心电图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7 d后血清IL-6和IL-17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7 d后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6.38±10.75)ng/mL,(42.52±8.14)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3±12.08)ng/mL,(51.65±9.78)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7 d后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8.73±5.68)ng/mL,(22.54±4.55)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9±6.21)ng/mL和(29.82±5.74)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为54.72%±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38%±4.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肌梗死面积为10.64%±4.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4%±5.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MACE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降低PCI术后STEMI患者血清L-6和IL-17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MACE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IL-6 IL-17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佩 廉诚 +4 位作者 刘雄涛 曾迪 燕松 王翅遥 郑强荪 《心脏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42-545,551,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收集其基线资料并随访其术后复发情况。按照复发与...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收集其基线资料并随访其术后复发情况。按照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统计分析两组间基线资料、实验室检验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值间的差异, 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指标对消融术后复发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05人纳入研究,随访(8±4)个月,共计复发36例。统计数据表明:两组间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值中仅RDW在复发组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2.847,P〈0.05)。将RDW采用中值分组后比较示:Q2组较Q1组复发率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当RDW(%)取最佳截断值13.25%时,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预测灵敏度达64%,特异度为67%。结论RDW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一项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复发
下载PDF
AB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预测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翅遥 张卫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AB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非瓣膜病房颤患者466例,以缺血性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为终点事件,分别应用ABC评分法、CHADS2评分法、CHA2DS2-VASc评分对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并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AB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非瓣膜病房颤患者466例,以缺血性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为终点事件,分别应用ABC评分法、CHADS2评分法、CHA2DS2-VASc评分对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ABC评分法对高危患者脑卒中的检出率高于CHADS2评分(P<0.05)。ABC评分能够将更多的CHADS2评分为0、1分的低、中危患者纳人到该评分的高危组中(P=0.014)。ABC评分的四个评分项目均与卒中风险有关(P<0.05)。结论 ABC评分对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优于CHADS2评分法,对CHADS2评分为0、1分的低、中危患者具有较好的卒中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评分法 心房颤动 脑卒中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丹酚酸B改善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翅遥 张传朋 +2 位作者 张会涛 赵佩 陈蕊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明确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小鼠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成年小鼠诱导糖尿病(DM)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和治疗组(DM+SalB组).采用超声测小鼠心脏功能,Wes... 目的明确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小鼠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成年小鼠诱导糖尿病(DM)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和治疗组(DM+SalB组).采用超声测小鼠心脏功能,Western blot检测SIRT1表达含量,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剪切的Caspase3的表达量.用高糖(33.3 mmol/L葡萄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诱导糖尿病细胞模型,并用si-SIRT1干扰SIRT1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组)、高糖培养组(HG组)、高糖培养+SalB组(HG+SalB组)和高糖培养+SalB+SIRT1干扰组(HG+SalB+si-SIRT1组).Western blot检测SIRT1表达含量,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剪切的Caspase3的表达量,Mito-SOX染色检测原代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小鼠心脏功能显著下降,心肌凋亡水平显著上升(P<0.05),SIRT1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DM组相比,DM+SalB组小鼠心肌组织SIRT1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心肌组织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相比于Con组,HG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升高.与单纯HG组相比,HG+SalB组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HG+SalB组,HG+SalB+si-SIRT1组细胞的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均出现了显著上升(P<0.05).结论外源性SalB可能通过激活SIRT1表达,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糖尿病心肌病 沉默调节蛋白1 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比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短期抗栓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勇 刘鹏云 +4 位作者 周海佳 薛凯 孙冰 王翅遥 陈蕊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1227,共7页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和华法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栓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知网、维普网共6个数据库发表的所有文献,并进行文...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和华法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短期抗栓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知网、维普网共6个数据库发表的所有文献,并进行文献筛选、提取信息及质量评价。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应用NOAC与华法林短期抗栓在主要、次要终点的差异,其中主要终点包括首次随访不良临床事件[包括全因死亡、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出血]发生率及全因死亡、脑卒中/TIA、出血各自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首次随访器械相关血栓、残余漏>5 mm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10215例患者。其中术后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2.8%vs.3.6%,log OR=-0.61,95%CI:-1.11~-0.12,P=0.02)、出血发生率(1.7%vs.2.5%,log OR=-0.67,95%CI:-1.31~-0.03,P=0.04)均显著低于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脑卒中/TIA及次要终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eta回归及亚组分析结果显示,<75岁患者应用NOAC比华法林获益显著(log OR=0.44,95%CI:0.16~1.87,P=0.019)。结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使用NOAC较华法林减少了全因死亡、脑卒中/TIA、出血组成的不良临床事件,<75岁人群NOAC获益更加明显。使用NOAC全因死亡、脑卒中/TIA发生率与华法林相近,但出血发生率明显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
下载PDF
葛根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翅遥 高严格 +2 位作者 张晓东 康晓军 陈蕊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6期3022-3027,共6页
目的:明确葛根素(Pur)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成年小鼠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小鼠分为Con组,ApoE^(-/-)组,ApoE^(-/-)+Pur组。采用HE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小鼠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目的:明确葛根素(Pur)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成年小鼠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小鼠分为Con组,ApoE^(-/-)组,ApoE^(-/-)+Pur组。采用HE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小鼠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斑块中MMP2的阳性区域面积。用50μg/mL ox-LDL干预巨噬细胞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并用Ad-sh-Sirt3干扰Sirt3表达,将细胞分为Con组、ox-LDL组、ox-LDL+Pur组、ox-LDL+Pur+Ad-sh-Sirt3组。Western-blot检测Sirt3表达含量,TUNEL法检测巨噬细胞凋亡。结果:动物水平,与Con组相比,ApoE^(-/-)组小鼠出现了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poE^(-/-)组小鼠MMP2阳性区域面积显著高于Con组(P<0.05);Pur处理后,ApoE^(-/-)+Pur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低于ApoE^(-/-)组(P<0.05),MMP2的阳性区域面积显著低于ApoE^(-/-)组(P<0.05)。细胞水平,Western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Sirt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ox-LDL+Pur组Sirt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ox-LDL组(P<0.05)。相比于Con组,ox-LDL组巨噬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5);给予Pur处理后,相比于单纯ox-LDL组,ox-LDL+Pur组巨噬细胞的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Ad-sh-Sirt3处理消除了葛根素对于巨噬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外源性Pur可能通过激活Sirt3表达,进一步降低巨噬细胞凋亡水平,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动脉粥样硬化 Sirt3 凋亡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薛玉刚 王翅遥 +1 位作者 尚福军 程锦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832-1835,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口服薯蓣皂苷片,16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清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7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分别为69.23%、90.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显著增高,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显著缩短,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片 芪参益气滴丸 冠心病 心绞痛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左室收缩末内径
原文传递
右旋心外科修补术后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一例
9
作者 马文帅 廉诚 +2 位作者 王翅遥 曾迪 刘雄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第1期85-87,共3页
患者女性,21岁,主因"阵发性心慌、胸闷5年,加重9天"入院。既往曾于心外科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脏彩超提示右旋心,永存左上腔静脉,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入院后行三维心脏电生理检查,提示三... 患者女性,21岁,主因"阵发性心慌、胸闷5年,加重9天"入院。既往曾于心外科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脏彩超提示右旋心,永存左上腔静脉,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入院后行三维心脏电生理检查,提示三尖瓣峡部依赖房扑,成功行射频消融术,房扑终止后出现结性逸搏心律,建议行永久起搏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旋心 心房扑动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