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人痣血案
1
作者 王肖麟 金德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6-48,1,共14页
一个能治病救人的医生,却医不了自己心头的病痛,真情的希寄使他得到的却是情感的虚芜和婚姻的失败。最终他由爱走向了恨的极地,也走向法律的羁制。
关键词 墨镜 市公安局 工作人员 公共汽车站 双人床 观察室 照片 附属医院 面部按摩 发现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调查
2
作者 王肖麟 《文艺评论》 198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任何新的观念、意识无不率先作用于当代大学生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出多元而深奥的理性折光,然后再铺展开去,涵熔当代社会阶层的各个角落。因此,试图确切把握他们的思维观念,科学地归纳出他们审美观念的共同特点,不可能是简单的事情。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审美观念 审美倾向 欣赏活动 审美心理机制 当代青年 通俗小说 通俗文学 青年学生 经济政策
下载PDF
梁赞诺夫浪漫主义美学小识
3
作者 王肖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75-76,共2页
三邮卓越的浪漫主义影片——《办公室里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和《命运的拨弄》,把苏联杰出的电影导演梁赞诺火介绍到中国,这使得中国观众在拥有梁赞诺夫的同时,梁赞诺夫也拥有了众多的中国观众。 粱赞诺夫的影片已经成熟列看... 三邮卓越的浪漫主义影片——《办公室里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和《命运的拨弄》,把苏联杰出的电影导演梁赞诺火介绍到中国,这使得中国观众在拥有梁赞诺夫的同时,梁赞诺夫也拥有了众多的中国观众。 粱赞诺夫的影片已经成熟列看一个片断就能推知是梁赞诺夫作品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美学 电影导演 办公室 中国 影片 观众
下载PDF
错位的耳针
4
作者 王肖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55-57,共3页
1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迷蒙混沌的世界,随着耳鸣的主观音响不断加剧,画面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只贴满小白片片的塑料耳朵在不停地旋转,渐次充满了整个银幕,虚幻荒诞的音乐声中推出片名字幕:错位的耳针。
关键词 戏剧文学 电影文学 文学作品 电影剧本
下载PDF
中国当代电影的伦理包袱
5
作者 王肖麟 《电影文学》 1988年第8期71-73,共3页
时下,论者们有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中国当代电影正在出现蓬勃向上的趋势。《老井》《红高梁》的获奖,加强了这种舆论的势头。我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高兴。然而,盲目乐观终究不是理智的表现,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的中国电影还普遍... 时下,论者们有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中国当代电影正在出现蓬勃向上的趋势。《老井》《红高梁》的获奖,加强了这种舆论的势头。我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高兴。然而,盲目乐观终究不是理智的表现,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的中国电影还普遍存在诸多创作上的偏差。本文即试图从伦理包袱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的电影艺术家进行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当代电影 包袱 伦理 乐观情绪 《红高梁》 电影艺术家 《老井》
下载PDF
弥合审美和伦理分野的人性手段——对当代电影的雅俗共赏的一点思索
6
作者 王肖麟 《电影文学》 1987年第4期76-77,共2页
《黄土地》这部影片,话说是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电影观念。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但《黄土地》得不到工人和农民观众的心理认同,也为影片上映实践所证实。于是又一次为我们提出了雅俗如何共赏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 雅俗共赏 当代电影 《黄土地》 人性 分野 伦理 审美 弥合
下载PDF
《田野又是青纱帐》的戏剧本体论意义
7
作者 王肖麟 《文艺争鸣》 1987年第6期68-71,共4页
《高梁红了》和《田野又是青纱帐》使吉林剧作家李杰两度赢得全国剧本评比优秀剧本创作奖,这使得李杰的创作越来越为更多的论者和实践家所重视。有同志认为,李杰剧作最杰出的成就在于紧扣时代的脉搏,展示东北农村翻天覆地地沧桑巨变,这... 《高梁红了》和《田野又是青纱帐》使吉林剧作家李杰两度赢得全国剧本评比优秀剧本创作奖,这使得李杰的创作越来越为更多的论者和实践家所重视。有同志认为,李杰剧作最杰出的成就在于紧扣时代的脉搏,展示东北农村翻天覆地地沧桑巨变,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我以为,李杰剧作在艺术追求上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其代表作《青纱帐》),即在大胆地对戏剧美学进行多元化探索的同时,保持戏剧艺术的本体论价值,至少应在同等的地位上得到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戏剧美学 艺术追求 剧本创作 美学手段 民族性格 民族文化 矛盾冲突 剧作家 代表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