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治疗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
1
作者 付泽佳 朱光宇 +6 位作者 尹岳桐 田向东 王荣田 张伟 谭冶彤 薛志鹏 胡元一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治疗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肩袖损伤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名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治疗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肩袖损伤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名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了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对照组仅使用加味骨痹汤,两组患者均配合功能锻炼。以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及关节活动度(ROM)及总有效率为观察指标,记录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患者整体满意度,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2组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和ROM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可有效缓解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患者疼痛症状,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气滞血瘀 揿针 加味骨痹汤 经筋理论
下载PDF
社区膝骨关节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现状: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2
作者 周峻 刘晓雨 +10 位作者 王萍 颜炎 林嘉铭 张跨越 董芃萱 刘毓之 胡啸丛 宓保宏 王荣田 陈月峰 陈卫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69-2975,共7页
背景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程长达数十年,在社区医院开展长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是KOA防治的最佳途径,非手术治疗是延缓关节退变和推迟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方式。目的了解社区医院KOA就诊人群的人群特征、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特... 背景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程长达数十年,在社区医院开展长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是KOA防治的最佳途径,非手术治疗是延缓关节退变和推迟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方式。目的了解社区医院KOA就诊人群的人群特征、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特点,为优化基层KOA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市区所有街道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普查该街道辖区内所有社区医院(7家)2022年1—6月就诊的所有患者,采集一般资料、既往史、个人史、临床分期、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治疗方式等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15例KOA患者,男1327例(36.71%)、女2288例(63.29%),年龄(71.8±13.3)岁,发作期867例(23.98%)、缓解期2009例(55.57%)、康复期739例(20.4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性别、年龄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BMI(K=0.235)、KL分级(K=0.406)与临床分期相关(P<0.001)。发作期多选用4~5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48.67%),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用中成药598例(68.97%)、口服中成药475例(54.79%)、健康教育396例(45.67%);缓解期多选用2~3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48.58%),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用中成药1084例(53.96%)、健康教育1047例(52.12%)、拔罐790例(39.32%);康复期多选用2~3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47.23%),治疗方式主要为健康教育488例(66.04%)、传统功法286例(38.70%)、外用中成药279例(37.75%)。临床分期与联合治疗方式的种类相关(K=0.356,P<0.05)。结论社区医院KOA就诊患者以缓解期为主,治疗多采用多种方式结合,中成药和传统功法也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临床分期 药物疗法 中成药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加不同引经药对股骨头坏死兔成骨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荣田 孔祥英 +2 位作者 田能 林娜 陈卫衡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配伍不同引经药对股骨头坏死兔血清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PM-2)含量及股骨头BMP-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98只,体重2.2~2.8kg。84只兔经液氮冷冻左...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配伍不同引经药对股骨头坏死兔血清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PM-2)含量及股骨头BMP-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98只,体重2.2~2.8kg。84只兔经液氮冷冻左侧股骨头法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4只:模型组,活血通络方组,以及活血通络方分别加牛膝、独活、细辛、桔梗组(分别简称活骨、牛膝、独活、细辛、桔梗组)。另外14只设为伪手术组。造模后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模型和伪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动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μg·kg-1·d-1,连续7d)。实验2、4周时分别取材,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BGP和BMP-2含量,左侧股骨头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杂交法检测BMP-2mRNA表达。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股骨头空骨陷窝率显著增多,2周时血清BGP升高,4周时血清中BMP-2含量及股骨头BMP-2mRNA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活骨组空骨陷窝率降低,2、4周时血清BGP、BMP-2含量及股骨头BMP-2mRNA的表达均升高。与活骨组比较:牛膝组4周时空骨陷窝率显著减少,血清BGP、BMP-2及股骨头BMP-2mRNA升高;桔梗组空骨陷窝有降低趋势,且2、4时周血清BGP降低,2周时血清BMP-2降低,4周时股骨头BMP-2mRNA降低;独活组2周时血清BMP-2含量和股骨头BMP-2mRNA的表达升高;细辛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引经药牛膝可以进一步提高活血通络方上调血清BGP、BMP-2含量和股骨头内BMP-2mRNA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骨成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钙素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 Ⅱ型 中草药
下载PDF
不同治法方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血脂、血黏度、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荣田 林诗富 +5 位作者 万蓉 殷小杰 王智耀 刘道兵 林娜 陈卫衡 《中医正骨》 2013年第3期21-30,共10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与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两种不同治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血脂、血黏度、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探讨二者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方法:将80只来航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健脾组和...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与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两种不同治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血脂、血黏度、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探讨二者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方法:将80只来航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健脾组和补肾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胸肌注射甲基氢化泼尼松琥珀酸钠,洛伐他汀组、健脾组和补肾组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并于给药后8周和16周分批静脉采血,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浆纤溶酶原、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采血后处死动物,取出双侧股骨头,切片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①光镜下组织学观察结果。正常组软骨细胞排列整齐,骨小梁排列规则、致密、饱满,周边可见成骨细胞和少量破骨细胞,未见脂肪细胞增生及肥大;模型组软骨细胞呈簇状肥大,排列不规则,骨小梁变细,部分软骨下骨小梁断裂、分离,骨髓腔内脂肪细胞肥大、增生,可见空骨陷窝;洛伐他汀组骨小梁稀疏,可见空骨陷窝及髓腔内变大的脂肪细胞;健脾组软骨细胞排列整齐,骨小梁排列尚规则、致密,周边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少量破骨细胞;补肾组骨陷窝较少,髓腔内脂肪细胞零散分布,髓腔内造血细胞较丰富。②空骨陷窝率。8周时各组动物空骨陷窝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1,P=0.010)。模型组空骨陷窝率高于正常组、洛伐他汀组和健脾组(q=2.273,P=0.029;q=2.550,P=0.015;q=2.830,P=0.007),模型组与补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各组动物空骨陷窝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10,P=0.000)。模型组高于正常组、健脾组和补肾组(q=6.330,P=0.000;q=3.730,P=0.000;q=4.440,P=0.000),模型组与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骨髓内脂肪面积。8周时各组动物骨髓内脂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0,P=0.000)。模型组高于正常组、洛伐他汀组、健脾组和补肾组(q=2.470,P=0.019;q=2.470,P=0.018;q=7.890,P=0.000;q=7.710,P=0.000)。16周时各组动物骨髓内脂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40,P=0.000)。模型组高于正常组、洛伐他汀组、健脾组和补肾组(q=12.240,P=0.000;q=3.148,P=0.003;q=3.910,P=0.000;q=3.690,P=0.000)。④血脂。8周时各组实验动物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30,P=0.000;F=27.450,P=0.000;F=6.820,P=0.000;F=6.670,P=0.000)。正常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低于模型组(q=5.740,P=0.000;q=8.180,P=0.000),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模型组(q=3.030,P=0.005);洛伐他汀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低于模型组(q=7.050,P=0.000;q=8.480,P=0.000),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模型组(q=2.800,P=0.008);健脾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模型组(q=7.127,P=0.000;q=8.900,P=0.000;q=4.110,P=0.000),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模型组(q=2.860,P=0.007);补肾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模型组(q=5.970,P=0.000;q=7.220,P=0.000;q=4.170,P=0.000),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模型组(q=5.190,P=0.000);健脾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补肾组(q=2.090,P=0.042;q=2.216,P=0.037;q=2.335,P=0.025);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各组实验动物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60,P=0.000;F=10.650,P=0.000;F=9.260,P=0.000;F=3.312,P=0.021)。正常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模型组(q=6.900,P=0.000;q=4.640,P=0.000;q=5.690,P=0.000);洛伐他汀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模型组(q=5.420,P=0.000;q=5.590,P=0.000;q=3.980,P=0.000);健脾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模型组(q=-5.751,P=0.000;q=2.215,P=0.040;q=5.594,P=0.000);补肾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模型组(q=7.230,P=0.000;q=4.690,P=0.000;q=4.550,P=0.000);补肾组甘油三脂低于健脾组和洛伐他汀组(q=2.230,P=0.029;q=2.080,P=0.039);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血黏度。8周时各实验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全血黏度(200/s)、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60,P=0.030;F=2.650,P=0.040;F=2.630,P=0.050;F=2.680,P=0.048;F=3.130,P=0.027;F=7.920,P=0.000)。模型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q=3.230,P=0.003;q=2.060,P=0.046;q=2.990,P=0.005;q=3.050,P=0.004;q=5.420,P=0.000);健脾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全血黏度(200/s)、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模型组(q=3.370,P=0.002;q=2.060,P=0.047;q=2.640,P=0.012;q=2.480,P=0.018;q=2.170,P=0.041;q=3.080,P=0.004);补肾组血浆黏度低于模型组(q=2.030,P=0.048),纤维蛋白原高于健脾组(q=2.830,P=0.007);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各实验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全血黏度(200/s)、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89,P=0.001;F=3.220,P=0.024;F=2.281,P=0.020;F=9.268,P=0.000;F=8.569,P=0.000;F=9.532,P=0.000)。模型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全血黏度(200/s)、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q=3.912,P=0.000;q=2.857,P=0.007;q=2.645,P=0.012;q=4.330,P=0.000;q=4.920,P=0.000;q=5.829,P=0.000);健脾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全血黏度(200/s)、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均低于模型组(q=4.070,P=0.000;q=3.920,P=0.000;q=2.990,P=0.005;q=4.980,P=0.000;q=2.170,P=0.041);补肾组全血黏度(10/s)、全血黏度(50/s)、全血黏度(200/s)、血浆黏度低于模型组(q=2.740,P=0.010;q=2.840,P=0.008;q=3.770,P=0.000;q=2.220,P=0.032);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⑥凝血功能。8周时各组实验动物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00,P=0.001;F=8.700,P=0.000;F=7.300,P=0.000)。模型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正常组(q=4.320,P=0.000;q=4.250,P=0.000;q=3.490,P=0.001);健脾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长于模型组(q=4.990,P=0.000;q=4.337,P=0.000);补肾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长于模型组(q=4.080,P=0.000;q=4.970,P=0.000);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各组实验动物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120,P=0.000;F=3.470,P=0.017);各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正常组(q=5.302,P=0.000;q=2.410,P=0.210);健脾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长于模型组(q=3.290,P=0.002);补肾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长于模型组(q=6.890,P=0.000;q=3.470,P=0.001);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⑦纤溶功能。8周时各组实验动物血浆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00,P=0.000;F=16.590,P=0.000);各组血浆纤溶酶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低于正常组(q=6.800,P=0.000);健脾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高于模型组和补肾组(q=4.160,P=0.000;q=3.770,P=0.001);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各组实验动物血浆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980,P=0.000;F=43.950,P=0.000);各组血浆纤溶酶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均低于正常组(q=5.810,P=0.000;q=9.030,P=0.000);健脾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高于模型组(q=4.080,P=0.000);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和补肾两种治法方药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血脂、血黏度及凝血功能的作用,但二者发挥作用的强度和时间不同,健脾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脂 血液黏度 血液凝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活骨Ⅱ方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荣田 殷小杰 +4 位作者 林娜 田能 孔祥英 陈志伟 陈卫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活骨Ⅱ方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活骨组。除空白组外,采用液氮冷冻方法复制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活骨组给予活骨Ⅱ方水... 目的观察活骨Ⅱ方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活骨组。除空白组外,采用液氮冷冻方法复制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活骨组给予活骨Ⅱ方水煎剂灌胃治疗,模型组及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2、4周分别行HE染色、血管墨汁灌注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形态及其血管变化;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2周时可见股骨头组织骨小梁稀疏变细,空骨陷窝增多,脂肪变性,血管变细、减少,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升高(P<0.05);4周时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也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2周时活骨组除了能明显改善股骨头局部的病理组织结构、促进血管形成外,对血黏度和三酰甘油等也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或P<0.01),4周时尚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活骨Ⅱ方能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液流变异常,这可能是其促进骨修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活骨Ⅱ方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论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荣田 樊新荣 +1 位作者 黄碧群 匡艳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1-12,共2页
“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病变某一特定阶段机体整体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重点强调当前病变的整体、动态、邪正反应状态。证素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 “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病变某一特定阶段机体整体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重点强调当前病变的整体、动态、邪正反应状态。证素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笔者现就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 证候 中医辨证
下载PDF
证素“营热”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荣田 朱文锋 +2 位作者 樊新荣 黄碧群 匡艳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26-27,共2页
对"营热"证素的特征证候及特定治法方药进行探讨。从中医学对"营""营分"的认识,"营热"的证候、鉴别与其他证素的关系,证素"营热"常见证型及证治方药,"营热"在临证中的体... 对"营热"证素的特征证候及特定治法方药进行探讨。从中医学对"营""营分"的认识,"营热"的证候、鉴别与其他证素的关系,证素"营热"常见证型及证治方药,"营热"在临证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 营热 辨证
下载PDF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荣田 王芝兰 《中医药信息》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一直是困惑人们的难题 ,其一 ,中西医结合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 ;其二 ,由于中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中医和西医学思维方式、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差...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一直是困惑人们的难题 ,其一 ,中西医结合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 ;其二 ,由于中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中医和西医学思维方式、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只有吸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观 ,吸收西医学微观研究 ,取长补短 ,发挥各自优点 ,宏观整体与微观分子水平相结合 ,方能实现中西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真正结合 ,形成更加优越的新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难点和困难 反思
下载PDF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荣田 李 +4 位作者 李泰贤 薛志鹏 刘道兵 何海军 陈卫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为该病治疗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住院治疗的8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1例),分别予以西药、中药...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为该病治疗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住院治疗的8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1例),分别予以西药、中药动脉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灌注术中股骨头供血动脉计数,术后7 d、90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活动和术后90 d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灌注术后股骨头第1、第2、第3线血管计数均显著多于灌注前(P<0.001);灌注后7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灌注前(P<0.001),髋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灌注前(P<0.001),灌注后90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灌注前(P<0.001),髋关节活动度(P<0.001)、Harris评分(P<0.001)均显著高于灌注前。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灌注术后第1、第2、第3线股骨头供血血管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7、90 d 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90 d 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和西药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相当。中药动脉灌注治疗可快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在短期内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中药动脉灌注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陈卫衡 周宇 +4 位作者 何海军 刘道兵 王智耀 王荣田 林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NONFH)痰瘀阻络证临床结果及疗效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配对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获得2年随访的早中期NONFH痰瘀阻络证患者,将经健脾...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NONFH)痰瘀阻络证临床结果及疗效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配对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获得2年随访的早中期NONFH痰瘀阻络证患者,将经健脾活骨方治疗者设为试验组(47例),经髓芯减压病灶清除植骨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48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X线和临床资料,将影像稳定率和Harris评分优良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1)试验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4%vs79.17%,P>0.05),但试验组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及Harris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影像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47%vs75.00%,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Ⅱ期、Ⅲ期患者治疗后影像稳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2.05%vs80.00%,37.50%vs50.00%,P>0.05)。(3)试验组ARCOⅡ期患者治疗后影像稳定率及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本组Ⅲ期患者(82.05%vs37.50%,97.44%vs87.50%,P<0.01)。结论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NONFH影像稳定率与手术治疗结果相当,但在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方面优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健脾活骨方 痰瘀阻络证
下载PDF
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机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樊新荣 王荣田 +4 位作者 朱文锋 伍参荣 黄贵华 王雨青 张波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290-2294,共5页
目的:探求大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大鼠先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13,14 d自身粪便灌胃,15 d ip细菌内毒素,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观察模型大鼠的活动和体温,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功能,能量代... 目的:探求大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大鼠先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13,14 d自身粪便灌胃,15 d ip细菌内毒素,造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观察模型大鼠的活动和体温,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功能,能量代谢相关酶Na^+-K^+-ATP酶活性并观察胃、小肠、肝、胰腺、结肠、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好动,体温升高,大便干结,小肠吸收功能增强,Na^+-K^+-ATP酶的活性升高(2.8777±0.4489 vs 2.4683±0.4780,P<0.01),可见胃黏膜结构基本正常、主细胞数目减少、壁细胞淡染、轻度水肿及空泡样变和小肠吸收细胞数目较多,可见局灶性炎性浸润.肝细胞空泡样改变和肝细胞浊肿,胰腺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肠上皮深染、杯状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排列紊乱,脾小体体积正常、数目增多.结论:体温,D-木糖的吸收率,Na^+-K^+-ATP酶的活性以及胃、小肠、肝、脾、结肠的部分组织形态学改变可作为此证的客观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肠热腑实证 大鼠 机制
下载PDF
太阴与阳明病证实验大鼠小肠D-木糖的吸收功能及肝脏ATP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樊新荣 朱文锋 +3 位作者 伍参荣 王荣田 黄贵华 刘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辨证客观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 d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复制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先经口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第13、14天自身粪便灌胃,第15天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辨证客观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 d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复制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先经口灌服热性中药连续12 d,于第13、14天自身粪便灌胃,第15天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复制阳明病肠热腑实证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模型大鼠活动、体温等基本情况;取大鼠血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的吸收功能,肝脏Na+-K+-ATP酶活性。结果: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组大鼠活动减少,体温降低,小肠吸收功能减弱,肝脏Na+-K+-ATP酶的活性降低;阳明病肠热腑实证模型组大鼠好动,体温升高,小肠吸收功能增强,肝脏Na+-K+-ATP酶的活性升高。结论:体温、D-木糖吸收率、Na+-K+-ATP酶活性可作为二证的鉴别指标。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复合造模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出太阴病脾虚寒湿证、阳明病肠热腑实证动物模型,比较符合中医病因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病 阳明病 大鼠模型 小肠 吸收功能 酶活性
下载PDF
太阴病脾虚寒湿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樊新荣 黄贵华 +3 位作者 朱文锋 伍参荣 王荣田 王雨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天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造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观察该模型大鼠的活动、体温等基本情况;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D-xylose)的吸收功能,能量代谢相关...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客观性辨证指标。方法:实验大鼠连续14天每日经口灌服大黄与猪油造太阴病脾虚寒湿证模型。观察该模型大鼠的活动、体温等基本情况;取大鼠血用间苯三酚法测大鼠小肠对D-木糖(D-xylose)的吸收功能,能量代谢相关酶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并观察胃、肝、脾、胰腺、小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活动减少,体温略低,小肠吸收D-木糖的功能减弱,Na+-K+-ATP酶的活性降低,胃黏膜萎缩,小肠肠上皮细胞轻度肿胀,肝细胞明显萎缩、肝细胞排列紊乱,胰腺细胞深染、内外分泌腺基本正常,结肠细胞核固缩、排列紊乱,脾脏体积显著缩小、脾小体数目减少。结论:D-木糖的吸收率,Na+-K+-ATP酶的活性以及胃、肝、小肠、脾、结肠的部分组织形态学改变可作为此证的客观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病 脾虚寒湿证 动物模型 机理
下载PDF
益脑灵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海马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芝兰 王荣田 +3 位作者 郭立新 冯涛 张杰 尹燕燕 《中医药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50-52,共3页
雄性Wistar大鼠连续6周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3-35造成老年痴呆(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测定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Ache的活力;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探讨... 雄性Wistar大鼠连续6周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3-35造成老年痴呆(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测定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Ache的活力;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益脑灵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益脑灵能改善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升高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SOD的活性,减少MDA含量降低Ache的活力,有延缓海马神经元细胞变性及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益脑灵 学习记忆 自由基 海马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误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志伟 李泰贤 +2 位作者 万晓旭 王荣田 陈卫衡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1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误诊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股骨头坏死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髋关节疾病患者314例,设定首次诊断后,同样症状体征半年内第2次就诊与首诊不一致或与专家组所给诊断不一致者为误诊标准。...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误诊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股骨头坏死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髋关节疾病患者314例,设定首次诊断后,同样症状体征半年内第2次就诊与首诊不一致或与专家组所给诊断不一致者为误诊标准。将一般资料、发病诱因、发病时间、就诊医院、临床表现、髋关节X线片、MRI等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股骨头坏死误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共127例曾经历过股骨头坏死误诊,总误诊率达到40.8%,其中股骨头坏死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占77.2%,其它疾病被误诊股骨头坏死占22.8%;采用单因素分析,误诊与发病诱因、激素使用史、饮酒史、发病侧别、疼痛侧别、疾病隐匿情况、首诊医院级别、首诊专家级别等有相关性(P<0.05),误诊与性别、年龄、使用激素原发疾病、激素使用方法、激素使用时间、饮酒种类、饮酒年限等均无相关性(P>0.05)。股骨头坏死被误诊为其他疾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隐匿起病和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级别有较高的相对危险度,其OR值分别为3.059和2.778(P<0.01);激素使用史的危险度较低,OR=0.387(P<0.05)。其他疾病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级别有较高的相对危险度,其OR值为3.573(P<0.01)。结论 :股骨头坏死误诊率较高,隐匿起病和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低级别医生是股骨头坏死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较高的相对危险因素,而激素使用史则是误诊的保护性因素;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低级别医生是其他疾病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较高的相对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误诊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三种髋关节疾病“异病同证”临床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荣田 田向东 +5 位作者 朱光宇 刘道兵 王剑 何海军 李泰贤 陈卫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通过对肝肾亏虚证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三种髋关节疾病症状体征、harris评分、影像学、骨密度及血液检测指标趋同性和差异性的比较,为"异病同证"提供客观辨证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 目的通过对肝肾亏虚证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三种髋关节疾病症状体征、harris评分、影像学、骨密度及血液检测指标趋同性和差异性的比较,为"异病同证"提供客观辨证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设计,采集92例股骨头坏死、90例髋骨关节炎和89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的症状、体征,harris评分,髋关节X线,骨密度,血常规、血脂、血流变学、凝血功能、类风湿相关因子等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Willcoxon秩和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比较三种疾病患者以上指标的异同。结果(1)三种疾病肝肾亏虚证"同证"的临床基础为:压痛计分、关节活动计分,harris评分分项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功能评分,髋关节X线表现在关节间隙狭窄、囊变、关节结构异常、骨密度异常比例,血液检查指标WBC、NEUT、HDL、LDL ApoAI、ApoB及ApoB/ApoAI、ηbL、ηbH、ηp、PT、APTT、TT、ASO。(2)两种疾病肝肾亏虚证"同证"的临床基础,除了三种疾病相同的临床基础外,股骨头坏死和髋骨关节炎,晨僵时间,Harris总分及关节畸形评分,血液化验的RBC、HGB、HCT、PLT,FLB,RF、CRP;股骨头坏死和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年龄偏小、关节疼痛、Harris总分、疼痛程度、CHO、TG,髋关节炎和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发病患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结论三种不同髋关节疾病肝肾亏虚证在症状、体征存在趋同性,影像学变化存在相似性,凝血及血流变学指标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证 股骨头坏死 髋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髋关节炎 临床基础
下载PDF
病性证素“阳郁”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樊新荣 黄贵华 王荣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263-2264,共2页
从"阳郁"病性在《伤寒论》原文中的体现,"阳郁"病性成因与治疗,"阳郁"病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三方面探讨了应将其列为病性证素之一。
关键词 病性 证素 阳郁
下载PDF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斌 张小磊 +5 位作者 王荣田 何海军 刘道兵 周宇 王均玉 陈卫衡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为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于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酒精性和激素性,以酒精性为试验组,以激素性为对照组,制成相应量... 目的探讨和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为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于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酒精性和激素性,以酒精性为试验组,以激素性为对照组,制成相应量表,并采用双录入的方法,录入电脑,对性别、年龄、股骨头坏死的侧别、分期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共收集172例,290髋,其中试验组82例(47.67%),134髋(46.21%),与对照组的90例(52.33%),156髋(53.79%)例数接近。试验组青年25例(30.5%),中年48例(58.5%),老年9例(11%),平均年龄(45.44±11.19)岁;对照组青年54例(60%),中年24例(26.7%),老年12例(13.3%),平均年龄(40.68±14.86)岁。试验组中男82例(100%),女0例(0%);对照组中男48例(53.3%),女42例(46.7%)。试验组左髋发病14例(17.07%),右髋发病16例(19.51%),双髋发病52例(63.42%);对照组左髋发病11例(12.22%),右髋发病13例(14.44%),双髋发病66例(63.34%)。试验组ARCO分期Ⅰ期0髋(0.00%),Ⅱ期50髋(37.31%),Ⅲ期60髋(44.78%),Ⅳ期24髋(17.91%);对照组ARCO分期Ⅰ期6髋(0.04%),Ⅱ期71髋(45.51%),Ⅲ期59髋(37.82%),Ⅳ期20髋(16.63%)。结论酒精已成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在中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同时具有以男性为主、双侧发病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股骨头坏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耳穴埋豆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0
19
作者 陈月峰 陈卫衡 +6 位作者 李 刘道兵 王荣田 何海军 谢斌 周宇 王均玉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骨科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四类骨科手术病人进行耳穴埋豆镇痛治疗,患者在使用骨科疼痛处理的常规止痛的基础上,术后半小时内进行耳穴埋豆治疗。先用耳穴探针按压在术侧耳廓的止痛点、神门、皮质下、肾上腺...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骨科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四类骨科手术病人进行耳穴埋豆镇痛治疗,患者在使用骨科疼痛处理的常规止痛的基础上,术后半小时内进行耳穴埋豆治疗。先用耳穴探针按压在术侧耳廓的止痛点、神门、皮质下、肾上腺;找出耳穴最敏感的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用生王不留行籽和0.8cm×0.8cm橡皮胶以压丸法压贴在选用的耳穴上。术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别记录患者术后6、12、18、24、36、48、60、72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四类手术中,按术后时间比较VAS疼痛平均评分在术后12h最高,VAS是(2.97±0.87)分,术后72h最低,VAS是(1.78±0.71)分。四类手术平均VAS评分小于3分,即为轻度疼痛: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结论:耳穴埋豆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其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 耳穴埋豆 镇痛
下载PDF
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志伟 王振涛 +3 位作者 李泰贤 王荣田 李龑 陈卫衡 《中医正骨》 2017年第12期23-25,30,共4页
目的:分析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方法:从电子病历系统导出2009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病因为酒精相关因素者的病历资料,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程、饮... 目的:分析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方法:从电子病历系统导出2009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病因为酒精相关因素者的病历资料,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程、饮酒年限、每周饮酒量、每周饮酒次数、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及中医证型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5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共收治1249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病因为酒精相关因素者445例,最终纳入402例。以男性患者为主(401例),年龄多在31~50岁(280例),双侧发病者多见(281例),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301例),ARCO分期多属于Ⅲ期(220例),中医证型以经脉痹阻型为主(219例),饮酒年限6~20年者所占比例最大(277例),每周饮酒量多在501~2000 mL(231例),大部分患者每周饮酒次数≥7次(237例)。结论: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包括男性、年龄31~50岁、饮酒年限6~20年、每周饮酒501~2000 mL、每周饮酒7次以上、双侧发病、病程≤6个月、ARCO分期多为Ⅲ期、中医证型多为经脉痹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酒精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