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周期性成分对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局部场电位分析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意义
1
作者 王著勇 彭椿凯 +5 位作者 孙语佳 胡凯 莫诒向 李青青 张世忠 薛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非周期性成分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局部场电位(LFP)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其在运动症状评估中的生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功能神经外科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27例行双侧STN脑深... 目的探讨非周期性成分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局部场电位(LFP)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其在运动症状评估中的生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功能神经外科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27例行双侧STN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PD患者,其中21例置入传统脉冲发生器,6例置入新型脉冲发生器。采集术中、术后(仅6例置入新型脉冲发生器患者)1~6个月的STN-LFP。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包括震颤症状、僵硬症状、运动迟缓症状评分及三种运动症状评分之和)评估术前及术后的肢体运动症状。采用神经元功率谱参数化的方法获得STN-LFP的原始频谱、拟合频谱、原始平坦频谱、拟合平坦频谱4种频谱的β功率值及提取非周期性成分(后2种频谱分别为前2种频谱去除非周期性成分所得),分析非周期性成分与肢体运动症状评分的相关性;将PD患者分为运动不能型(12例)和震颤为主型(15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4种频谱的β功率值鉴别PD运动亚型的效能;分析不同频谱在不同频带的功率值与肢体运动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术中LFP的非周期性成分与术前肢体运动症状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6例置入新型脉冲发生器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M(IQR)]为2.00(2.75)个月,术后LFP的非周期性成分与术后肢体运动症状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4种频谱的β功率值依上述次序鉴别PD运动亚型的AUC分别为0.69、0.67、0.84、0.89;拟合平坦频谱的分类效能优于拟合频谱(Z=1.86,P=0.033)和原始频谱(Z=1.67,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LFP的不同频谱的功率值在不同频带与肢体运动症状评分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尽管非周期性成分本身和肢体运动症状评分无相关性,但其影响PD患者STN-LFP的频谱分析结果和基于LFP鉴别运动亚型的分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局部场电位 非周期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