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蔚波摄影作品——《红色记忆》系列
1
作者 王蔚波 《理财(经济)》 2023年第6期104-104,共1页
下载PDF
王蔚波摄影作品欣赏
2
作者 王蔚波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9X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摄影作品欣赏 彩绘武士俑 巩义
下载PDF
河南古代镇河铁犀牛考略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蔚波 《文博》 2009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通过对河南古代镇河铁犀牛的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它是中国古人幻想中的镇水灵物,也是重要的民间信仰,有着悠远的历史,反映了古人企图借助神力制服洪水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 河南 古代 镇河 铁犀牛
下载PDF
唐三彩三足炉精品鉴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1年第10期42-51,共10页
驰名中外的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葩,其最能体现盛唐气象与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无论造型工艺,还是釉色装饰,都闪烁着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
关键词 唐三彩 鉴赏 精品 大唐文化 盛唐气象 造型工艺 鼎盛时期 封建社会
下载PDF
郑州古代豕的雕塑艺术研究
5
作者 王蔚波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22-24,共3页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其悠久的雕塑艺术历史和丰富而光辉灿烂的雕塑艺术遗产,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郑州地区古代豕的雕塑,可谓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其悠久的雕塑艺术历史和丰富而光辉灿烂的雕塑艺术遗产,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郑州地区古代豕的雕塑,可谓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古代 豕的雕塑 造型艺术
下载PDF
试论河南汉代彩绘陶俑艺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蔚波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6,共6页
河南出土的汉代彩绘俑主要有侍女、乐舞、杂技、百戏及动物俑,其中侍女俑通体施白地,彩绘五官、衣饰;俳优俑造型夸张;乐舞、百戏俑用组群雕塑的方式表现宏大场面;并出土了少见的骑羊俑、骑象俑,为研究汉代社会习俗和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 河南出土的汉代彩绘俑主要有侍女、乐舞、杂技、百戏及动物俑,其中侍女俑通体施白地,彩绘五官、衣饰;俳优俑造型夸张;乐舞、百戏俑用组群雕塑的方式表现宏大场面;并出土了少见的骑羊俑、骑象俑,为研究汉代社会习俗和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汉代 陶俑
下载PDF
略述河南古牛雕塑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蔚波 《上海文博论丛》 2009年第1期37-45,共9页
牛的艺术形象来自古老的农耕文明。中国古代对牛的役使出现很早——"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在考古发掘中,多有牛的形象出现。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
关键词 考古发掘 商周时期 雕塑艺术 铁犀 牛首 陶牛车 白釉 薰炉 兽面纹 唐墓
下载PDF
狗年说陶狗——河南古代雕塑中的犬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蔚波 《上海文博论丛》 2006年第3期44-49,共6页
陶狗在河南南阳、灵宝一带古墓中多有出土,反映出世人爱狗的习俗。恰逢狗年之际,仅择数件河南古代雕塑中的犬,简述于下。二里头文化时期立姿红陶狗(图1),高5.5厘米、长14.7厘米,河南陕县西崖村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泥质红... 陶狗在河南南阳、灵宝一带古墓中多有出土,反映出世人爱狗的习俗。恰逢狗年之际,仅择数件河南古代雕塑中的犬,简述于下。二里头文化时期立姿红陶狗(图1),高5.5厘米、长14.7厘米,河南陕县西崖村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泥质红陶。体形稍长,双耳略向后斜垂,尾巴已残缺,腿部粗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陶狗 二里头文化 绿釉 文物管理所 博物馆藏 巩义 卷尾 唐墓 琉璃眼 红彩
下载PDF
古陶瓷中的兔及其相关问题论(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1年第3期53-61,共9页
两宋时期的陶瓷等工艺美术品服务于贵族及平民等不同层次,在艺术风格上从唐代的富丽转向典雅,设计和制作都更为严谨、完美。如河南双辉古陶瓷文化艺术馆收藏的宋代白釉卧兔,长2.8厘米,高1.6厘米,圆雕作品,捏塑而成,造型简练,... 两宋时期的陶瓷等工艺美术品服务于贵族及平民等不同层次,在艺术风格上从唐代的富丽转向典雅,设计和制作都更为严谨、完美。如河南双辉古陶瓷文化艺术馆收藏的宋代白釉卧兔,长2.8厘米,高1.6厘米,圆雕作品,捏塑而成,造型简练,小巧玲珑。兔俯首于抱合的前足上,鼻吻部较尖,阔口,豁唇,大眼圆睛,双耳并拢向后贴于脊背,背臀部浑圆高弓,短尾下垂与股部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 问题论 工艺美术品 两宋时期 艺术风格 陶瓷文化 艺术馆
下载PDF
略论郑州地区出土唐三彩四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8期82-89,共8页
唐三彩,中国美术陶瓷史上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蜚声中外的珍品,一向深为世人喜爱和收藏。唐三彩的种类繁多,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几乎包罗万象,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唐三彩四神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唐三彩,中国美术陶瓷史上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蜚声中外的珍品,一向深为世人喜爱和收藏。唐三彩的种类繁多,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几乎包罗万象,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唐三彩四神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会要》所称的“四神十二时”,均为墓中压胜之物。所谓“四神”,即指两件镇墓兽和两件武士俑或天王俑。“四神”大都放置在基室前部门口镇墓之用,其造型生动,神态各异,釉色精美,绚丽多姿,堪称唐三彩中的精华。该文以郑州地区出土唐三彩四神精品为例,对其烧制工艺、造型艺术和釉色装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唐三彩四神主要风靡于武则天至中宗时期,当时佛教的盛行已经影响到最不容易为外来宗教所侵入的葬俗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些变化,也反映出古人紊信鬼神的观念和社会风气。可以说,唐三彩四神是唐人社会精神生活中复杂现象得以具体体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它的形象并非仅仅具有装饰意味。因此,唐三彩四神的造型大多都是表情夸张,气势凶猛,生动传神,绚丽夺目,洋溢着丰富的想象力与浪漫色彩,显示了雕塑艺术与思想意识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堪称开创一代先河的成功佳作和典范,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文化艺术的杰出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地区 唐三彩四神 烧制工艺 造型艺术 釉色装饰
下载PDF
浅析古代虎子造型装饰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2期60-63,共4页
虎子是一种盛器,因其形如虎而得名,至于用途,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两说,如东汉郑玄曾谓:“亵器、清器,虎子之属。”也就是说,虎子这种器物,既可作便溺之用的亵器.又可作盥洗之用的清水器。觋代考古资料表明,此说似... 虎子是一种盛器,因其形如虎而得名,至于用途,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两说,如东汉郑玄曾谓:“亵器、清器,虎子之属。”也就是说,虎子这种器物,既可作便溺之用的亵器.又可作盥洗之用的清水器。觋代考古资料表明,此说似有一定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献 装饰艺术 造型 考古资料 器物
下载PDF
玉兔拜福
12
作者 王蔚波 《上海文博论丛》 2011年第1期48-57,共10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被视为祥瑞之物,它既是卯时之神,寓意吉祥,也是月亮的精灵、长寿的象征,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玉兔拜福"的传说。
关键词 嫦娥奔月 兔纹 石家河文化 阴线刻 白釉 汉画像砖 中国传统文化 鼓腹 虢国墓地 玉质
下载PDF
浅析河南古代虎形雕塑艺术
13
作者 王蔚波 《上海文博论丛》 2010年第1期50-61,共12页
自古以来,威武雄壮的猛虎就被称为兽中之王,被古人视为一种象征,一种图腾而广受推崇。河南古代虎形雕塑艺术,绚丽璀璨,源远流长。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虎形雕塑就已经开始出现。如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M45发现的仰韶文化... 自古以来,威武雄壮的猛虎就被称为兽中之王,被古人视为一种象征,一种图腾而广受推崇。河南古代虎形雕塑艺术,绚丽璀璨,源远流长。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虎形雕塑就已经开始出现。如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M45发现的仰韶文化虎形蚌塑,长139厘米,高63厘米,用蚌壳精心摆塑而成,位于墓主人左侧,作行走状,似下山之猛虎(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艺术 濮阳西水坡遗址 商代晚期 宋代雕塑 虢国墓地 西周晚期 汉代雕塑 画像砖 装饰手法 黄釉瓷
下载PDF
古代豕的雕塑艺术鉴赏
14
作者 王蔚波 《上海文博论丛》 2007年第1期45-53,共9页
中国古代猪的雕塑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畜牧业和制陶业兴起,温顺老实、憨态可掬的猪,深受人类的喜爱,其不仅被驯化、饲养,而且还被制成陶塑加以表现。后来,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猪的雕塑艺术也多有发展,工艺和... 中国古代猪的雕塑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畜牧业和制陶业兴起,温顺老实、憨态可掬的猪,深受人类的喜爱,其不仅被驯化、饲养,而且还被制成陶塑加以表现。后来,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猪的雕塑艺术也多有发展,工艺和种类日趋增加,形式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风格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猪 制陶业 艺术鉴赏 阴刻 玉猪 吻部 七八 霍去病墓 汉八刀 绿釉
下载PDF
郑州出土丝路精品庭院汉画像砖艺术探析
15
作者 王蔚波 《新疆艺术(汉文)》 2020年第6期4-7,共4页
一条延续了2000余年的古老道路,因为先民们的开拓,从无到有,连接东西,带来了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交流,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化。河南郑州出土的一件西汉庭院画像空心... 一条延续了2000余年的古老道路,因为先民们的开拓,从无到有,连接东西,带来了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交流,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化。河南郑州出土的一件西汉庭院画像空心砖,从其题材内容、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方面,或许能够约略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缩影和社会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汉画像砖 画像空心砖 河南郑州 题材内容 制作工艺 庭院 艺术探析
下载PDF
丝路遗韵——东汉彩绘陶楼建筑装饰艺术
16
作者 王蔚波 《新疆艺术(汉文)》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古老的丝绸之路,飞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万里虹霓。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贯穿中西方、横跨欧亚大陆的商旅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丝绸之路主要有三大干线: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 古老的丝绸之路,飞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万里虹霓。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贯穿中西方、横跨欧亚大陆的商旅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丝绸之路主要有三大干线: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由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出发,向西到中亚、西亚直至欧洲,这也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确定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则由洛阳出发,沿东南沿海,穿马六甲海峡,跨越太平洋到达西方;草原丝绸之路,由洛阳出发,向北经漠南、漠北,过哈萨克斯坦,经咸海、里海、黑海到达欧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马六甲海峡 东南沿海 世界文化遗产 东西方文化交流 欧亚大陆
下载PDF
龙门石窟海外回归文物七品
17
作者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11期6-17,共12页
7件流失海外80多年的珍贵佛雕,8年前,由中国政府出资购回,并移交龙门石窟研究院;前不久,这批文物在洛阳与公众见面,现身新近落成的龙门博物馆,从而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图上图4)。
关键词 龙门石窟 流失海外 文物 回归 政府出资 研究院 博物馆
下载PDF
试论河南汉唐陶鸡造型及其相关问题
18
作者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第4期30-37,共8页
中国是世界上养鸡最早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汉唐时期,中国养鸡业已很发达,颇具规模。近年文物考古发现表明,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较多。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作品,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大多是首先雕塑范模,然后以合模... 中国是世界上养鸡最早的国家,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汉唐时期,中国养鸡业已很发达,颇具规模。近年文物考古发现表明,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较多。河南出土的汉唐时期陶鸡雕塑艺术作品,其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大多是首先雕塑范模,然后以合模翻制成型,再经过精心修饰入窑烧遣,最后白粉打底并施粉彩。陶鸡的风格样式则随时代不同而略有变化。汉代动物陶塑开启的艺术风貌,可谓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陶鸡雕塑,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作品的外型。虽然质朴简略,比较稚拙,但已富于独特思想及创造性,颇具美感和艺术魅力。唐代的陶塑艺术又有了显著进步,风格更加具象,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成熟期。唐代陶质彩绘及斗鸡活动的昌盛,应为当时的一种社会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出土文物 汉唐彩绘 陶鸡斗鸡 雕塑艺术
下载PDF
浅谈龙门石窟海外回归佛雕造像
19
作者 王蔚波 《理财(经济)》 2019年第2期64-77,共14页
近年,由中国政府出资购回,并移交龙门石窟研究院的7 件流失海外80 多年的珍贵佛雕,曾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图1-4)。笔者有幸在龙门博物馆的一次“龙门石窟海外回归文物展”上看到,这些国宝,均系实物真品,每件一柜,一字排开,灯光幽暗,环... 近年,由中国政府出资购回,并移交龙门石窟研究院的7 件流失海外80 多年的珍贵佛雕,曾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图1-4)。笔者有幸在龙门博物馆的一次“龙门石窟海外回归文物展”上看到,这些国宝,均系实物真品,每件一柜,一字排开,灯光幽暗,环境神秘,似乎在向人们轻声诉说其非凡身世与坎坷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流失海外 回归 造像 政府出资 研究院 文物展 博物馆
下载PDF
昭陵六骏石刻浮雕
20
作者 王蔚波 《理财(经济)》 2016年第6期75-79,共5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45华里之九嵕山.昭陵六骏乃指原放置于该陵北面玄武门内祭坛东西两侧庑廊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开国征战时所乘的六匹骏马,而诏令唐初著名工艺家阎立德...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45华里之九嵕山.昭陵六骏乃指原放置于该陵北面玄武门内祭坛东西两侧庑廊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开国征战时所乘的六匹骏马,而诏令唐初著名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采用浮雕的形式描绘表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浮雕 石刻 唐太宗 李世民 礼泉县 陕西省 阎立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