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瘀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胃肠湿热型大鼠模型MDA、SOD、IL-6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辉 王翼洲(指导老师) 《广西中医药》 2007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建立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复合模型,观察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按100mg/kg浓度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给予大鼠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24h后将大鼠饲以高脂高糖饮食1... 目的:建立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复合模型,观察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按100mg/kg浓度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给予大鼠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24h后将大鼠饲以高脂高糖饮食10d,然后在湿热环境下继续饲以高脂高糖饮食5d。模型制作成功后将动物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热瘀散高、低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5d,模型组及正常组予常规饲养。第16d处死大鼠,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并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_6(IL_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结肠组织中MDA、SOD的活性或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的变化表明模型复制成功;热瘀散高、低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均能明显改善结肠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损伤,降低损伤指数,降低IL-6的活性,提高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其中热瘀散高剂量组效果优于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P<0.01)。结论:热瘀散能显著降低MDA、IL_6水平,提高SOD的含量,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瘀散 溃疡性结肠炎 胃肠湿热型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6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