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封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地土壤碳矿化及其激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若梦 董宽虎 +3 位作者 何念鹏 朱剑兴 代景忠 施侃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622-3629,共8页
土壤呼吸及其控制机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长期围封的大针茅草地(Fenced grassland,FG)和自由放牧草地(Grazing grassland,GG)为对象,通过不同温度(5、10、15、20、25℃... 土壤呼吸及其控制机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长期围封的大针茅草地(Fenced grassland,FG)和自由放牧草地(Grazing grassland,GG)为对象,通过不同温度(5、10、15、20、25℃和30℃)和添加混合凋落物的室内培养途径,探讨了长期围封对草地碳矿化(或土壤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42 d内,长期围封的大针茅草地的土壤碳矿化累积量高于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碳矿化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围封对大针茅草地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不显著,Q10值介于1.1—1.9之间。添加混合凋落物使土壤碳矿化表现出了明显的激发效应,且自由放牧草地的激发效应高于长期封育草地;在培养的前7 d,土壤激发效应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强,激发效应最高值达6.38;但在整个培养期(42 d)土壤激发效应15℃为最大。从长远角度看,中间温度更有利于土壤激发效应以及土壤碳矿化。在相同的有机物质输入状况下,长期围封大针茅草地的激发效应更低,可能是大针茅草地在长期围封状况下仍然具有碳固持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激发效应 碳矿化 土地利用方式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外源植物激素对NaCl胁迫下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若梦 董宽虎 +2 位作者 李钰莹 李晨 杨静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苦马豆为实验材料,在8种不同浓度NaCl(0,80,160,240,320,400,480和560mmol/L)胁迫下,分别向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和脱落酸(ABA),通过2周的胁迫生长后,对其根冠比、脯氨酸以及脯氨酸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进行外源植物激素对苦... 以苦马豆为实验材料,在8种不同浓度NaCl(0,80,160,240,320,400,480和560mmol/L)胁迫下,分别向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和脱落酸(ABA),通过2周的胁迫生长后,对其根冠比、脯氨酸以及脯氨酸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进行外源植物激素对苦马豆耐盐性影响的研究,为进一步培育耐盐牧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外源植物激素可以提高苦马豆的抗盐性,且根系中酶活性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大于叶片。植物激素6-BA比ABA的作用更为显著。外源植物激素使苦马豆幼苗中脯氨酸不再是抗逆性的主要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 植物激素 盐胁迫 脯氨酸代谢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若梦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5-710,共6页
以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为试验材料,通过8个不同浓度(0(CK),80,160,240,320,400,480和560mmol.L-1)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Pro)含量及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 以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为试验材料,通过8个不同浓度(0(CK),80,160,240,320,400,480和560mmol.L-1)NaCl胁迫,对苦马豆苗期脯氨酸(Pro)含量及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进行测定,探讨苦马豆对NaCl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脯氨酸代谢与其耐盐性的关系,以期揭示苦马豆苗期脯氨酸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耐盐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苦马豆植株根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苦马豆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0.05),在400mmol.L-1 NaCl胁迫时,脯氨酸代谢最为旺盛;400mmol.L-1 NaCl浓度为苦马豆耐盐阈值。随NaCl浓度的不断升高,苦马豆苗期脯氨酸合成由以鸟氨酸途径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谷氨酸途径为主,鸟氨酸途径为辅的协同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 脯氨酸代谢 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 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 脯氨酸脱氢酶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紫花苜蓿分枝过程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若梦 王勇 +3 位作者 权腾 高燕丽 孙增慧 张吴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86-91,共6页
植物的分枝过程对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借助于马尔科夫链模型,定量化研究了紫花苜蓿枝条的分枝过程。依据苜蓿枝条的分枝特点,以组成枝条的节间作为马尔科夫链的状态;状态的划分以节(或者节间)上发生的下级枝条加以区别,并... 植物的分枝过程对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借助于马尔科夫链模型,定量化研究了紫花苜蓿枝条的分枝过程。依据苜蓿枝条的分枝特点,以组成枝条的节间作为马尔科夫链的状态;状态的划分以节(或者节间)上发生的下级枝条加以区别,并进一步计算得到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初始化矩阵、一阶转移概率矩阵与二阶转移概率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预测了苜蓿枝条的分枝变化过程。通过田间两个品种苜蓿栽培观测试验,获取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参数,并进行了苜蓿枝条分枝过程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马尔科夫链模型模拟的枝条分枝结果与实际的统计结果比较吻合。表明马尔科夫链模型能够用来描述苜蓿枝条的分枝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分枝特性 马尔科夫链 状态转移
下载PDF
水分和温度对若尔盖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53
5
作者 王丹 吕瑜良 +3 位作者 徐丽 张洪轩 王若梦 何念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436-6443,共8页
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和水分敏感性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和草甸为对象,在不同水分(70%,100%,130%饱和含水量(SSM))和温度(5,10,15,20,25℃)培养下定期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或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探讨水分和... 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和水分敏感性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和草甸为对象,在不同水分(70%,100%,130%饱和含水量(SSM))和温度(5,10,15,20,25℃)培养下定期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或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探讨水分和温度对高寒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揭示未来暖干化对若尔盖地区碳贮存及其碳汇功能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增温显著促进了高寒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而水分过高会抑制土壤碳矿化;此外,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速率高于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草地类型对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比较复杂。高寒草甸Q10随水分升高而显著升高,培养7 d时的Q10变化趋势为70%SSM(1.21)<100%SSM(1.76)<130%SSM(2.80),培养56 d的Q10从1.17上升为4.53。高寒湿地的Q10在培养7 d差异不显著,但整个56 d培养期内Q10随水分升高而显著增加。在评估暖干化对若尔盖地区碳贮量和碳汇功能的影响时,应更加重视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Q10对水分和温度变化的不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温度 水分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Q10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SOA的物联网管理平台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若梦 刘云 张振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84,共5页
本文针对不同功能和结构的物联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SOA架构的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用以实现对任何物联网的接入和管理功能。详细地讨论了平台的结构和实现,并系统地分析了平台的运行情况和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 SOA EDA 资源管理 事件驱动SOA
下载PDF
放牧对若尔盖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赵宁 张洪轩 +5 位作者 王若梦 杨满业 张艳 赵小宁 于贵瑞 何念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34-4241,共8页
过度放牧和气候暖干化是若尔盖高寒草甸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它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氮素利用状况。基于野外放牧实验,(禁牧(CK)、轻度放牧(L)、中度放牧(M)、重度放牧(H)),通过室内培养方法(5、1... 过度放牧和气候暖干化是若尔盖高寒草甸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它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氮素利用状况。基于野外放牧实验,(禁牧(CK)、轻度放牧(L)、中度放牧(M)、重度放牧(H)),通过室内培养方法(5、10、15、20、25℃),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若尔盖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放牧增加了土壤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其整体趋势为L>M>H>CK。培养温度较低时(5—10℃),温度升高对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无显著影响,而培养温度较高时(15—25℃),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土壤硝态氮和无机氮积累量随培养时间增长显著增加,而铵态氮无显著增长。此外,放牧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重度放牧样地的土壤具有最高的氮矿化温度敏感性(Q10=2.72)。上述结果预示着在未来温度升高情景下,重度放牧将使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增速更快,短期内将通过提高氮的可利用性促进植物生长,但长远而言可能加速土壤氮素流失,从而对植物生长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造成负反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温度 硝化速率 净氮矿化速率 高寒草甸 Q10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被引量:37
8
作者 朱剑兴 王秋凤 +2 位作者 何念鹏 王若梦 代景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20-6327,共8页
土壤氮矿化(Nitrogen mineralization)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土壤氮素供应以及植物生产力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沿中国东北草地样带(Northeastern China Transect,NECT)分别在典型草地、过渡草地及荒漠草地设置了3个实验样地,... 土壤氮矿化(Nitrogen mineralization)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土壤氮素供应以及植物生产力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沿中国东北草地样带(Northeastern China Transect,NECT)分别在典型草地、过渡草地及荒漠草地设置了3个实验样地,利用不同温度(5、10、15、20℃和25℃)和不同水分(30%、60%和90%土壤饱和含水量,Saturated soil moisture,SSM)的室内培养途径,探讨了不同类型草地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从典型草地至荒漠草地,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类似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也逐渐降低。在20℃和60%SSM时,土壤净氮矿化速率表现为典型草地(0.715 mg N kg-1d-1)>过渡草地(0.507 mg N kg-1d-1)>荒漠草地(0.134 mg N kg-1d-1);相反,温度敏感性却逐渐升高,温度敏感性与基质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草地类型和水分对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间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包含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变化趋势(P<0.0001),二者可共同解释土壤硝化速率92%—96%的变异。土壤氮矿化沿着草地演替呈现出很好的空间格局、并与温度和水分具有密切关系,为解释内蒙古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温度 水分 土壤氮矿化速率 温度敏感性(Q10)
下载PDF
白羊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钰莹 董宽虎 +1 位作者 王若梦 杨静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0,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双因素设计结合的方法,对白羊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及引物5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白羊草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25μL体系中dNTP 0.2mmol/L、Taq酶1.0U、引物0.6μmol/L...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双因素设计结合的方法,对白羊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及引物5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白羊草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25μL体系中dNTP 0.2mmol/L、Taq酶1.0U、引物0.6μmol/L、Mg2+2.5mmol/L、DNA模板30ng、10×PCR Buffer 2.5μL;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0~60℃(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退火60s,72℃延伸90s,共35个循环,72℃后延伸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ISSR PCR反应体系 优化
下载PDF
结构变化和生物量生产与分配过程下苜蓿生长模拟研究
10
作者 张吴平 刘建宁 +3 位作者 王若梦 高艳丽 岳文斌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0-287,共8页
为真实反映苜蓿的结构和生长过程,经2年土柱栽培试验,对阿尔冈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结构和生物量进行动态测定,划分了苜蓿的生长单元。在生长单元上模拟苜蓿的结构变化与不同阶段的生物量生产过程。以生长单元归... 为真实反映苜蓿的结构和生长过程,经2年土柱栽培试验,对阿尔冈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结构和生物量进行动态测定,划分了苜蓿的生长单元。在生长单元上模拟苜蓿的结构变化与不同阶段的生物量生产过程。以生长单元归一化的扩展速率与相应的库强乘积大小作为权重,竞争获取可用的生物量,实现生物量的分配。采用异速生长关系实现苜蓿的几何形态与生物量的动态关联,从而建立苜蓿的功能-结构模型。最后利用第1年的土柱栽培试验获取模型参数,模拟了第2年土柱栽培试验苜蓿同类器官累积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苜蓿生长过程进行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指标的测定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值在5.79~123.28g之间变化,相对误差值在0.02~0.67之间变化,模拟值与实测值间有较好的吻合性。所建立的功能-结构模型能够定量化预测苜蓿结构变化与生物量生产及分配的动态反馈过程,从植物生长的机理层次实现苜蓿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库强 异速生长关系 生物量分配 功能-结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1
作者 王勇 滑云龙 王若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近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理论、马克思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也逐渐被研究者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从时... 近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理论、马克思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也逐渐被研究者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从时间、空间和本体间三个维度,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创新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和完善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下载PDF
宏观生态学中的植物功能性状研究:历史与发展趋势
12
作者 刘聪聪 何念鹏 +4 位作者 李颖 张佳慧 闫镤 王若梦 王瑞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0,共20页
植物功能性状通常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存活和繁殖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物候学等相对稳定和可测量的特征参数。经过多年发展,植物功能性状的定义、内涵以及测量手段已经科学化和规范化,人们利用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测定的数据... 植物功能性状通常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存活和繁殖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物候学等相对稳定和可测量的特征参数。经过多年发展,植物功能性状的定义、内涵以及测量手段已经科学化和规范化,人们利用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测定的数据,深入阐述了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与种间变异、区域乃至全球植物功能性状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多种功能性状间的协同与权衡以及植物功能性状的演化等。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尺度和全球整合型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的逐步建成,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体、特定群落和局域尺度:一方面,区域和全球的植物功能性状生物地理学研究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植物功能性状研究也逐步被拓展到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生态系统功能形成与变异等的机理解释。随着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逐步深入到复杂的自然群落或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发现传统“零星数据收集性数据库”难以很好地满足相关数据要求,迫切需要考虑与群落复杂性和植物不同器官功能性状相匹配的新型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是基于原位群落调查和多种功能性状协同测量。随着科学概念和新型数据库的发展,相关研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1)进一步强调了植物不同器官间功能性状的协同机制与权衡关系,并力争从植物整体观探讨植物对资源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2)强调多种功能性状对资源环境变化的多维度响应与适应机制,发展了植物功能性状网络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3)强调了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性,利用群落内部植物功能性状的分布和功能多样性指数探究群落构建机制;4)完善了植物功能性状从器官-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拓展理论体系,进一步搭建了以植物群落功能性为核心的宏观生态学与宏观地学等多学科的桥梁。这些新发展趋势,让传统功能性状研究逐步深入地走进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而推动以功能性状为基础的整合生态学快速发展,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 功能性状 植物群落性状 功能性状网络 生物地理格局 适应 响应
原文传递
寻求安息
13
作者 王若梦 《天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1,共1页
不知不觉已到不惑之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了人生的短暂。因为已过的40年不过是“转眼之间”。无疑,以后的几十年也不过是“转眼之间”。然而在这“转眼之间”的后面却有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死亡在等待着我。因此我更加珍惜现在的... 不知不觉已到不惑之年。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了人生的短暂。因为已过的40年不过是“转眼之间”。无疑,以后的几十年也不过是“转眼之间”。然而在这“转眼之间”的后面却有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死亡在等待着我。因此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时间,争取使自己活得更充实更萧洒一些。故此,几年来我一直东奔西走忙于赚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眼之间 无法逃避 人类的结局 袅袅上升 回头看 等待着 头发花白 纸箔 妇人 临终时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被引量:22
14
作者 徐丽 于书霞 +5 位作者 何念鹏 温学发 石培礼 张扬建 代景忠 王若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8-997,共10页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海拔、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弄清其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对于揭示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变化及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青藏高原西北部草地的11个封育-自由放牧成对草地,通过测定不同温度(5、10、15、20...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海拔、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弄清其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对于揭示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变化及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青藏高原西北部草地的11个封育-自由放牧成对草地,通过测定不同温度(5、10、15、20和25℃)培养下的土壤碳矿化速率,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该地区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土壤碳矿化具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土壤碳矿化量越大。从东至西,土壤碳矿化量逐渐降低。草地土壤碳矿化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即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越高,土壤碳矿化量就越高。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无显著影响,Q10值变化范围为1.4–2.4;其中,放牧草地Q10的平均值为1.83,封育草地Q10的平均值为1.86。此外,Q10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也无明显的空间格局。放牧和封育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无显著影响,为深入分析青藏高原土壤碳汇功能及其对未来气温升高的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Q10 青藏高原 土壤有机质 空间格局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激发效应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代景忠 卫智军 +5 位作者 何念鹏 王若梦 温学华 张云海 赵小宁 于贵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6-1236,共11页
土壤碳矿化(或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是深入揭示土壤呼吸控制机理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以自由放牧(FG0)、封育11年(FG11)、封育31年(FG31)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0、5... 土壤碳矿化(或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是深入揭示土壤呼吸控制机理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以自由放牧(FG0)、封育11年(FG11)、封育31年(FG31)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0、5、10、15、20、25℃培养,探讨了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激发效应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年限、添加葡萄糖、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土壤碳矿化速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001)。FG0的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累积量显著高于FG11和FG31的,在添加葡萄糖处理下也呈现相同的趋势。长期封育降低了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在添加葡萄糖后,培养前7天的土壤碳矿化的激发效应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增加2.28-9.01倍;在整个56天培养期间,激发效应介于2.21-5.10倍,最高值出现在10或15℃。土壤碳矿化速率可用经典的指数方程来表示,FG0草地的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大于长期封育草地(FG11和FG31);与未添加处理相比,添加葡萄糖显著增加了土壤碳矿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即在添加葡萄糖后土壤微生物呼吸受温度的影响更大。长期封育会降低羊草草地土壤的碳矿化速率、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从而降低土壤碳周转速率和释放速率,使内蒙古地区长期封育草地仍然具有碳固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固持 封育 草地 土地利用方式 激发效应 Q10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类型对千烟洲森林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杰 魏学红 +3 位作者 柴华 王若梦 王丹 何念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19-1926,共8页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还对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敏感.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的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度(5、10、15、20和25℃)和水分(30%、60%...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还对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敏感.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的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度(5、10、15、20和25℃)和水分(30%、60%和90%饱和含水量)对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都具有显著影响,且各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碳矿化速率均与温度呈正相关,60%饱和含水量处理下土壤碳矿化速率最高.在相同的温度和水分处理下,柑橘园土壤碳矿化量显著高于湿地松林.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具有显著影响.培养7和42 d,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随水分升高而上升;柑橘园温度敏感性高于湿地松林,且水分越高差异越明显.包含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土壤碳矿化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温度和水分共同解释土壤碳矿化变异的79.9%~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温度 水分 土壤呼吸 Q10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温度和湿度敏感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浩 何念鹏 +3 位作者 李胜功 于贵瑞 高扬 王若梦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2期85-91,共7页
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温度和湿度敏感性的变化对于估计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碳贮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集了位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的果园、农田和四个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量及其对温度和湿... 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温度和湿度敏感性的变化对于估计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碳贮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集了位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的果园、农田和四个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量及其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我们获得了土壤有机质对不同温度(5、10、15、20和25°C)和湿度(土壤持水量的30%、60%和90%)的响应。结果表明,果园和农田土壤的碳矿化速率和累积量高于森林土壤。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量显著增加,随着土壤持水量的降低而减小。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受土地利用类型和培养湿度的影响。在所有的温度处理下,土壤都表现出相似的湿度响应。相比于其它土壤,农田土壤对土壤湿度更加敏感。我们的发现表明,在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农田和果园土壤比森林土壤有较高的CO2释放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温度 湿度 土地利用变化 底物质量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中亚热带红壤碳矿化及其激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晶月 张洪轩 +3 位作者 全权 王若梦 干友民 何念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6-522,共7页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固碳效应均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生态站的试验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当地广泛分布的农田...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固碳效应均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生态站的试验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当地广泛分布的农田(水稻田)、果园(柑橘园)和马尾松林样地,通过添加葡萄糖和3个温度(5、15和25℃)的培养处理,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矿化及其激发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葡萄糖添加、培养温度对土壤碳矿化量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土壤碳矿化量表现为红壤性水稻土>果园红壤>马尾松林红壤(P<0.001).添加葡萄糖后土壤碳矿化表现出显著的激发效应,红壤性水稻土和果园红壤的激发效应显著大于马尾松林红壤;此外,培养温度对激发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培养前7天,果园红壤和马尾松林红壤的激发效应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5℃时最大),而红壤性水稻土的激发效应在15℃时最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培养后期,果园红壤的激发效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红壤性水稻土和马尾松林红壤的激发效应在15℃时最大.因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矿化及其激发效应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可能是解释中亚热带地区土壤碳收支及其碳贮量变化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培养温度 葡萄糖添加 土壤碳矿化 激发效应
原文传递
由一起名誉侵权胜诉案谈开去——有关尹冬桂诉《长江日报》的法治新闻探究
19
作者 王若梦 《各界》 2017年第6期46-46,共1页
新闻媒体侵犯名誉权的案例已屡见不鲜,但当受害主题是一名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公众人物,媒体又当何去何从。从尹冬桂一案中我们探讨法治边界以及媒体对理性精神的坚守。
关键词 诽谤罪 名誉权 犯罪嫌疑人 媒介审判
原文传递
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绿色脚印,让梦启航
20
作者 李鹏辉 牛玲娟 +1 位作者 王若梦 董明昊 《世界环境》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干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进入第五个年头,全国累计有3336名青年环保志愿者被授予“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荣誉称号。经过五年的历练,这3336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通过年轻人独有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绿色脚印遍布全国,用... 干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进入第五个年头,全国累计有3336名青年环保志愿者被授予“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荣誉称号。经过五年的历练,这3336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通过年轻人独有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绿色脚印遍布全国,用青年人的满腔热隋承载环保的使命。3336名青年人正在用行动,实现一个共同的环保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 脚印 环保志愿者 宣传活动 青年人 年轻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