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唐举玉 吴攀峰 +4 位作者 俞芳 梁捷予 卿黎明 王聪杨 符劲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 探讨特殊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适应证与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特殊类型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80例.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包括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联体穿支皮... 目的 探讨特殊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适应证与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特殊类型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80例.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包括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联体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和嵌合穿支皮瓣,衍生类型包括5种基本类型中的2种或3种皮瓣的组合.结果 术后10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证实5例系吻合口栓塞,2例系血管蒂扭转,3例系皮瓣下血肿所致,经相应处理后全部成活4例,部分坏死6例.术后感染12例,其中1例术后第5天继发动脉危象而致皮瓣全部坏死;其余皮瓣顺利成活,创口Ⅰ期愈合;皮瓣供区8例皮瓣转移修复,3例植皮修复,其余供区均直接闭合.结论 特殊类型穿支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皮肤 外科皮瓣 四肢
原文传递
改良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9
2
作者 唐举玉 卿黎明 +4 位作者 梁捷予 宋达疆 俞芳 杜威 王聪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背阔肌皮瓣特点,切取有限面积的皮瓣携带大面积的背阔肌肌瓣,植皮区域由供区转移到受区。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背阔肌皮瓣特点,切取有限面积的皮瓣携带大面积的背阔肌肌瓣,植皮区域由供区转移到受区。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9cm×10cm-32cm×16cm,均采用改良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受区肌瓣表面植皮修复,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切取的背阔肌皮瓣加肌瓣面积最大33cm×17cm,最小20em×11am,其中皮瓣部分面积为20cm×6cm-33cmX10cm。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和植皮均顺利存活,无相关并发症。供区均直接缝合,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仅留线性瘢痕,外观影响小,肩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改良背阔肌皮瓣可用于修复下肢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但减少了供区并发症,还可改善供、受区的外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皮瓣 下肢 重建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唐举玉 杜威 +4 位作者 宋达疆 梁捷予 俞芳 卿黎明 王聪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带蒂转移修复四肢及颈部、腋窝、肩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同侧带血管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颈部、腋窝、肩背部创面;选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1例四肢骨外...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带蒂转移修复四肢及颈部、腋窝、肩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同侧带血管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颈部、腋窝、肩背部创面;选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1例四肢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其中12例以胸背动静脉-外侧支.穿支为血管蒂,4例以胸背动静脉-前锯肌支-穿支为血管蒂,皮瓣不携带深筋膜、背阔肌和胸背神经。皮瓣面积最小10cm×5cm,最大26cm×10cm。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肩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质地良好、供区隐蔽、血管蒂长、血供可靠,且不牺牲背阔肌和胸背神经。带蒂转移是修复同侧颈、肩、腋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游离移植适合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动脉 穿支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兔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卿黎明 唐举玉 +3 位作者 杜威 王聪杨 俞芳 吴攀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兔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实验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体质量2.5~3.0 kg的新西兰大耳白兔25只,雄雌不限.随机选取其中5只行局部解剖,以明确兔的腹壁浅动脉的起源、口径及其穿支的血供分布情况.余下的20只动物,根据... 目的 探讨建立兔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实验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体质量2.5~3.0 kg的新西兰大耳白兔25只,雄雌不限.随机选取其中5只行局部解剖,以明确兔的腹壁浅动脉的起源、口径及其穿支的血供分布情况.余下的20只动物,根据腹壁浅动脉的血供分布情况,于动物腹部设计一面积6 cm×3 cm大小的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采用股动静脉与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吻合构建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模型.供区均直接缝合. 结果 腹壁浅动脉发源于股动脉的近端,管径(0.15 ±0.02)mm,发出2~3支穿支供养下腹壁皮肤.构建实验模型的20只动物中,1只因麻醉意外死亡,余下实验动物均成功建立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模型,术后1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而坏死,其他皮瓣均顺利成活. 结论 利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可成功建立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该模型构建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浅动脉 穿支皮瓣 动物模型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在显微手外科术后对血管吻合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建民 贺学军 +1 位作者 王聪杨 邓淑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6-767,共2页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在显微手外科术后对血管吻合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显微手外科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45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在显微手外科术后对血管吻合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显微手外科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45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对照组45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患者相关状态和生活质量、再植断指血管吻合成活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升,疼痛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状态和生活质量以及再植断指血管吻合成活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显微手外科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疼痛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再植断指的血管吻合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右美托咪啶/投药和剂量 镇痛 显微外科手术 手/外科学 动静脉吻合
原文传递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表达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威 唐举玉 +4 位作者 何晓凡 卿黎明 王聪杨 吴攀峰 俞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t-PA和PAI-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将30只体质量为2.5—3.0kg、4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t-PA和PAI-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将30只体质量为2.5—3.0kg、4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建立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模型。构建成功后,实验组采用体外留线结扎以阻断静脉回流来构建穿支皮瓣静脉危象模型而对照组体外留线不结扎。观察两组皮瓣血运变化,于静脉危象发生的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和PAI-1浓度,切取部分皮瓣组织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除1例发生麻醉意外、对照组1例发生静脉危象外,其余均成功构建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静脉危象模型。皮瓣在静脉结扎1h之内颜色无明显改变,在静脉结扎2h以后出现典型静脉危象表现。t-PA和PAI-1在皮瓣移植前、通血即刻、静脉结扎即刻、结扎后15min、30min、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A在静脉结扎后2、4、6、8h浓度显著降低(P〈0.05),PAI—1在静脉结扎后2、4、6、8h浓度显著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随着穿支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时间的延长,管腔内红细胞逐渐黏附聚集,最后导致血管堵塞。结论t-PA、PAI-1对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早期(2h以内)无明显变化,不能应用于诊断早期静脉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静脉危象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不同球囊扩张压力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殷浩 李强 +1 位作者 王聪杨 贺学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球囊的扩张压力不同是否对疗效造成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68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行PKP术治疗过程中将扩张压力为100 psi的定义为A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球囊的扩张压力不同是否对疗效造成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68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行PKP术治疗过程中将扩张压力为100 psi的定义为A组(不完全扩张组),150 psi的定义为B组(适度扩张组),200 psi或未达200 psi球囊已平行于伤椎上下终板的定义为C组(完全扩张组)。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变化、VAS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均有恢复(P<0.05);术后三组间椎体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比较,A组与B组(P=0.026)及A组与C组(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分值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2例骨水泥渗漏患者和1例邻近椎体骨折。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适度的球囊扩张压力能够增加压缩椎体的复位率,但球囊压力过大对压缩椎体复位并没有帮助;采用不同的球囊扩张压力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伤椎所导致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学 脊柱骨折/外科学 胸椎/外科学 腰椎/外科学 椎体成形术/方法 压力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变化及其意义
8
作者 卿黎明 唐举玉 +4 位作者 何晓凡 杜威 王聪杨 吴攀峰 俞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6-1836,共1页
我们通过检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发生静脉危象前后不同时段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浓度变化,旨在探讨TF、TFPI能否应用于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静脉危象 移植术后 穿支皮瓣 皮瓣游离 早期诊断 TFPI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大面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民 贺学军 +4 位作者 王聪杨 易惠军 殷浩 邓淑华 罗志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19例术前行MSCTA检查,B组19例术前对股前外侧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19例术前行MSCTA检查,B组19例术前对股前外侧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动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检查,均标记以大致确定穿支血管出现的位置及口径作为术中参考作用。从供皮部位、大小、术中血管较术前差异、皮瓣存活率和术后供区及皮瓣情况等方面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比。结果MSCTA组的19支穿支血管的外径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类型与术中发现一致。术中改变供区位置和供区发病率,再次手术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组共发现皮瓣范围内穿支血管20支,经术中证实准确率为100%。术中见穿支血管走行方向与术前彩超检测方向基本一致。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见皮瓣外形、色泽、质地良好,出汗情况以及感觉恢复情况均可。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穿支血管都能在结果中显示并作出精确的体表定位。CTA其优点在于能够精确地预先判断穿支血管的位置、管径以及走行,但造影剂、辐射量及费用等问题导致这一项辅助检查无法实现大范围、大规模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外科皮瓣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嵌合体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聪杨(综述) 唐举玉(审校)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80-282,共3页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CTA)是指皮肤、皮下组织、骨、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异体移植。与单一器官移植(如肾、心、肝、肺等内脏器官)不同,复合组织的各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CTA)是指皮肤、皮下组织、骨、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异体移植。与单一器官移植(如肾、心、肝、肺等内脏器官)不同,复合组织的各种成分的免疫学性质各不相同,其中皮肤是抗原性最强的免疫器官…。因此,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成功在医学领域更具有挑战性,如何克服移植术后的急、慢性排斥反应,成为决定移植是否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局部用药和诱导免疫耐受。而对复合组织移植物的免疫耐受诱导可能是解决排斥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免疫耐受诱导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配型、嵌合体诱导和单克隆抗体诱导。笔者就嵌合体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 组织移植 免疫耐受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