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槿乙酸抑制接触性超敏反应的药效学研究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覃 董小青 +4 位作者 王翼腾 刘晓光 王伟 周欣 陈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2-1557,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土槿皮主要活性成分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B)免疫调节作用的药效学,初步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contact hypersensitivity,CHS)模型,口服... 目的观察中药土槿皮主要活性成分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B)免疫调节作用的药效学,初步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contact hypersensitivity,CHS)模型,口服不同剂量PB进行干预,检测小鼠耳肿胀度,计算脾脏指数,并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耳部皮肤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综合评价PB免疫抑制作用的药效学。随后,进一步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B对CHS小鼠Akt磷酸化活性及对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PPARγ的转录激活。结果结果显示,不同剂量PB能够明显抑制CHS小鼠耳肿胀,降低脾脏指数,减轻耳部皮肤炎症程度,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PARγ表达及其转录激活、下调Akt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PB可能通过调节PPARγ相关的Akt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为研制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新型免疫调节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槿乙酸 接触性超敏反应 药效学 炎症 PPARΓ 信号通路 PPARΓ
下载PDF
应用Balb/c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的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翼腾 李覃 +4 位作者 张璐 张丽明 高强 李辉 陈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变应原致敏Balb/c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AD)的方法。方法不同剂量卵清蛋白(OVA)或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Balb/c小鼠,经一定流程后观察皮肤症状并进行评分,H&E染色检测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总Ig E含量,... 目的探索应用变应原致敏Balb/c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AD)的方法。方法不同剂量卵清蛋白(OVA)或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Balb/c小鼠,经一定流程后观察皮肤症状并进行评分,H&E染色检测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总Ig E含量,RT-PCR检测核因子T-bet和Gata3的m RNA表达。结果 OVA组(1、10、20、100 mg/ml)未见明显的皮肤炎症表现。DNFB组2种方案(0.5%+1%与0.5%)中,模型小鼠皮炎评分、抓搔次数、Ig E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GATA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T-bet,呈Th2型免疫偏移状态,皮肤病理学检测观察到模型小鼠表皮增厚、棘层细胞增生、炎症细胞大量浸润等变化。结论本研究中,经皮给予DNFB能够成功诱导小鼠发生AD样改变,是进一步开展AD相关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卵白蛋白 二硝基氟苯 小鼠
下载PDF
应用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辉 高强 +3 位作者 王翼腾 张丽明 陈虹 李覃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特应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 , AD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疾病,婴儿和儿童发病率在全球处于逐年上升状态。 AD 的发病机制复杂,现有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动物模型作为最常用的... 特应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 , AD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疾病,婴儿和儿童发病率在全球处于逐年上升状态。 AD 的发病机制复杂,现有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动物模型作为最常用的研究对象,在研究人类AD 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动物包括家兔、大鼠、小鼠、豚鼠等,其中小鼠以价格低廉、与人类AD相似、模型易建立等优势而备受青睐。笔者对近年应用小鼠建立AD模型的情况作一综述,为研究AD提供建立动物模型的适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小鼠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OPN调节IL-17/NF-κB通路参与疲劳性骨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增田 邢杰 +4 位作者 兰晓霞 张秋燕 王翼腾 曹振兰 李覃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8-87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疲劳性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跑台训练组(n=10),6周后ECT检查大鼠骨核素显像的变化,ELISA检测血清IL-17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OPN、NF-κB/p65的表达水... 目的初步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疲劳性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跑台训练组(n=10),6周后ECT检查大鼠骨核素显像的变化,ELISA检测血清IL-17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OPN、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全部训练结束时,大鼠处于疲劳状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训练组大鼠胫骨出现核素积聚,血清IL-17含量明显增加,同时,OP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NF-κB/p65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 OPN参与疲劳性骨损伤的病程进展,可能与IL-17及NF-κB通路密切相关,为发现疾病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训练 骨桥蛋白 IL-17 炎症 NF-ΚB
下载PDF
新型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免疫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阳 王翼腾 +4 位作者 李楠 陈诗雅 李覃 陈虹 刘艳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95-198,203,共5页
目的:以土槿乙酸结构特征为模板,吲哚为母核合成类土槿乙酸化合物,以期得到有更高免疫抑制活性的吲哚类衍生物。方法:对5-醛基吲哚和5-羧基吲哚的1,3,5位进行改造。1位进行烷基化改造,3位通过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与醛胺缩合反应进行延... 目的:以土槿乙酸结构特征为模板,吲哚为母核合成类土槿乙酸化合物,以期得到有更高免疫抑制活性的吲哚类衍生物。方法:对5-醛基吲哚和5-羧基吲哚的1,3,5位进行改造。1位进行烷基化改造,3位通过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与醛胺缩合反应进行延长,5位通过克脑文格尔反应与缩合酰化反应进行延长,得到吲哚类衍生物。经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得到两个系列共7个化合物,所有的化合物都经过HR-ESI-MS和1H-NMR验证,其中化合物5c对T细胞和B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9a,9b对B细胞有一定增殖抑制活性。结论:通过模拟土槿乙酸的两个长链结构合成了新的吲哚的类似物,发现了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醛基吲哚 5-羧基吲哚 土槿乙酸 免疫抑制活性
下载PDF
高强度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成艳 叶路 +1 位作者 李覃 王翼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研究高强度运动训练条件对大鼠骨骼肌细胞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高强度运动训练大鼠动物模型,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高强度运动训练后大鼠外周血以及骨骼肌细胞IL-6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高强度运动训练后,... 目的:研究高强度运动训练条件对大鼠骨骼肌细胞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高强度运动训练大鼠动物模型,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高强度运动训练后大鼠外周血以及骨骼肌细胞IL-6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高强度运动训练后,大鼠骨骼肌细胞及外周血IL-6含量均有所升高。结果显示;经过高强度运动后,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各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强度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大鼠外周血及骨骼肌细胞中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高强度运动训练可以诱导大鼠骨骼肌细胞及外周血中IL-6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大鼠 骨骼肌 白细胞介素-6 IL-6
下载PDF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震 张敏 +3 位作者 王翼腾 张丽明 李覃 陈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中药土槿皮有效成分土槿乙酸进行结构改造,得到新型衍生物氢化土槿乙酸(hexahydropseudolaric acid B,HPB),通过体内外研究,初步揭示其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培...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中药土槿皮有效成分土槿乙酸进行结构改造,得到新型衍生物氢化土槿乙酸(hexahydropseudolaric acid B,HPB),通过体内外研究,初步揭示其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鉴定HPB的免疫抑制活性及细胞毒性,进而以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建立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模型,口服不同剂量HPB进行干预,检测小鼠耳肿胀度、计算脾脏指数,综合评价HPB的药效学作用。最后,通过ELISA、Western blot分析等方法分析HPB对T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HPB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且安全性高,其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影响JNK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有望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炎免疫调节剂奠定基础,应用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土槿乙酸 T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IL-10
下载PDF
免疫细胞在特应性皮炎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强 李辉 +3 位作者 刘勇庆 王翼腾 李覃 陈虹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0期871-874,共4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以瘙痒、易复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多种免疫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围绕免疫细胞与AD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A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