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直接检测龈下菌斑主要可疑牙周致病菌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者玲 岗本公彰 +4 位作者 杨圣辉 前田伸子 李金陆 母瑞红 刘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 :应用 PCR方法直接检测龈下菌斑主要可疑牙周致病菌与牙周病活动部位的关系 ,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主要可疑牙周致病菌的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直接检测龈下菌斑主要可疑致病菌 ... 目的 :应用 PCR方法直接检测龈下菌斑主要可疑牙周致病菌与牙周病活动部位的关系 ,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主要可疑牙周致病菌的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直接检测龈下菌斑主要可疑致病菌 16 s RNA保守区域片段。 4 0名受试者包括牙周病患者2 0人 ,每人同口取一个牙周病活动部位 ,一个相对健康或牙周病静止对照部位 ;成人健康者 2 0人 ,每人各取一个标本。结果 :龈下菌斑 5种可疑牙周致病菌在牙周病活动部位的检出率牙龈卟啉菌为 86 % ,福赛类杆菌为 95 % ,螺旋体为 86 % ,中间普氏菌和黑色普氏菌分别为 95 %和 33% ,均显著高于同口部位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 :PCR直接检测菌斑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福赛类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龈下菌斑 PCR 直接检测 牙周病活动部位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牙骨质—牙本质撕裂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者玲 黄洁 +3 位作者 李启强 葛丽华 刘晓勇 刘萍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牙骨质 撕裂 牙本质 国际研讨会 局部因素 病例报告 国外文献 牙周病
下载PDF
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者玲 沙月琴 +1 位作者 李建华 裴振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338-339,共2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以朗格汉斯细胞病理性增生为特点的疾病,可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率大约为2~5/百万,6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成人少见。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HISTIOCYTOSIS 成人 CELL 病理性 发病率
下载PDF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落的主要外膜蛋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者玲 DAISUKE Kato +3 位作者 大岛友子 高尾亚由子 前田伸子 杨圣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 :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株菌体蛋白表达上的差异。方法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观察两型细菌全细胞蛋白及超高速离心提取的细菌主要外膜蛋白差异。结果 :全细胞蛋白电泳两型细菌蛋白带无明显差异 ;提取的主要外膜蛋白... 目的 :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株菌体蛋白表达上的差异。方法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观察两型细菌全细胞蛋白及超高速离心提取的细菌主要外膜蛋白差异。结果 :全细胞蛋白电泳两型细菌蛋白带无明显差异 ;提取的主要外膜蛋白电泳粗糙型存在 18、2 9、4 5 k Da蛋白带 ,实验室参考菌株不存在 ,临床光滑型菌株存在少量。光滑型实验室参考菌株存在的蛋白带在所有实验菌株中均存在。结论 :18、2 9、4 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粗糙型 光滑型菌落 外膜蛋白
下载PDF
青少年牙周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者玲 仇新全 +1 位作者 杨圣辉 李秀英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71-172,共2页
有关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简称JP)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主要来自美国、英国、瑞典、芬兰、丹麦等国家。这些研究报告青少年牙周炎的患病率为0.1~28.4%,变异范围很大。国内目前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关键词 青少年 牙周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教学实践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者玲 王菁 裴振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教学实践 学生学习 临床课程 教学水平 教学理念 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下载PDF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显微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者玲 前田伸子 +2 位作者 Daisuke Kato 田中伦 杨圣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5-297,I002,共4页
目的 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不同菌落菌株形态特点 ,探讨其致病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粗糙型和光滑型两种菌落形态的细菌固体培养 2天~ 4天应用电子显微镜阴性染色的方法比较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菌体表面结构特点。结果 粗糙型菌落菌... 目的 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不同菌落菌株形态特点 ,探讨其致病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粗糙型和光滑型两种菌落形态的细菌固体培养 2天~ 4天应用电子显微镜阴性染色的方法比较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菌体表面结构特点。结果 粗糙型菌落菌体菌毛丰富 ;刚刚转变后的光滑型菌落菌体仍可存在菌毛 ,但这种菌落继续传代菌毛可完全失去。菌毛表现为几种形态 ,细密或稀疏 ,也可成束状或网状。粗糙型菌体染色深 ,不均匀 ,菌体边缘不规则 ,视野不干净 ;多次传代后的光滑型菌落 ,菌体染色浅且均匀 ,菌体饱满透明 ,视野干净。粗糙型可以见到膜泡样的结构 ,但量很少。结论 粗糙型和光滑型菌的菌体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显微结构 致病机制 显微形态学
下载PDF
口臭与主要产臭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范亚贤 王者玲 +3 位作者 杨圣辉 李金陆 果梅英 刘颖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分析口臭与主要产臭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口臭患者29名,用鼻闻法确定口臭的来源和部位,使用口气测量仪测量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s)的浓度;分别从产臭牙周袋、舌苔和唾液中采集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并进行... 目的分析口臭与主要产臭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口臭患者29名,用鼻闻法确定口臭的来源和部位,使用口气测量仪测量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s)的浓度;分别从产臭牙周袋、舌苔和唾液中采集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并进行菌落计数。结果VSCs水平与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总数明显正相关(P<0.01),与龈下菌斑中产黑菌数(blackpigmentbacteria,BPB)和具核梭杆菌数(Fusobacteriumnucleatum,FN)也相关(P<0.05),舌苔上的厌氧菌总数、产黑菌和具核梭杆菌与VSCs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牙周病和大量舌苔可能是引起口臭的主要原因,而细菌(主要包括产黑菌和具核梭杆菌)在口臭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细菌 相关性 产臭菌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flp-1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冬宇 王者玲 +3 位作者 王明荣 徐昕 蔡岩 杨圣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分析伴放线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临床分离菌株菌毛结构基因flp 1的遗传多样性和flp 1基因与菌株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从不同牙周状况患者口腔中分离的 6 0株Aa(5 7株粗糙型 ,3株传代转变成光滑... 目的 :分析伴放线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临床分离菌株菌毛结构基因flp 1的遗传多样性和flp 1基因与菌株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从不同牙周状况患者口腔中分离的 6 0株Aa(5 7株粗糙型 ,3株传代转变成光滑型 )和 6株Aa标准菌株 (光滑型 )进行flp 1基因扩增 ,并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分析临床分离菌株flp 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所有 5 7株粗糙型菌株和 9株光滑型菌株都检测到flp 1基因 ;6 0株临床分离菌株检测到 5种flp 1基因型 ,其中基因型 2型占 6 7% ,共有 4 0株。结论 :Aa菌株表型的改变不伴有flp 1基因缺失 ;Aa临床分离菌株flp 1基因具有遗传多样性 ,基因型主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放线杆菌 flp-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基因缺失 侵袭性牙周炎 菌株鉴定
下载PDF
口源性口臭患者主要厌氧菌的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亚贤 王者玲 杨圣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龈下菌斑和舌苔上主要相关厌氧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口腔门诊中口臭患者29例,鼻闻法来确定产臭部位和非产臭部位;分别采集龈下菌斑和舌苔标本接种在非选择性培养基和核梭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5 d后记录非选择性...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龈下菌斑和舌苔上主要相关厌氧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口腔门诊中口臭患者29例,鼻闻法来确定产臭部位和非产臭部位;分别采集龈下菌斑和舌苔标本接种在非选择性培养基和核梭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5 d后记录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总数、产黑色素细菌总数及核梭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目的菌总数。结果29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口臭主要来源于龈缘菌斑,10例主要来源于舌苔,4例患者的口臭由龈缘菌斑和舌苔共同产生;产臭部位和非产臭部位相比,细菌总数、产黑色素菌和具核梭杆菌数都明显上升(P<0.01)。结论口源性口臭患者口气变化与产黑色素细菌、核梭杆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细菌 分布
下载PDF
北京地区公众对口臭认知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菁 裴振华 +3 位作者 王者玲 刘萍 杨圣辉 关晓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42-43,49,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公众对口臭的认知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266人进行关于口臭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52.8%的人自己有过口臭的经历,近90%的人受到过口臭的困扰;50%以上人认为口臭是"上火"或"胃肠不好"引起,认为...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公众对口臭的认知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266人进行关于口臭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52.8%的人自己有过口臭的经历,近90%的人受到过口臭的困扰;50%以上人认为口臭是"上火"或"胃肠不好"引起,认为口臭与口腔因素有关占31.5%;一半以上的人选择漱口水或牙膏治疗口臭;刷舌和使用牙线的人很少,每周使用1次或多于1次的仅为12.0%和3.1%。结论口臭是经常困扰人们社会交往的问题;北京地区公众对口臭的认知主要基于传统观念,大部分人不清楚口腔疾病与口臭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认知水平 问卷调查 北京
下载PDF
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菁 王明荣 王者玲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25-29,41,共6页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采集7名口臭患者和4名健康者舌苔标本,使用通用引物扩增标本中所有细菌的16SrDNA片段,测序分析并构建舌背微生物的种系进化树。结果共检测212个克隆,口臭组136个,鉴定出42种微生物(包括... 目的分析口臭患者舌背菌群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方法采集7名口臭患者和4名健康者舌苔标本,使用通用引物扩增标本中所有细菌的16SrDNA片段,测序分析并构建舌背微生物的种系进化树。结果共检测212个克隆,口臭组136个,鉴定出42种微生物(包括9种尚不能确定的微生物);对照组76个克隆,鉴定出23种微生物(包括7种尚不能确定的微生物)。2组标本中检出率最高、检出数目最多的菌种均为链球菌;其中17种已知细菌只在口臭患者舌苔上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叶瘤杆菌(85.7%),殊异韦荣氏菌(71.4%)和Solobacterium moorei(57.1%)。结论口臭组舌背菌群的生物多样性高于对照组。叶瘤杆菌、殊异韦荣氏菌、Solobacterium moorei可能与口臭的产生相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细菌 非培养技术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菌体表面疏水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裴振华 王菁 +3 位作者 王者玲 杨圣辉 刘萍 关晓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菌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碳氢化合物法检测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和光滑型的菌体表面疏水性,观察同一菌株不同表型疏水性的变化。结果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和光滑型菌体表面具有疏水性。14株粗... 目的研究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对菌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碳氢化合物法检测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和光滑型的菌体表面疏水性,观察同一菌株不同表型疏水性的变化。结果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和光滑型菌体表面具有疏水性。14株粗糙型伴放线放线杆菌菌体表面疏水率高于4株光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株同源的粗糙型与其光滑型转变株比较得出除1株外,其余3株菌两种表型的菌体表面疏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态变化可引起菌体表面疏水性的改变,粗糙型转变为光滑型后菌体表面疏水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放线杆菌 疏水性 形态 黏附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儿童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佳健 杨圣辉 +1 位作者 苏瑞云 王者玲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儿童 AP 牙槽骨吸收 牙龈
下载PDF
骨髓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刚 王者玲 +2 位作者 黄宗民 葛丽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本实验从新西兰白兔分离出骨髓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细胞培养。培养4天,可见少量梭形及三角形细胞;7天,细胞克隆形成;16天时,细胞汇合成层。按1:3的比例传代,7天传代一次,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及增殖情况。从细胞生长... 本实验从新西兰白兔分离出骨髓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细胞培养。培养4天,可见少量梭形及三角形细胞;7天,细胞克隆形成;16天时,细胞汇合成层。按1:3的比例传代,7天传代一次,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及增殖情况。从细胞生长曲线中可以看到:接种第一天细胞基本无增长,第2~6天,细胞增长明显;7天后细胞生长又趋缓慢。本实验结果表明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骨髓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青少年牙周炎细菌病因学研究
16
作者 王者玲 仇新全 +1 位作者 杨圣辉 李秀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2-52,共1页
应用选择和非选择性培养基的方法,采集了43名青少年牙周炎患者,31名龈炎患者和13名牙周健康者的303个龈下菌斑标本进行了放线共生嗜血杆菌、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放线共生嗜血杆菌。
关键词 青少年牙周炎 细菌病因学 龈下菌斑 牙周炎患者 龈炎 牙周健康 类杆菌 分离培养 选择性培养基 牙周组织
下载PDF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7
作者 王者玲 李金陆 杨圣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实验制备了针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的三种单克隆抗体。ELISA及免疫荧光表明:抗体78-B6和67-E8特异性良好。67-E8只与A... 本实验制备了针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的三种单克隆抗体。ELISA及免疫荧光表明:抗体78-B6和67-E8特异性良好。67-E8只与A.a.的C型反应,而与A.a.的其它血清型及其它主要口腔厌氧菌无交叉反应;75-B6与A.a三个血清型均有反应,与其它主要口腔厌氧菌未发现交叉反应。Y4-B6免疫荧光显示与粘性放线菌有交叉反应,但因其形态特征明显不影响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血清型分析
18
作者 刘冬宇 王者玲 +2 位作者 王明荣 韩亚 杨圣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1-274,277,共5页
目的PCR法检测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临床分离菌株血清型,分析其与flp-1基因型的关系。方法用血清型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和多重PCR的方法对60株Aa临床分离菌株的血清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与flp-1... 目的PCR法检测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临床分离菌株血清型,分析其与flp-1基因型的关系。方法用血清型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和多重PCR的方法对60株Aa临床分离菌株的血清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与flp-1基因型的关系。结果60株Aa临床分离菌株中血清型c型63.33%,e型23.33%,b型6.67%,a,f型各占3.33%,未检测到d型菌株;在24名被检测者中,15名检测到c型Aa菌株,3名检测到b型菌株,各有2名分别检测到a、e、f型菌株。flp-1基因型Ⅰ型菌株的血清型均为a型,40株Ⅱ型菌株中38株为c型,Ⅳ型菌株均为b型,11株Ⅴ型菌株中9株为e型,Ⅵ型菌株均为e型。结论Aa血清型分布以c型为主,flp-1基因型与菌株血清型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放线杆菌 血清型 基因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毛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冬宇 王者玲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53-255,共3页
伴放线放线杆菌是侵袭性牙周炎的可疑致病菌,菌毛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本文对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毛的形态、相关基因和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调控、致病作用以及免疫原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放线放线杆菌 菌毛 侵袭性牙周炎 致病菌 基因
下载PDF
伴放线放线杆菌粘附特性研究
20
作者 刘冬宇 王者玲 +2 位作者 吕亚林 杨圣辉 李金陆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316-318,共3页
目的分析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粘附特性及菌毛结构基因flp-1的遗传多样性对菌株粘附活动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孵育条件下5种flp-1基因型临床分离菌株和光滑型菌株的粘附活动。结果临床分离菌株的粘附量随菌液浓度,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fl... 目的分析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粘附特性及菌毛结构基因flp-1的遗传多样性对菌株粘附活动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孵育条件下5种flp-1基因型临床分离菌株和光滑型菌株的粘附活动。结果临床分离菌株的粘附量随菌液浓度,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flp-1基因型II型菌株的粘附量高于其它4型菌株,光滑型菌株的粘附量低于临床分离菌株。生理温度下菌株粘附数高,低温下明显降低。厌氧条件和有氧条件下的粘附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伴放线放线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粘附存在时间和菌量依赖性,并要求一定新陈代谢活性,粘附效率在氧浓度改变时没有明显变化。伴放线放线杆菌表型影响菌株的粘附作用。不同flp-1基因型菌株粘附能力存在差异,II型菌株粘附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放线杆菌 菌毛 粘附 表型 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