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2020年洛阳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院前就医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萧逸 闫妍 +1 位作者 王宁 宋润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913-917,共5页
目的:分析2019年—2020年洛阳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院前就医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AIS预防方案及急救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取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同工作平台中2019年—2020年上报的洛阳市区内AIS病人为调查对象,参... 目的:分析2019年—2020年洛阳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院前就医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AIS预防方案及急救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取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同工作平台中2019年—2020年上报的洛阳市区内AIS病人为调查对象,参考溶栓时间窗将发病至接受诊治时间>4.5 h定义为AIS院前就医延迟,借助协同平台及统一调查问卷,对病人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类型、保险类型)、发病情况(发病地点、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就医情况(首诊医院、转运方式)、疾病认知情况等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637例AIS病人,发生院前就医延迟441例,院前就医延迟发生率69.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住(OR=1.692,P<0.05)、独居(OR=2.613,P<0.001)、00:00~05:59发病(OR=2.815,P<0.001)、18:00~23:59发病(OR=1.795,P<0.05)、首发症状较轻(OR=1.862,P<0.001)、首诊村卫生室(OR=3.724,P<0.001)、首诊乡镇医院(OR=2.836,P<0.001)、AIS疾病认知水平差(OR=1.526,P<0.05)是AIS病人院前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AIS病人院前就医延迟发生率较高,需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重视农村居住、独居人群的健康宣教,以提升高危人群对疾病认知能力和早期判断能力,尽早将AIS病人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卒中中心,提高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就医延迟 静脉溶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交互模型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余静丽 康勉利 +4 位作者 罗屹惟 张晓敏 杨艳莉 王萧逸 杨惠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4,14,共5页
目的 提高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改善相关结局。方法 将58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按照住院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素养干预,试验组构建并应用电子健康素养交互模型干预方案,包括... 目的 提高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改善相关结局。方法 将58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按照住院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素养干预,试验组构建并应用电子健康素养交互模型干预方案,包括功能性、沟通性、批判性和转化性电子健康素养。结果 两组电子健康素养、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行为、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显著,试验组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电子健康素养交互模型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青年 电子健康素养 电子健康素养交互模型 BARTHEL指数 自我管理能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萧逸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6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在常规溶栓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6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6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在常规溶栓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6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10例基本痊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放弃治疗并自动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60)。结论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栓塞症 护理 预防
下载PDF
神经内科鼻饲饮食中应用鼻饲管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萧逸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240-241,共2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鼻饲饮食中应用鼻饲管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152例鼻饲患者均在鼻饲饮食中应用鼻饲管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经过护理后,152例鼻饲患者中,出现2例脱管,3例堵管,1例呕吐,1例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4... 目的对神经内科鼻饲饮食中应用鼻饲管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152例鼻饲患者均在鼻饲饮食中应用鼻饲管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经过护理后,152例鼻饲患者中,出现2例脱管,3例堵管,1例呕吐,1例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4.6%。结论对神经内科鼻饲患者鼻饲饮食过程中应用鼻饲管进行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临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鼻饲饮食 鼻饲管 护理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萧逸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临床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6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由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临床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62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由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7.7±5.3)d短于对照组(22.6±5.9)d(P<0.05),住院费用(3124.5±478.3)元低于对照组(3651.8±588.4)元(P<0.05),且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5.5±3.8)分低于对照组(52.3±4.2)分(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7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焦虑情绪有重要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舒适护理 应用
下载PDF
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安全质量 被引量:48
6
作者 邱文莉 宋润珞 +1 位作者 王萧逸 杜敢琴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包括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及时发现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高危环节...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包括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及时发现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高危环节的监控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2011、2012、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26例、15例和1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由2011年的88.72%上升到2013年的98.67%,不同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和住院患者护理综合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监护病房的应用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宣教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丽军 王萧逸 +3 位作者 白永杰 郭晓凯 富奇志 宋润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干预中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宣教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健康教育与基于思维导...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干预中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宣教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健康教育与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宣教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测评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测评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2.5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优良率为9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宣教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增强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自我管理 思维导图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基于健康干预的循证支持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王萧逸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干预的循证支持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干预的循证支持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对照组37例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接受基于健康干预的循证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简化Fugl-Meyel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调查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疗效,简明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NDS、FMA、FC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NDS、FMA、FCA得分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预后恢复良好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总体健康、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方面的SF-36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各维度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健康干预的循证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将其应用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其自理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远期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健康干预 循证支持 自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宁 刘金彪 +1 位作者 王新征 王萧逸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发生时间、是否有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置管、D-二...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发生时间、是否有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置管、D-二聚体等资料进行统计,并以彩色多普勒检查为诊断依据,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DVT发生率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统计的704例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形成者42例,发生率为6.0%,患者年龄越大,临床分期为Ⅱ期以上,术后3d以内,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发生血栓率相对较高。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其年龄、临床分期、围手术期干预、D-二聚体水平等均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相关,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乳腺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系统化血管保护措施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玲玲 赵杰刚 +1 位作者 闫妍 王萧逸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3期723-724,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化疗病人静脉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将乳腺癌化疗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23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血管保护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04%,对照组为21.03%,两...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化疗病人静脉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将乳腺癌化疗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23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血管保护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04%,对照组为2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系统化血管保护措施可明显降低乳腺癌化疗病人静脉损伤的发生率,保证化疗方案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静脉炎 系统化血管保护措施
下载PDF
乳腺增生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晓叶 李玉霞 王萧逸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634-63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前来就诊的乳腺增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前来就诊的乳腺增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疾病恢复当中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综合护理干预 心理 满意度
下载PDF
新形势下神经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衡俊 王萧逸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利用钉钉、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使师生能够不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进行课程的教授与学习,较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更为高效。此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利用钉钉、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使师生能够不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进行课程的教授与学习,较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更为高效。此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多媒体教学等,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可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对神经外科见习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对较高难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多元化教学模式整合到线上、线下教学中去,从而提高临床带教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一问题思考与探索,是推动新形势下教学改革和进步的内生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 带教 神经外科 多元化 教学方法 钉钉
下载PDF
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13
作者 王萧逸 王丽军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HI)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H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吡拉...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HI)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H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吡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实施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梗死体积、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4.9%(45/53),对照组为66.0%(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11.41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面积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4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2.131、29.736,7.865、30.442、54.48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SE、TNF-α、IL-6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6、19.883、19.20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2例(3.8%),对照组为4例(7.6%),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 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梗死体积,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拉西坦 依达拉奉 长春西汀 出血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梗死体积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萧逸 郑杰胜 +2 位作者 潘剑威 詹仁雅 周衡俊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7期549-554,共6页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是指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72 h内、脑血管痉挛出现前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是影响SAH转归的关键因素。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包括细胞代谢、氧化应激及免疫炎症等,其中炎...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是指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72 h内、脑血管痉挛出现前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是影响SAH转归的关键因素。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包括细胞代谢、氧化应激及免疫炎症等,其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脑损伤后发生M1/M2极化,一方面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TREM-1)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SAH后的神经元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等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表达神经球蛋白和血红素加氧酶-1等发挥抗炎保护作用。文章就SAH后EBI中小胶质细胞的M1/M2极化过程及其双重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炎症 细胞凋亡 血脑屏障 脑水肿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