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蕴珺 吴毅 +3 位作者 王卓颖 孙团起 向俊 官青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病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83例单侧PTC病人,术前发现其对侧中央区淋... 目的: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病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83例单侧PTC病人,术前发现其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肿大,回顾分析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本研究所有病人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69例(83.1%),其中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0例(60.2%),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5例(18.1%),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跳跃式转移4例(4.8%)。多因素分析显示,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1,OR=9.540)、不合并桥本甲状腺炎(P=0.043,OR=3.092)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男性(P=0.026,OR=4.065)、原发灶最大径≥1 cm(P<0.001,OR=19.543)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82例,低钙血症14例,其中永久性低钙血症1例;永久性声音嘶哑7例。结论:在术前发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肿大的单侧PTC病人中,当病人为男性及原发灶最大径≥1 cm、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不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时建议行双侧中央区清扫,该术式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示踪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乃思 马奔 +9 位作者 官青 王蕴珺 周力 魏文俊 卢忠武 杨舒雯 徐伟博 向俊 嵇庆海 王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索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纳米炭示踪侧颈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入组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超声或CT提示侧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进行侧颈部淋巴... 目的:探索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纳米炭示踪侧颈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入组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超声或CT提示侧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术中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进行侧颈部淋巴结示踪。结果:共67例患者接受了70例/侧颈部淋巴结示踪手术,侧颈部淋巴结转移57例(81.4%)。炭阳性淋巴结的中位检出数量为6枚。Ⅳ区炭染淋巴结无论在送检例数、送检淋巴结枚数以及转移淋巴结比例均为最高。Ⅲ~Ⅳ区淋巴结中炭阳性淋巴结的转移比例显著高于炭阴性淋巴结(P<0.001)。将最终颈清扫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Ⅲ~Ⅳ区炭阳性淋巴结活检敏感度为86.0%。结论:纳米炭是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示踪的潜在方法。联合侧颈部Ⅲ~Ⅳ区炭阳性淋巴结活检,可以达到较高的敏感度,是较为合理的前哨淋巴结活检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侧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示踪 颈清扫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下载PDF
30例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的回顾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婷婷 王蕴珺 +1 位作者 渠宁 孙团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8-106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是非常罕见的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目前报道较少,相关诊疗经验及对该疾病的认知仍不足。方法:回顾并分析2007年9月1日—2021年9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 背景与目的: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是非常罕见的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目前报道较少,相关诊疗经验及对该疾病的认知仍不足。方法:回顾并分析2007年9月1日—2021年9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CASTL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资料。全基因组测序分析3例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转染构建MSH2过表达细胞株,并进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细胞活性及迁移实验等检测突变基因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中,66.7%(20/3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侵。平均随访60.6个月后,2例发生远处转移,无局部复发、进展或死亡病例。CD5、CD117呈阳性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同时通过全基因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识别到MSH2、FBXW7及NOTCH1存在外显子突变,其中MSH2突变率最高,且可能参与提升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结论:CASTLE恶性程度较低,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根治性手术是CASTLE的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放疗可能对减少局部复发有一定作用。MSH2基因可能参与CASTLE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 MSH2
下载PDF
甲状腺癌外科诊治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团起 王蕴珺 吴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4期277-281,共5页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甲状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及相关治疗方式的进展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国内外多种指南的更新,甲状腺癌的治疗正不断向规范化模式推进,通过合理利用各种新技术,最大程度提高无病生存率以及生...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甲状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及相关治疗方式的进展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国内外多种指南的更新,甲状腺癌的治疗正不断向规范化模式推进,通过合理利用各种新技术,最大程度提高无病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推进甲状腺癌个体化精准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髓样癌 外科诊治
下载PDF
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16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蕴珺 孙团起 +3 位作者 向俊 王卓颖 李端树 吴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7,9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9-01至2015-09-0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16例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治疗方法、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9-01至2015-09-0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16例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治疗方法、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13例行术后放疗。免疫组化检测:CD5、CD117呈阳性,Tg、TTF-1、Calcitonin呈阴性。4例病人失访,12例无进展或死亡[平均随访时间(43.3±28.6)个月]。结论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CD5、CD117呈阳性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放疗可能对减少复发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
原文传递
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蕴珺 吴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甲状腺癌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据报道,近30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13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向俊 李端树 +5 位作者 沈强 吴毅 王卓颖 孙团起 官青 王蕴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至2013-12-3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咽旁病灶行颈侧颌下入路的咽旁淋巴结切...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01至2013-12-3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咽旁淋巴结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咽旁病灶行颈侧颌下入路的咽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无咽旁相关并发症。9例病人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5年总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7.7%和55.5%,2例死于肺转移。咽旁间隙局部无复发。结论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的病人可能出现咽旁淋巴结转移。CT或MRI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咽旁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病期较晚,侵袭性强,易于远处转移,但通过积极治疗,预后仍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 咽旁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侧颈部淋巴结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乃思 马奔 +8 位作者 官青 王蕴珺 魏文俊 卢忠武 杨舒雯 徐伟博 向俊 嵇庆海 王宇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69-74,共6页
目的探究纳米炭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体格检查阴性、影像学怀疑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用纳米炭示踪后进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是否炭染,将侧... 目的探究纳米炭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体格检查阴性、影像学怀疑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用纳米炭示踪后进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是否炭染,将侧颈部淋巴结分区送检,统计两组淋巴结的分区以及转移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以颈部淋巴结清扫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敏感度及准确率。结果122例患者接受示踪手术,共计颈部淋巴结125例/侧。其中有侧颈部淋巴结转移117例,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7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炭染淋巴结的中位数为6枚,其分布为Ⅳ区>Ⅲ区>Ⅱ区>Ⅴ区,分布规律与肿瘤大小、位置、腺外侵犯无关。炭染淋巴结的转移概率在各个淋巴结分区中均显著高于非炭染淋巴结(Ⅱ区:19.9%比5.6%,P<0.001;Ⅲ区:35.0%比18.3%,P<0.001;Ⅳ区:37.1%比15.2%,P<0.001;Ⅴ区:14.8%比3.7%,P<0.05)。侧颈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敏感度为89.5%,准确率为91.8%。结论侧颈部淋巴结的炭染规律与甲状腺癌淋巴引流的规律基本一致,炭染淋巴结的转移概率显著高于非炭染淋巴结,是潜在侧颈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示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侧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示踪 颈清扫 前哨淋巴结活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