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烏蒙山的苔
- 1
-
-
作者
王胜华(苗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109,共11页
-
文摘
一、麦田里的母亲麦田里,母亲不停地种麦、收麦……母亲爱惜麦子,如同爱惜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孩子。只要往麦田里一站,母亲就是一株弯腰沉甸、多子多孙的老麦子,乐呵呵地唱起心中的麦谣:"三月麦子青,四月麦子黄,麦子黄,做麦馍,边吃边干活……"砍掉大春作物,父亲掌犁,母亲撒麦,翻新的泥土气息混合着麦粒身上散发的气味,弥漫在秋田的空野里。不出十天半月,麦田便"浅鬣寸许",柔弱的麦子耷拉着绿色的小脑袋,任由凛冽的风雪梳理洗刷。等春风又绿江南岸,麦子便悄悄地昂起头来,伸直腰杆,仰望着蓝天白云,享受着春风春雨,赶着抽穗扬花,忙着饱满泛黄。割麦的时候,母亲总是带着一块塑料薄膜和一股背麦用的绳子,她先在宽平的麦埂上摆好绳子,铺好薄膜,然后才开始割麦。
-
关键词
多子多孙
泥土气息
大春作物
麦子
塑料薄膜
麦田
绳子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落水松子(外三篇)
- 2
-
-
作者
王胜华(苗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7-135,共9页
-
文摘
“爸,我没有被录取……”那年高考,不知是哪个门道出了问题,我手里握着本科的分数,却连一个专科学校也没有录取。我窝在家里,一处也不想去,一个人也不想见,一句话也不想说。父亲虽然不识字,但他听懂了我说的意思,他也像我,沉默得一处也没去,一个人也没见,一句话也没说。父亲越是这样,我越觉得他身上的压力已经到了快要超负荷的程度,就像一股时常咯吱咯吱的绳子,到了快要断的时候不再发出任何声音。
-
关键词
超负荷
专科学校
高考
本科
录取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两只鸟
- 3
-
-
作者
王胜华(苗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金沙江文艺》
2020年第11期64-68,共5页
-
文摘
一喑喑孩提,我就特别喜欢听奶奶讲“鹊桥相会”的民间传说,听着听着,我就睡着了;读书之后,我又特别喜欢念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念着念着,我就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想再听“鹊桥相会”的故事,可此时,奶奶传下这个民间故事,已经孑然离去,我只能带着这个美丽的传说和诗里的美好愿景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痴痴地仰望着遥远的天河,望着望着,我就成亲了。
-
关键词
民间故事
秦观
民间传说
七月初七
离去
仰望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怀念贼鹰(外一篇)
- 4
-
-
作者
王胜华(苗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金沙江文艺》
2021年第6期55-60,共6页
-
文摘
“老鹰偷鸡了!”我们一家人聚在屋里吃午饭的时候,--道褐色的影子从屋顶直扑院子,院子里的鸡,四处逃窜,腾起的灰尘满院子飞扬……母亲第一个反应过来,拖着扫帚冲到院子里挥舞着。
-
关键词
院子
鹰
挥舞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桃花春色走苗寨
- 5
-
-
作者
王胜华(苗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金沙江文艺》
2019年第7期81-85,共5页
-
文摘
苗族与桃花有缘。我六岁那年的阳春三月,正是桃之夭夭的季节,一场大火无情地将我们的村子烧成一片瓦砾焦土。那时,我们村只是一座20来户的微型苗寨,多数人家的房子都是垛木草房,外层都用玉米秸秆围上一圈,以便挡风保暖。条件稍好的人家,房屋也不过是土墙草房。我家因祖上节俭营生,传到父亲的时候算得是条件较好的人家了,一家十口人起居在爷爷早年建盖的土墙草屋里。爷爷这间土墙草屋,坐落在村子的下方,与村子房屋密集的地区保持着一段距离,又不在风过路的地方,不一定会被大火点燃。
-
关键词
四十年
王建才
武定县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