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u^(2+)对水生食物链关键环节生物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良韬
吴永贵
+3 位作者
廖芬
黄波平
申万暾
陈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6-230,234,共6页
为了解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三级食物链中对重金属Cu2+最为敏感的生物,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及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斜生栅藻)、初级消费者(隆线溞)、次级消费者(斑马鱼)三级食...
为了解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三级食物链中对重金属Cu2+最为敏感的生物,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及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斜生栅藻)、初级消费者(隆线溞)、次级消费者(斑马鱼)三级食物链关键环节代表性生物为受试生物,研究重金属Cu2+对上述食物链关键环节生物在单一存在和共存条件下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生物存在条件下,Cu2+对斜生栅藻24 h4、8 h7、2 h、96 h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83 80、.126 00、.175 80、.182 1 mg/L,Cu2+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0.030 30、.028 70、.027 40、.024 9 mg/L,Cu2+对斑马鱼24 h4、8 h、72 h、96 h的LC50为1.047 10、.484 8、0.455 40、.455 4 mg/L;在斜生栅藻、隆线溞和斑马鱼共存条件下,Cu2+对隆线溞具有致死作用(24-LC50为0.041 0 mg/L),对斜生栅藻和斑马鱼均未有明显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水生生态系统
食物链关键环节
生物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兴仁废弃煤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
14
2
作者
申万暾
吴永贵
+3 位作者
黄波平
王良韬
廖芬
陈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为研究贵州喀斯特废弃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对煤砷含量较高的贵州兴仁县下山镇小尖山某废弃煤矿区内土壤中Cu、Pb、Zn、Cd等重金属和As含量及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
为研究贵州喀斯特废弃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对煤砷含量较高的贵州兴仁县下山镇小尖山某废弃煤矿区内土壤中Cu、Pb、Zn、Cd等重金属和As含量及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且受Cu污染较严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均随pH降低而受到抑制。除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余3种酶活性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而受到抑制,Zn和As是影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Pb、Zn和Cu是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Cd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区
表层土壤
重金属
土壤酶活性
贵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砷与氟对隆线溞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波平
吴永贵
+4 位作者
申万暾
陈程
廖芬
王良韬
刘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为评价砷与氟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测试方法,以隆线溞(Daphniacarinata)为试验生物,分别研究了砷与氟单独及共存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砷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 LC5...
为评价砷与氟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测试方法,以隆线溞(Daphniacarinata)为试验生物,分别研究了砷与氟单独及共存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砷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50 mg/L、3.16 mg/L、2.22 mg/L、1.43 mg/L,氟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253.94 mg/L、144.42 mg/L、96.12 mg/L、70.68 mg/L;计算出砷与氟对隆线溞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1 mg/L、0.71 mg/L,所得安全浓度远低于我国部分水域砷与氟浓度值;砷与氟以毒性1∶1混合共存时,24 h、48 h、72 h和96 h对隆线溞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拮抗作用;与大型溞(Daphnia magna)相比,隆线溞对砷和氟毒性较敏感,是较理想的环境污染监测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
氟
隆线溞
LC50
安全浓度
联合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酸铜对关键食物链环节毒性作用的微宇宙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彭子乐
王良韬
+1 位作者
吴永贵
伍建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水生态系统的2个主要问题,但在受重金属及较高浓度氮(N)、磷(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重金属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关键食物链环节的影响至今未明。通过构建复合污染水体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水生态系统的2个主要问题,但在受重金属及较高浓度氮(N)、磷(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重金属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关键食物链环节的影响至今未明。通过构建复合污染水体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微宇宙实验体系进行单向多级围隔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在高浓度N、P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系统内“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3个关键食物链环节的环境生物效应,分析不同试验阶段体系内藻密度(O_(484))与叶绿素a(Chl a)、水体COD_(Cr)值与浊度、隆线溞与斑马鱼的存活、摄食活动及死亡率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浓度N、P条件下,低浓度Cu^(2+)(0.01 mg·L^(-1))明显促进体系中藻的生长,而对隆线溞和斑马鱼均无明显影响,但围隔内隆线溞对藻的滤食消减使藻的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试验结束时藻密度为0.041)。(2)高浓度N、P条件下中浓度Cu^(2+)(0.04 mg·L^(-1))的存在对体系内斑马鱼尚未产生明显急性毒性,但对同体系中的隆线溞显示出较强生物毒性(死亡率达80%),尚未死亡的少量个体显示活动能力及滤食能力显著减弱,在高浓度N、P刺激下水生态系统形成斜生栅藻占绝对优势的重度富营养化现象(试验结束时Chl a达874.7μg·L^(-1))。(3)高浓度N、P条件下高浓度Cu^(2+)(0.16 mg·L^(-1))的存在,导致体系内隆线溞在试验开始后全部死亡,且斜生栅藻也受到一定毒害(O_(484)降为0.035),此时的斑马鱼尚未受明显毒害,且受到一定毒害作用的斜生栅藻在试验第5天时开始适应恢复并逐渐显现出水色浓绿的富营养化特征(试验结束时Chl a为378.04μg·L^(-1))。这说明在无毒害物质或少量毒害物质存在条件下,健全的水生生态系统能消纳高浓度N、P带来的胁迫而不易发生富营养化,但在受高浓度N、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毒害物质的输入将是造成体系中敏感性关键性食物链环节(如初级消费者)断裂及生态系统崩溃、继而导致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的关键性因素,在水体环境生态治理与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食物链关键环节
急性毒性
富营养化
水生生态系统
单向多级围隔试验
微宇宙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西南高砷煤矿区钙镁离子对砷酸根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廖芬
吴永贵
+4 位作者
周露
黄波平
王良韬
陈程
申万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4-1310,共7页
以隆线溞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黔西南高砷煤矿区水环境中广泛共存的Ca2+、Mg2+对砷酸根(AsO34-)的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酸根单独存在条件下,对隆线溞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9817、5.1800、4.1884、3.2015 m....
以隆线溞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黔西南高砷煤矿区水环境中广泛共存的Ca2+、Mg2+对砷酸根(AsO34-)的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酸根单独存在条件下,对隆线溞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9817、5.1800、4.1884、3.2015 m.gL-1.Ca2+(20、60、100mg.L-1)与砷酸根联合存在条件下,24h的LC50值分别为25.8449、33.4735、24.7439 m.gL-1;96 h的LC50值分别为4.9502、5.7321、4.5072mg.L-1.Mg2+(5、10、15 m.gL-1)与砷酸根联合存在条件下,24 h的LC50值分别为33.8412、29.7261、25.4113 m.gL-1;96 h的LC50值分别为6.8802、4.9167、3.0276 m.gL-1.在24、48、72 h时,砷酸根与Ca2+或Mg2+共存时的毒性较砷酸根单一存在时降低;而在96 h时,低浓度(0~2.07 m.gL-1)砷酸根与Ca2+或Mg2+共存时的生物毒性较砷酸根单一存在时增强,而高浓度(3.70~20.72 m.gL-1)条件下的生物毒性则与低浓度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酸根
钙离子
镁离子
隆线溞
联合生物毒性
原文传递
题名
Cu^(2+)对水生食物链关键环节生物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良韬
吴永贵
廖芬
黄波平
申万暾
陈程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6-230,23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氟高砷煤矿区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20977020)
贵州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喀斯特矿山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研究"[贵大211(2009)012]
+1 种基金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重金属Cu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2010055)
贵阳市重大科技专项"花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培育与生态恢复技术集成示范"(2010筑科农合511)
文摘
为了解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三级食物链中对重金属Cu2+最为敏感的生物,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及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斜生栅藻)、初级消费者(隆线溞)、次级消费者(斑马鱼)三级食物链关键环节代表性生物为受试生物,研究重金属Cu2+对上述食物链关键环节生物在单一存在和共存条件下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生物存在条件下,Cu2+对斜生栅藻24 h4、8 h7、2 h、96 h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83 80、.126 00、.175 80、.182 1 mg/L,Cu2+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0.030 30、.028 70、.027 40、.024 9 mg/L,Cu2+对斑马鱼24 h4、8 h、72 h、96 h的LC50为1.047 10、.484 8、0.455 40、.455 4 mg/L;在斜生栅藻、隆线溞和斑马鱼共存条件下,Cu2+对隆线溞具有致死作用(24-LC50为0.041 0 mg/L),对斜生栅藻和斑马鱼均未有明显响应。
关键词
CU2+
水生生态系统
食物链关键环节
生物毒性
Keywords
Cu2+
aquatic ecosystems
key link in food chain
biotoxicity
分类号
Q58 [生物学—生物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兴仁废弃煤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
14
2
作者
申万暾
吴永贵
黄波平
王良韬
廖芬
陈程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氟高砷煤矿区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20977020)
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贵阳市两湖一库底泥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黔科合SY字(2008)3034]
贵州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矿山环境污染效应评价"[贵大211(2009)012]
文摘
为研究贵州喀斯特废弃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对煤砷含量较高的贵州兴仁县下山镇小尖山某废弃煤矿区内土壤中Cu、Pb、Zn、Cd等重金属和As含量及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且受Cu污染较严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均随pH降低而受到抑制。除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余3种酶活性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而受到抑制,Zn和As是影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Pb、Zn和Cu是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Cd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废弃煤矿区
表层土壤
重金属
土壤酶活性
贵州
Keywords
abandoned coal mining area
topsoil
heavy metal
soil enzyme activity
Guizhou
分类号
S151.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砷与氟对隆线溞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波平
吴永贵
申万暾
陈程
廖芬
王良韬
刘声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氟高砷煤矿区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20977020)
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贵阳市两湖一库底质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黔科合SY字(2008)3034]
贵州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矿山环境污染效应评价"[贵大211(2009)012]
文摘
为评价砷与氟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测试方法,以隆线溞(Daphniacarinata)为试验生物,分别研究了砷与氟单独及共存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砷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50 mg/L、3.16 mg/L、2.22 mg/L、1.43 mg/L,氟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253.94 mg/L、144.42 mg/L、96.12 mg/L、70.68 mg/L;计算出砷与氟对隆线溞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1 mg/L、0.71 mg/L,所得安全浓度远低于我国部分水域砷与氟浓度值;砷与氟以毒性1∶1混合共存时,24 h、48 h、72 h和96 h对隆线溞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拮抗作用;与大型溞(Daphnia magna)相比,隆线溞对砷和氟毒性较敏感,是较理想的环境污染监测生物。
关键词
砷
氟
隆线溞
LC50
安全浓度
联合毒性
Keywords
As
F
Daphnia carinata
LC50
safe concentration
joint toxicity
分类号
X59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铜对关键食物链环节毒性作用的微宇宙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彭子乐
王良韬
吴永贵
伍建业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生态环境监测站
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贵州省劣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3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60015)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3010
贵州省百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6002)。
文摘
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水生态系统的2个主要问题,但在受重金属及较高浓度氮(N)、磷(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重金属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关键食物链环节的影响至今未明。通过构建复合污染水体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微宇宙实验体系进行单向多级围隔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在高浓度N、P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系统内“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3个关键食物链环节的环境生物效应,分析不同试验阶段体系内藻密度(O_(484))与叶绿素a(Chl a)、水体COD_(Cr)值与浊度、隆线溞与斑马鱼的存活、摄食活动及死亡率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浓度N、P条件下,低浓度Cu^(2+)(0.01 mg·L^(-1))明显促进体系中藻的生长,而对隆线溞和斑马鱼均无明显影响,但围隔内隆线溞对藻的滤食消减使藻的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试验结束时藻密度为0.041)。(2)高浓度N、P条件下中浓度Cu^(2+)(0.04 mg·L^(-1))的存在对体系内斑马鱼尚未产生明显急性毒性,但对同体系中的隆线溞显示出较强生物毒性(死亡率达80%),尚未死亡的少量个体显示活动能力及滤食能力显著减弱,在高浓度N、P刺激下水生态系统形成斜生栅藻占绝对优势的重度富营养化现象(试验结束时Chl a达874.7μg·L^(-1))。(3)高浓度N、P条件下高浓度Cu^(2+)(0.16 mg·L^(-1))的存在,导致体系内隆线溞在试验开始后全部死亡,且斜生栅藻也受到一定毒害(O_(484)降为0.035),此时的斑马鱼尚未受明显毒害,且受到一定毒害作用的斜生栅藻在试验第5天时开始适应恢复并逐渐显现出水色浓绿的富营养化特征(试验结束时Chl a为378.04μg·L^(-1))。这说明在无毒害物质或少量毒害物质存在条件下,健全的水生生态系统能消纳高浓度N、P带来的胁迫而不易发生富营养化,但在受高浓度N、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毒害物质的输入将是造成体系中敏感性关键性食物链环节(如初级消费者)断裂及生态系统崩溃、继而导致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的关键性因素,在水体环境生态治理与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Cu^(2+)
食物链关键环节
急性毒性
富营养化
水生生态系统
单向多级围隔试验
微宇宙实验
Keywords
Cu(Ⅱ)
key link in food chain
acute toxicity
eutrophication
aquatic ecosystem
unidirectional multistage containment test
microcosmic experiment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西南高砷煤矿区钙镁离子对砷酸根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廖芬
吴永贵
周露
黄波平
王良韬
陈程
申万暾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4-131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977020)
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08]3034)
+1 种基金
贵州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贵大211[2009]012)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No.2010054)~~
文摘
以隆线溞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黔西南高砷煤矿区水环境中广泛共存的Ca2+、Mg2+对砷酸根(AsO34-)的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酸根单独存在条件下,对隆线溞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9817、5.1800、4.1884、3.2015 m.gL-1.Ca2+(20、60、100mg.L-1)与砷酸根联合存在条件下,24h的LC50值分别为25.8449、33.4735、24.7439 m.gL-1;96 h的LC50值分别为4.9502、5.7321、4.5072mg.L-1.Mg2+(5、10、15 m.gL-1)与砷酸根联合存在条件下,24 h的LC50值分别为33.8412、29.7261、25.4113 m.gL-1;96 h的LC50值分别为6.8802、4.9167、3.0276 m.gL-1.在24、48、72 h时,砷酸根与Ca2+或Mg2+共存时的毒性较砷酸根单一存在时降低;而在96 h时,低浓度(0~2.07 m.gL-1)砷酸根与Ca2+或Mg2+共存时的生物毒性较砷酸根单一存在时增强,而高浓度(3.70~20.72 m.gL-1)条件下的生物毒性则与低浓度相反.
关键词
砷酸根
钙离子
镁离子
隆线溞
联合生物毒性
Keywords
arsenate
Ca2+
Mg2+
Daphnia carinata
joint toxicity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u^(2+)对水生食物链关键环节生物的毒性效应
王良韬
吴永贵
廖芬
黄波平
申万暾
陈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贵州兴仁废弃煤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土壤酶活性
申万暾
吴永贵
黄波平
王良韬
廖芬
陈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砷与氟对隆线溞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分析
黄波平
吴永贵
申万暾
陈程
廖芬
王良韬
刘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硫酸铜对关键食物链环节毒性作用的微宇宙模拟研究
彭子乐
王良韬
吴永贵
伍建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黔西南高砷煤矿区钙镁离子对砷酸根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研究
廖芬
吴永贵
周露
黄波平
王良韬
陈程
申万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