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鳜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试验
1
作者 王茂元 赖铭勇 +2 位作者 叶小军 田田 黄洪贵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47-48,共2页
斑鳜俗称黑鳜、岩鳜、圆筒鳜、褐鳜等,为东亚特有名贵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也是我国3大养殖鳜类之一。目前尚未见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斑鳜的相关报道。2023年项目组开展了斑鳜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并取得了... 斑鳜俗称黑鳜、岩鳜、圆筒鳜、褐鳜等,为东亚特有名贵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也是我国3大养殖鳜类之一。目前尚未见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斑鳜的相关报道。2023年项目组开展了斑鳜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内陆水域 显著成效 陆基 试验示范 智能化 项目组
下载PDF
黑脊倒刺鲃繁殖生物学及营养学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2
作者 王玉洁 梁萍 +5 位作者 赖铭勇 巫利文 王茂元 黄洪贵 秦志清 邵建春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0期15-20,共6页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其肉质鲜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抗病力强,易于养殖和运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经济鱼类。近年来国内市场对黑脊倒刺鲃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市场前景广阔,但存在饲料配...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其肉质鲜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抗病力强,易于养殖和运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经济鱼类。近年来国内市场对黑脊倒刺鲃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市场前景广阔,但存在饲料配方不明确、受精卵孵化率低、幼苗成活率低等问题,制约了黑脊倒刺鲃的规模化养殖。文章介绍了黑脊倒刺鲃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综述了繁殖生物学(包括自然繁殖、性腺分化、胚胎发育、人工繁殖、二次繁殖和种间杂交)以及营养学研究进展,以期为黑脊倒刺鲃新品系(种)培育、规模化养殖推广及其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脊倒刺鲃 生物学 繁殖生物学 营养需求
下载PDF
鲢鱼增殖放流标志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茂元 黄洪贵 +3 位作者 赖铭勇 胡振禧 吴妹英 田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1-263,共3页
研究切鳍、荧光、挂牌等5种标志方法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存活、生长及脱标的影响,比较观察了标志鲢鱼的活动情况。研究结果,切鳍标志的鲢鱼存活率和标志保持率最高,为88.3%和95.0%;其次为荧光标志的,为93.3%和81.7%;... 研究切鳍、荧光、挂牌等5种标志方法对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存活、生长及脱标的影响,比较观察了标志鲢鱼的活动情况。研究结果,切鳍标志的鲢鱼存活率和标志保持率最高,为88.3%和95.0%;其次为荧光标志的,为93.3%和81.7%;挂牌标志的最低,为75.0%和70.0%。不同标志方法对鲢鱼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3种切鳍标志方法中,以切尾鳍的日增重率、日增长率最高,分别为19.78%、1.69%;其次为荧光标志的,分别为18.78%、1.64%;挂牌标志的最低,分别为14.52%、1.43%。综合分析认为,鲢鱼切尾鳍标志是5种标志方法中较为可行的标志方法,经严格消毒处理,暂养10 d后进行放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增殖放流 切鳍标志 荧光标志 挂牌标志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对Mo(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茂元 孙杰 +1 位作者 姜中海 仇立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吸附Mo(Ⅵ)的性能和机理,探讨了Mo(Ⅵ)溶液的起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以及温度对此吸附剂吸附Mo(Ⅵ)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吸附条件。用红外对适宜条件下的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吸附Mo(Ⅵ)... 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吸附Mo(Ⅵ)的性能和机理,探讨了Mo(Ⅵ)溶液的起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以及温度对此吸附剂吸附Mo(Ⅵ)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吸附条件。用红外对适宜条件下的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吸附Mo(Ⅵ)的适宜条件为:Mo(Ⅵ)溶液初始浓度1.86 mg.L-1,pH值2.20,时间20 min,温度35℃。改性凹凸棒土与MoO42?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化学吸附)以及物理吸附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改性 Mo(Ⅵ) 吸附
下载PDF
太湖鲢鱼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茂元 杨弘 +3 位作者 邹芝英 李大宇 祝璟琳 肖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63-267,共5页
为深入研究太湖鲢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及进化过程,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太湖鲢鱼种质资源,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太湖鲢鱼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500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到pMD19-T Vector进行序... 为深入研究太湖鲢鱼的种群遗传结构及进化过程,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太湖鲢鱼种质资源,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太湖鲢鱼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500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到pMD19-T Vector进行序列鉴定测序,得到了520bp的核苷酸片段(除去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用CLUSTAL X(1.83)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在3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52个变异位点,包括1个碱基缺失、36个转换位点、15个颠换位点及1个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运用MEGA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NJ系统树。用DNASP软件计算出的多态位点数(S)为52、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1.24%0.35%和6.368。研究结果表明,太湖鲢鱼的mtDNA D-loop个体序列变异程度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MT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固体酒精燃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茂元 许玉生 +1 位作者 仇立干 王坚 《应用科技》 CAS 2002年第4期52-53,共2页
介绍了固体酒精燃料生产工艺的改进试验 ,利用工业酒精、硬脂酸、石蜡、硝酸铜为主要原料 ,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安全、卫生、方便的固体酒精燃料。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固体酒精燃料具有原料易得 ,工艺简单 ,质地均匀 ,易成型包装 。
关键词 固体酒精 燃料 生产工艺 燃烧试验 制备
下载PDF
不同杂交罗非鱼F_1代耐寒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茂元 钟全福 +2 位作者 田田 吴妹英 胡振禧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9-852,共4页
以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雌鱼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的雄鱼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对,研究杂交罗非鱼F1代的耐寒能力。应用室内人工降温方法,测定了杂交子代死亡率、累积存活率和半致死低温(LT50)等耐寒指标。结果显示,3种杂交罗非鱼的耐寒... 以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雌鱼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的雄鱼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对,研究杂交罗非鱼F1代的耐寒能力。应用室内人工降温方法,测定了杂交子代死亡率、累积存活率和半致死低温(LT50)等耐寒指标。结果显示,3种杂交罗非鱼的耐寒能力各不相同,埃奥鱼、湘奥鱼和吉奥鱼半致死低温分别为:8.63℃、8.23℃、7.60℃。当水温降到9.6℃时,埃奥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9.6-7.5℃;湘奥鱼的死亡低温范围为9.4-6.7℃;吉奥鱼的死亡低温范围为8.9-6.3℃。通过对3种杂交罗非鱼的LT5)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罗非鱼中,吉奥鱼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强,其LT50与埃奥鱼、湘奥鱼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2种杂交罗非鱼的LT5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杂交F1 耐寒性 半致死低温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茂元 仇立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5-968,共4页
Nanosize styrene-acrylate micro-emulsion was synthesized using semi-continuous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with hard monomers of styrene and methyl methacryiate,soft monomer of n-buty1 acryiate,function monome... Nanosize styrene-acrylate micro-emulsion was synthesized using semi-continuous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with hard monomers of styrene and methyl methacryiate,soft monomer of n-buty1 acryiate,function monomers of acrylic,α-methyl acrylic acid and N-methyloacry amide,complex emulsifier of SDS and OP-10.The structure of the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TEM.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such as ratio of soft and hard monomers,function monomers,and ratio of an-ionic and non-ionicemulsifiers on properties of emulsion was investigated.The optim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酯 微乳液 种子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斑鳜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茂元 黄洪贵 胡振禧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6-350,共5页
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在水温(23±1)℃、pH(6.8±0.5)、溶解氧(6.81±0.35)mg·L^(-1)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盐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min浸泡处理,随... 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在水温(23±1)℃、pH(6.8±0.5)、溶解氧(6.81±0.35)mg·L^(-1)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盐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min浸泡处理,随着聚维酮碘质量浓度增加,试验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变短,显著大于对照组,30~50mg·L^(-1)聚维酮碘溶液处理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组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缩短,但均高于对照组,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组均低于对照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水组中10、20mg·L^(-1)组孵化率显著高于40mg·L^(-1)组和对照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畸形率和存活率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斑鳜育苗过程中,建议使用质量浓度30~50mg·L^(-1)的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20mg·L^(-1)的盐水消毒受精卵10min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建议生产上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受精卵 消毒剂 孵化
下载PDF
福建内陆山区棘胸蛙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茂元 赖铭勇 +3 位作者 黄洪贵 吴妹英 田田 黄柳婷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25,共6页
以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BS),测定了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地区野生棘胸蛙Rana spinosa子一代3龄蛙群体66份样本的全基因组DNA,依据SNP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邻近法构建系统演化树和主成分分析,以探究福建内陆山区棘胸蛙... 以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BS),测定了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地区野生棘胸蛙Rana spinosa子一代3龄蛙群体66份样本的全基因组DNA,依据SNP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邻近法构建系统演化树和主成分分析,以探究福建内陆山区棘胸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共获得66.79 Gb的测序数据,平均每个样本测序数据为1.01 Gb,经过筛选条件过滤,最后共获得8615个高质量的SNP位点,其中以龙岩群体的SNP最多,为3589个,南平群体的SNP最少,为2153个,说明不同地区棘胸蛙群体SNP数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棘胸蛙群体中,南平群体能聚为一类,三明和龙岩群体未能明确分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区分度不明显,虽然在聚类时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未形成一定的地理隔离。福建棘胸蛙群体之间存在大量的SNP。该研究可为棘胸蛙的识别和进化提供依据,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棘胸蛙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简化基因组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新吉富罗非鱼耐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茂元 钟全福 +3 位作者 胡振禧 田田 吴妹英 樊海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2期21-25,共5页
为研究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不同体质量阶段的耐寒能力,应用室内人工降温方法,测定了其半致死低温(LT50)和低温累计存活小时数(CDH值)等耐寒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体质量的不断增加,新吉富罗非鱼的耐寒能力不断增强。4个... 为研究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不同体质量阶段的耐寒能力,应用室内人工降温方法,测定了其半致死低温(LT50)和低温累计存活小时数(CDH值)等耐寒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体质量的不断增加,新吉富罗非鱼的耐寒能力不断增强。4个体质量阶段的LT50值依次是:9.72℃、8.80℃、8.70℃、7.86℃;CDH值依次是:952.30 h、1211.90 h、1280.70 h、1522.90 h。通过对LT50和CDH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重比较,4个体质量阶段中,Ⅳ阶段的LT50和CDH值与其他阶段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其耐寒能力相对较强;而其余各阶段间的LT50和CDH值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发育程度较高的罗非鱼耐寒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耐寒性 半致死低温 低温累积存活小时数
下载PDF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Sm^(3+)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茂元 仇立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6-1079,共4页
壳聚糖经双氧水降解制得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与Sm3+反应制得配合物。分别用红外、紫外、荧光等测试手段对低分子量壳聚糖及其与Sm3+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与Sm3+发生了螯合作用,形成... 壳聚糖经双氧水降解制得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与Sm3+反应制得配合物。分别用红外、紫外、荧光等测试手段对低分子量壳聚糖及其与Sm3+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与Sm3+发生了螯合作用,形成了较稳定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壳聚糖 sm^3+离子 配合物 表征
下载PDF
壳聚糖与MA、MMA接枝共聚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茂元 仇立干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2-405,共4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使壳聚糖与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种乙烯类混和单体接枝共聚,用红外和综合热重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含量以及壳聚糖和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使壳聚糖与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种乙烯类混和单体接枝共聚,用红外和综合热重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含量以及壳聚糖和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高接枝率产物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枝率随上述实验条件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120 min,壳聚糖、硝酸铈以及单体(VMA∶VMMA=2∶3)的用量分别为0.80 g0、.08 g和5 mL时,接枝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引发剂 接枝共聚
下载PDF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茂元 张洪亮 +1 位作者 仇立干 许玉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等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 .实验得出 :采用弱碱 -弱酸 -弱碱的工艺 ,添加适量改性剂 ,反应温度控制 85~ 90℃ ,反应时间 2~3h ,尿素和甲醛的最佳物质的量的比为 1∶1 .4,尿素按 7 5∶2 .0∶... 本文研究了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等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 .实验得出 :采用弱碱 -弱酸 -弱碱的工艺 ,添加适量改性剂 ,反应温度控制 85~ 90℃ ,反应时间 2~3h ,尿素和甲醛的最佳物质的量的比为 1∶1 .4,尿素按 7 5∶2 .0∶0 .5的质量比分 3次投料 ,可制得低毒、耐水、强度等性能明显提高的脲醛树脂胶粘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胶粘剂 制备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Ba_xCe_(0.8)Ho(0.2)O(3-α)的导电性及其燃料电池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茂元 仇立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9-344,共6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xCe0.8Ho0.2O3-α(x=1.03,1,0.97)系列固体电解质,粉末XRD结果表明,各材料均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材料在600~1000℃下、湿润氢气和湿润空气气氛中的导电性;研究了它们的氢-空气...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xCe0.8Ho0.2O3-α(x=1.03,1,0.97)系列固体电解质,粉末XRD结果表明,各材料均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材料在600~1000℃下、湿润氢气和湿润空气气氛中的导电性;研究了它们的氢-空气燃料电池性能;讨论了材料的非化学计量组成对其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1000℃温度范围内、湿润氢气和湿润空气气氛中,该系列材料的电导率随温度和钡离子含量的变化均与以该系列材料为固体电解质的氢-空气燃料电池性能随温度和钡离子含量变化的次序一致,即:非化学计量组成材料BaxCe0.8Ho0.2O3-α(x=1.03,0.97)具有较化学计量组成材料BaxCe0.8Ho0.2O3-α(x=1)高的电导率和氢-空气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密度,其中Ba1.03Ce0.8Ho0.2O3-α有最高的电导率(1000℃时、在湿润的氢气气氛中:2.10×10-2S.cm-1;在湿润的空气气氛中:3.46×10-2S.cm-1)和最大的氢-空气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密度(1000℃时:122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Ce0.8Ho0.2O3-α 固体电解质 导电性 燃料电池 非化学计量组成
下载PDF
斑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茂元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9-103,共5页
在水温(23±1)℃条件下研究饥饿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 PNR)和初次投喂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斑鳜仔鱼孵化后3 日龄开始摄食外源食物,进... 在水温(23±1)℃条件下研究饥饿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 PNR)和初次投喂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斑鳜仔鱼孵化后3 日龄开始摄食外源食物,进入混合营养期;7 日龄油球吸收完毕,进入外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仅4 d.饥饿状态下,仔鱼生长与卵黄囊吸收密切相关,全长基本维持恒定,4 日龄出现自残现象,但仔鱼身体发黑、头大身瘦、后脑部下陷;集群性、初次摄食率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初次摄食时间在3 日龄,仅为5%,高峰期出现在6 日龄(油球即将完全吸收),可达85%,PNR 期为7~8 日龄;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4~5 d,仔鱼初次摄食最佳投喂时间在5 日龄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仔鱼 饥饿 不可逆点 生长
下载PDF
水培空心菜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茂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1,共5页
为研究浮床植物对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净化作用,分别在占罗非鱼养殖池塘面积5%、10%和20%的浮床上栽培空心菜,测定池塘 NH+4-N、NO-2-N、NO-3-N、PO3-4-P、TN、TP、CODMn 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养殖池... 为研究浮床植物对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净化作用,分别在占罗非鱼养殖池塘面积5%、10%和20%的浮床上栽培空心菜,测定池塘 NH+4-N、NO-2-N、NO-3-N、PO3-4-P、TN、TP、CODMn 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养殖池塘的各项水质指标依次按对照组、5%处理组、10%处理组、20%处理组顺序逐渐降低;其中以20%处理组对池塘主要水质指标 NH+4-N、NO-2-N、NO-3-N、PO3-4-P、TN、TP、CODMn 等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42.82%、39.47%、43.8%、64.1%、46.57%、58.75%、7.4%。通过6次空心菜的采收,养殖池塘的空心菜每667 m2产量可达586.86~1434.05 kg;5%处理组、10%处理组、20%处理组通过采收空心菜分别从667 m2养殖池塘中移除 TN 1643.5、2988.2、4015.3 g,分别移除 TP 240.7、437.6、587.9 g;同时处理组池塘罗非鱼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主养罗非鱼的养殖池塘中浮床栽培空心菜能够很好地净化水质,降低池塘富营养化。因此,认为20%的空心菜浮床覆盖率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菜 罗非鱼 生物浮床 富营养化 净化
下载PDF
BaCe0.7Zr0.2La0.1O3-α陶瓷的制备和导电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茂元 仇立干 马桂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以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Ce_0.7Zr_0.2La_0.1O_(3-α)陶瓷。粉末XRD结果表明,该陶瓷材料为单一钙钛矿型BaCeO3斜方晶结构。以陶瓷材料为固体电解质、多孔性铂为电极,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和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分别测定了材料在500~900℃下... 以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BaCe_0.7Zr_0.2La_0.1O_(3-α)陶瓷。粉末XRD结果表明,该陶瓷材料为单一钙钛矿型BaCeO3斜方晶结构。以陶瓷材料为固体电解质、多孔性铂为电极,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和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分别测定了材料在500~900℃下,干燥空气、湿润空气和湿润氢气中的电导率以及离子迁移数,研究了材料的离子导电特性。结果表明,在500~900℃下干燥空气中,陶瓷材料的最大电导率为1.8mS·cm-1,氧离子迁移数为0.14~0.04,是一个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在湿润空气中,陶瓷材料的最大电导率为2.0mS·cm-1,质子迁移数为0.48~0,氧离子迁移数为0.25~0.10,是质子、氧离子和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在湿润氢气中,陶瓷材料的最大电导率为3.6mS·cm-1。在500~700℃温度范围内,陶瓷材料的质子迁移数为1,是纯的质子导体;而在800~900℃温度范围内,陶瓷材料的质子迁移数为0.93~0.91,是质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质子电导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e0.7Zr0.2La0.1O3-α 阻抗谱 气体浓差电池 离子导电性
下载PDF
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生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茂元 仇立干 周秋华 《化学建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介绍了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生产工艺以及在意杨胶合板生产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生产和性能检测表明:该胶粘剂生产成本低,游离甲醛成分少,对环境污染小,贮存期长。该胶种在意杨木胶合板生产中,热压时间较短,胶合质量较高,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 低毒耐水 脲醛树脂 胶粘剂 胶合板
下载PDF
校企紧密合作 培养技能人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茂元 窦君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8-51,共4页
我院在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中,以行业办学为基础,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发展与促进联合会、开展校企定期互访等,积极推进校企长期紧密合作。依托行业企业打造专业,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校企共建校园... 我院在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中,以行业办学为基础,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发展与促进联合会、开展校企定期互访等,积极推进校企长期紧密合作。依托行业企业打造专业,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校企共建校园兵工文化、共建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合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