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区温湿指数对细菌性痢疾滞后效应及区域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舒姿 刘志东 +2 位作者 高琦 张怡雯 姜宝法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温湿指数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探讨区域间异质性来源。方法收集华北地区各地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各地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温湿指数...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温湿指数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探讨区域间异质性来源。方法收集华北地区各地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各地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温湿指数与细菌性痢疾发病之间的关系,应用meta分析合并各地市的效应值,再通过meta回归进一步探讨异质性来源。结果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温湿指数与细菌性痢疾发病数之间均呈"J"形关系。温湿指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危害效应在当天开始出现,滞后3 d时达到最大值(RR=1.07,95%CI=1.05~1.09),持续至第7 d。以温湿指数的中位数为参照,温湿指数为42.4时,细菌性痢疾的累积发病风险最高(RR=1.96,95%CI=1.52~2.53)。高纬度、高经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的地区,温湿指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效应更强。结论高温湿指数会增加华北地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应对脆弱地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细菌性痢疾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指数 细菌性痢疾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meta回归
原文传递
广东省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及归因风险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琦 刘志东 +2 位作者 王舒姿 张怡雯 姜宝法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探讨其异质性来源并评估其归因风险。方法收集广东省2009—2016年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的效应,应用多变量meta回归模型... 目的分析广东省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探讨其异质性来源并评估其归因风险。方法收集广东省2009—2016年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的效应,应用多变量meta回归模型合并效应值,在此基础上评估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归因风险。结果2009—2016年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2279647例,气温升高可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以日均气温24℃为参照,日均气温为30.5℃时手足口病累积发病风险最高(RR=1.24,95%CI=1.12~1.37)。低温的效应在滞后8 d时达到最大,高温的效应在滞后0 d时达到最大。不同城市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差异的来源有人口密度、GDP增长率、经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和年平均日照时数。归因于高温暴露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为241918例,占总发病数的10.61%(95%CI=9.67%~11.53%)。高温时,男性和<5岁儿童的发病风险高于其他人群。结论高温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效应出现早且存在滞后效应。夏季高温时应对易感人群和脆弱地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温 两阶段模型 归因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