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的土壤条件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
1
作者 樊鹏 王自威 +3 位作者 邵红旗 杨青伟 王磊 杨喜会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83-88,共6页
为突出土壤条件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兰考县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工作为例,分析土壤监测样点不同年份的土壤条件变化对当地粮食产量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和土壤pH在合理范围内的增... 为突出土壤条件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兰考县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监测工作为例,分析土壤监测样点不同年份的土壤条件变化对当地粮食产量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和土壤pH在合理范围内的增加都能够提升粮食产量。建议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针对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和主要作物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良土壤pH的措施,以提升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 监测 土壤条件 变化 粮食产量 影响
下载PDF
基于用途与级别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2
作者 袁晨光 王令超 +2 位作者 宋艳华 王自威 王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29-235,共7页
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 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过程数据为基础,计算影响因素分值,建立增值收益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依据政府、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测算分用途、分级别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不同级别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政府分配比例随级别的降低而减少,集体分配比例则随级别的降低而增加,每降低一个级别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储业用地,政府分配比例平均分别减少2.66%、2.34%,集体分配比例则平均分别增加2.66%、2.34%;政府在商业服务业用地增值收益中的平均分配比例为31.58%,远高于在工矿仓储业用地增值收益中23.68%的平均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增值收益 分配比例 影响因素 用途 级别
下载PDF
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农田整理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自威 吴克宁 +1 位作者 赵华甫 曹绍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912-6915,6936,共5页
针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受损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开展3方面研究:①在框架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观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②提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 针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受损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开展3方面研究:①在框架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观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②提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生态坑塘等特色工程布局;③针对采煤塌陷区区特有潜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与土壤质量及结构受到破坏等现状,提出生态型降水排水沟道与土壤修复工程等特色设计。这一针对性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科学开展土地整理,科学恢复生产能力,重建农田生态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采煤塌陷区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问题导向方法 框架导向方法 江苏省
下载PDF
河南省耕地质量变化对农田固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艳华 王自威 +1 位作者 袁晨光 杨建波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48,180,共7页
通过评价河南省105个县耕地碳吸收、碳排放和碳存储能力,以及各县平均耕地质量等别、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量化分值,探索耕地质量及其评价因素与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关系,揭示2011—2019年河南省耕地质量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通过评价河南省105个县耕地碳吸收、碳排放和碳存储能力,以及各县平均耕地质量等别、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量化分值,探索耕地质量及其评价因素与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关系,揭示2011—2019年河南省耕地质量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总体呈现碳汇。(2)河南省耕地碳存储能力与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耕地质量为9.24等时耕地碳吸收和碳排放达到平衡,固碳量为0,等别优于9.24等时,耕地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量,表现为碳汇,反之,表现为碳源。(3)耕地质量的高低和不同质量等别耕地面积的变化显著影响区域耕地碳存储量。(4)多个耕地质量评价因素与农田碳吸收、碳排放和固碳能力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农田生态系统 碳吸收 碳排放 固碳能力 河南省
下载PDF
冯玉祥对西北开发的史料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自威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79,20,共5页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者。他组织的国民军联军,誓师五原,参加了北伐战争。当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被杀害时,他曾下令全军戴孝并树碑以示同情和纪念。冯玉祥...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者。他组织的国民军联军,誓师五原,参加了北伐战争。当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被杀害时,他曾下令全军戴孝并树碑以示同情和纪念。冯玉祥任陕西督军和在西安就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帮助了陕西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他所倡导的植树造林、修筑道路、禁烟禁赌等活动,成绩卓著。现将冯玉祥1927年3月主持制定的《陕甘建设会议议决案》予以刊载,供研究冯玉祥本人的政绩及西北发展史参考。此件曾载于1927年4月《国民军政报》第66期至67期上。标点为编选者所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西北开发 中国近代史 中国共产党 国民军 北伐战争 爱国主义者 李大钊 中国革命 省政府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黄河河南段地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宋艳华 王令超 +3 位作者 王自威 田燕 樊鹏 杨青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10-218,共9页
为了探索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改进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并分别采用2种模型对河南省黄河沿岸9市2017年生态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研究区各市耕地生态生产性... 为了探索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改进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并分别采用2种模型对河南省黄河沿岸9市2017年生态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研究区各市耕地生态生产性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但多市消费足迹低于生态承载力。(2)经消费系数和用地结构调整系数修正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评价结果可明确区分生态足迹中区域内部消费足迹与承担的外部区域消费足迹,对研究区生产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3)能源消费是研究区各市生态承载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是左右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研究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能源消费,需在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提升化石能源用地承载力、降低能源消费足迹。研究得出,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下区域生态承载状况的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提出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河南省土地用地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等工作提供参考,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开放式 消费调整系数 用地结构调整系数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土地生态承载力
7
作者 宋艳华 王令超 +2 位作者 王自威 王磊 杨喜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50-159,共10页
【目的】探索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为河南省用地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等工作提供参考,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开放式... 【目的】探索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为河南省用地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等工作提供参考,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并分别采用2种模型对河南省2017年生态承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河南省耕地生态生产性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但消费足迹低于生态承载力。经消费系数和用地结构调整系数修正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评价结果可明确区分生态足迹中的区域内部消费足迹与承担的外部区域消费足迹,对河南省生产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河南省土地综合生态承载力有盈余,但各地类间承载状态差异显著,其中耕地盈余最大,而化石能源用地存在较大赤字,河南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降低能源消费和提升化石能源用地承载力。【结论】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下区域生态承载状况的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提出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开放式 消费调整系数 用地结构调整系数 河南
下载PDF
基于质量保护的耕地定级方法研究
8
作者 王令超 田燕 +2 位作者 宋艳华 王自威 樊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23-29,共7页
目前中国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中的等别评价方法和成果仅能反映耕地质量宏观层面的差异,缺少反映耕地质量微观差异的评价方法与成果,无法满足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研究探索以耕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增加能反映耕地质量微... 目前中国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中的等别评价方法和成果仅能反映耕地质量宏观层面的差异,缺少反映耕地质量微观差异的评价方法与成果,无法满足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研究探索以耕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增加能反映耕地质量微观差异的评价因素,采用利用等指数与新增定级因素加权计算定级指数并划分级别;通过对河南省65个县(市)的耕地质量定级指数的统计分析,显示级别与利用等别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二者具有较明确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加权修正的特点,确保了级别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同时,级别显现了耕地质量的微观差异,与等别的宏观性构成互补,完善了耕地质量保护成果体系,可为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定级方法 利用等指数 微观差异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研究
9
作者 王自威 王令超 +1 位作者 宋艳华 田燕 《农业工程》 2021年第6期79-84,共6页
为研究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动因和影响程度,将耕地按质量变化原因划分为新增、减少、项目建设和渐变4种变化类型区进行分析,并用农用地分等因素法对郑州市耕地质量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在研究期内耕地质量略有上升,由于耕地数... 为研究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动因和影响程度,将耕地按质量变化原因划分为新增、减少、项目建设和渐变4种变化类型区进行分析,并用农用地分等因素法对郑州市耕地质量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在研究期内耕地质量略有上升,由于耕地数量减少,产能呈下降态势;不同类型耕地变化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渐变>减少>新增>项目建设;郑州市通过新增耕地和项目建设能够维持区域耕地质量平衡,但是未能维持产能平衡。通过类型区分析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机理,能准确分析各类型区质量变化和整体质量变化的关系,也能够为管理者制定耕地质量与产能保护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耕地质量 驱动机制 突变区 渐变区 郑州市
下载PDF
中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模式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3 位作者 王自威 王金满 靳取货 刘园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934,共6页
东北黑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受漫岗地形、过度利用、降水集中等因素影响,该区土壤正面临着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盐渍化等问题困扰。科学开展并实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现阶段平整土地,重建生态,防治水土流失... 东北黑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受漫岗地形、过度利用、降水集中等因素影响,该区土壤正面临着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盐渍化等问题困扰。科学开展并实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现阶段平整土地,重建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和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东北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海伦市伦河镇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探讨人与自然和谐观的指导下,问题导向和框架导向相结合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模式;在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居民点整治、育秧控温、黑土保育等工程布局;并针对冻期长、极端低温低,冻融交替致道路、渠道和桥涵等损毁这一寒地黑土区特有现象,提出了易拆装、抗冻融渗漏的渠道设计和抗返浆田间道路等特色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规划 设计 典型黑土 伦河镇 海伦市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of mountain cities in China during 1990–2015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自威 吕昌河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8期1152-1166,共15页
Land expansion of mountain cities in China is not systematically studied yet. This study identified 55 major mountain cities at and above prefecture level, and analyzed the land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 Land expansion of mountain cities in China is not systematically studied yet. This study identified 55 major mountain cities at and above prefecture level, and analyzed the land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based on visually interpreted data from TM images in 1990, 2000, 2010 and 2015. From 1990 to 2015, total built-up land area of the mountain cities increased by 3.87 times, 5.56% per year. The urban land growth was apparently accelerated after 2000, from 4.35% per year during 1990-2000 increased to 6.47% during 2000-2010 and 6.2% during 2010-2015. Compared to the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rate was 44% higher. As a result, the urban land area per capita increased, but it was still within the government control target, and also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average of all cities in China.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changes to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GDP and population growth, and road construction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s of land expansion. Terrain conditions were not found a relevance to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rate during 1990-2015, bu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ayout and shape, and also probably on the urban land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cities urban land expansion driving forces elastic coefficient city compactness
原文传递
实行动态模拟市场价的几点设想
12
作者 王自威 《财务与会计》 CSSCI 1994年第7期52-53,共2页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利益机制等市场机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因此。
关键词 动态模拟市场 价格 市场机制 企业 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