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土壤微生物计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芊姿 喻阳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探究森林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能够深化对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深刻认识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的协同变化规律。梳理了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计量特征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计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微生... 探究森林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能够深化对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深刻认识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的协同变化规律。梳理了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计量特征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计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其他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趋势。未来在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变化的驱动机制方面有待深化,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深入研究:1)研究土壤质量对微生物计量特征的调控效应;2)阐明微生物计量与矿质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内在关联;3)揭示微生物计量对植物叶片、植物内源激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微生物 计量学 土壤质量 矿质元素 植物内源激素
下载PDF
养分管理措施对干热河谷火龙果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忠云 喻阳华 王芊姿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6-186,共11页
为阐明火龙果地不同养分管理方式下土壤矿质养分变化特征,揭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规律,设置施用农家肥(farmyard manure,FM)、套种绿肥(alfalfa,AF)、施用生物有机肥(bio-organic fertilizer,BOF)与凋落物覆盖(litter coverage,LC)4种养... 为阐明火龙果地不同养分管理方式下土壤矿质养分变化特征,揭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规律,设置施用农家肥(farmyard manure,FM)、套种绿肥(alfalfa,AF)、施用生物有机肥(bio-organic fertilizer,BOF)与凋落物覆盖(litter coverage,LC)4种养分管理方式,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变化,明确不同养分管理方式对火龙果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养分管理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各异,在LC方式下pH低于7,呈弱酸性,其余养分管理方式下均呈弱碱性;LC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有效锰(available manganese,AMn)、有效铁(available iron,AFe)等土壤养分增效显著,AF对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钾(total potassium,TK)增效作用较弱,FM以及BOF下SOC及多数有效态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土壤速效养分受到pH的影响较大,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多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养分管理方式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LC(1.793)>AF(0.949)>FM(-0.995)>BOF(-1.747)。LC为土壤养分积累较为适宜的管理方式,其次为AF,FM次之,BOF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效应最低,但其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地 养分管理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颖 喻阳华 王芊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86-295,共10页
阐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揭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探究生态修复对三大系统的调控效应,对促进喀斯特地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协调发展理... 阐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揭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探究生态修复对三大系统的调控效应,对促进喀斯特地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协调发展理论,运用协调发展度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安顺市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安顺市各县(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排序为西秀区(3.8584)>平坝区(0.0002)>关岭县(-0.6525)>普定县(-0.7661)>镇宁县(-0.9800)>紫云县(-1.4599)。综合指数排序为西秀区(3.8584)>平坝区(0.0002)>关岭县(-0.6525)>普定县(-0.7661)>镇宁县(-0.9800)>紫云县(-1.4599)。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在空间上呈由北向南变化的梯度格局;(2)影响安顺市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为2000万以上工业总产值、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下水资源量、人均住房面积等;(3)提出RDI理论,以生态响应-经济驱动-社会影响为思路,建议生态上发展循环种植模式,经济上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社会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促进三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协调发展 对策 安顺市
下载PDF
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芊姿 喻阳华 郑维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6,共6页
人工林化感效应是林木释放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或其他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是导致人工林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探究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措施,可为营造结构稳定、功能高效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中从立地... 人工林化感效应是林木释放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或其他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是导致人工林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探究人工林化感效应防控措施,可为营造结构稳定、功能高效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中从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培育抗逆性品种、补偿土壤营养水平、施用微生物菌剂等方面总结主要防控措施,提出未来从防控化感效应视角培育人工林时,可深入研究基于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生态育种技术、多树种共存机制和群落构建技术、有机肥与化感物质的互作效应与配施技术,以及探讨微生物和酶的加合作用对化感物质的影响机制与抑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化感效应 连作障碍 防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