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表现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王翔一
孙婧怡
+10 位作者
贺忱
钱驿
果森
张霄瀚
胥皞
刘壮
巩亚伟
李磊
刘铭泽
高奉
周敬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4,共8页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2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本体感觉和运动表现的测试,评估ACL重建手术时机对运动表现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行ACL重建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2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本体感觉和运动表现的测试,评估ACL重建手术时机对运动表现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行ACL重建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集中随访,收集患者术后资料。最终纳入5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早期手术组(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28例,延迟手术组(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2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评估结果、本体感觉以及运动表现。结果早期手术组ACL-伤后重返运动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68.68±22.04)分比(55.82±24.87)分,P=0.045]。膝关节活动度,轴移试验阳性率以及Tegner、Marx、Lysholm、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虽然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手术组屈膝和伸膝受影响的比例有小于延迟手术组的趋势。运动表现(等速肌力测试、Y平衡测试、单腿跳测试)和本体感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行ACL重建术比延迟重建的患者有更好的心理、情绪及重返运动的信心,加速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行ACL重建手术的时机对患者术后短期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运动表现能力和本体感觉的恢复没有显著影响,建议早期重建ACL,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手术时机
运动表现
本体感觉
心理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对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2
作者
刘铭泽
张霄瀚
+10 位作者
李磊
孙婧怡
钱驿
贺忱
果森
胥皞
巩亚伟
刘壮
王翔一
高奉
周敬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5-813,共9页
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对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3例,术后随访时间至少2年。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
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对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3例,术后随访时间至少2年。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患者双侧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进行评估,根据角速度为60°/s时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值力矩肢体对称指数(LSI)是否达到85%为分组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值力矩LSI≥85%)26例,B组(患者股四头肌或腘绳肌峰值力矩LSI<85%)27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结果膝关节主观功能方面:A、B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88.76±9.93)分比(81.08±12.57)分,P=0.017]和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86.27±8.96)分比(80.22±11.31)分,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ysholm[95.0(79.8,100.00)分比86.00(66.00,100.00)分,P=0.238]、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返运动量表评分[(66.08±22.25)分比(61.12±23.53)分,P=0.434]、Marx[6.00(4.75,7.00)分比6.00(4.00,7.00)分,P=0.805]和Tegner[8.00(4.00,12.00)分比4.00(2.00,12.00)分,P=0.5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表现方面:A、B两组患者单脚三级跳LSI(0.92±0.13比0.81±0.18,P=0.016)和单脚交叉跳LSI(0.96±0.12比0.84±0.22,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单脚跳LSI(0.90±0.18比0.79±0.25,P=0.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本体感觉差异[30°:8.83±4.66比10.73±4.63,P=0.143;45°:6.94±3.82比7.66±3.93,P=0.504;60°:4.10(3.20,4.72)比3.90(2.30,5.20),P=0.493]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Y平衡测试[前向LSI:0.98(0.84,1.02)比0.94(0.86,0.98),P=0.328;后外侧向LSI:1.00±0.08比0.97±0.07,P=0.249;后内侧向LSI:1.00(0.97,1.03)比0.96(0.93,1.03),P=0.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对称性良好的患者相比于对称性不佳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主要体现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单脚三级跳和单脚交叉跳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等速肌力
主观功能
运动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表现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王翔一
孙婧怡
贺忱
钱驿
果森
张霄瀚
胥皞
刘壮
巩亚伟
李磊
刘铭泽
高奉
周敬滨
机构
滨州医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创伤与康复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运动与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4,共8页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2023-270)。
文摘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2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本体感觉和运动表现的测试,评估ACL重建手术时机对运动表现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行ACL重建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集中随访,收集患者术后资料。最终纳入5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早期手术组(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28例,延迟手术组(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2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评估结果、本体感觉以及运动表现。结果早期手术组ACL-伤后重返运动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68.68±22.04)分比(55.82±24.87)分,P=0.045]。膝关节活动度,轴移试验阳性率以及Tegner、Marx、Lysholm、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虽然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手术组屈膝和伸膝受影响的比例有小于延迟手术组的趋势。运动表现(等速肌力测试、Y平衡测试、单腿跳测试)和本体感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行ACL重建术比延迟重建的患者有更好的心理、情绪及重返运动的信心,加速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行ACL重建手术的时机对患者术后短期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运动表现能力和本体感觉的恢复没有显著影响,建议早期重建ACL,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手术时机
运动表现
本体感觉
心理因素
Key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surgical timing
motor performance
propriocep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对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2
作者
刘铭泽
张霄瀚
李磊
孙婧怡
钱驿
贺忱
果森
胥皞
巩亚伟
刘壮
王翔一
高奉
周敬滨
机构
滨州医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创伤与康复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运动与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5-813,共9页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2023-270)。
文摘
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对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3例,术后随访时间至少2年。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患者双侧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进行评估,根据角速度为60°/s时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值力矩肢体对称指数(LSI)是否达到85%为分组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值力矩LSI≥85%)26例,B组(患者股四头肌或腘绳肌峰值力矩LSI<85%)27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结果膝关节主观功能方面:A、B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88.76±9.93)分比(81.08±12.57)分,P=0.017]和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86.27±8.96)分比(80.22±11.31)分,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ysholm[95.0(79.8,100.00)分比86.00(66.00,100.00)分,P=0.238]、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返运动量表评分[(66.08±22.25)分比(61.12±23.53)分,P=0.434]、Marx[6.00(4.75,7.00)分比6.00(4.00,7.00)分,P=0.805]和Tegner[8.00(4.00,12.00)分比4.00(2.00,12.00)分,P=0.5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表现方面:A、B两组患者单脚三级跳LSI(0.92±0.13比0.81±0.18,P=0.016)和单脚交叉跳LSI(0.96±0.12比0.84±0.22,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单脚跳LSI(0.90±0.18比0.79±0.25,P=0.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本体感觉差异[30°:8.83±4.66比10.73±4.63,P=0.143;45°:6.94±3.82比7.66±3.93,P=0.504;60°:4.10(3.20,4.72)比3.90(2.30,5.20),P=0.493]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Y平衡测试[前向LSI:0.98(0.84,1.02)比0.94(0.86,0.98),P=0.328;后外侧向LSI:1.00±0.08比0.97±0.07,P=0.249;后内侧向LSI:1.00(0.97,1.03)比0.96(0.93,1.03),P=0.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对称性良好的患者相比于对称性不佳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膝关节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主要体现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单脚三级跳和单脚交叉跳4个方面。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等速肌力
主观功能
运动表现
Keyword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sokinetic muscle strength
subjective function
motor performance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表现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王翔一
孙婧怡
贺忱
钱驿
果森
张霄瀚
胥皞
刘壮
巩亚伟
李磊
刘铭泽
高奉
周敬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对主观功能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刘铭泽
张霄瀚
李磊
孙婧怡
钱驿
贺忱
果森
胥皞
巩亚伟
刘壮
王翔一
高奉
周敬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